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新国标
icon
搜索文档
北极星架构赋能,极狐T1预售6.88万起“超纲”满足新国标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5 02:07
北极星数字智能架构 - 北汽极狐全栈自研的"北极星数字智能架构"投入超200亿元研发资金 [4] - 架构涵盖技术、性能、智能、智造、供应链保障及通用化六大领域突破 [1] - 新能源专利达7341项并实现技术反向出海 [4] - 产线设备全程联网并为零件建立可追溯电子档案 [4] - 预留6G和车路协同接口以支持未来技术升级 [4] - 采用全球TOP20供应商体系实现科技普惠与品质平权 [4] 极光电池技术 - 极光电池通过智能温控系统实现未启动状态下电池恒温控制 [7] - 提前一年通过新国标17项系统测试和6项关键测试 [7] - 在中汽研测试中完成350mm水下刮底、500m颠簸、300kN挤压及150s火烧挑战 [9] - 电池安全测试标准达新国标数倍至96倍 [10] - 实现"无热扩散"技术并承诺"烧一赔一" [13] 车身安全设计 - A/B柱等关键部位100%采用1500MPa高强度钢 [17] - 侧碰撞传力结构100%采用高强度钢 [17] - 整车使用39米结构胶提升强度 [17] - 车顶承重能力超4.5吨 [17] - 铝合金前纵梁可吸收60%冲击力并通过三级环形结构卸力 [19] 座舱健康与空间设计 - 健康座舱达到"零醛零苯"标准且与30万级车型同规格 [21] - 轴距2770mm实现B级车空间水平 [24] - 后排最大腿部空间934mm,车宽1860mm为同级最宽 [24] - 后备厢基础容积459L,放倒座椅可扩展至1352L [28] - 配备74L下沉隐藏空间及前排一键躺平功能 [26][28] 市场表现与定位 - 极狐T1预售价6.88-9.38万元,预售2小时订单达11068辆 [1] - 定位A0级纯电市场并具备"三个一"越级体验 [4] - 采用高空间利用率设计使空间利用率超90% [24] - 目标撼动A0级纯电动车市场格局 [30]
全新MG4承诺自燃就赔车,上汽新能源打响突围战
北京商报· 2025-08-06 14:40
全新MG4产品创新 - 上汽集团旗下MG品牌首款纯电汽车全新MG4开启预售 搭载多项技术创新并承诺电池自燃即赔新车[1] - 热管理系统研发投入超5亿元 采用铝稀土合金材料使熔点突破630℃ 抗拉强度达200MPa 整车工作温度范围扩展至-35℃—55℃ 冬季制热效率提升30% 空调能耗降低50%[3] - 采用同级唯一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车身扭转刚度达31000N·m/deg 电池防尘防水等级达IP67+IP69K 高压防护超越国标及欧洲ENCAP标准[3] - 全球首款批量搭载半固态电池车型MG4半固态安芯版将于9月公布价格 通过固态电解质技术实现10针三向穿刺实验无冒烟不自燃[4]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44.3%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连续多月超50%[1][6] - 行业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技术研发 2024年新能源车降价车型平均降价1.8万元(降幅9.2%)燃油车平均降价1.3万元(降幅6.8%)行业利润率降至4.3%[6] - 工信部发布电池安全强制性新国标 将"不起火不爆炸"改为强制要求 新增电池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安全测试/热扩散测试等项目 2026年7月实施[5] 上汽集团战略转型 - 2024年新管理团队将自主品牌和智电技术定为主攻方向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8.2%至16.67亿元[1][6] - 2025年一季度显现回暖迹象 整车销量达94.5万辆(同比增长13.3%)3月以38.57万辆重返国内销量冠军[6] - 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1.73万辆(同比增长64.91%)与大众汽车延长合资协议至2040年 计划2030年前推出15款新车型[6][7]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车企竞争焦点从"一次性卖车"转向"全生命周期运营" 需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用户可感知产品卖点[8] - 消费者更注重使用场景 对舒适度/操控性/智能化水平要求提升 需针对痛点开发产品[9] - 三电系统和智能网联系统成为核心技术 技术自主才能为产品升级创造条件[9]
中国汽车的“爷爷”长啥样?70年变迁,竟然只在一瞬间!
