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政策发力
icon
搜索文档
8月重要数据明显改善,增长20.4%
证券时报· 2025-09-27 06:05
从分项来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成本下降,营收利润率回升。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较 快,消费品制造业利润由降转增,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明显。与今年前期不同,此次公布的数据显 示,不同规模企业利润均有改善。 扭转了自今年5月以来持续下降态势 9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由上月下降1.5%转为增长20.4%, 受此带动,1—8月累计,这一指标同比由上月下降1.7%转为增长0.9%。国家统计局表示,这是宏观政 策发力显效、全国统一大市场纵深推进,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等多重因素作用。 "工业企业利润明显改善。"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于卫宁表示,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 润由1—7月份同比下降1.7%转为增长0.9%,扭转了自今年5月份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态势。 从三大门类看,1—8月份,制造业增长7.4%,较1—7月份加快2.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 产和供应业增长9.4%,加快5.5个百分点;采矿业下降30.6%,降幅收窄1.0个百分点。 从月度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两位数增长,由7月份下降1.5%转为增长20.4%,工业企业当月 利润改善 ...
信号!8月重要数据明显改善,增长20.4%!
券商中国· 2025-09-27 05:21
"工业企业利润明显改善。"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于卫宁表示,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 —7月份同比下降1.7%转为增长0.9%,扭转了自今年5月份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态势。 从三大门类看,1—8月份,制造业增长7.4%,较1—7月份加快2.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 应业增长9.4%,加快5.5个百分点;采矿业下降30.6%,降幅收窄1.0个百分点。 从月度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两位数增长,由7月份下降1.5%转为增长20.4%,工业企业当月利润改 善明显。 8月份,营业收入增长加快、成本状况有所改善,为企业盈利继续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数据显示,8月份工业企 业营业收入增长1.9%,较7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20元,为2024年7月份 以来首次当月同比减少。 9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由上月下降1.5%转为增长20.4%,受此 带动,1—8月累计,这一指标同比由上月下降1.7%转为增长0.9%。国家统计局表示,这是宏观政策发力显 效、全国统一大市场纵深推进,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等多重因素作用。 从分 ...
【广发宏观团队】年内第三轮政策集中发力期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9-21 08:57
广发宏观周度述评(第32期) 广发宏观周度述评 (第1-31期,复盘必读) 内容 第一,年内第三轮政策集中发力期。 2025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两轮集中发力。 第一轮是年初,侧重点是居民部门预期。抓手之一是"两新"加力。1月5日《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落地 ;抓手之二 是落实地产领域政策,1月1日后各地批量下调存量贷款利率、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 ;抓手之三是巩固资本市场预期。1月24日六部门印发实施方案大力推动中长 期资金入市 。 从现实效果来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出口高开、地产好转、"两新"高增是背后的主要驱动。 第二轮是5月,侧重点是金融条件。抓手之一是货币政策放松,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宣布了包括降准、降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扩容在内的一揽子政策 ;抓手之 二是加快"两重"项目落地,5月20日发改委发布会表示将推动一大批"两重"项目开工投产 ;抓手之三是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科技,七部委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 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 。 从现实效果来看,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在海外关税的扰动下依然保持了较明显的 ...
2025年8月经济数据点评:宏观政策持续发力,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开源证券· 2025-09-16 05: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下半年经济增速或不会明显下行,物价等结构性问题有望趋势性好转,股债配置继续切换,债券收益率、股市有望持续上行[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体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结构调整稳步推进[3] 生产 -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0.37%,较7月下降0.01pct,装备制造业继续承担工业生产压舱石,8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支撑作用明显[3] - 制造业高端化态势延续,8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电子、电气机械、汽车等行业分别增长9.9%、9.8%、8.4%,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19.0%、11.3%、9.9%,居工业各大类行业前三位[3] 消费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同比增长3.4%,较7月回落0.3pct,环比增长0.17%,较7月提升0.3pct,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资金下达,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零售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0.17%,连续两个月回升[4] - 8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1%,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1.0%,分别较7月回升1.0pct、1.3pct,餐饮收入企稳回升[4] 投资 - 1 - 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较1 - 7月回落1.1pct,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较前值回落1.1pct,“两重”建设稳步推进,1 - 8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0%,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5pct,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4pct[5] - 1 - 8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9%,降幅较1 - 7月扩大0.9pct,房地产投资加速寻底,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730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7%,降幅较前值扩大0.7pct,销售额同比下降7.3%,降幅较前值扩大0.8pct,国房景气指数进一步下滑至93.05,仍处于较低景气水平区间[5] 市场 - 经济数据于10:00公布,规上工增、社零等数据基本均低于前值,基本面支撑下债市延续修复行情,长端收益率震荡下行,午盘后随期货收盘,或叠加扩大服务消费相关政策加码,长端收益率快速上行[6]
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有望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新华财经· 2025-09-15 06:05
宏观经济运行态势 - 三季度经济运行有望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1]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推动经济稳定发展 [1]
国信期货有色(镍)周报:底部区间,持续震荡-20250831
国信期货· 2025-08-30 23: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美国方面市场对美联储政策宽松的押注继续升温我国方面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沪镍本周呈震荡上行走势精炼镍供给过剩镍矿供应偏宽松硫酸镍价格弱需求不足不锈钢利润略有改善但现实整体偏弱预计沪镍主力合约运行区间大致为116000至128000元/吨不锈钢主力合约运行区间大致为12600至13500元/吨 [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展示了内外盘主力价格合约走势,给出了2020年12月31日至2025年6月30日镍期货收盘价(主力合约)图表,单位为元/吨 [7][8] 基本面分析 1. **上游**:展示中国镍矿港口库存相关内容,给出中国进口菲律宾镍矿砂及精矿当月值图表,单位为吨 [12][13] 2. **中游**:分别展示电解镍价格、硫酸镍价格、镍铁当月进口量及8 - 12%镍铁富宝价格相关内容,给出对应图表,电解镍价格单位为元/吨,硫酸镍价格单位为元/吨,镍铁当月进口量单位为吨,8 - 12%镍铁富宝价格单位为元/镍 [15][16][17][18][19][20] 3. **下游**:展示不锈钢价格、不锈钢期货持仓、无锡不锈钢库存、动力和储能电池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相关内容,给出对应图表,不锈钢期货收盘价单位为元/吨,不锈钢期货持仓量单位为手,无锡不锈钢库存单位为吨,动力和储能电池产量单位为兆瓦时,新能源汽车产量单位为万辆 [21][22][23][24][25][26][28][29][30][31] 后市展望 美国方面8月29日美联储理事沃勒支持9月会议降息25个基点预计未来3 - 6个月将进一步降息市场对美联储政策宽松的押注升温我国方面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沪镍本周震荡上行精炼镍供给过剩镍矿供应偏宽松硫酸镍价格弱需求不足不锈钢利润略有改善但现实整体偏弱预计沪镍主力合约运行区间大致为116000至128000元/吨不锈钢主力合约运行区间大致为12600至13500元/吨 [36]
