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杰克科技推AI新品牌Aitu艾图,亿元研发破局服装制造,Ai10设备提效80%引产业变革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3:47
公司战略与品牌定位 - 杰克科技旗下Aitu艾图品牌举办全球首个AI服装制造深度融合品牌发布会 定位为布局智能制造赛道的核心战略品牌[1] - 品牌命名致敬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 核心使命为"一切智造 助人创造" 直指产业价值赋能[5] - 形成"AI缝纫+智能裁剪"全链路产品矩阵 同步发布拓卡奔马品牌S90 PRO全裁大师完善智能服装制造业务布局[6] 技术突破与研发投入 - AI服装制造技术研发取得实质性突破 获2025年德国柏林IFA展会"人工智能产品创新金奖"[3] - 投入超亿元研发资金 组建300余位全球顶尖AI专家技术团队 与清华哈佛斯坦福等高校建立联合研发机制[3] - 自主研发AI机器人实现精准面料缝纫操作 宣告服装制造"无人缝制"时代落地[4] 产品性能与效率提升 - 首款AI服装设备Ai10实现三大效益提升 设备调机效率提升80% 技工培训周期缩短60% 单个车工生产效率提升8%-15%[4] - 人体工学操作界面和便捷化功能设置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帮助企业减少技工流失率(行业平均超15%)[5] - 技术突破打破德日企业在高端服装制造设备领域的长期垄断[1] 商业化价值与成本效益 - 按年产能100万件中型企业测算 仅调机与培训优化每年可节省成本超200万元 生产效率提升带来额外营收增量达千万元级[4] - AI技术落地有望推动全球服装制造行业毛利率平均提升3-5个百分点[4] - 已与头部服装企业开展联合创新 Ai10设备全球化供应链与销售通路基本夯实[6] 市场拓展与行业影响 - 依托杰克科技覆盖1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既有渠道 AI产品有望快速渗透市场[6] - 技术实力获时代周刊路透社美联社等国际权威媒体聚焦 标志中国企业实现从"跟跑"到"领跑"转变[3] - 为全球服装产业提供跨越式发展解决方案 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中国制造新势力"[1]
(经济观察)竞速智能赛道 中国制造添“精密引擎”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1:54
中国制造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0.5万亿元人民币 制造业增加值达33.6万亿元人民币 [1]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 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1] 智能装备技术突破 - 交大智邦研发智能体机床 通过"世界模型"实现微米级精密加工自主路径规划 替代传统依赖人工工艺师的操作方式 [1] - 智能体机床从零探索加工路径 在航空发动机制造等高难度领域完成关键零部件加工验证 [2] - 航空发动机领域高端机床装备中试平台入选上海市首批中试平台示范名单 [2] 工业自动化应用进展 - 节卡机器人展示产线自动化装配方案 通过视觉与力控技术实现机器人关节精密装配 [4] - 企业产品应用于丰田汽车 施耐德电气等全球知名企业产线 并在日本名古屋建有制造基地 [4] 行业交流平台规模 - 第二十五届中国工博会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 吸引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家中外展商参展 [4] - 中国工博会搭建海内外工业企业交流合作平台 展现中国制造升级路径 [1]
全国技能大赛闪耀郑州航空港:赛与城的“双向奔赴”
环球网· 2025-09-24 09:08
来源:环球网 在智能制造工程技术赛场,选手们需要综合运用电气、机械、网络等多方面知识,完成从原材料出库到 传输装配入库的全流程自动化产线操作。人工智能工程技术赛项则要求选手综合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 习、自然语言处理等知识。 大赛还首次设置了乡村振兴专项赛项,直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此同时,养老护理、育婴、劳动 关系协调师等社会服务类赛项,反映出技能人才培养正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9月19日至23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航空港区举行。首次落户中部地区的综合性国家职业 技能赛事,吸引了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参赛。 图为全国 技能大赛比赛现场。 大赛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106个赛项覆盖智能制造、数字技术、新能源等前沿技术领域,其中先 进制造赛项占比超过50%。这一数字折射出中国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也照见了郑州航空港区作为国家 级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产业升级路径。 大赛规模与特色:前沿技术赛项占比超50% 全国技能大赛作为国内技能领域的最高赛事,本届共设置106个竞赛项目,包括66个世界技能大赛选拔 项目和40个国赛精选项目。参赛的3420名选手平均年龄仅24岁,年轻选手成为主体。 ...
