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电力

搜索文档
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7 19:42
核心业务发展 -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力的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包括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板块,重点布局津冀、长江经济带及珠三角等中东南地区[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核准装机规模7.85GW,同比增长12.85%;并网装机规模5.91GW,同比增长23.98%[4] - 报告期内累计发电45.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0%;实现营业收入约19.22亿元,同比增长2.07%[4] 战略布局与项目进展 - 提出构建"清洁电力、低碳产品、电算协同"新三条曲线发展战略以应对限电和电价波动风险[5] - 自主研发的天津西青区120MW渔光互补项目获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及质量管理成果奖2项[5] - 广西贵港150MW光伏项目获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及工法4项;河北满城300MW光伏项目获质量管理成果奖6项[5] - 金开伊吾一期算力集群项目在供需紧张环境下有序推进并完成开机点亮[6] 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 自主研发的"新能源项目固定资产台账管理系统"获发明专利1项及软件著作权1项[7] - 主编团体标准《风电场无人值守智能运维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并建立全生命周期技术标准体系[7] - 发布两项大模型训练平台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参与国际标准《人工智能云平台技术规范-资源管理》编制[7] - 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国家能源多模式工业储能技术研发中心"通过国家能源局中期评估[8] - 联合南开大学开展甲醇发动机技术研究,成功应用于中石油陕西榆林甲醇代油供电项目[8] 股东回报与市值管理 - 控股股东天津金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累计增持62,823,519股(占总股本3.15%),增持金额3.57亿元[9] - 部分董高及核心骨干自愿增持1,424,800股,增持金额773.52万元[9] - 2024年度累计分红金额达5.42亿元(含半年度分红1.97亿元及回购金额1.48亿元),占年度净利润67.51%[10] - 拟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每10股派1元,预计派发现金红利1.97亿元,占上半年净利润44.77%[1][10]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报告期内披露公告及文件共91份,上证e互动回复率100%,接待投资者热线220余次[12] - 修订《公司章程》等20项制度,发布主题文章33篇,部分获新华社及天津国资转载[12] - 通过三次非公开发行引入央国企战略投资人,优化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13] 财务与资金状况 - 2022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26.72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投入募投项目25.33亿元[26][33]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48亿元(含利息)[29] - 部分募投项目出现亏损,主要因区域限电及电价调整影响发电收入[34]
金开新能: 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12
核心观点 公司积极落实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通过聚焦新能源主业、构建新三条曲线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强化股东回报机制、优化信息披露和治理结构等措施 推动业务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增长 [1][2][9] 业务发展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力的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 包括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 重点布局津冀、长江经济带及珠三角等中东南地区 [1] - 2025年上半年累计发电量45.8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0.00% 实现营业收入约19.22亿元 同比增长2.07% [1] - 提出"清洁电力、低碳产品、电算协同"新三条曲线发展战略 应对限电提升和电价波动风险 [2] - 清洁电力方面定向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新疆、西藏等地区 开发优质风电和消纳保障性强的光伏项目 报告期内获得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电力建设工法4项及中电建协质量管理成果奖8项 [2] - 低碳产品方面围绕"绿电+"产业融合 与电解铝、铁合金等高载能用户合作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及绿电直供业务 同时推进新型绿色化工、绿色冶炼及高端合金制造一体化项目 [3] - 电算协同方面建设高端算力基础设施及管理平台 探索AI技术研发和产业培育 金开伊吾一期算力集群项目已完成开机点亮 [3] 科技创新 - 通过深化产研协同构建"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成果转化"创新闭环 [3] - 生产运营创新方面自主研发的新能源项目固定资产台账管理系统获发明专利1项和软件著作权1项 主编团体标准《风电场无人值守智能运维管理系统技术要求》正式发布 [4] - 数字化创新方面发布《AIIAPG0146-2024大模型训练平台技术要求》和《AIIAPG0147-2024大模型推理平台技术要求》两项团体标准 深度参与国际标准《人工智能云平台技术规范-资源管理》编制 [4][5] - 产学研用方面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国家能源多模式工业储能技术研发中心"通过国家能源局中期评估 联合南开大学开展甲醇发动机设备及技术研究并成功应用于中石油项目 [5] 股东回报 - 控股股东天津金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累计增持公司股份至399,502,592股 占总股本的20.00% [5] - 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自愿承诺增持公司股份合计不低于1,080万元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合计增持1,424,800股 [6] - 2024年度派发现金红利约1.97亿元 结合半年度分红1.97亿元及年度回购金额1.48亿元 累计分红金额达5.42亿元 占2024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7.51% [6] - 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预计派发现金红利约1.97亿元 占2025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4.77% [7]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 - 报告期内披露公告及各类文件共91份 保持上证e互动有效回复率100% 完成220余次投资者热线沟通 举办年度及季度业绩说明会 [7] - 修订《公司章程》等20项制度 发布各类主题文章共计33篇 部分获新华社和天津国资转载 [7] - 通过投资者热线、电子邮件、E互动、业绩说明会、券商策略会、路演等活动与投资者保持沟通 注重与行业协会和媒体单位的协同 [8] 公司治理 - 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 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与产业机构的协同效应加强 [9] - 作为国家开发银行和天津国资委"央地协同"混改典范及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改革试点企业 拥有先进高效的治理结构和专业领先的董事会 [9] - 持续修订完善公司治理相关制度 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强化董事会建设 [9]
AI的尽头,在中国
投资界· 2025-07-22 07:45
电力需求与AI发展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计划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预计接近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预估可达3000亿千瓦时,是三峡水电站的3倍 [5] - 谷歌斥资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5亿元)购买水电,将从宾夕法尼亚州两座水电站采购670兆瓦电力,为期20年,为全球最大一笔企业水电清洁能源交易 [5][6] - AI搜索的用电量几乎是传统谷歌搜索的10倍,GPT-4一次训练所需的电能可将约1000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的水量加热到沸腾 [13][15] 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趋势 - 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从十年前的100亿瓦(GW)增加到1000亿瓦水平 [18] - 波士顿咨询集团预计,到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将是2022年的3倍 [19] - 美银美林预计美国AI电力使用量在2023年至2028年间将以25%-3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远高于整体电力需求2.8%的年复合增长率 [20] 美国电力供应挑战与科技巨头应对 - 2015年至2024年美国发电量仅增长7.4%,电力设施老化导致科技巨头担忧电力供应可靠性 [21][22] - 北美电力可靠性委员会报告称2025年到2029年美国大部分地区面临电力短缺风险,数据中心和AI技术加剧能源需求 [25] - 微软与重启三哩岛核电站达成购电协议,未来20年购买核电站100%电力,可为80万户家庭供电 [28] - 亚马逊耗资6.5亿美元购买靠近核电站的数据中心园区,并与核电站运营商达成直接供电协议 [29][30] 清洁能源战略与碳中和目标 - 谷歌计划建造7座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为其数据中心提供约500兆瓦电力 [31] - 微软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负排放",2050年中和所有历史碳排放 [34][37] - 亚马逊采购三座大型光伏发电厂总计超过17万千瓦电力,谷歌购买水电以保障清洁电力供应 [44][45] 中国清洁电力建设进展 - 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3.4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9%,占全部发电量的35% [55] - 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102.05亿千瓦时,西藏芒康昂多光伏项目年发电量预计54亿千瓦时 [52][54] - 2024年中国新增太阳能发电量和风能发电量超过全球其他地区总和 [49]
国家能源集团在桂容量最大电化学储能电站获备案
快讯· 2025-07-08 07:02
储能项目进展 - 龙源电力广西公司北流500兆瓦/1000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取得备案批复 [1] - 项目位于广西玉林北流市 规划装机容量500兆瓦/1000兆瓦时 占地面积约100亩 [1] - 采用磷酸铁锂电池 共配置100套储能单元 每套由1套电池单元和1套PCS升压单元组成 [1] 项目运营效益 - 单次充电可储存清洁电力100万千瓦时 [1] - 年调用完全充放电次数不低于250次 [1] - 年可充放电量约2.5亿千瓦时 [1] 环保效益 - 对比同等发电量火电厂 每年可减少标准煤约7.5万吨 [1] - 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9.5万吨 [1]
我国光伏发电装机突破10亿千瓦 火电装机占比降至约40%
人民日报· 2025-06-23 21:45
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 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6 1亿千瓦 同比增长18 8% [1] - 呈现"两增一降"特征: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电网投资增长19 8% 火电装机占比降至40% [1][2] 光伏发电行业 - 1—5月光伏新增并网规模近2亿千瓦 同比增长57% 累计装机突破10亿千瓦达10 8亿千瓦 [1] - 光伏装机规模相当于48个三峡电站 占全国总装机30% 占全球近一半份额 [1] - 光伏全产业链国际竞争力显著:企业总数超100万家 年产出价值超万亿元 各环节技术全球领先 [1] 电网建设投资 - 1—5月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040亿元 同比增长19 8% [2] - 陇东—山东特高压工程年输送电量可满足超1000万户家庭用电 其中50%为绿电 [2] - 国家电网计划2023年投产140项度夏重点工程 提升电源供应和电网供电能力 [2] 火电行业调整 - 截至5月底火电累计装机14 6亿千瓦 占总装机比重降至40% [2] - 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要求2025-2027年试点机组度电碳排放较2024年降低1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