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供需

搜索文档
样本城市周度高频数据全追踪:二手房日均网签面积高于去年同期水平-20250928
招商证券· 2025-09-28 08:19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行业评级 [7] 核心观点 - 二手房日均网签面积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新房市场供需环境较二手房更早出现改善 [1][5] - 净租金回报率与按揭利率之差收窄是推动新房及二手房合计总需求筑底的关键观察点 [5] - 围绕合理估值区间做投资更可取 当前板块调整后PB约1.2倍 重点房企平均约0.7倍 [5] - 关注全国性和区域性房企风险溢价修复的三条主线:21年后资产负债表贡献利润表较优 部分企业信用溢价 困境反转 [5] 新房网签表现 - 9月1-25日样本39城新房网签面积同比+7% 较8月转正且提升28个百分点 [3] - 一线城市同比+17% 二线城市同比+12% 三线城市同比-7%但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 [3] - 剔除中秋节假期影响 9月以来新房日均成交面积同比减少约2% [3] - 贸易五省样本城市新房网签面积同比转正 环比高于过去4年同期水平 [9][13] 二手房网签表现 - 9月1-25日样本16城二手房网签面积同比+18% 较8月转正且提升20个百分点 [3] - 一线城市同比+27% 二线城市同比+10% 三线城市同比+16% [3] - 剔除中秋节假期影响 二手房日均成交面积增加约2% [3] - 贸易五省样本城市二手房网签面积同比转正 环比高于过去4年同期水平 [15][19] 土地市场表现 - 2025年1-8月全国累计土地成交建面同比-10% 降幅较1-7月扩大2个百分点 [22] - 累计成交均价同比+23% 增幅较1-7月收窄5个百分点 [22] - 8月单月土地出让金同比在7月+9.5%基础上转负至-30.4% [29] - 8月流拍率较上月下降6.7个百分点 溢价率下降3.2个百分点 [24][28] 库存与去化 - 8月推盘未售去化周期较7月上升 拿地未售和开工未售口径库存较7月下降 [32] - 一线、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推盘未售库存均较上月下降 但去化周期均较上月上升 [35] 前瞻指标 - 12个样本城市8月二手带看人数环比在7月-8.7%基础上转正至+2.8% 同比增幅扩大4.0个百分点至+19.8% [4][43] - 8月挂牌价调涨房源占比从7月6.0%下降0.2个百分点至5.8% 同比降幅收窄2.9个百分点至-1.6% [4][49] - 货币活化指数(M1/M2口径)较上月上升 宏观流动性环比紧缩力度扩大 同比宽松力度收窄 [4][47][48] - 居民新增存款趋势同比降幅扩大 存款余额趋势同比增幅收窄 [38] - 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趋势项同比降幅扩大 [39]
墨尔本这个地区,一半的卖房人都亏钱了!
搜狐财经· 2025-09-24 08:38
都亏钱了 在澳洲房地产市场中,大多数房主在出售房产时都获得了可观利润, 但那些少数亏本出售的案例,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几个高密度城区。 根据Cotality上周三发布的《Pain and Gain报告》: 2024年6月季度中,卖房赚到钱的业主中位利润高达31.5万澳元, 不仅高于前一季度的30.5万澳元,也远高于过去十年经通胀调整后的平均值25万澳元。 数据显示,约94.8%的卖家实现了盈利,仅略低于3月季度的95%。 不过,那些亏本转手的,主要是公寓房,三分之一集中在五个地方政府辖区(LGA): Parramatta、Sydney、Melbourne、Stonnington和Port Phillip。 这些区域的公寓价格虽然在2010年代曾出现上涨, 但相比之下,2020年代初由于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兴起以及利率极低, 其他低密度区域的房价涨幅更为明显。 | | % of all sales that | Median hold period in | | | --- | --- | --- | --- | | LGA Name | were loss-making | years (Loss-making s ...
香港房地产图表集_你所需的所有图表-Hong Kong Property Chartbook_ All the charts you need
2025-09-23 02:34
Asia Pacific Equity Research September 2025 Hong Kong Property Chartbook All the charts you need Hong Kong Property Karl ChanAC (852) 2800-8513 karl.chan@jpmorgan.com J.P. Morgan Securities (Asia Pacific) Limited/ J.P. Morgan Broking (Hong Kong) Limited Venus Choi (852) 2800-8599 venus.choi@jpmorgan.com Jocelyn Gao (852) 2800-8529 jocelyn.gao@jpmorgan.com J.P. Morgan Securities (Asia Pacific) Limited/ J.P. Morgan Broking (Hong Kong) Limited J.P. Morgan Securities (Asia Pacific) Limited/ J.P. Morgan Broking ...
