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银河期货有色金属衍生品日报-20250923
银河期货· 2025-09-23 11:31
大宗商品研究所 有色研发报告 有色金属日报 2025 年 9 月 23 日星期二 【市场回顾】 万手。 【重要资讯】 【逻辑分析】 金属板块负责人:车红云 期货从业证号:F03088215 投资咨询从业证号:Z0017510 研究员:王伟 期货从业证号:F03143400 投资咨询从业证号:Z0022141 研究员:陈婧 FRM 期货从业证号:F03107034 投资咨询从业证号:Z0018401 研究员:陈寒松 期货从业证号:F03129697 投资咨询从业证号:Z0020351 联系方式: 上海:021-65789219 北京:010-68569781 1.期货:今日沪铜 2511 合约收于 79920 元/吨,跌幅 0.25%,沪铜指数减仓 10887 手至 46.67 2.现货:临近假期下游备货节奏较缓,上海现货报升水 55 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 5 元/ 吨。广东库存 4 连降,台风来临下游适量增加采购量,整体交投尚可,报升水 70 元/吨, 持平上一交易日。华北消费疲软,当前采购谨慎,报贴水 90 元/吨,下跌 10 元/吨。 1. 据海关总署在线查询平台数据显示,中国 8 月铜矿砂及其精矿进 ...
新华财经晚报:9部门发文支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
新华财经· 2025-09-19 13:52
便民生活圈建设 - 商务部等九部门提出到2030年实现"百城万圈"目标 覆盖100个试点城市地级以上主城区及有条件县城社区 建成1万个便民生活圈 打造500条"银发金街"和500个"童趣乐园" 居民满意度目标90%以上 商业网点连锁化率达30%以上 [1]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 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覆盖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 已启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1] 轻工业发展方案 - 三部委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目标2025-2026年轻工业稳增长作用凸显 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 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创新产品 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2] 交通运输数据建设 - 交通运输部提出到2030年底建成一批高质量数据集 优先解决人工智能应用迫切场景 培育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 [2]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 - 央行调整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 操作时间规模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确定 [3] 外汇结算数据 - 8月银行结汇15103亿元 售汇14058亿元 1-8月累计结汇113938亿元 累计售汇113078亿元 [3] 民航运输数据 - 8月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51.8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8% 首次突破150亿吨公里创历史新高 [3] 锂电产业发展 - 工信部将加强锂电产业统筹布局 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 研究编制"十五五"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 [3] 创新药审批 - 国家药监局今年批准56款创新药 其中18款为生物制品 包括首个干细胞治疗产品和血友病基因治疗产品 [3] 汽车行业调查 - 中汽协针对美国对华集成电路措施开展反歧视调查 了解汽车行业集成电路应用受影响情况 [4] 上海房产税政策 - 上海优化个人住房房产税政策 符合条件人才及持居住证满3年购房人 家庭首套住房暂免征收 第二套及以上人均不超过60平方米部分暂免征收 [5] 汽车召回事件 - 小米汽车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 共计116,887辆 [5] 日本央行政策 - 日本央行维持基准利率0.5%不变 表示若经济物价持续改善将稳步推进加息 [6] 欧洲经济数据 - 英国8月零售销售月率0.5%超预期0.3% 法国9月制造业信心指数96符合预期 德国8月PPI同比下降2.2%超预期跌幅 [7] 金融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跌0.3%至3820.09点 深证成指跌0.04%至13070.86点 创业板指跌0.16%至3091点 沪深300涨0.08%至4501.92点 在岸人民币跌20点至7.1125 WTI原油跌0.62%至62.87美元 COMEX黄金涨0.19%至3685.2美元 [8]
每日期货全景复盘9.19:集运指数(欧线)需求预期弱,期价震荡幅度大
金十数据· 2025-09-19 12:10
市场整体表现 - 今日主力合约市场30个合约上涨 48个合约下跌 市场呈现明显空头情绪 [2] - 资金和交易活动更多集中在下跌品种上 [2] 主力合约涨跌排行 - 涨幅居前品种包括工业硅2511涨3.62% 菜粕2601涨2.15% 碳酸锂2511涨1.62% 烧碱2601涨1.58% 焦煤2601涨1.36% [5] - 跌幅居前品种包括集运指数(欧线)2510跌6.00% 对二甲苯2511跌2.51% PTA2601跌2.21% 瓶片2511跌1.97% 短纤2511跌1.87% [6] 资金流向 - 资金流入最多品种为沪金2512流入29.22亿元 沪银2512流入18.23亿元 铁矿石2601流入8.16亿元 [8] - 资金流出最多品种为沪铜2510流出8.67亿元 上证50 2512流出5.37亿元 多晶硅2511流出2.84亿元 [8] 持仓异动 - 持仓量增加显著品种包括苯乙烯2511增21.73% 烧碱2601增12.23% PTA2601增11.47% LPG2511增10.32% 沪银2512增9.63% [11] - 持仓量减少显著品种包括沪铜2510减8.84% 双胶纸2601减8.9% 沪锡2510减11.43% 沪锌2510减13.81% 沪铅2510减16.12% [11] 关键事件影响 -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综合指数报1198.21点 较上期跌199.90点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报1120.23点 较上期跌0.5% [12] - 进口棉主要港口库存周环比降0.26% 总库存28.6万吨 山东地区库存约22.3万吨周环比降2.19% 同比降42.82% [14] - 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为亏损24.44元/头 前一周为盈利16.84元/头 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亏损199.31元/头 前一周为亏损161.93元/头 [15] - 全国45个港口进口铁矿库存总量13801.08万吨 环比下降48.39万吨 日均疏港量339.17万吨增7.89万吨 [19] - 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3.98%环比增0.15个百分点 日均铁水产量241.02万吨环比增0.47万吨 [21] 行业动态 - 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覆盖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 [16] - 国内氧化铝企业提锂项目加速推进 碳酸锂生产成本分别为锂云母提锂7-8万元/吨 锂辉石提锂6-7万元/吨 盐湖提锂4-5万元/吨 [16] - 马来西亚上调10月毛棕榈油参考价至每吨4268.68林吉特 出口税维持10% [18] - 西芒杜铁矿项目1号和2号区块启动开采 第一阶段每小时开采4000吨 未来年产量规划6000万吨 [19] 机构观点 - 集运欧线主力合约跌6%至1050.5点 现货处于下降通道 10合约保持贴水体现降价预期 [24] - 铁矿主力合约涨0.81%至807.5元/吨 钢厂存在节前补库诉求 高铁水对需求形成支撑 [25] - 烧碱主力合约涨0.08%至1318元/吨 低库存但下游对高价接受度下降 预计震荡走势 [26]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十四五”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0:19
关联内容 在净土保卫战方面,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溯 源,累计完成10万余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以上。 在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方面,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部署开展非法 倾倒处置固体废物、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组织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行动,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 题得到有效解决。 黄润秋表示,生态环境部着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1.2亿千瓦的煤电机组和9.5 亿吨的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或者重点工程超低排放改造。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成并稳定 运行,覆盖全国60%以上的碳排放量。 生态环境部李高:我国碳市场累计成交近490亿元 9月19日,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 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 黄润秋介绍,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 户;"十四五"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聚焦重点区域开展攻坚行动,202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 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细颗粒物(PM2 ...
