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质量强链
icon
搜索文档
苏州路径,再立“中国质量之巅”
苏州日报· 2025-09-17 00:21
昨天(9月16日),在南京举行的第六届中国质量大会上,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创新性 的"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获得第五届中国质量奖,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此次是继2021年,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获得中国第四届质量奖,成为我国首个荣获中国 质量奖的外资企业之后,苏州民营企业首次赢得"中国质量奖"这一全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自此,苏 州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两届获得这一殊荣的地级市。截至目前,苏州共获2个中国质量奖、8个中国质量奖 提名奖,数量全省第一。 以一企观一域,一鸣惊人的背后,是苏州不断为质量品牌工作努力的厚积薄发。在重点行业"向高 攀登"、在支柱产业"向新发力",苏州聚焦质量支撑、品牌建设、服务提升、技术赋能、示范领跑等催 生更多新模式,走出质量强企、强链、强市新路径。一项项固本强基的举措,一次次聚势赋能的实践, 一个个追求卓越的成效,折射出再立"中国质量之巅"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底气。 树立质量标杆 打造企业追求卓越新样板 在马尔代夫,一条长318公里的"海底长龙"穿岛而过,在六大岛屿之间串起一张光网,帮助当地实 现了通信网络从2G向4G的跃升,岛上居民获得了更加便捷的通信体 ...
北京海淀:聚力质量强链 共筑首善标杆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5 08:24
海淀区质量强链行动 - 海淀区聚焦质量强链行动 推动产业链质量协同升级 联想集团 中国石化润滑油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 九号公司 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 北京李龚导航科技 享刻智能技术7家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联合发布行动倡议 承诺履行链主责任 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提升质量水平[1] - 联想集团将强化全球供应链整合与数字化管理 推动智联质量生态建设 中石化润滑油公司将推动润滑油脂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建设安全可持续供应链体系[2]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小米集团 慧之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案例分享展示质量提升推动产业升级的实践[2] 海淀区质量建设成果 - 海淀区连续8年获得北京市政府质量工作评议考核A级评价 多项质量指标位居全市前列[2]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华龙一号研发设计创新团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6家组织获评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获评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提名奖[2] 质量月活动规划 - 海淀区质量月围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主题 聚焦主题宣传 强企强链 标杆引领 质量监管和社会共治五大板块 系统设计37项专题活动[3] - 活动包括实施企业质量提升伙伴计划 开展文创产品合规培训 组织海淀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 水利工程观摩及实验室开放日等特色项目[3] - 活动将动员全区各部门 各街镇 企业 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 营造人人重视质量 人人创造质量 人人享受质量的社会氛围[3] 质量发展战略 - 海淀区将深入推进质量三强建设 深化产业链质量协同 促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3] - 强化中小企业质量帮扶 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 构建更具韧性更高质量的区域产业生态体系[3] - 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支撑[3]
秦质新动能 构筑新高地——陕西“质量三强”并举擘画质量发展新篇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06:16
