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背景与意义 - 健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是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重要任务 是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 创造巨大绿色市场机遇的重要政策工具 也是推进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抓手[1]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全国碳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辅相成[2] - 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将创造巨大的绿色市场机遇 支持服务业在绿色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2] 政策部署与指导方向 - 202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成更加有效 更有活力 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设立明确目标[2] -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碳市场建设作出具体部署 要求进一步发展碳市场 完善法律法规政策 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降低碳减排成本 增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 并启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2] - 2023年1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要求建设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3] - 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要求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3] 市场建设进展与成果 - 2024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4] - 初步构建"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的政策法规体系 包括2023年10月印发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及一系列配套规范性文件[5] - 建成并顺利上线运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 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管理注册登记系统 北京绿色交易所管理交易系统[6] - 发布造林碳汇 红树林营造 并网光热发电 并网海上风电 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 公路隧道照明节能等6个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7] - 注册登记系统累计开户5635个 申请登记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共47个 已登记项目23个 其中9个项目减排量通过审核后登记经核证减排量(CCER)共约948万吨CO2e[7] - 截至2024年5月30日 CCER累计成交量约187.9万吨CO2e 累计成交额约1.57亿元 成交均价约83.56元/tCO2e 3月中旬CCER价格一度超过100元/吨[7] 未来建设重点方向 - 加快构建方法学体系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领域及绿色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 立足国情并遵循国际规则 强化应用大数据 智能化技术以确保项目及减排量质量[8] - 加快健全市场交易制度 丰富市场交易产品与交易主体 探索基于特定项目CCER的交易模式 加强与其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机制的有效衔接 健全CCER价格发现机制[8] - 不断强化市场监管 建立完善生态环境部与项目领域主管部门联合监管机制 健全注册登记机构与交易机构联合监管机制 强化市场风险识别和应急处置 建立完善标准化信息披露机制[9] -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推动与相关国际机制衔接互认 探索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国际化新途径 将市场打造成推广绿色低碳技术的市场化平台 推动建成国际碳交易 碳金融和碳定价中心[9]
健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 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碳市场建设解读③
中国环境报·2025-09-02 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