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看完大伙对电池新国标的宣传,牛顿的棺材板盖不住了
36氪·2025-04-22 01:18

新国标核心内容 - 工信部发布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 将热失控后逃生时间从5分钟改为"不起火、不爆炸"要求 标准于2025年7月1日实施[1][2] - 新国标新增三项测试:电池包热扩散测试、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2] - 标准制定速度显著加快 从2023年12月预研到2024年9月完成制订仅用不到一年 相比以往3-5年周期大幅缩短[20] 热扩散测试要求 - 触发热失控方法新增内部触发机制 通过给电池单体贴加热片模拟内部热失控 原有针刺和外部加热方法保留[4] - 要求从"5分钟逃生"升级为"不起火、不爆炸" 同时要求燃烧产生的有毒烟气不得对乘员造成伤害[4] - 测试仅针对单个电芯热失控的实验室环境 与现实中的大面积热失控事故存在差异[6] 底部撞击测试标准 - 新增150J撞击能量的底部撞击测试 模拟10公斤钢柱以19.69km/h速度撞击电池包的情景[14] - 实际道路事故中撞击能量可能远超测试标准 例如2吨车辆以30km/h速度刮碰石头时撞击能量可超6万焦耳[14] - 五菱神炼电池实际测试标准达40km/h 高于国标要求[14] 快充安全测试 - 要求电池在15分钟内从20%充至80% 循环300次后进行短路测试[19] - 当前行业主流电池包循环寿命普遍达1000次以上 预计通过该测试难度较低[19] 行业技术现状 - 部分车企已超越国标要求 比亚迪刀片电池4年前实现穿刺冒烟不起火 五菱完成多点枪击试验[6] - 材料供应商开发多种高温防护材料 包括立邦防火涂层、3M隔热垫、阿斯彭气凝胶等 可耐受上千度高温[8] - 宁德时代电池碰撞测试采用60g加速度(70km/h) 高于国标28g正面撞击和15g侧面撞击标准[17] 标准实际影响 - 新国标主要提高电池安全下限 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但无法完全杜绝起火现象[10][20] - 绝大多数车企已能满足新标准要求 消费者实际感知可能不明显[20] - 监管机构快速跟进技术发展 对行业规范化引导意义大于具体技术指标提升[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