战略规划与政策体系 - 陕西将质量强省建设纳入全省发展战略核心框架 建立"13742"统筹协调机制 出台66项配套政策文件 [2] - 制定《陕西省质量强企强链强市三年行动方案》 明确育企业 强链条 树县域"三位一体"推进路径 [2] - 全省各市建立质量奖激励措施 奖励总额785万元 [2]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 -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4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企业质量信用指数长期位居全国前列 [2] - 全省26个县(区)入选全国质量强县培育库 5个县(区)跻身西部地区前列 [2] 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 富平县聚焦奶山羊和柿子产业 建成国家羊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具备1663项参数检测能力 [7] - "富平山羊奶"品牌价值达80.08亿元 柿饼产业通过国家标准GB/T 45896—2025实现全链升级 [7] - 洛川县苹果产业创新"1+3+8"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综合产值超150亿元 占全县生产总值47% [8] - 洛川苹果品牌价值883.26亿元 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出口金额占延安市90%以上 [8] - 眉县建成陕西省果蔬及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猕猴桃花粉检验检测资质填补国内空白 [9] 企业质量创新成果 - 中航富士达主导制定14项IEC国际标准 突破欧美企业半世纪行业垄断 [11] - 宝钛集团主导制定钛领域首个国际标准ISO 23515—2022 钛材产量近3年居世界第一 [12] - 隆基绿能近5年研发投入超235亿元 获授权专利3166项 组件产品6年累计出货量全球前二 [12] 产业链质量提升 - 针对26条重点产业链开展"一链一策"质量提升行动 省级重点培育氢能 白酒 羊乳3条产业链 [14] - 氢能产业链建设质量技术创新园总投资超3亿元 立项3项国家标准和14项各类标准 [14] - 羊乳产业链制定28项全链标准 攻克脱盐羊乳清加工技术 使每100克羊奶粉含免疫球蛋白近4克 [15] - 航天发动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问题较2023年下降36.6% [15] 质量基础设施 - 建成"秦质享"线上平台整合2255家检验检测机构 33万条标准题录和42条产业链政策标准 [17] - 布局100个线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 实现全省重点园区全覆盖 [17] - 建设12个国家级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6个计量器具新产品型式评价实验室 [17] 质量人才培养 - 累计培养首席质量官3000余人 实现重点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 [13] - 年入企帮扶1000余次 服务1000余家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 [13] - 组建70人专家服务团队 2024年开展质量培训157次 培训企业2527家次 [18] 品牌建设成效 - 打造"陕西精品"区域公共品牌 全省40余个品牌价值达2500亿元 [19] - 富平柿饼品牌价值40.25亿元 大荔冬枣品牌价值67.34亿元位列枣类全国第一 [19] - 5个果品位列中国果品品牌价值评估榜单前10 形成19个质量品牌集群 [19]
“宁”聚创新 “质”赢未来——江苏南京加快打造以质量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阵地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04:44
质量强企 - 企业获得江苏精品认证产品79个 覆盖70家企业 包括高淳陶瓷 南京云锦 卫岗乳业 A O史密斯等品牌 [2] - 培育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组织5家 江苏省省长质量奖及提名奖组织各15家 市长质量奖企业34家 个人26名 [2] - 质量小站服务覆盖15个高新园区和重点产业链 辐射2万余家中小微企业 重点帮扶企业5000余家 服务企业超1万家 培训首席质量官1 5万余人 [3] - 累计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140家 企业专利导航项目264家 专利导航实验区18个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及高价值专利数量居全国第三 [4] 质量强链 - 构建4266产业体系 推动1个万亿级 1个5000亿级 1个3000亿级 3个2000亿级 若干个1000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5]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达41%和57% 4个产业集群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5] - 建设创新联合体63家 其中省级5家 市级58家 推动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 [6] - 智能电网产业链实现基于国产芯片的自主可控装置替代开发 现场运行数量超30万台 新招标设备100%自主可控 [6] 质量强区 - 建邺区 浦口区 高淳区纳入全国首批质量强县培育库 建邺区入选质量强县创新试点任务名单 [8] - 全市1221家店铺推出异地异店退换货承诺 线下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达2 6万家 [9] - 重点民生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 2022年创成江苏省首个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9] - 培育雨花茶 龙池鲫鱼 横溪西瓜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发展食礼秦淮 固城湖螃蟹等公用品牌 [10] 质量基础设施 - 承担ISO IEC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5个 近3年牵头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8项 国家标准1200余项 完成55个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 [15] - 建成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 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40余个 覆盖参数9万余项 [17] - 国家软件 智能电网 生物药物等质检中心直接建在产业园区 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 [17]
