Workflow
农畜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阿鲁科尔沁旗特色农畜产品预计年度销售额增长20%
北京商报· 2025-09-11 09:07
参展概况 - 阿鲁科尔沁旗商业企业联合会携十大类特色农畜产品参展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1] - 展会设置昌平文旅展台与外贸优品展台双展区联动 包含肉食臻品区、谷物杂粮区、风味酱料区三大板块 [1] - 展会首日成功达成5家渠道商合作意向 [1] 战略布局 - 公司以服贸会为契机完善冷链物流体系与品牌营销布局 [1] - 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联动机制搭建国际曝光窗口 [1] - 预计带动相关产品年度销售额增长20% [1] 区域协作 - 参展是2025年京蒙协作深化年重要实践成果 [1] - 为昌平文旅注入草原文化元素 实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 [1] - 依托昌平区驻阿鲁科尔沁旗挂职团队的桥梁纽带作用 [1]
2025服贸会|阿鲁科尔沁旗特色农畜产品预计年度销售额增长20%
北京商报· 2025-09-11 09:03
参展概况 - 阿鲁科尔沁旗商业企业联合会携十大类特色农畜产品参展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1] - 展会设置昌平文旅展台与外贸优品展台双展区联动 包含肉食臻品区、谷物杂粮区、风味酱料区三大板块 [1] - 展会首日达成5家渠道商合作意向 预计带动相关产品年度销售额增长20% [1] 战略布局 - 公司以服贸会为契机完善冷链物流体系与品牌营销布局 [1] - 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联动机制搭建国际曝光窗口 [1] - 实现昌平文旅与草原文化资源互补 推动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 [1] 主题定位 - 参展核心主题为"纯净阿旗,自然馈赠" [1] - 全方位呈现阿旗优质农畜产品 [1] - 参展系2025年京蒙协作深化年重要实践成果 [1]
内蒙古“草原优品”品牌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8-11 09:27
活动概况 - 内蒙古"草原优品"品牌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 由新华社内蒙古分社 新华网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联合主办[1] - 活动通过品牌展示 产品推介 产业对话等形式展现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1] - 活动设置"草原优品"展区供嘉宾参观品鉴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8][11] 行业数据 - 2024年内蒙古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3.6% 增加值达2872.6亿元[5] - 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 绿色有机 名特优新产品数量均居全国首位[5] 品牌建设 - 14家内蒙古优质企业正式入驻京东"新华信用优品馆" 包括内蒙古弘达盛茂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8] - "新华信用优品馆"是由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信用事业部联合京东 快手等电商平台打造的信用消费平台[11] - 农业农村部品牌营销与可追溯专委会副主任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梅强作《让产业插上品牌的翅膀》主旨演讲[5][7] 产品展示 - 鄂尔多斯市推介"暖城多味"系列产品 锡林郭勒盟展示优质羊肉和乳制品[12] - 阿拉善盟展示特色沙产业产品 乌兰察布商都县和兴和县 通辽库伦旗展示特色优质农产品[12] 战略意义 - 活动是深化京蒙协作的重要举措 通过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拓宽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销售渠道[12] - 入驻电商平台将丰富产品种类 为消费者带来更多草原优质商品 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11][12]
“绿品出区”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进首都”系列活动在京启动
中国经济网· 2025-08-07 10:53
活动概况 -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联合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及内蒙古政府驻京办于8月7日在京启动"绿品出区"农畜产品进首都系列活动 [1] - 活动吸引国家部委、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及北京市属国企等100余位代表参与启动仪式 [1] 供应链建设 - 内蒙古农畜产品销售企业(北京)共享前置仓作为进京"枢纽站" 具备响应及时、配送便捷、保供充足及渠道多元优势 [1] - 聚焦首都机关食堂供应 建立长效供给体系以扩大在京销售体量 [1] 商业合作成果 - 9家企业现场达成入仓合作及采购意向 涉及金额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 [1] 品牌推广策略 - 通过点对点产销对接、专场推介、工会福利保供及网络直播等多维度拓展首都市场覆盖面 [1] - 强化"生态内蒙古绿色好味道"品牌形象 推动农牧业增效与农牧民增收 [1]
解码品牌力量提升路径 赋能“草原优品”走向广阔天地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5 14:14