我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
新京报· 2025-09-19 05:33
污染防治成效 - 蓝天保卫战方面 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并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2] - 重点区域PM2.5浓度显著下降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下降18% 长三角地区下降10% 汾渭平原下降20% [2] - 碧水保卫战方面 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和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 七大流域及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90%和93.3% [2]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90% [2] - 净土保卫战方面 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 累计完成10万余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 [2]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以上 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取得进展 [2] - 固体废物治理方面 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开展非法倾倒专项整治 [2]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 较2020年下降16.3% [4] - 2024年优良天数比例达87.2% 较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90%达90.4% [4] - 长江黄河全线干流水质连续多年保持Ⅱ类 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均得到妥善处置 [4] - 2024年1-8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1.2微克/立方米 降幅达4.6% [4] - 2024年1-8月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 [4] - 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过90%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4] 减污降碳协同推进 - 全国11.2亿千瓦煤电机组和9.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3]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覆盖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 [3] - 启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3] 生态保护修复 -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 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 [1][3] - 发现查处4545个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问题 已基本完成整改 [3] -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3]
健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 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碳市场建设解读③
中国环境报· 2025-09-02 00:30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背景与意义 - 健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是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重要任务 是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 创造巨大绿色市场机遇的重要政策工具 也是推进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抓手[1]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全国碳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辅相成[2] - 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将创造巨大的绿色市场机遇 支持服务业在绿色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2] 政策部署与指导方向 - 202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成更加有效 更有活力 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设立明确目标[2] -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碳市场建设作出具体部署 要求进一步发展碳市场 完善法律法规政策 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降低碳减排成本 增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 并启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2] - 2023年1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要求建设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3] - 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要求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3] 市场建设进展与成果 - 2024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4] - 初步构建"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的政策法规体系 包括2023年10月印发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及一系列配套规范性文件[5] - 建成并顺利上线运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 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管理注册登记系统 北京绿色交易所管理交易系统[6] - 发布造林碳汇 红树林营造 并网光热发电 并网海上风电 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 公路隧道照明节能等6个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7] - 注册登记系统累计开户5635个 申请登记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共47个 已登记项目23个 其中9个项目减排量通过审核后登记经核证减排量(CCER)共约948万吨CO2e[7] - 截至2024年5月30日 CCER累计成交量约187.9万吨CO2e 累计成交额约1.57亿元 成交均价约83.56元/tCO2e 3月中旬CCER价格一度超过100元/吨[7] 未来建设重点方向 - 加快构建方法学体系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领域及绿色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 立足国情并遵循国际规则 强化应用大数据 智能化技术以确保项目及减排量质量[8] - 加快健全市场交易制度 丰富市场交易产品与交易主体 探索基于特定项目CCER的交易模式 加强与其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机制的有效衔接 健全CCER价格发现机制[8] - 不断强化市场监管 建立完善生态环境部与项目领域主管部门联合监管机制 健全注册登记机构与交易机构联合监管机制 强化市场风险识别和应急处置 建立完善标准化信息披露机制[9] -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推动与相关国际机制衔接互认 探索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国际化新途径 将市场打造成推广绿色低碳技术的市场化平台 推动建成国际碳交易 碳金融和碳定价中心[9]
中办、国办: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新华社· 2025-08-25 14:51
全国碳市场建设目标 - 到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1] - 到2027年实现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点领域全覆盖 [1] - 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1] 碳市场体系发展 - 2030年建成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1] - 形成减排效果明显、规则体系健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1]
事关全国碳市场建设,中办、国办重磅文件对外公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10:42
政策文件发布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于8月25日对外公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1][3] 碳市场定位与现状 -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3] - 中国已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减排)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主减排)[3] 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3] - 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3] - 2030年建成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3] - 2030年形成减排效果明显、规则体系健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3]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华尔街见闻· 2025-08-25 10:01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目标 - 到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1] - 到2027年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1] - 到2030年建成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与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市场体系 [1] 市场机制建设方向 - 形成减排效果明显、规则体系健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1] - 建成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