首次聚焦三条重点产业链!广东推粤企质量官“伙伴计划”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10:09
广东省质量月活动启动 - 广东省于9月1日启动第48个质量月活动 同步举办企业首席质量官经验交流 [2] - 全省已有超过44000家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 通过该制度强化企业质量引领和品牌发展能力 [2]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WIPO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排名中位列首位 [2] 质量管理制度创新 - 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推动产品从"制造"向"质造"转型 增强企业及产业质量竞争力 [2] - 企业需推进质量技术创新 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 形成特色质量管理方法 [2] - 首席质量官需承担企业"质量第一人"职责 树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2] 产业链质量协同计划 - 首次推出"广东省质量强链重点产业链企业首席质量官伙伴计划" [3] - 计划聚焦高端装备制造 新型显示 工业机器人三条重点产业链 [3] - 构建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的首席质量官协同机制 打破企业壁垒 [3] 质量协同合作领域 - 在关键技术攻关 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广 供应链风险联防联控 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3] - 实现质量要求深度对接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3] 质量月专项活动 -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联合25个部门开展"优粤行"质量文化行系列活动 [3] - 同步推出"粤质贷"质量融资增信系列活动 [3] - 活动围绕加强质量支撑 民生质量实事 质量提升 质量故事宣传等核心内容展开 [3]
全国累计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24个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9 22:01
质量强链项目部署 - 已部署质量攻关标志性项目289项 [1] - 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24个 [1] - 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1331个 [1] 产业链参与规模 - 超过4200家链主企业参与质量强链工作 [1] - 链员企业参与数量达25万家 [1] - 赋能机构参与数量达4800家 [1] 质量提升行动成果 - 全国绘制质量图谱432份 [1] - 编制质量问题清单1758份 [1] - 实施重点攻关项目1746个并解决质量问题6756个 [1] 跨区域联动机制建设 - 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布21个跨区域联动项目 [1] - 央地联手编制重点产业链质量强链行动方案 [1] -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形成政策合力 [1] 产业链协同机制 - 强化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 [1] - 建立区域质量合作互助新机制 [1] - 整合技术机构资源为产业链提供全方位服务 [1]
以“五新”举措,塑强产业质量支撑
齐鲁晚报· 2025-08-28 23:40
文章核心观点 - 聊城市通过"五新"举措推进轴承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 包括链式思维 联合机制 数智模式 创新理念和服务路径 旨在培育产业链质量竞争优势 为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建圈强链夯实质量根基 [1] 产业链质量协同 - 以链式思维谋划产业发展 突出上下游协同 在轴承产业链复制推广产业链联合标准模式 组织轴承加工企业 钢球生产企业和保持器生产企业等共同参与标准制定 [1] - 突出质量要素协同 以一站式服务为载体搭建产业链质量供需对接平台 建立涵盖563项检定校准的服务清单 提供定制化计量解决方案 [1] - 突出链主引领 以宇捷轴承和博特等链主企业为总抓手 推动链主企业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开展质量强国领军企业导则导入 QC小组和质量信得过班组等质量活动 [1] 产业链质量攻关 - 针对共性问题实施跨区域质量攻关 建立质量攻关项目跨区域合作机制 组织临清轴承与上游东昌府区保持器 冠县锻造 东阿钢球产业以及下游高唐农机 