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养老

搜索文档
“大城养老 守护记忆”——中国太保助力推动认知症防治“上海经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9:25
公司业务进展 - 太保家园上海静安国际康养社区和郑州国际颐养社区同日开业 标志着公司在养老运营服务供给能力和品牌化、专业化、连锁化运营体系持续升级[1] - 公司已在全国13个城市落地15个太保家园项目 其中12个社区投入运营 形成"颐养、乐养、康养"三位一体养老产品体系[9] - 颐养和康养板块常住长者居民超过2500人 乐养型养老服务短住体验自2021年以来累计超28万间夜 今年前8个月已达7万间夜[9] - 太保家园北京社区和三亚社区将于2025年内正式开业运营 上海地区实现"一城三园"模式[10] 认知症照护体系 - 公司推出"乐忆家"认知症照护子品牌 借鉴国际主流照护模式并结合本土实际 倡导以人为中心的照护理念[5] - 上海静安社区和郑州社区均设有"乐忆家"认知症照护专区 为不同阶段认知症长者提供全周期照护方案[5] - 采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服药依从性、跌倒发生率、感染控制、家属满意度等数据指标推动照护服务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7] 医养结合模式 - 上海静安社区落实静安区"五床联动"医养结合服务项目 与市北医院、临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服务协议 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医疗协作体系[6] - 郑州社区构建涵盖河南省、市、区各级医疗机构的四级诊疗系统 配合自建照护体系为居民提供健康保障[7] - 上海静安社区以"全人管理"为理念 由内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从预防到治疗全程护航长者健康[6] 环境设计创新 - 公司在多个项目中引入认知症友好型环境设计理念 利用建筑空间作为非药物干预的重要载体[3] - 认知症照护专区采用暖色调墙面、地面导引标识、记忆角怀旧物件、个性化记忆盒子等设计 帮助长者识别方向并激发情感共鸣[4] - 环境重构实践表明科学的空间设计能有效减少认知症长者的焦虑、游走与攻击行为 增强安全感与归属感[4] 市场影响与成果 - 太保家园累计接待保险客户和社会客户参观77万人次 对推动高净值客户增长产生积极作用[10] - 公司探索的"保险+养老"模式将金融保障转化为可感知的品质生活 破解"养老规划难、服务落地难"行业痛点[10] - 上海自2018年起构建分层分类认知障碍照护支持体系 率先实现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街镇全覆盖[2] 行业背景数据 -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5》显示我国现存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近1700万例 患病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
专访平安人寿深圳分公司胡滨:贯彻金融为民,传递保险温度
南方都市报· 2025-09-22 04:42
核心观点 - 深圳金融监管部门联动行业机构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旨在提升市民金融素养和权益保障能力 [2] - 平安人寿深圳分公司通过机制建设、宣传教育、科技赋能等多维度举措 全面深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4][5][6] - 公司创新"保险+养老"服务模式 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率 并推出适老化理赔服务举措 [8][9] - 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在公益献血、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及教育支持等领域持续投入 [10][11]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建设 - 成立消费者权益保护事务委员会作为核心机构 统筹协调消保事务并明确部门职责 [4] - 构建横向跨部门协同、纵向覆盖全流程的消保工作网络 确保资源投入和工作落实 [4] - 聚焦制度建设、产品审查、纠纷化解及教育宣传等重点内容 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4] 宣传教育体系构建 - 线下通过合规海报、消保宣传专区及折页投放 覆盖所有业务网点显著位置 [5] - 线上制作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专题电子期刊并每月更新 组织全员专题学习确保100%覆盖率 [5] - 建立常态化培训平台 包括业务队伍早会合规宣传及内勤每月专题培训 强化风险识别能力 [6] - 创新开展"消保平安说""金融课堂闯关体验"等活动 累计覆盖超8000人次 [6] 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 成立打击非法代理退保理赔领导小组 通过有奖举报机制最高奖励3万元 [6] - 开发"码上举报"工具破解线索收集难题 已收到56条有效举报线索 [6] - 运用DS及大数据构建智能化识别模型 建立行业黑灰产人员声纹库提升案件识别精度 [7] 养老金融创新实践 - 通过"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模式 整合保险产品与养老服务提供全面养老解决方案 [8] - 服务运营线上化水平达99% 投保及服务自动化水平达90% 运用AI及大数据提供个性化服务 [8] - 推出三项适老化理赔服务:线上申请免交材料、60岁以上客户上门服务、保留柜面受理渠道 [9] 社会责任履行 - 连续28年组织无偿献血 2025年单次活动88人成功献血总量3.3万毫升 [10] - 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及乡村振兴公益项目 消费帮扶总额近14万元 [11] - 开展企业开放日、支教行动及物资捐赠 课程涵盖科技、非遗手工、心理健康等领域 [11]