今明两年不买房,5年以后是随便挑还是更买不起?孙宏斌2句话讲透
搜狐财经· 2025-09-18 22:17
楼市迷雾:今夕何夕,安居何方? 刚刚过去的周末,一场寻常的家庭聚会,却因"房子"二字,掀起了一场关于未来与现实的激烈辩论。新婚燕尔的小陈,面对着不断变幻的市场信号,忧心忡 忡:"听说房价还会跌,要不咱们再等等?"而远在异国求学的博士老王,则通过屏幕分享了一篇振聋发聩的观点:"孙宏斌说,现在不买房,五年后可能更 买不起。"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如同两极,拉扯着现场所有人的思绪。 作为一名在房市沉浮多年的"过来人",我深切理解这份犹豫与纠结。房子,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居住功能,它承载着一个家,更成为无数家庭最大的资产。买 与不买,何时下手,这背后牵涉的是错综复杂的经济算计和长远的生活规划。 回溯孙宏斌先生的洞见,这位融创中国的掌舵者,在2024年底的行业峰会上,曾掷地有声地提出:"短期看供需,中期看金融,长期看人口。"他特别强调,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从过去的"增量时代"迈入"存量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房价会就此一路下滑。恰恰相反,优质的房产,或许将成为稀缺的珍宝。 那么,这"三看"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逻辑?五年之后,当我们伫立市场,究竟是拥有一片开阔的天地,还是只能望"房"兴叹?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需要 拨开重重迷雾, ...
8月楼市大变,你还敢再买房吗?这次轮到开发商睡不着了?
搜狐财经· 2025-08-20 22:48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全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显著降温 表现为房价下跌城市数量激增 供需关系逆转 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及购房者心态转向观望 [1][3][4][7][8] 市场数据表现 - 2025年8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数量达53个 较7月增加12个 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数量达61个 较7月增加9个 [1] - 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达56794万平方米 环比增长3.6% 同比增长16.2% 去化周期延长至18.3个月 创近五年新高 [3] - 2025年8月全国100个重点城市新房促销活动数量同比增长143% 平均促销力度提升至7.2% 部分三四线城市促销折扣达15%以上 [4] 供需关系变化 - 房地产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供过于求局面在多城市出现 [3] - 人口结构变化导致需求下降 大量新房项目涌入市场加剧供应过剩 [3][4] 开发商财务状况 - TOP50房企平均资产负债率达76.3% 其中15家企业短期债务覆盖率低于1 显示现金储备无法覆盖一年内到期债务 [5] - 2025年8月有7家规模房企出现债务违约 高负债运营模式风险集中爆发 [7] - 开发商面临降价促销导致利润压缩与不降价导致资金链断裂的两难困境 [7] 购房者行为变化 - 有购房需求但选择观望的受访者占比达67.3% 较去年同期上升21.5个百分点 [8] - 购房心态从"恐慌性购买"转为"理性观望" 主要原因为预期房价进一步下跌 [8] - 市场出现恶性循环:开发商促销力度加大反而强化购房者观望情绪 [8] 区域市场分化 - 2025年8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仅下降0.2% 三线城市下降1.5% 显示不同能级城市市场表现差异显著 [9] 行业转型方向 - 房地产行业需从高负债、高周转模式转向注重现金流安全和产品差异化 [9] - 未来市场竞争关键将取决于产品力与服务力 而非规模扩张 [9] - 市场调整将推动行业回归居住属性 减少金融化和投机特征 [10]
中国房地产研报:7月预期新房供应转降,核心区配套产品俱佳项目还将保持高热