宏观政策发力显效 推动经济稳中有进
央视网· 2025-08-25 11:50
货币政策支持措施 - 国有银行系统调试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9月1日实施[1] -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1] -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企业和个人贷款成本处于低位[1] - 6月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额超2万亿元 为2024年末2.4倍[1] - 累计支持1.8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1] 财政政策实施情况 - 上半年国债发行规模7.88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1]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度较去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1] - 河南焦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引沁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加快建设[1] 民生消费支持政策 - 中央财政安排预算约900亿元支持各地发放育儿补贴 惠及2000多万婴幼儿家庭[2] - 秋季学期起幼儿园大班儿童减免保育教育费 惠及约1200万儿童[2] - 幼儿园收费减免政策为家庭减负约200亿元[2]
厚植产业沃土滋养科创种苗
经济日报· 2025-08-07 22:50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强调下半年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并适时加力 重点包括扩大内需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防范重点领域风险 保障民生等工作[1]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可激活新质生产力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当前面临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及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背景[1] - 深度融合面临"两张皮"困境 部分顶尖科研成果难以转化 产业界面临关键技术瓶颈时难以找到适配解决方案 症结在于创新链条关键环节衔接不畅与机制藩篱[1] 产业需求导向与创新要素配置 - 深度融合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牵引科技创新 精准锚定产业跃升痛点与前沿趋势 包括突破高端芯片 基础软件 高端装备等卡脖子难题 布局人工智能 生物制造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新赛道[2] - 深圳燃气具企业采用"楼上创新 楼下创业"模式 研发中心设在工厂顶楼 工程师直面市场反馈 实现新材料热效率突破110%的极限[2] - 需推动创新要素在产业生态中高效流转与优化配置 建设概念验证中心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2] 深化改革与竞争力塑造 - 需通过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坚冰 包括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 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机制 营造公平竞争鼓励试错的市场环境和创新文化[3] - 深度融合目标是培育具有全球话语权的新兴支柱产业 打造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中国标杆 需具备世界眼光并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能级[3] - 在推进融合发展进程中需高度关注并持续防范化解可能伴生的风险 确保经济行稳致远[3] 融合发展战略意义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应对经济风险挑战的关键举措 需实现"科技—产业—市场"良性循环[4] - 科技创新应成为产业升级的发动机 产业创新应成为科技创新的试金石 需以产业需求锚定创新航标 以要素活水滋养融合生态 以改革破除体制坚冰[4]
新华时评丨保持战略定力 打好“十四五”收官战
新华社· 2025-08-05 03:43
经济表现与指标进展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主要指标好于预期 [1] - 经济增长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符合"十四五"规划预期 [1]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人均预期寿命等8项指标超过"十四五"规划预期 [1] 政策部署与实施方向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 适时加力 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1] - 保持政策连续性 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 预见性 以政策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2] - 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 完善稳就业扩内需政策工具箱 [2] 发展挑战与应对策略 -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内部结构性矛盾未根本缓解 经济运行基础需加固 [1] - 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生动力 实现稳预期 强信心与稳经济的良性循环 [2] - 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 [2]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下半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中国青年报· 2025-08-05 03:40
宏观政策方向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并适时加力 落实更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以释放政策效应 [1] - 政策调整逻辑基于下半年经济工作需求 强调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1] 经济增长表现 - 2024年一季度和二季度GDP分别增长5.4%和5.2% 连续三个季度增速保持在5%以上 [2]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较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 [2] - 7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 持续处于荣枯线以上 [2] - 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5.2% 较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 [2] 消费复苏态势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5% 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二季度贡献率52.3%较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 [3] - 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显现 体现供需双向奔赴的结果 [3] 国内大循环建设 - 将全方位扩大内需增强国内大循环韧性 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循环效益 [5] - 推动消费扩量增效和扩大有效投资 研究接续"两新"政策 [5] - 加快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5] - 完善交通能源等领域价格形成机制以提高投资回报水平 [5] 全国统一大市场进展 - 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6] - 1-4月全国省际贸易销售额占比40.4% 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6] - 上半年跨省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18.2%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提高2.6个百分点 [6] - 市场基础制度逐步健全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增强 [6] 市场秩序规范措施 - 研究制定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动方案 [7] - 制定《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行为防范事项清单》 [7] -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和低价倾销行为 [7][8] -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规范招标投标和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7][8] - 价格法修正草案明确低价倾销认定标准 将服务纳入规制范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