冠县装备制造等产业对接融合 [2] - 推动轴承加工过程中椭圆度变形问题 轴承产品噪声和振动控制缺陷 轴承套圈车加工过程中烧伤现象等行业质量堵点实现突破 [2] - 针对个性问题实施质量阶梯攀登 针对调心滚子轴承精度难以突破P4级问题 联合济南 市质检所和洛轴所等机构 依托宇捷轴承实施质量阶梯攀登试点 产品承载能力提高20% 推动轴承精度突破P4级 [2] 产业链质量管控 - 在轴承产业链推行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 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质量管控模式 以大数据为核心 以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高标准建设轴承产业大脑 [3] - 产业大脑搭设全链条质量追溯平台 实现轴承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销售服务的全周期质量管控 [3] - 宇捷轴承采用智能SPC过程控制系统 实现生产质量全程跟踪监控 设备利用率提升30% 稳定性提高40% 外贸订单增长40% [3][4] - 博特轴承部署ERP PLM MES和SPC等核心数字化质量管理系统 实现产品研发设计 车加工 热处理和产品检测等多方面的系统管理 薄壁球轴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医疗器械和机器人等行业 [4] 产业链质量支撑 - 创新实施一链一院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产学研合作 联合济南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洛轴所轴承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山东轴承创新创业共同体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5] - 推动高精度圆锥轴承用滚动体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中大尺寸调心滚子轴承套圈碳化物演变规律及控制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等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5] - 22324CAW33P6系列调心滚子轴承创新采用可控气氛托辊盐浴热处理 产品实现0脱碳 寿命提高30%以上 振动和噪音值达到ZV2标准 [5] - 创新引进院士团队 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正寰团队 成功建立全省唯一的斜轧轴承滚动体生产线 推动生产效率提高10倍 成本下降30% [5] - 轴承产业链在科技创新方面立项48项课题 完成21项 申报专利62项 授权9项 研发新产品16款 其中7款实现进口替代 [5] 产业链质量服务 - 强化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 投入402.4万元购置轴承等检测检校设备 全面升级硬件设施 完成25项轴承计量标准建标并获授权许可 [6] - 与杭州轴承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依托国家轴承检测中心设立杭州轴承试验研究中心聊城工作站 [6] - 开展质量技术服务便利化探索 将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站建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或市民服务大厅 提供标准查询 检测预约和专家坐诊等服务 [6] - 在临清市烟店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服务站点 累计服务链企业200余家 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10余个 [6] - 筹划在东昌府区依托郑家镇市民服务中心建立轴承保持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 [6]
质量强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中国经济网· 2025-08-26 06:56
质量强链项目总体成果 - 全国累计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24个 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1331个 超过4200家链主企业 25万家链员企业 4800家赋能机构参与 实施重点攻关任务4271个 解决质量堵点卡点18254个 [9] - 全国绘制质量图谱432份 编制质量问题清单1758份 实施重点攻关项目1746个 解决质量共性问题6756个 [1] - 市场监管总局十大标志性项目部署质量攻关任务289项 突破产业链质量关键技术瓶颈23项 填补产业链急需质量基础设施空白73项 补齐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短板42项 推动51项成果产业化应用 [9] 光通信产业链 - 长飞光纤构建"标准创新+技术攻关+全链协同"三位一体质量强链机制 通过800G光模块电磁兼容测试研究形成标准试验方法并制作统一工装 显著提升测试可靠性与规范性 [1] - 国产光纤激光器实现从进口依赖到全球领先 产销量全球第一 武汉锐科牵头制定国内首个光纤激光器行业标准及我国首个激光器国际标准 [6] - 武汉锐科发布《超高功率工业级光纤激光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巩固高功率领域技术领导地位 通过"技术突破-标准制定-产业协同"路径推动产业发展 [6] 高端装备与数控系统 - 武汉华中数控自主研制华中8型高档数控系统配套数千台套高档数控机床 5轴联动高档数控系统在机床 汽车能源 3C等领域应用超数千台 