克而瑞证券· 2025-08-08 06:47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3] 核心观点 - 7月28个重点城市新房供应面积预计513万平方米 环比下降32% 同比下降29% 绝对量为2025年内次低 [5] - 一线城市中北京单月供应60万平方米 同环比倍增 占一线总量53% 沪广深供应量集体收缩 上海创年内新低 [7] - 二线城市7月预计供应372万平方米 环比降37% 同比降30% 超八成城市环比下滑 青岛长春厦门断崖式下跌超50% [9] - 三四线城市7月供应29万平方米 同比降37% 累计同比跌幅扩大至25% 徐州单月放量18万平方米 无锡常州同比腰斩 [9] - 重点城市供应结构呈现改善为主(45%) 刚需为辅(40%) 高端占15% 北京成都杭州加强适销改善盘供给 [11] - 67%供应集中在主城区 北京宁波徐州长沙近郊占比超50% 上海广州远郊供应占比升至85%和36% [13] - 28城7月平均去化率预期29% 环比降15pcts 北京杭州去化率维持38%和70%高位 青岛济南重庆不足30% [16] 规模分析 - 2025年前7月28城累计供应4771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19% 土地约束效应显现 [5] - 一线城市前7月累计供应988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19% 北京累计供应305万平方米 同比增31% [7] - 二线城市前7月累计供应3552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19% 成都武汉西安累计同比跌幅达27%/61%/38% [10] - 三四线城市前7月累计供应231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25% 徐州累计同比增153% 无锡常州跌超40% [10] 结构特征 - 昆明无锡南宁等城市刚需占比超60% 厦门杭州成都改善盘占比超70% 济南常州高端占比达95%和82% [12] - 主城供应占比超90%的城市包括常州厦门漳州福州南宁合肥昆明重庆 北京近郊占比83% [14] - 上海远郊供应占比85%创纪录 广州主城/近郊/远郊分布均衡 占比均为32%-36% [14] 市场预判 - 新房成交将延续低位波动 但同比降幅有望收窄 呈现弱复苏走势 [16] - 城市分化加剧 北京杭州因四代宅产品入市去化率维持高位 郑州宁波去化率同环比双增 [16] - 核心区配套产品俱佳项目保持高热 城市外围项目去化承压 区域冷热差异显著 [16]
房地产长期处于有价无市状态,没有所谓的底部只有需求不足
搜狐财经· 2025-07-18 12:14
房地产价格分析 - 当前房地产市场已分化严重 不再适用"抄底"概念 不同城市和用户群体差异显著 [1] - 三四线城市房价(如6000元/平)处于合理范围 需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20年前面条价格对比可印证 [1] - 大城市及省会旅游城市房价仍处高位 去除泡沫后真实房价跌幅有限 例如5万/平以上属泡沫区间 [2] 供需结构 - 三四线城市面临需求不足问题 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已基本完成 年轻人定居城市格局形成 [1] - 库存消化周期需十几年 供给过剩导致价格僵持 既不会上涨也不会大幅下跌 [2] - 大城市呈现有价无市特征 房东惜售现象普遍 法拍房成为缺钱业主主要退出渠道 [2] 产品分化 - 老旧房产(无电梯四五楼等)流动性极差 与现代居住需求严重不匹配 [2] - 总价数百万的房产脱离普通人承受能力 经济下行加剧月供压力认知 [2] - 中介降价促销行为与真实房东定价策略存在本质差异 市场报价体系分化 [2]
样本城市周度高频数据全追踪:新房网签面积同比降幅扩大,二手房网签面积同比降幅收窄-20250629
招商证券· 2025-06-29 14: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判断往后房贷利率下降或推动新房及二手房总需求筑底,新房市场供需环境较二手房或更早边际改善 [5] - 判断现房销售政策大概率试点推进,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长期或助优质公司构筑“护城河” [5] - 围绕合理估值区间投资更可取,当前板块已进入投资区间,销售前 5 重点房企调整后 PB 平均约 0.7 倍 [5] - 关注全国性和区域性房企风险溢价修复的三条主线:21 年后资产负债表贡献利润表较优、部分企业信用溢价、困境反转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行业规模 - 股票家数 256 只,占比 5.0%;总市值 27042 亿元,占比 3.0%;流通市值 25571 亿元,占比 3.2% [6] 行业指数 - 绝对表现 1 个月为 0.8%,6 个月为 -4.7%,12 个月为 28.0%;相对表现 Jul/24 至 Jun/25 分别为 -1.4%、-3.2%、14.4% [7] 新房网签 - 6 月 1 日 - 26 日整体样本城市和贸易五省样本城市新房网签面积同比降幅扩大,环比处于近 5 年同期中间水平 [8][10][11] 二手房网签 - 6 月 1 日 - 26 日整体样本城市二手房网签面积同比降幅收窄,贸易五省样本城市二手房网签面积同比转正,环比均处于近 5 年同期较高水平 [13][15] 滚动网签 - 新房和二手房日均网签面积均低于去年同期,新房日均网签面积低于 2019 - 2024 年同期水平,二手房日均网签面积低于 2019 - 2022 年和 2024 年同期水平,高于 2023 年同期水平 [18] 拿地 - 2025 年 1 - 5 月,300 城累计土地成交建面同比降幅扩大至 -7%,成交均价同比增幅扩大至 31% [20] - 2025 年 5 月,推出建面和成交建面均同比降幅扩大,流拍率较上月下降 10.4 PCT [22] - 2025 年 5 月,300 城成交楼面均价同比增幅扩大,土地溢价率较上月下降 3.6 PCT [25] - 2025 年 