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全球化
icon
搜索文档
2025“全球POD生态+”大会召开:POD按需定制成跨境电商新焦点丨最前线
36氪· 2025-09-20 09:11
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趋势 - 数字化及数字技术驱动的新全球化成为重要机遇 [1] - 行业从解决"卖出去"进入需实现"卖得好"且"被热爱"的新阶段 [1] - AI技术将提升数据洞察、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未来十年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 [1]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 演变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铺货为王"的草莽时代、竞争加剧的混沌时代、当前以"品牌全球化"为方向的觉醒时代 [1] - 品牌长期建设依赖于文化、信任和叙事能力 中国品牌出海仍有广阔空间 [1] 2024年跨境电商出口数据 - 跨境电商出口额达2.15万亿元 同比增长16.9% [1] - 占货物贸易出口总值的8.5% [1] - 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美国、英国和德国 [1] - 消费品主导出口 品类覆盖服饰鞋包、数码产品、家居家电等 [1] - 货源地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 [1] POD定制模式发展 - POD(按需定制)持续扩展品类和应用场景 从服装鞋类延伸至家居、珠宝、宠物用品和数码配件等 [2] - 逐渐融入TikTok Shop、亚马逊、Temu及独立站等多类渠道 [2] - "POD+"相关议题及参展企业在大会上受到较多关注 [2]
愉悦资本刘二海:新全球化需要新金融基础设施
新浪科技· 2025-09-12 11:05
新浪科技讯 9月12日晚间消息,今日Inclusion外滩大会现场。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在"全球 金融走廊的未来"环节发言指出,新全球化浪潮下,中国企业出海需依托新金融基础设施,并强调技术 赋能、本地化合作与深度业务融合的重要性。 在近日召开的2025外滩大会上,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表示,新全球化已成为中国企业发展 的必然方向,而与之匹配的新金融基础设施将是支撑这一趋势的关键支点。他指出,当前中国企业引领 的新全球化浪潮呈现三大特点:全球资源配置与运营、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基础设施,以及负责任的本 土化合作。 刘二海强调,新金融基础设施的构建既是企业出海的实际需求,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创新工具的 出现不仅联结了虚拟与现实世界,更通过规则重构为跨境支付等领域提供了新模式。此外,他提出中国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三大路径:依托中国贸易网络拓展市场、建立与当地监管的信任关系,以及超越支 付功能、深度融入业务流以实现本地化价值创造。 面对强监管的金融行业,刘二海特别呼吁企业重视与当地伙伴及监管机构的合作,并通过技术手段(如 AI)提升服务能力。"当你为客户做得越多,业务才能越好",他总结道。愉悦资本 ...
愉悦资本刘二海:由中国企业引领的“新全球化”已成为明确趋势
新浪科技· 2025-09-12 10:47
新浪科技讯 9月12日晚间消息,在今日举办的外滩大会上,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指出,由 中国企业引领的"新全球化"已成为明确趋势,并强调这一浪潮亟需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的支撑。他提出, 跨境支付创新、本地化合作与深度业务融合将是未来跨境金融发展的关键方向。 刘二海表示,四年前所提出的"新全球化"路径正日益成为现实。他指出,这一波全球化由中国企业主 导,表现出三大显著特点:从创立之初就进行全球资源调配与运营、构建于数字基础设施之上,以及以 负责任的态度与当地利益相关者合作、服务本地市场。 刘二海强调,新全球化需要相应的新型基础设施,而金融基础设施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他指出, 一方面与中国企业出海同步,另一方面也受益于技术进步的推动,创新工具不断涌现,这些工具不仅联 接虚拟与现实世界,也通过建立明确规则,重塑了跨境支付的模式。 对于正融入全球市场的中国企业,他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应借助中国贸易网络拓展国际市场,这是一种 现实而有效的路径;其次需建立稳固的本地合作伙伴关系,尤其注意金融是强监管行业,必须与监管机 构构建信任;第三则呼吁企业"超越支付",深入客户业务流,通过提供更深层的服务实现自身成长。 刘二海 ...
2025年的中美博弈将会如何影响中国企业?
吴晓波频道· 2025-06-07 16:45
中美关系核心观点 - 中美关系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外部因素 [1] - 中美元首通话传递积极信号 双方认可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并同意继续落实共识 [2][3] - 特朗普表态乐见中国经济增长 欢迎中国留学生 但过去2个月美方挑起的争端仍存不确定性 [4] - 日内瓦联合声明仅90天时限 美国在科技和教育领域持续对中国发难 [5][6] - 中美贸易对抗具有国际关系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美国本土制造业衰落与华尔街利益分化构成结构性矛盾 [7] 中美博弈本质与格局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工业体系 连续15年保持制造业第一大国地位 美国通过关税政策试图削弱中国制造业优势 [8] - 中美博弈将是长期对峙 涉及核心战场的拉锯与妥协 美国不愿在任期内被中国经济总量超越 [8] - 安邦智库提出"大格局均衡 小格局博弈"理论 美国战略收缩形成大格局均衡 但在具体利益上仍会争取更多 [10][11] - 中国需让渡部分利益换取更高国际地位 通过更开放心态融入全球化 [13][14] 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贸易战引发全球产业链重构 企业需应对政策调整 市场供需变化及产业升级三大长期挑战 [15] - 新兴市场如亚洲 非洲 拉美成为替代美国市场的新增长空间 本土化供应链建设是关键 [18] - 企业需主动布局 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差异化提升议价能力 同时分散市场风险 [17][18] - 产业调整窗口期决定企业能否成为新秩序赢家 需提升对国际形势的洞察力 [19][20] 课程内容与专家观点 - 吴晓波将梳理中美120年博弈历史 分析当前冲突根源 [24] - 陈功从国际政治视角解读中美关系底层逻辑 其创立的安邦咨询是中国最大独立智库 [25][26] - 神秘嘉宾探讨全球秩序重塑 提出企业在新秩序下的生存法则 [27] - 基辛格《世界秩序》指出秩序观危机是根本国际问题 企业家需以开放视野应对变局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