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通信

搜索文档
5G通信概念股走低,相关ETF跌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05:43
5G通信概念股市场表现 - 工业富联和东山精密股价下跌超过5% [1] - 沪电股份股价下跌超过4% [1] - 中际旭创和新易盛股价下跌超过3% [1] 5G通信ETF市场表现 - 5G通信ETF现价1.368元 下跌0.032元 跌幅2.29% [2] - 5GETF现价1.124元 下跌0.024元 跌幅2.09% [2] 行业驱动因素 - AI需求驱动和国内外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增长推动服务器、连接器等龙头公司业绩亮眼 [2] - 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出现结构性分化 交换机板块业绩有望触底回升 [2] - 国内大模型迭代和落地应用加速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2] 投资关注方向 - 国内AI发展带动服务器、IDC、交换机、连接器等板块 [2] - 海外AI发展带动服务器、光模块等板块 [2]
高频高速树脂的前景分析
DT新材料· 2025-07-31 16:05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推动PCB行业景气度持续高企,带动上游材料需求大幅增长 [1] - AI发展驱动PCB产品电性能要求提高,行业向高频高速化发展,覆铜板需要更低介电常数(Dk)和介质损耗因子(Df) [1] - 高频覆铜板主要应用于基站、卫星通讯天线射频部分及汽车辅助驾驶毫米波雷达,高速覆铜板应用于服务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场景 [1] 高频高速覆铜板材料 - 高频板注重材料介电常数(Dk),聚四氟乙烯(PTFE)为首选材料,应用于功率放大器、5G基站、汽车自动驾驶天线等 [3] - 高速板注重介电损耗(Df),常用材料等级根据Df大小划分,应用于电脑、服务器、数据中心等 [4] - 高频是高速的基础,PCB介质层影响信号传输速度、衰减和发热 [4] 高频高速树脂类型 - 改性环氧(MEP)类:Dk满足高频CCL要求,但Df难以满足高速CCL要求 [5] - 聚四氟乙烯(PTFE)类:介电性能优异,是超高频率(≥30GHz)毫米波段电路基材最佳选择之一 [5] - 碳氢树脂(PCH)类:由C和H元素组成,需添加陶瓷粉末与玻纤布增强改性 [5] - 液晶聚合物(LCP)类:日美企业主导原材料供应,适用于高频场景 [6] - 聚苯醚(PPO)类:综合性能优异,主要供应商为沙特SABIC和日本旭化成 [6] - 三嗪树脂(BT)类:耐热性、介电特性优异,主要应用于IC封装 [6] 电子树脂技术迭代需求 - 高频高速化:低Dk/Df树脂需求爆发,6G研发要求Dk<2.0,LCP可能成为优选 [9] - 轻薄化:高Dk树脂助力微型化元件制造,如智能手机集成天线和小型可穿戴设备 [9] - 无铅无卤化:环保法规倒逼阻燃剂切换,欧盟限制卤素含量<900ppm,配方需全面更新 [10] 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论坛 - 论坛聚焦宽频化、高耐温、高导热、高屏蔽效能、低介电损耗的多功能材料研发 [12] - 核心议题包括电磁屏蔽复材研究进展、吸波导热复材设计、低介电低介损材料等 [17][19][20] - 涉及材料包括PCB基材(环氧树脂、PTFE等)、天线材料(LCP、PEI等)、碳基屏蔽材料(石墨烯、MXene等) [23] - 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年增28%-35%,高频高速覆铜板需求将拉动上游树脂需求 [7]
龙图光罩:90nm掩模版实现量产 65nm产品开始送样
中证网· 2025-07-31 07:25
产品技术进展 - 公司90nm节点半导体掩模版产品已在珠海高端制造基地实现量产,同时65nm产品开始送样验证,标志着高端制程影响力增强 [1] - 公司工艺能力从130nm逐步提升至65nm,并已完成40nm工艺节点的生产设备布局,技术实力处于国内同行第一梯队 [2]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信号链及电源管理IC等成熟制程,以及功率器件、MEMS传感器、先进封装等特色工艺制程 [2] 研发投入与团队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研发人员43人(占总人数17.41%),其中本科学历以上37人(含硕士研究生8人) [3] - 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引进提升研发实力,已累计获得25项发明专利、36项软件著作权及4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 [3] -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565.42万元,占营收比例10.4%,同比增加2.14个百分点 [3] 行业地位与认证 - 公司获得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功率半导体芯片掩模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项认定 [3] - 中国大陆厂商量产半导体掩模版主要停留在350nm-130nm,130nm以下工艺节点参与厂商较少 [4] - 中国半导体掩模版国产化率约10%,高端掩模版国产化率仅3%,90%依赖进口 [4] 市场机遇与战略 - 新能源、AI、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推动半导体掩模版市场规模扩大,但国内市场份额长期被国际巨头占据 [4] - 公司目标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半导体光罩标杆企业,将持续加大高端领域研发投入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436.74万元 [3]
诺德股份:公司掌握添加剂配方与工艺等核心技术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10:40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掌握添加剂配方与工艺等核心技术[1] - 现有设备与技术可满足HVLP铜箔供货需求[1] - HVLP铜箔表面粗糙度极低(Rz<1.5μm)可显著降低高频信号传输损耗[1] 产能布局规划 - 在现有生产基地规划高端铜箔产能[1] 应用领域 - HVLP铜箔适用于5G通信和AI服务器等超高速场景[1] - 相较于标准电子电路铜箔(如HTE)具有核心优势[1]
