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作

搜索文档
江苏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地区特色商品交易会开幕
搜狐财经· 2025-09-26 15:01
中新网南京9月26日电 (记者 徐珊珊)9月26日,以"协作共赢促发展·消费赋能助振兴"为主题的第四届江 苏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地区特色商品交易会暨区域协作帮扶专项对接活动在南京开幕。本次活动旨在落实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消费帮扶金秋行动"和农业农村部"协作帮扶促消费、促就业及平台企业助力乡 村农文旅融合发展""三个专项"工作的重要部署。 本届展会不仅是商品展销平台,也是江苏与对口地区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的桥梁。展会期间,来自江苏 全省范围的农批市场、商超、电商、文旅企业以及省级机关、高校、医院、国有企业等1000多家专业采 购单位到场洽谈。 26日下午举办的产销对接会上,西藏、青海、新疆、陕西等地企业进行专题推介,与江苏采购企业现场 签约金额超1.3亿元。在农文旅推介环节,青海扎木聂琴弹唱、新疆民族歌舞等表演吸引众多观众驻 足,多地推出生态游、乡村游、自驾游、红色文旅等精品线路,与江苏省内近百家旅行社及出行平台互 动引流。 展会还设置专区,展示"青海拉面师""丹噶尔绣娘"等特色专业技能。同时,组委会联合江苏省电子商务 协会直播电商专委会,邀请助农主播对百余种产品进行线上直播推广,助力对口地区产品进入江苏市 ...
河池市优质农特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成功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9-24 07:46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农业农村部关于深化消费帮扶、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相关精神,2025年9月23日,河池市优质农特产品产销对接(广州)活动在广东区域 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粤桂协作工作队河池工作组、广西河池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东省农业 农村厅指导,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中国县域博览会组委会、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广东省希贤教育基金会、广州消费帮扶联盟等单位鼎 力支持。这不仅是一场农产品的盛会,更是粤桂两省(区)持续推动区域协作、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开幕式上,河池市农特产品宣传片精彩呈现,河池市农业农村局领导和相关嘉宾热情洋溢地介绍河池的风土人情与特色农业,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出了河 池特色生态文化的独特魅力,让采购商与市民朋友们感受着这片土地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广州市政协原主席、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陈开枝先生致辞 在产品推介环节,广西巴马上伽山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广西宜州宏基茧丝有限公司、巴马百年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广西红火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依 次上台,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和热情的讲解,诠释出了河池的人杰地灵与物阜民丰,让在场的采购商和 ...
破立并举建设统一大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9-01 22:29
疏通堵点,找准"小切口"。以推动企业跨区域迁移和经营便利化为例,如今,安徽实行企业省内迁 移"一键直达";京津冀三地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企业跨区域迁移登记快速办理;市场监管总局在北京 等10个省市开展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集中攻关试点,正加快建设企业跨省迁移登记数据传输系统…… 把好事办好办实,才能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协同发展,下好"一盘棋"。今年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万亿元,成绩的取得离不 开"破"与"立"。"破",是在市场监管领域,通过统一执法标准、统一监管队伍、统一追溯体系等,有效 破除地区分割;"立",是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探索"研发在飞地、制造在本地"等有益尝试,让资源要 素充分流动。这样的破立并举,值得借鉴参考。 改革,破除的是体制障碍,转变的是发展理念,要从本位主义、各自为战转向区域协作、抱团发展。最 近,中国算力平台正式完成山西、辽宁等10个省份分平台接入工作,实现平台、主体、资源、生态、场 景全面贯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各地提供了重塑发展优势的宝贵机遇。着眼国家所需、思考自身 所能,因地制宜布局产业,就能在错位和补位中实现更大发展。 反垄断法在 ...