“保险+养老”不断深化 上市险企布局特色养老生态
金融时报· 2025-09-10 06:16
行业战略转型 - "保险+养老"从战略布局转向价值兑现 头部险企通过整合养老、健康、科技、综合金融等资源开拓新增长极 [1] - 养老生态深度布局推动保险从单纯风险转移工具向"产品+服务+生态"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2] - 各险企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优势 稳步推进养老服务供给并加快重点战略区域布局 [3] 太保寿险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太保家园参观接待量近11万人次 入住资格函件数同比增长55% [1] - 太保家园拉动应交总保费同比增长44% 对推动保险主业高净值客户增长产生积极作用 [1] - 中国太保将健康保险和养老金融合并考量 紧盯医疗险、护理险、养老保障二支柱三支柱等增长机遇 [4] 平安综合金融模式 -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成为中国平安长期增长核心驱动力 形成完整业务闭环 [2] - 平安已有六成客户享有医疗养老服务 客均合同数和资产规模远超普通客户 [1][2] - 在平安2.47亿客户中 三成新客户来自医疗养老转化 服务带动销售模式被验证 [2] 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 中国人寿在15个城市布局19个机构养老项目 推出四款"随心居"旅居产品 [3] - 新华保险在全国28个城市布局40个优质康养社区 海外医联体服务网络扩展至40家国际医院 [3] - 中国太保在机构养老方面侧重"轻重结合、以轻为主" 在城市中心康养社区注重做优品质管好成本 [4] 客户经营战略升级 - 医疗养老成为客户黏性护城河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价值指标显著更高 [2] - 中国太保聚焦"防—诊—疗—住—养"全生命周期康养需求 将服务融入产品创新 [4] - 大康养服务生态助力公司从保单经营向客户经营升级 [4]
“保险+养老”生态进阶:头部险企率先构筑抗周期增长极
搜狐财经· 2025-09-06 01:31
文章核心观点 - 保险+养老模式正从战略布局转向价值兑现 头部险企通过整合养老、健康、科技等资源重塑价值链 开辟差异化竞争新赛道 [1] - 养老生态通过客户价值提升、资金流优化和服务协同重构险企价值链 数据显示享有养老权益客户AUM达普通客户4倍 件均保费达传统产品3-5倍 [1][2] - 跨领域协同激活第二增长曲线 大家人寿2025年上半年养老新单保费189亿元同比增长79% 中国平安养老权益客户贡献新业务价值占比42% [4][5] - 养老生态注入抗周期韧性 通过轻资产模式降低50%单床位成本 提供长期稳定现金流 反哺产品设计与风险管理 [6][7] 养老生态重构险企价值链 客户价值提升 - 养老生态成为高价值客户黏合剂 客户配置养老相关保险产品单客价值翻倍增长 [2] - 中国平安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客户客均合同数和客均AUM远高于普通客户 [2] - 大家人寿五年累计签发城心养老权益确认函6.3万份年均增长38% 旅居养老权益确认函27.4万份年均增长10% 客户储备养老资金2900亿元 [2] 资金流优化 - 年金保险缴费期5-20年 资金沉淀周期长 匹配保险资金长期负债特性 [3] - 期缴型年金保险提升续期保费占比 降低新单保费变化对现金流冲击 平滑寿险业务波动性 [3] 服务协同与品牌差异化 - 头部险企整合健康管理、急难救援等生态资源提升保单继续率 [3] - 大家保险城心养老模式锚定城市核心地段 突破传统养老社区偏远封闭局限 [3] - 平安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上线数百项十维服务 中国太保百岁居品牌聚焦居家养老 [3] 跨领域协同激活第二增长曲线 价值贡献 - 大家人寿2025年上半年养老新单规模保费189亿元同比增长79% 签发城心养老权益确认函1.2万张同比增长22% [5] - 中国平安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70% 其中养老权益客户新业务价值占比约42% [5] - 中国太平通过康养网络带动上半年新单保费89.80亿港元 新华保险通过康养社区权益拉动保费近200亿元 [5] 渠道能力升级 - 养老生态成为代理人队伍招募培优磁石 大家人寿个险独代队伍依托养老社区逆势增长 [5] - 2025年上半年大家人寿个险渠道新单期交保费16亿元同比提升26% 市场排名第13位 代理人月人均产能15.4万元同比提升27% [5] 养老生态注入抗周期韧性 现金流与成本优化 - 长期稳定现金流匹配保险资金负债特性平滑周期波动 大家保险朝阳城心社区已实现盈利 [6] - 轻资产租赁改建模式使城心社区单床位成本仅为重资产机构50% 将负债端营销费用转化为养老社区投资资金 [6] - 商业地产价格下行趋势下考虑重资产配置养老物业 寻找资产荒下穿越周期投资机会 [6] 数据反哺与需求增长 - 养老服务过程收集长者健康数据 反哺老年专属保险产品开发与精算模型优化 [7] - 中国平安超半数个人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 大家保险城心养老模式入住率快速提升 [7] - 新华保险旅居产品线覆盖31个城市 近1.5万名客户获得康养社区入住权益 24万名客户获得旅居权益 [5][7] 行业竞争格局 - 具备成熟养老服务能力头部险企凭借差异化优势拉开与中小机构差距 [8] - 最终有前瞻性、有资金实力头部险企通过提前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7]
东吴人寿30亿元发债获股东无偿担保,慷慨背后暗藏增长隐忧
搜狐财经· 2025-08-20 12:06