5 月,300 城土地出让金同比增幅较 4 月收窄 0.4 PCT 至 +15.9% [28] 库存 - 最新一期,拿地未售、开工未售和推盘未售口径库存均较 4 月边际下降,拿地未售和推盘未售口径去化周期较 4 月边际上升,开工未售口径去化周期较 4 月边际下降 [30] - 2025 年 5 月,一线城市推盘未售库存较上月上升,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推盘未售库存较上月下降;一线城市推盘未售去化周期较上月下降,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推盘未售去化周期较上月上升 [32] 前瞻及佐证 - 截至 2025 年 5 月,北京、广州和深圳二手价格指数同比降幅收窄,二手租金指数同比降幅扩大;上海二手价格和二手租金指数均同比降幅收窄,二手价格降幅收窄幅度小于二手租金指数 [4][39] - 截至 2025 年 5 月,12 个样本城市平均带看人数环比上升 3.9%,在 4 月 -17.3%的基础上转正 [4][40] - 根据招商证券房地产组流动性前瞻指标判断,截至 2025 年 6 月,宏观层面流动性同环比宽松力度扩大 [4][44] - 截至 2025 年 5 月,12 个样本城市挂牌价调涨房源占比环比下降 4.3%,环比降幅较 4 月收窄 11.1 PCT [4][47]
新房连续12个月供不应求 杭州卖地率先破千亿
经济观察报· 2025-06-20 10:14
杭州土地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杭州土地出让金达1198.8亿元,成为全国首个突破千亿元的城市,领先第二名北京400多亿元[4][10][11] - 杭州土地成交均价1.9万元/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1.3万元/平方米显著提高,平均溢价率达31.8%,最高溢价率达115%[14] - 2025年上半年杭州累计成交201块土地,平均溢价率31.8%为全国一二线城市最高[4] 房地产市场供需 - 2025年前4个月杭州新建住宅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2%,商品房连续12个月供不应求[5][19] - 2025年5月杭州商品房供应4187套,成交4553套,自2024年6月以来连续12个月成交量大于供应量[3][19] - 2025年一季度杭州新建住宅成交面积8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4%,成交金额498亿元同比增长10.3%[21] 土地市场特点 - 2025年一季度杭州住宅用地单价多次刷新纪录,从6.5万元/平方米升至8.8万元/平方米[13] - 土地供应聚焦核心区域,上半年成交地块主要集中在钱塘、萧山等区域[13] - 民企滨江集团贡献约三分之一土地出让金,与绿城中国合计贡献超一半[15] 产业发展与人口 - 杭州拥有420个研发中心、44家独角兽企业,占浙江省八成[3][29] - 2024年杭州常住人口达1262.4万,较2023年增加10.2万[29] - 杭州已形成能源、AI、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多个产业集群[29] 政策影响 - 2024年10月杭州取消"双限"政策后,土地价格逐步回归市场价值,2025年地王频现[23] - "双限"取消后一二手房价格倒挂情况改善,套利空间逐步消失[24] - 杭州善于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土地供应数量和质量[21]
是谁?还在选择老破小
36氪· 2025-04-16 03:17
上海房地产市场结构分析 - 上海二手房市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017年至今一二手房成交套数比约为1:3,新房成交占比仅24.62% [2] - 2025年一季度上海二手房套均总价为352.56万元/套,300万以下房源占比超60%,200万以下占比达37.79% [2][7] - 新房市场套均总价显著高于二手房,2025年前3月一手房套均总价达956.17万元/套 [5] 二手房成交特征 - 上海二手房成交以中小户型为主,小于90平方米房源占比约70%,其中50平方米以下"老破小"占比16.57% [8] - 2024年成交前20项目中,除中远两湾城和仁恒河滨城外,其余多为总价300万以内的郊区房源,约一半面积小于70平方米 [8] - 核心区域"老破小"普遍建于1990年前后,套均面积约50平方米,如共康四村套均面积53.82平方米 [10][11] "老破小"市场趋势 - "老破小"成为年轻人新宠,主要因总价低、地段好、配套成熟,如共康四村2021-2024年价格下跌17.7%至184.04万元/套 [12][15] - 部分"老破小"租金回报率达2.3%,超过四大行定期存款利率 [15] - 2024年"527政策"后二手房成交显著提升,从5月17099套增至6月23906套 [16] 市场供需变化 - 上海新房市场以改善型需求为主,包含"再改"和"终改"需求 [4] - 2024年起高端项目集中入市推动一手房套均总价上涨 [5] - 一人户家庭占比达25%,独居中青年增多推动"老破小"需求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