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上涨3.17%,前十大权重包含歌尔股份等
金融界· 2025-07-29 12:44
指数表现 - 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上涨3.17%至1183.97点,成交额达975.44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16.83%,近三个月上涨38.04%,年初至今上涨18.11% [1] 指数构成 - 选取与5G建设或应用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涵盖5G基础建设、终端设备及应用场景 [1] - 以2015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1000点 [1]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新易盛(9.61%)、中际旭创(9.35%)、立讯精密(9.2%)、工业富联(6.21%)、中兴通讯(5.66%)等 [1] 市场分布 - 深交所上市公司占比76.2%,上交所占比23.8% [1] - 行业分布以信息技术(53.19%)和通信服务(42.6%)为主,工业占比2.73%,可选消费占比1.49% [2] 指数维护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跟踪产品 - 公募基金包括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联接A/C、银华中证5G通信主题ETF联接A/C、银华中证5G通信主题ETF、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 [2]
ETF甄选 | 三大指数继续收涨,创新药、人工智能、5G通信等相关ETF表现亮眼!
新浪财经· 2025-07-29 09:21
市场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拉升 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沪指涨0.33% 深成指涨0.64% 创业板指涨1.86% [1] - 医疗服务 钢铁行业 化学制药等板块涨幅居前 保险 银行 农牧饲渔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主力资金流入居前行业包括生物制品 化学制药 半导体 [1] 创新药行业 - 药明康德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99亿元 同比增长20.6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亿元 同比增长101.92% [1]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首次突破百亿规模 归属净利润48.89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25Q1创新药 CXO行业持股基金增加明显 多只创新药企获得基金增持 市场对创新药产业链持续看好 [1] - 相关ETF包括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 创新药ETF华泰柏瑞(517120)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 港股创新药ETF基金(520700) 创新药ETF富国(159748) [2] 人工智能产业 - 人工智能浪潮由DeepSeek等技术创新驱动 展示出中国在AI领域具备与全球顶尖水平竞争的实力 [2] - 下一代系统级算力快速发展为国内AI产业链发展注入信心 AI应用持续引领Agent创新 [2] - 多重力量共振下AI产业链有望持续加速 [2] - 上海市发放6亿元算力券 降低智能算力使用成本 加强算力调度平台建设 体系化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大模型 [2] - 相关ETF包括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富国(159246)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159388) [2] 通信行业 - 上半年通信业运行基本平稳 电信业务量收保持增长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3] - 5G 千兆 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3] - 通信行业处于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叠加期 AI 量子通信 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方向将持续释放增长动能 [3] - 蜂窝物联网模组从库存调整中复苏回暖 基站 光缆线路 数据中心等通信设施建设有望持续推进 [3] - 相关ETF包括通信设备ETF(159583) 通信ETF(515880) 通信ETF(159695) 5G通信ETF(515050) 5GETF(159994) [3]
晶合集成: 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拟转让光罩相关技术涉及的光罩相关技术所有权市场价值项目资产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28 16:50