从梅林走向全球:禾苗通信的韧性生长与价值跃迁
南方都市报· 2025-09-24 08:25
公司业务与业绩 - 禾苗通信是一家通信设备ODM企业 年出货量突破2000万台 业务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1] - 公司2019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早期聚焦印度和非洲等新兴市场 现已拓展至中东和拉美地区实现多元化布局[4] - 主要客户包括中兴 美团 小度和作业帮等头部科技企业 其中2023年首次获得小度定制化订单并进入国内AIoT生态链核心位置[6][7] 战略转型与业务模式 - 从传统设备供应向"硬件+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升级 参与产品设计与开发并提供全周期支持[4] - 将AIoT与智能家居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加强人工智能模组和终端设备的技术储备[5] - 实现从代工厂到战略合作伙伴的转型 关键优势在于提供稳定可靠且响应迅速的整体解决方案[8] 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 - 通过"速度+质量"赢得客户信任 在美团骑行合作中连续两年获得"卓越创新奖"和"卓越全能奖"[7] - 为作业帮提供教育终端时采用深度协同模式 深入课堂观察并将洞察转化为人性化硬件设计[7] - 在中兴通讯合作中连续两年获得最佳服务支持奖 以"客户第一"的态度满足全球布局需求[7]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成为国内AIoT生态链核心参与者 获得小度最佳ODM奖等重要行业认可[7] - 在全球产业链中展现卓越价值 与多家头部客户建立长期信赖关系[1] - 通过优化运营效率和压缩交付周期增强竞争力 有效分散单一区域风险[4]
古井贡酒亮相世制会开启秋酿新篇
新浪财经· 2025-09-24 07:40
公司战略与品牌展示 - 公司以绿色酿造智能制造为主题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设立沉浸式展厅 展示产业升级战略与未来方向 [1] - 采用亳州合肥双城联动模式举办秋季开酿大典 实现传统与创新共融 亳州主会场通过公祭酒神曹操等经典环节活化传承1800多年酿酒文化 [1] - 合肥分会场作为创新展示窗 将传统酿酒智慧与现代科技力量深度融合 展示智能化升级与大健康产业探索 [1] 智能制造体系 - 展厅诠释公司1+2+6+N数字化新模式 通过数据看板实时了解酿造全过程关键指标 包括原粮采购 生产酿造 质量管控 市场营销等环节 [1] - 国家非遗酿造技艺通过动态展示呈现 自助调饮体验区将深奥工艺转化为趣味互动 体现守正与创新融合 [1] 大健康产业拓展 - 古井轻养社亮相标志着从白酒到白酒+大健康战略实质性落地 构建涵盖即时养生饮品 健康轻食 文化体验的复合空间 [1] - 打造早饮午茶夜酌全时段消费场景 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鲜活案例 [1] 品牌文化传播 - 将品牌叙事融入家国文化与现代生活仪式 公祭酒神曹操仪式 《九酝酒法》诵读环节强化品牌历史根基与文化认同 [1] - 千年古井贡酒酿造技艺通过世界制造业大会平台展示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力 [1] 国际化战略 - 展区陈列历届世博纪念酒 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体现全球市场持续拓展 [1] - 借助世界制造业大会国际平台 展示智能制造与大健康领域创新成果 为2025秋季开酿美酒文化周注入科技与跨界元素 [1]
沃尔核材股价连续3天上涨累计涨幅18.97%,华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18.89万股,浮盈赚取95.7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7:22
股价表现 - 9月24日股价上涨1.4%至31.79元/股 成交额75.93亿元 换手率21.52% 总市值400.52亿元 [1] - 连续3天上涨期间累计涨幅达18.97%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核辐射改性新材料及系列电子、电力、电线新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 同时开发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制造产业 [1] - 收入构成:电子材料33.79% 通信线缆31.58% 新能源汽车产品18.06% 电力产品12.34% 其他2.22% 风力发电2.02% [1] 基金持仓情况 - 华安智联混合(LOF)A基金二季度持有18.89万股 占基金净值2.31%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8.31万元 三日累计浮盈95.77万元 [2] - 基金规模1.87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38.74% 近一年收益62.02% 成立以来收益56.41%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朱才敏任职10年312天 管理规模9.29亿元 最佳基金回报280.3% [2] - 基金经理许瀚天任职136天 管理规模1.95亿元 最佳基金回报36.09% [2]