促进公平竞争 激发市场活力 为各类经营主体“破壁清障”
人民日报· 2025-08-08 03:18
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实施成效 - 2024年8月《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施行后 广西整合设立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 落实"三书一函"制度防范行政性垄断风险[4] - 江西将公平竞争审查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 2024年审查增量政策4459件 修改调整615件 清理存量政策842件 形成完整治理闭环[4] - 百色市有关部门因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被调查 2024年7月废止中小学研学旅行承办机构遴选文件[5] - 石城县2024年11月废除充电桩特许经营权 取消备案前征求意见环节 企业当天即可获得许可[6] 远程异地评标机制推广成果 - 广西北海市采用远程异地评标系统 专家跨城在线评标 过程实时监督留痕 防范"围猎"专家和地方保护主义[11][12][14] - 北海市外地企业投标占比从58%增至83% 中标率从15%跃升至70% 累计为企业节约费用6000万元[15] - 广西2024年5455个政府采购项目采用远程异地评标 占全区政府采购项目总数超1/4[15] - 四川成都永亨科技通过远程评标中标北海项目 节省样品制作 标书打印和差旅费用近1万元[10][15] 区域协作发展模式创新 - 深汕特别合作区由深圳市全面主导建设 提供"同城同质同效"营商环境 企业可继续缴纳深圳社保[16][17] - 深圳市好兄弟电子2017-2024年销售额从1.2亿元增至2.4亿元 生产线从12条扩至50多条[17] - 2023年11月《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施行 明确按深圳经济功能区标准开发建设[18] - 合作区202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0%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3%[19] 反向飞地合作机制成效 - 粤东粤西粤北12个地级市在珠三角设立"反向飞地" 借助人才科研资源培育创新动能[20] - 南宁市-中关村深圳协同创新中心累计孵化企业超100家 服务85家大湾区企业落地南宁[22] - 广西中科华瑞采用"深圳研发+南宁制造+东盟市场"模式 销售额从2022年2700万元增至2024年7900万元[21] - 深圳曼瑞德研发专利累计突破200项 通过反向飞地实现双向协同发展[21]
人民日报记者调查: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8-08 02:04
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 广西百色市有关部门出台文件要求研学旅行承办机构需进入推荐目录才能参与招标 外地企业因无本地分公司被排除在遴选审核范围外 [5] - 江西石城县以特许经营权形式将全县充电桩建设经营权交给本地城投公司 外部企业申请备案一年未能通过 [6] -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于2024年8月施行 广西整合设立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并落实反垄断"三书一函"制度 [8] - 江西将公平竞争审查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 2024年审查增量政策4459件 修改调整615件 清理存量政策842件 [8] - 百色市有关部门因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被调查约谈 于2024年7月废止中小学研学旅行承办机构遴选文件 [9] - 石城县于2024年11月废除充电桩特许经营权 取消备案前征求意见环节 企业当天即可获得许可 [12] 远程异地评标系统 - 广西北海市采用远程异地评标系统 不同地区评审专家通过在线系统跨城打分 过程实时监督并留痕 [17] - 传统属地评标存在专家易被围猎 地方政府排外 专家专业类型不均衡 以及纸质标书成本高等问题 [18][19] - 系统通过"盲配"异地场地和"盲抽"专家 隐藏专家及企业信息 防止围标串标 企业无需现场参与 [20][21] - 北海市远程异地评标覆盖广西所有设区市 并与28个城市建立跨省评审合作 2024年广西5455个政府采购项目采用此方式 占全区总数超1/4 [21] - 实施后北海市投标外地企业占比从58%增至83% 中标率从15%跃升至70% 累计为企业节约费用6000万元 [21] 区域协作发展模式 - 深汕特别合作区由深圳市全面主导建设管理 提供与深圳同城同质同效的营商环境 包括连片土地 定制厂房及深圳市社保衔接 [25][26] - 合作区2023年11月获立法明确以深圳经济功能区标准开发建设 2024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0%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3% [27][28] - 广东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 粤东粤西粤北12个地级市均在珠三角设立"反向飞地" 借助人才科研资源培育创新动能 [29] - 南宁市在深圳设立协同创新中心 孵化出"深圳研发+南宁制造+东盟市场"跨境产业模式 企业销售额从2022年2700万元增至2024年7900万元 [30][31] - 该"反向飞地"累计孵化企业超100家 服务85家大湾区企业落地南宁 推动21家南宁企业链接深圳资源 [31]
来自四川、长三角的近七十家机器人企业展开对接 一场关于机器人的迎面接力
四川日报· 2025-04-23 00:17
四川与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合作 - 四川作为西部地区创新高地,拥有机器人产业基础、政策支持和应用场景优势 [5] - 长三角地区具备成熟完善的机器人产业链体系和强劲的人形机器人市场需求 [5][7] - 两地合作形成优势互补:长三角提供资金、技术、管理和品牌,四川提供区位、资源、产业和市场 [5][15] 产业对接会成果 - 2025四川—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对接会吸引近70家机器人企业参与,探讨合作机遇 [5] - 微创医疗机器人对四川天链机器人的谐波减速机产品表达合作意向 [8] - 涌迈科技寻求为机器人产业提供AI算力支持,与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达成初步接触 [7] 四川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四川推进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将人工智能纳入"15+N"重点产业链 [8] - 贡嘎二号、夸父-MY、天行者一号、天链T系等人形机器人产品涌现,但规模化生产和商业化应用仍处初期阶段 [8] - 四川拥有全国领先的AI服务器、智能传感器、人形机器人领域优势 [11] 应用场景合作潜力 - 四川庞大的制造业和消费市场为机器人技术落地提供试验田,涵盖汽车制造、医疗康复等领域 [12] - 老龄化社会催生智能护理机器人需求,上海宣康机器人计划与四川企业合作开发康复机器人产品 [12] - 工业制造到服务业应用场景被视为四川机器人产业跃升的关键发力点 [11] 政策与资源支持 - 四川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31个制造业门类,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13][14] - 绵阳科技城新区规划3000亩产业用地,设立70亿元产业基金(其中30亿元定向支持机器人、人工智能) [14] - 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吸引长三角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如为旌科技筹备智能感知芯片研发团队 [15] 历史合作基础 - 三菱电机旗下4家公司在川年营收总额近20亿元,体现长三角企业长期扎根四川的成功案例 [9][10] - 绵阳市游仙区与宽禾企业签约AGV智慧停车项目,凸显四川产业配套和政策吸引力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