电动车公社· 2025-07-02 15:59
中国汽车发展史与文化 - 北京汽车博物馆展示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手工制造到全球产销第一大国的发展历程[1] - 博物馆藏品呈现了技术井喷阶段及中国汽车技术对全球品牌的反哺影响[1] - 通过历史车型探讨中国汽车文化根源及新能源发展方向[1] 新能源汽车技术内容 - 近期上市的小鹏G7车型技术特点被重点分析[3] - 电池新国标修订内容通过视频形式进行专业解读[3] - 世界模型概念及AI与智能驾驶底层逻辑被系统讲解[3] 汽车行业内容传播形式 - 采用第一视角沉浸式体验形式呈现汽车博物馆内容[1][2] - 视频号作为主要载体发布文字难以直观表达的技术解析内容[2][3] - 视频内容涵盖新车评测、技术标准解读、前沿概念科普等多元主题[3]
比亚迪刀片电池提前通过新国标
快讯· 2025-05-27 03:19
比亚迪电池技术认证 - 公司刀片电池和闪充刀片电池提前通过电池新国标全项检测 [1] - 公司获得中汽中心权威机构认证证书 [1]
孚能科技:全体系产品已提前超额满足电池新国标要求
快讯· 2025-05-08 03:39
产品技术 - 公司全体系产品可满足热失控后24小时不起火、不爆炸 [1] - 公司产品已提前超额满足2025年版电池新国标要求 [1] 行业竞争 - 新国标实施对行业供给侧改革有重要意义 [1] - 目前只有少数头部电池厂能达到新国标标准 [1] - 新国标将加速行业尾部产能出清 [1] 市场机遇 - 新国标实施对公司是重要市场机遇 [1] - 下游客户对半固态电池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1] - 安全性要求提升将催化半固态电池进一步商业化应用 [1]
看完大伙对电池新国标的宣传,牛顿的棺材板盖不住了
36氪· 2025-04-22 01:18
新国标核心内容 - 工信部发布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 将热失控后逃生时间从5分钟改为"不起火、不爆炸"要求 标准于2025年7月1日实施[1][2] - 新国标新增三项测试:电池包热扩散测试、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2] - 标准制定速度显著加快 从2023年12月预研到2024年9月完成制订仅用不到一年 相比以往3-5年周期大幅缩短[20] 热扩散测试要求 - 触发热失控方法新增内部触发机制 通过给电池单体贴加热片模拟内部热失控 原有针刺和外部加热方法保留[4] - 要求从"5分钟逃生"升级为"不起火、不爆炸" 同时要求燃烧产生的有毒烟气不得对乘员造成伤害[4] - 测试仅针对单个电芯热失控的实验室环境 与现实中的大面积热失控事故存在差异[6] 底部撞击测试标准 - 新增150J撞击能量的底部撞击测试 模拟10公斤钢柱以19.69km/h速度撞击电池包的情景[14] - 实际道路事故中撞击能量可能远超测试标准 例如2吨车辆以30km/h速度刮碰石头时撞击能量可超6万焦耳[14] - 五菱神炼电池实际测试标准达40km/h 高于国标要求[14] 快充安全测试 - 要求电池在15分钟内从20%充至80% 循环300次后进行短路测试[19] - 当前行业主流电池包循环寿命普遍达1000次以上 预计通过该测试难度较低[19] 行业技术现状 - 部分车企已超越国标要求 比亚迪刀片电池4年前实现穿刺冒烟不起火 五菱完成多点枪击试验[6] - 材料供应商开发多种高温防护材料 包括立邦防火涂层、3M隔热垫、阿斯彭气凝胶等 可耐受上千度高温[8] - 宁德时代电池碰撞测试采用60g加速度(70km/h) 高于国标28g正面撞击和15g侧面撞击标准[17] 标准实际影响 - 新国标主要提高电池安全下限 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但无法完全杜绝起火现象[10][20] - 绝大多数车企已能满足新标准要求 消费者实际感知可能不明显[20] - 监管机构快速跟进技术发展 对行业规范化引导意义大于具体技术指标提升[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