品牌战略定位 - 内蒙古"草原优品"代表绿色优质特色农畜产品形象 是品牌标识和区域形象的集中体现[1] - 品牌建设核心路径包含品质把控和地域特色根基 品牌传播和渠道建设路径 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升级未来方向[1] 品质管控体系 - 严守品质生命线并深挖地域独特性 使差异化优势成为品牌鲜明标签和坚固护城河[2] - 科左后旗肉牛产业具备黄金养牛带地理优势 拥有70年西门塔尔牛改良技术沉淀 黄牛养殖覆盖4.6万户农牧户(占6万总户数76.7%) 贡献当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0%以上[2] - 推进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聚焦养殖标准化 经营产业化 管理数字化 营销品牌化四大环节[2] 品牌传播策略 - 通过讲述草原情怀与生态价值品牌故事提升声量 促进线上电商新媒体与线下体验店商超专柜深度融合[2] - 鄂托克前旗通过深挖草原IP 招商引资 文旅推介方式发展草原村排IP 借鉴"苏超"经验实现规范化运营[3][5] 科技创新应用 - 科技创新贯穿产业链全流程 构建从源头到末端技术支撑体系[5] - 种养殖环节使用物联网监测作物牲畜数据 物流环节强化溯源体系 销售环节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定制化推送[5] - 阴山优麦通过抗倒伏品种和低GI产品提升产量销量 产业链延伸使附加值提升500倍:燕麦原料2元/斤 燕麦片/脆达10-15元/斤 燕麦油达400-500元/斤 燕麦肽超1000元/斤[5] 数据驱动运营 - 分析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消费行为数据 精准锁定客户并降低营销成本[6] - 通过科技赋能加工过程提升产品口感和营养价值 加强消费者研究提升品牌竞争力[6] 行业发展前景 - 品牌口碑来自自然馈赠 匠心坚守与创新合力 通过守住品质底线 擦亮特色招牌 用好科技工具实现从草原向更广阔市场拓展[6] - 传播推介会联动政府企业与智库力量 旨在提升品牌公信力与市场辨识度 开拓特色农畜产品发展空间[6]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吉日木图:多措并举 铸就“暖城多味”品牌实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5 06:25
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 鄂尔多斯市重点推介"暖城多味"区域公用品牌,展现优质农畜产品的独特魅力与发展成果 [1] - 公司大力实施农牧业品牌提升行动,培育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暖城多味"品牌 [3] - 品牌已带动农牧民增收近5000万元,并将"共富共享"作为品牌强农强牧的核心目标 [5] 农牧业资源与产业规模 - 鄂尔多斯拥有7600万亩优质草地,形成粮食、羊绒、肉牛、肉羊、奶业五个百亿级优势主导产业 [3] - 2024年粮食产量达45.5亿斤,牲畜存栏1369万头(只),奶类总产量67万吨 [3] - 累计培育绿色食品198个、地理标志产品14个、名特优新产品76个,品牌价值突破3亿元 [4] 产品质量与标准化管理 - 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和追溯体系,确保产品可追溯至生产源头 [4] - 授权企业需遵守国家及行业标准,执行严格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检测 [4] - 联合中国气象公共服务中心、内蒙古标准化研究院等权威机构为产品背书 [4] 市场推广与品牌影响力 - 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布局旗舰店、授权挂牌店、前置仓,已授权44家企业、82款产品及1家品牌形象店 [5] - 品牌宣传紧扣"多滋多彩、暖心暖味"核心,全景式展现生态禀赋与草原农耕文明 [5] - "暖城多味"跻身"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百强",获"全国农业品牌年度经典案例"称号 [5] 品牌特色与高端产品 - 培育阿尔巴斯绒山羊品种,其羊绒被誉为"软黄金"和"纤维宝石" [4] - 打造"鄂尔多斯高原肉牛"等高端品牌,突出优质农畜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 [4]
鄂尔多斯:区域合作再发力 积极融入双循环
内蒙古日报· 2025-08-04 08:29
区域合作与开放发展 - 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合作 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 扩容提质中欧班列 推动跨国合作、基建互联互通、生态共建共享 [1] - 周边地区协同合作持续深化 S27呼鄂高速获核准 包鄂榆高速铁路开展前期工作 榆鄂宁现代煤化工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与乌海签署合作协议推动蒙西高端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 [5] - 京津冀合作全方位提质升级 组织农畜产品进京年货节 在京建设暖城多味旗舰店 推进伊旗与北大附属学校合作办学 北大附小及幼儿园今年秋季开班 与清华长庚、北大人民医院共建肝胆及肿瘤区域医疗中心 舞剧《胡笳十八拍》在京上演 乌兰牧骑优秀节目全国巡演在京启幕 [5] - 深化与发达地区合作提升区域竞争力 围绕打造四个世界级产业发展目标 聚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产业 系统梳理产业集群和产业链 精准对接行业龙头与头部企业 [7] - 上半年从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地区引进资金超200亿元 重点投向新能源、装备制造、能源产业等领域 [7] 外贸与产业发展 - 新三样产品持续发挥市场支柱作用 提升出口规模6.05亿元 占自治区新三样出口的84.44% [3] - 制定出台促进外贸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明确支持外贸主体发展、国际市场开拓、服务贸易提升等12项具体措施 着力激发市场活力、持续扩大市场规模 [3] - 印发实施全面提升外贸水平工作方案 持续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国际化进程 重点打造装备、新能源、精细化工、羊绒制品等产业集群 强化外贸产业发展势能 [3] - 累计扶持外贸龙头企业13家、培育中小企业55家 拉动进出口额28.5亿元 占全市进出口额的50% [3] -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 国际合作空间不断拓展 强化对俄蒙科研合作 推动建设4家俄蒙院士工作站 [7] - 累计发运中欧班列2列 货值3337万元 [7] - 上半年新增对德国、蒙古国等国家投资项目4个 协议投资超1亿美元 [7] 外资利用与经济支撑 - 1-6月实际利用外资9.1亿元 占自治区总量的67.4% 同比增长13% 为外向型经济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7]
