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改革

搜索文档
欧洲迎来机遇时刻?高盛:五大因素正重塑欧洲经济,增长前景或超预期
华尔街见闻· 2025-08-11 11:02
核心观点 - 高盛认为欧洲经济正迎来机遇窗口 五大积极因素重塑增长前景 包括财政政策转向 绿色科技领先地位 金融市场改革 风险分担机制完善和内部市场整合潜力 [1][2][3] - 高盛将欧元区到2027年底的实际GDP水平预测上调1.2% 同时将同期美国GDP预测下调1.7% [1] - 欧洲面临四大结构性挑战 包括竞争力丧失 投资不足 营商环境待改善和人口老龄化 [2][3] 结构性挑战 - 欧元区国际竞争力显著下降 实际汇率大幅升值 生产商能源价格明显高于中国和美国 [3] - 欧元区非住宅投资率为15% 比美国低2个百分点 研发和技术投资不足主要因缺乏风险融资 [3] - 营商环境受高监管负担 信贷获取有限 创业成本高和税负重等因素制约 [3] - 欧盟面临人口快速老龄化挑战 未来人口变化速度可能超过老年工人参与率提升 [3] 增长驱动力 - 德国5000亿欧元基础设施计划和下一代欧盟计划推动公共投资 预计到2027年欧洲投资率将增长1个百分点GDP 与美国差距缩小一半 [3] - 欧洲在制药领域拥有世界级研究机构和全球公司总部 在绿色技术方面发挥全球领导作用 包括风能和太阳能产品 [3] - 欧盟资本市场欠发达且分散 过度依赖银行存款 储蓄和投资联盟倡议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新推动力 [3] - 疫情后下一代欧盟计划扩大欧盟联合债券发行 实现大规模南北转移支付 为风险分担设立先例 [3] - 欧盟内部市场提供显著增长潜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10个政策重点 成功实施可在10年内将GDP水平提高3.2% [3] 投资前景 - 高盛对欧洲未来2-3年增长前景持建设性态度 2025-28年期间欧元区增长预测高于市场共识 特别是德国 [4] - 预期长期债券收益率进一步上升 欧元走强 股票持仓分散到欧洲将带来上行空间 [4] - 政策制定者有机会窗口进行改革 实现经济表现持久改善 特别关注建设单一市场和创造规模的努力 [4]
整理:6月18日欧盘美盘重要新闻汇总
快讯· 2025-06-18 15:03
国内金融政策 - 上期所、大商所将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商品期货、期权交易范围 自2025年6月20日起生效 [1] - 外汇局拟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 允许外商直接投资项下外汇利润境内再投资 [1] - 证监会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ETF期权交易 2025年10月9日起生效 [4] - 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 [4] - 证监会推出"1+6"深化改革措施 新设科创成长层 [4]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试点正在推进 [4] 国际地缘政治 - 以色列称伊朗发射400余枚弹道导弹 以色列袭击哈梅内伊在德黑兰的地下总部 [3] - 俄罗斯威胁若美国干预以色列和伊朗冲突将介入 [4] - 伊朗谈判代表团可能已抵达阿曼 [4] - 国际原子能机构称无证据显示伊朗正在制造核武器 [4] 国际经贸合作 - 日本制铁与美国钢铁公司达成合作伙伴关系最终协议 [4] 货币政策 - 潘功胜提出未来可增加常态化SDR发行并扩大规模 [4] - 美国总统特朗普重申美联储应降息 [2] 军事动态 - 美国轰炸机已部署至西班牙南部军事基地 [4]
摩根大通:政策加码助力稳增长 上调中国2025年全年GDP增速预测
证券日报网· 2025-05-22 11:26
中国经济展望 - 摩根大通上调2025年全年GDP增速预测 [1] - 消费对经济贡献率较去年上升 政策加码推动内需 以旧换新政策规模从1500亿元翻倍至3000亿元 [1] - 经济发展亮点包括科技创新提振信心 新经济领域表现强劲 以旧换新带动相关消费品销售优异 [1] 资本市场观点 - 中国股票有望在2025年继续向好 支撑因素包括业绩增长 外部扰动降温 政策支持 [1] - 信息科技板块评级从超配调至中性 因估值已处于高位 [2] - 持续看好互联网及医疗卫生板块 尤其创新药细分领域 [2] - 主题交易可关注金融市场改革 行业并购重组等题材 [2]
看好港股和A股!摩根大通:中国进行了最深刻、广泛的一轮政策调整
证券时报· 2025-05-21 12:36
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 - 摩根大通第21届全球中国峰会将于5月22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资本为桥 连通世界" [1] - 峰会汇聚了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1400多家企业的超过2800名参会者 [1] 中国经济展望 - 摩根大通上调中国2025年全年经济增速预测,由原先的4.1%上调至4.8% [4] - 2024年进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了30%,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进出口贡献率大幅减弱 [4] - 消费与投资的贡献率相比2024年会有所上升 [4] - 美国对中国平均实际有效关税税率下调至41%左右,中国对美国实际有效关税税率大概在28%左右 [4] 政策调整 - 中国进行了最深刻、最广泛的一轮政策调整,2024年9月至12月是上半场,2025年以来进入下半场 [3][5] - 财政政策方面,中央财政仍有空间,通过扩张支持稳增长 [5] - 货币政策方面,当前仍有进一步降息降准的必要 [5] - 2024年9月后,央行将稳定地产、资本市场作为金融稳定政策的优先内容 [5] - 