资本补充与股东支持 - 东吴人寿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 期限10年 [2] - 第一大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提供全额本息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 免收担保费 [2][3] - 苏州国发注册资本220亿元 为苏州市财政局全资控股的综合性金融投资平台 [3] 担保动机与战略考量 - 股东无偿担保可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提升债券信用等级 增强偿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 体现股东与公司利益高度一致性 通过信用背书为公司创造价值 [2] - 反映国企股东战略托底意图 隐含对区域金融生态和社会稳定的战略考量 [3] - 担保可能伴随隐性期望 包括对未来业绩表现 战略发展方向或风险管控能力的要求 [4] 偿付能力与经营状况 -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45.28%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73.6% 连续两个季度下滑 [5] - 2024年总资产483亿元 同比增长超28% 但净利润仅千万级别 [5] - 面临"偿二代二期"规则对资本认定标准趋严的压力 [5] - 存在利差损风险 资产端收益波动 准备金评估调整等多重挑战 [5] 区域竞争与战略布局 - 作为国内首家地级市寿险法人机构 品牌影响力与全国性头部机构差距明显 [7] - 苏州毗邻上海 面临高能级市场虹吸效应 长三角地区竞争激烈 [7] - 通过参与苏州大病保险 长期护理保险及"苏惠保"等普惠项目构筑本地化服务壁垒 [7] - 推进"保险+健康""保险+养老"服务生态 加快数字化转型 [7] - 资源优先集中于长三角地区 对外省市场采取"精而优"策略 [8] - 实施机构分级分类管理 进行差异化资源支持 [8] 发展战略与行业挑战 - 发债补血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盈利模式薄弱 资本内生能力不足等深层挑战 [6] - 需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应对监管趋严 市场竞争加剧 利差损风险等挑战 [6] - 公司将深化偿付能力及资产负债管理机制 加强投资能力建设 优化业务结构 [6] - 制定了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 着力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发展体系 [9]
经营效益向好,大家保险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券商中国· 2025-04-24 10:26
行业背景 - 2024年保险业迎来第三份"国十条","大保险观"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两器三网"作用受重视,金融"五篇大文章"对保险业提出新要求 [1] 公司战略与整体表现 - 公司坚持"保险+养老"双轨战略,成立五年内实现保费连续三年超千亿(2024年原保费收入1377亿元),续期保费首次超越新单保费 [3][4] - 寿险负债成本显著压降,负债资金成本率优于行业;财险综合成本率从160 4%降至103 0%,接近行业平均水平 [4] - 存量风险稳步化解、负债经营基础逐步建立、投资管理体系趋于完善 [5] 寿险业务 - 银保渠道表现突出:2024年银保新单期交258亿元,市场排名连续四年行业第二 [7] - 独代模式成效显著:2024年月人均产能9万元(同比+42%),举绩人员月均收入1 9万元(同比+37%),个险新单期交保费16 65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85%) [7] - 养老生态协同效应明显:养老新单规模保费五年复合增长71%,贡献率从6 8%跃升至41 3%,累计积累养老权益客户23万人 [8] 财险业务 - 首次实现盈利:2024年净利润2539万元,原保费收入94 2亿元(同比+10%),非车险占比突破30% [9] - 车险精细化管理和非车险双轮驱动:法律险达行业先进水平,诉责险布局早且专业化 [9] 养老业务 - 首创"城心养老"轻资产模式:城市核心区租赁物业,14城布局16家社区,2024年北京朝阳社区入住率97%、友谊社区93 8%,整体入住率超80% [11] - 多元化养老模式探索:包括旅居疗养、居家安养等,社区住户规模突破千户 [12] - 财务可持续原则:通过"小样本、轻资产"布局实现社区财务自平衡,形成"输血-造血"良性循环 [11]
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中国太保寿险广东分公司新址启航
广州日报· 2025-03-31 12:56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太保寿险广东分公司乔迁新址,将持续加码大湾区建设、布局医康养生态,联合集团资源探索“保险+”创新模式 [2][3][4] 公司活动 - 3月31日中国太保寿险广东分公司乔迁庆典在广州市珠江新城太平洋金融大厦举行,旗下产险、健康险、华南审计部负责人等出席 [2] 大湾区建设与医康养生态布局 - 新办公场所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核心商务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将强化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服务辐射能力 [3] - 公司将以新址为起点,贯彻“大健康、大区域、大数据”三大战略,融入大湾区建设,落实相关行动方案,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险服务 [3] - 太保家园广州国际颐养社区暨广州源申康医院项目去年12月动工,2027年试运营,总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规划提供高品质养老床位700余张、专业化康复床位400余张,建成后提供一揽子服务 [3] 业务数据与创新模式探索 - 2024年总保费收入突破99.35亿元,同比增长10.5%,累计服务承保客户4048万人 [4] - 公司将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用“太e赔”实现“一键理赔”,探索医院直付服务缩短理赔周期 [4] - 未来联合集团资源,从“以队伍为中心”向“客户—产服—队伍”驱动理念转变,以“芯”基本法推动三大核心变革 [4] - 探索“保险+健康”“保险+养老”等创新模式,依托家族办公室项目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