鄂尔多斯“暖城多味”将亮相哈尔滨 草原优品盛宴蓄势待发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2 03:36
活动概述 - 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将于8月2日至4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 [1] - 内蒙古"草原优品"传播推介会同步开展,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社内蒙古分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举办 [1] - 鄂尔多斯市将携"暖城多味"区域公用品牌亮相,展示草原农畜产品 [1] 品牌介绍 - "暖城多味"是鄂尔多斯市级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 [3] - 品牌名称中"暖城"为鄂尔多斯别称,"多味"代表当地农畜产品的丰富风味 [3] - 产品包括阿尔巴斯羊肉、高原鲜榨杏仁露、草原老味道蒙古锅茶、绿色认证米面小杂粮等 [3] 地理与资源优势 - 鄂尔多斯地处北纬37°至40°黄金生产带,三面被黄河环绕,自然资源禀赋优越 [5] - 当地孕育出绿色有机、品质优良、享誉全国的特色农畜产品 [5] 品牌战略 - 打造"暖城多味"是鄂尔多斯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战略举措 [5] - 品牌建设和产销服务被视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关键环节 [5] - 通过品牌宣传、招商和营销活动拓宽销售渠道,推动优质产品走向世界 [5] 推介会内容 - "暖城多味"将成为内蒙古"草原优品"传播推介会焦点 [5] - 活动包括主旨演讲、典型案例、圆桌对话等形式,探讨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路径 [5] - 嘉宾将分享区域公用品牌培育经验,共商品牌赋能产业升级的创新实践 [5] 其他活动 - 现场启动内蒙古"草原优品"传播推介活动和"信用促消费专项行动" [6] - 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签约新华·"卓资熏鸡"品牌传播力指数项目 [6]
美韩贸易协议引发韩国国内质疑
新华网· 2025-08-02 01:30
韩美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韩国输美产品将适用15%关税税率,美国产品在韩国则不会被征收关税 [1] - 韩国将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并从美国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或其他能源产品 [1] - 韩国将对美国全面开放贸易并接受美国汽车和农产品等,但大米和牛肉市场未进一步开放 [1] 韩国国内反应 - 韩国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认为协议让韩国在对美投资方面做出过多让步 [1] - 专家指出虽然美国对韩关税与日本、欧盟相当,但韩国本应享受更低关税水平 [2] - 《韩民族日报》援引分析称协议令韩国受损,尤其对已签订自贸协定的韩国不利 [2] 协议执行细节 - 韩美双方已就大框架达成协议,但部分细节仍需进一步协商 [1] - 韩国政府表示将继续以国家利益为重,支持韩国企业提升竞争力 [1] - 韩国总统办公室确认双方就维持大米和牛肉市场现状达成一致 [1]
“投资青海”推介会签约18个项目 总金额近2.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5 12:36
推介会概况 - "投资青海"国际经贸合作推介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吸引了国际组织、世界500强企业、跨国企业、专家智库代表等近300名嘉宾参会 [1] - 推介会借助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平台,面向全球投资者展示青海经济活力、创新动力和投资潜力 [3] 青海资源禀赋 -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之源",拥有丰富的盐湖资源、清洁能源资源 [3] - 锂、钾等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开发潜力巨大 [3] 专题推介内容 - 青海省商务厅、西宁市、海东市、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围绕开放型经济发展、"四首经济"、冷凉蔬菜产业、冷水鱼产业、高端精细化工产业、先进制造业作专题推介 [5] - 通过政策和产业发展解读,宣传青海在开放型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的广阔空间和巨大投资价值 [5] 签约项目 - 内外贸重点项目签约活动中,共签约项目18个,签约总金额近2.5亿元 [5] - 签约项目涵盖农畜产品、通信技术、国际品牌、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等行业和领域,包括具有全省引领性、填补产业空白的重大项目 [5] 招商引资成果 - 今年一季度,青海省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11个,签约金额突破千亿元 [7] - 更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开始深度融入青海省新能源、制造业、服务业、绿色算力等领域 [7] 未来发展策略 - 青海以"国家所需、青海所能"为目标,全力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7] - 青海将实施工作体系完善、重点项目促进、平台载体提升、招商方式创新、招商能力强基、营商环境优化"六大行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