60多种专用数控系统覆盖纺织木工 玻璃 注塑等机械领域 [4] - 数控装置 伺服驱动和电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 电力装备产业链 - 南京南瑞继保与国内芯片厂商 科研机构 用户单位组建联合体 建立"技术协同攻关-产业规模化应用"质量协同机制 研究电力装备国产芯片可靠性测试方法 [2] - 基于国产芯片的自主可控装置现场运行数量超过30万台 实现我国电网新招标设备100%自主可控 [2] 新兴产业链质量攻关 - 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牵头开展电动汽车超充产业链调研 针对充电枪接口标准并行 高电压大电流计量装置空白 超充电桩可靠性评价欠缺等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2] - 开展工业机器人产业链调研 针对关键元器件计量校准规范不完整 检验检测方案不完善 CR认证采信力度不足等质量问题提出攻关建议 [2] - 氢能项目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换氢模式沙盒测试 成功研制储氢气瓶氢循环测试方法与装备并投入应用 [5] - 陕西低空装备产业链建立涵盖动力装置 快速充放电 极端工况模拟的一体化检测体系 提高制造转化率 [5] 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 全国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2372家 新建国家计量基准33项 布局建设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67家 [5] - 湖北建成服务站240个(省级40个) 窗口446个 覆盖省市县三级和重点产业集群 服务企业3.7万家次 节约费用3.26亿元 [5] - 湖北打造"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生态 上线"智慧服务一张网" 入驻服务机构270家 注册用户8159个 上架服务2763项 完成订单2.34万笔 [5] 跨区域产业协作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批21个跨区域质量强链联动项目 涵盖机器人 脑机接口 低空经济 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链及纺织服装 工程机械 煤化工等传统产业链 [9] - 项目旨在创新区域质量合作互助机制 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分工协作 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9]
湖北“质量强链”成效显著 五年助企业降本增收400亿
长江商报· 2025-08-25 00:38
跨区域质量强链联动项目启动 - 项目涵盖协作机器人、商业航天、脑机接口及新能源乘用车等21个关键产业链 旨在通过质量提升推动产业升级 [2] - 湖北牵头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链质量联动提升 联合湖南、江西统筹技术攻关、管理提升和品牌塑强 避免内卷式竞争 [2] - 目标到2027年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标杆企业和产业集群 打造全国领先的新能源乘用车产业质量高地 [2] 三省技术协同与品牌培育 - 东风汽车、长沙比亚迪、江铃新能源等企业围绕智能座舱安全、动力电池寿命、功率器件可靠性开展跨区域技术合作 [3] - 岚图汽车、中车时代电动等联合制定整车及自动驾驶系统、车规级芯片研发管理规范 倡导合理研发周期 [3] - 推动产品质量分级 培育湖北精品、湖南名品 引导企业申报中国质量奖等奖项提升品牌价值 [3] 湖北质量强链实施成果 - 五年累计实施155个省级质量提升项目 服务企业超6.5万家 解决质量问题近4万个 为产业链降本增收400亿元 [2] - 2023年配套资金1000万元支持质量强链 2024年接续投入600万元 [4] - 建成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站600多个 覆盖省市县三级 服务企业3.7万家次 节约费用3.26亿元 [4] 创新服务与金融支持 - 构建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生态 入驻机构270家 上架服务2763项 完成订单2.34万笔 [4] - 鄂质贷与5家银行合作 建立3.3万家企业名录库 上线11个月放款234.7亿元 惠及企业4378家 [4] - 全国率先开考质量管理专业自学考试 921名考生参考 通过率超80% [4] 跨区域合作与国际拓展 - 湖北参与江西、陕西富硒产业链质量联动行动 推动跨区域要素资源共享 [5] - 带动东风汽车等链主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组建品牌出海联盟 [3] - 襄阳达安检测中心与国际认证组织互认 实现一次检测全球通行 [3]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质量融资增信措施 助3万家企业获贷款超2000亿元
央视新闻· 2025-08-22 03:17
质量强国建设进展 - 全国279000家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 [1] - 对超过200万家企业实施精准帮扶 [1] - 参与质量提升的小微企业年度营收平均增长9.7% [1] 企业融资支持措施 - 通过质量融资增信措施帮助30000家企业获得贷款超过2000亿元 [1] 产业链质量提升工程 - 组织实施质量强链十大标志性项目 [1] - 完成146项精度计量测试和先进检验方法攻关任务 [1] - 4200家链主企业和250000家链员企业参与项目 [1] - 解决质量堵点卡点问题18000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