公司概况 - 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是安徽省首家12英寸晶圆代工企业,专注于显示驱动芯片、微控制器、CMOS图像传感器等产品的代工服务[1][2] - 公司注册资本20.06亿元,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2.4亿元,净利润2.1亿元,在全球晶圆代工领域保持前十地位[1][23] - 公司拟将光罩业务独立运营,设立安徽晶瑞光罩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1亿元,晶合集成持股60%[11][12] 技术资产 - 拟转让的光罩相关技术包括24项专利(20项发明专利)和73项专有技术,涵盖光罩制造全流程工艺[3][4] - 技术团队由来自全球知名光罩公司的资深专家组成,核心成员从业经验超过20年,具备28nm及以下高阶光罩生产技术[2][5] - 评估采用收益法,基准日为2025年1月31日,技术所有权市场价值评估为2.77亿元[1][2] 市场前景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光罩市场规模预计达63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约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9%[17][21] - 目前市场被Photronics、DNP、Toppan三家垄断,合计份额超80%,国产替代空间广阔[25][26] - 项目聚焦28nm及以上工艺节点光罩产品,可满足国内成熟制程需求,预计2029年营收达18亿元[11][26] 项目实施 - 项目总投资39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14亿元(自有资金8.4亿元),二期投资25亿元[11] - 利用晶合集成三期项目现有厂房设施,预计2028年达产,产能3200片/月[11][27] - 晶合集成已投入15亿元用于设备购置,设备将于2025年5月开始评估转让给项目公司[12][14]
光模块+PCB表现活跃,5G通信ETF(515050)盘中涨超1.5%,光迅科技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03:17
AI算力产业链市场表现 - 7月28日早盘AI算力产业链拉升,光模块、PCB概念活跃,5G通信ETF(515050)涨0.98%,盘中最高涨1.58% [1] - 成分股中光迅科技涨停,鹏鼎控股、景旺电子、生益科技、华工科技、沪电股份等跟涨 [1] - 5G通信ETF(515050)跟踪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最新规模超60亿元,覆盖光模块、PCB、6G、AI算力、消费电子等细分行业龙头 [1] 科技巨头资本开支动态 - Alphabet(谷歌母公司)宣布2025年资本开支将提高13%至850亿美元,原计划为750亿美元 [1] - 公司财务主管表示2026年资本支出将进一步增加,主要因云产品和服务需求强劲 [1] AI-PCB产业链需求展望 - GB200服务器下半年进入放量期,GB300出货将接棒启动,推动服务器、主机板与高频高速PCB需求 [2] - 谷歌、亚马逊、Meta加码自研ASIC芯片,OpenAI与xAI大量采购高效能算力,带动上游高速覆铜板等材料应用 [2]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智能路侧终端(RSU)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车路协同技术快速发展,推动RSU市场规模超20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5 01:23
智能路侧终端(RSU)行业概述 - 智能路侧终端(RSU)是车路协同中道路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的关键基础设备,主要功能包括采集道路状况、交通状况等信息,实现车路互联互通、交通信号实时交互等功能[1][4] - RSU按架构可分为业务功能RSU、设备管理RSU;按用途可分为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终端、智能交通信息采集终端等;按形态可分为终端型RSU和基站型RSU[4] - RSU的功能包括实时通信、交通效率与安全、多类型信息传输,通过DSRC技术或其他通信技术与车载单元(OBU)进行信息交换[6] 行业发展现状 - 我国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全国已建成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开放测试示范道路32000多公里,各地智能化路侧单元(RSU)部署超过8700套[1][18] - 2024年中国车路协同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50.8亿元,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1700亿元[17] - 智能路侧终端(RSU)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3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55.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5.61%[1][18]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主要由硬件(通信模块、处理器、存储器、传感器等)和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组成[10] - 存储器是RSU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2024年我国存储器行业市场规模为9134.5亿元,同比增长5.45%[11]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等领域,2024年我国智能交通市场规模约为2434.8亿元,同比增长10.71%[15] 企业格局 - 行业头部企业包括华铭智能、金溢科技、万集科技、高新兴、华为、高鸿股份和中兴通讯以及百度[21] - 2024年金溢科技RSU生产量为1.1万台,同比下降14.06%;销售量为1.38万台,同比增长6.98%[24] - 2024年万集科技智能交通行业营业收入为9.3亿元[26] 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方向:融合5G通信、边缘计算和AI算法,实现更高效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支持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的毫秒级交互[28] - 标准化方向:推动RSU设备的标准化协议制定,统一通信接口(如DSRC、C-V2X)和数据格式,实现跨品牌、跨平台的互联互通[29] - 应用场景扩展:从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逐步扩展至港口、矿区、园区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景[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