2025年预算赤字率首次达到GDP的4%,突破此前3%的上限 [5] - 政府发债规模相比往年大幅升高 [5] - "以旧换新"规模从2024年的1500亿元翻倍至2025年的3000亿元 [5] 经济结构转型 - DeepSeek的出现显著提振了市场对经济结构转型的信心 [6] - 新经济领域尤其是技术创新方面表现强劲,如信息技术(IT)、人工智能(AI)等 [6] - 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的消费产品类别表现显著好于其他产品类别 [6] - 4月份零售消费显著低于市场预期,下一步政策重点应放在提振消费及增强居民收入增长和就业信心上 [6] 中国股票市场展望 - 中国股票在2024年找到了底,2025年将继续向好 [8] - 市场将呈现"退一步进两步"的态势,目前处于90天贸易谈判期,市场呈区间波动 [8] - 港股股指要突破当前区间需贸易谈判顺利达成协议,预计要到三季度 [8] - 最看好港股,A股也将有不错表现 [2][9] - 目前是逢低吸纳时机,市场可能在90天贸易谈判结束后出现区间突破 [2][9] 行业及主题 - 持续看好互联网和医疗卫生行业,尤其是医疗行业 [8][9] - 2024年底将IT行业列为首选,但目前已将IT的评级从超配调到中性,原因是估值和预期已在高位 [8] - 建议低配电力和能源行业 [2][9] - 市场尚未充分交易的主题包括行业整合和金融行业的市场准入、开放主题 [9] - 部分出口导向型行业如服装、鞋帽、家具、家电等可能面临风险 [9] 指数预测 - 对MSCI中国指数的悲观、中性、乐观情景指数目标分别是70点、80点、89点 [9] - 对沪深300指数的基准情景目标为4150点,悲观情景为3800点,乐观情景为4420点 [9]
看好港股和A股!摩根大通:中国进行了最深刻、广泛的一轮政策调整
券商中国· 2025-05-21 11:45
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 - 摩根大通第21届全球中国峰会将于5月22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资本为桥 连通世界",汇聚了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1400多家企业的超过2800名参会者 [1] 中国经济展望 -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上调中国2025年全年经济增速预测,由原先的4.1%上调至4.8%,主要基于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关税税率的下调(美国对中国平均实际有效关税税率下调至41%左右,中国对美国实际有效关税税率大概在28%左右)[2][3] - 2024年进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了30%,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但2025年进出口贡献率预计大幅减弱,消费与投资的贡献率相比去年会有所上升 [3] - 中国进行了最深刻、最广泛的一轮政策调整,2024年9月至12月是上半场,2025年以来进入下半场 [2][4] - 财政政策方面,今年预算赤字率首次达到GDP的4%,突破此前3%的上限,政府发债规模也相比往年大幅升高 [4] - 扩大内需方面,"以旧换新"规模从去年的1500亿元翻倍至3000亿元 [4] - 新经济领域表现强劲,尤其是信息技术(IT)、人工智能(AI)等,但国内消费整体仍然相对偏弱,4月份零售消费显著低于市场预期 [5] 中国股票市场展望 - 中国股票在经历了2021年到2023年的持续下滑后,2024年找到了底,2025年将继续向好 [6] - 目前是逢低吸纳时机,市场可能在90天贸易谈判结束后出现区间突破 [6][8] - 最看好港股,A股也将有不错表现,但对A股需考虑其业绩较弱、估值较高的现状 [2][8] - 对MSCI中国指数的悲观、中性、乐观情景指数目标分别是70点、80点、89点;对沪深300指数的基准情景目标为4150点,悲观情景为3800点,乐观情景为4420点 [8] 行业投资建议 - 持续看好互联网和医疗卫生行业,尤其是医疗行业,若美国医疗改革对药品价格进行下调,可能有利于中国创新药发展 [7][8] - 2024年底将IT行业列为首选,这也是去年底至今表现最好的板块之一,但目前已将IT的评级从超配调到了中性,原因是估值和预期已在高位 [7] - 建议低配电力和能源行业 [2][8] - 市场尚未充分交易的主题包括行业整合(特别是在产能过剩行业)以及金融行业的市场准入、开放主题 [7]
一觉醒来美股崩了!中日强势出击,特朗普这次压力山大
搜狐财经· 2025-04-23 12:00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指数出现大幅下跌 市场情绪受到严重冲击[2] - 股票价格显著下滑 投资者面临重大亏损[2] 美股下跌原因 - 关键经济指标表现不佳 引发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2] - 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持续存在 国际关系摩擦加剧市场恐慌[2] 日本经济政策 - 日本加大对新兴产业扶持力度 重点投入新能源和半导体领域[2] - 日本企业积极增加研发投入 拓展海外市场份额[2] 中国市场发展 - 中国推进金融市场改革 开放政策吸引外资持续流入[3] - 科技创新领域快速发展 5G和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3] - 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领先 销量表现突出[3] 政治影响 - 美股下跌对特朗普政府政治声誉造成冲击[3] - 特朗普公开要求美联储降息以稳定市场[3] - 中美日三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格局发生变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