日发精机(002520) - 2025年9月19日至9月20日及9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4 07:2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日发机床在中国轴承制造装备领域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3] - 公司已成为轴承行业国际著名全球供应商的重要供应商之一 [3] - 日发机床在精度和性能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 数控螺纹磨床业务进展 - 数控螺纹磨床用于加工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工业母机等高精度丝杆和螺母 [3] - 已与贝斯特、五洲新春、三联锻造等客户签署合同或达成战略合作 [3] - 部分数控磨削设备已向客户交付使用 [3][4] - 因下游行业(如人形机器人)处于早期阶段,尚未实现持续产能释放 [4] 减速器业务关联 - 公司提供减速器内部的轴承加工设备 [4] - 已服务苏州绿的、宁波中大力德、嵊州来福等减速器生产企业 [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麦创姆公司自主研发DOCK系列机床,实现五轴复合机床本地化 [4] - DOCK系列卧式加工中心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4]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聚焦高端装备智造领域,剥离薄弱业务板块 [4] - 重点跟踪下游客户技术发展路线,将相关产品研发作为未来重点方向 [4]
第二十五届中国工博会:竞速智能赛道 中国制造添“精密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06:38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达33.6万亿元。中国制造业增加 值占全球比重已接近30%,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第二十五届中国工博会:竞速智能赛道 中国制造添"精密密码" 中新网上海9月24日电 (记者 郑莹莹)9月23日至9月27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 称:中国工博会)上,大设备林立,机械臂挥舞,海内外参观者摩肩接踵。 "比如我们给它的任务是怎么把零件表面红色的部分去除,同时不去碰到绿色的部分。它要自主寻找最 高效且最精确完成任务的路径。"沈彬说。 据他介绍,2019年,团队启动这一智能体机床的研发工作,今年走通了整体技术路径,并在航空发动机 制造等高难度领域验证了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取得了良好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中国工博会上,首批上海市中试平台示范名单出炉,其中就包括交大智邦牵头上海 交通大学、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等建设的航发领域高端机床装备中试平台。 被誉为"工业风向标"的中国工博会已举办二十几年,见证中国"制造之路"的变化,展现当下中国"智 造"的升级路径,也搭建海内外工业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 9月23日至9月27日,第二十 ...
70秒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 外媒在贵州吉利感受“中国智造”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4 06:22
生产效率 - 智能化生产线与技术人员协作实现每70多秒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2] 产能与销量 - 公司2015年在贵州布局生产基地[2] - 2024年销量突破13万辆[2] 产品技术 - 成功打造满油满电状态下综合续航超2100km的汽车 创行业最高续航记录[2] 制造模式 - 贵州生产基地采用"数字赋能+N"模式实现产业升级转型[2] - 工厂体现智能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获国际媒体认可[2]
42.1亿元!合成生物等4大项目签约南宁高新区,覆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
南宁高新区产业投资与项目布局 - 南宁高新区在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签约4个重大项目 总投资额达42.1亿元 覆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和循环经济领域 [2] - 广西四星医药智能制造基地投资12.8亿元 采用AI赋能制药工艺 预计年产值65亿元(高端药用玻璃20亿元 智能化药品制造45亿元) [2] - 卫龙美味生产基地投资10亿元 专注于专利技术研发高端休闲食品 [2] - 汉和生物合成生物基地投资4.3亿元 规划年产3400吨人源胶原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 [2] - 东北亚铁路集团循环经济项目投资15亿元 通过高值化技术实现年产20万吨纯碱、26万吨硫酸铵的绿色转化 [2] 政府支持与产业服务机制 - 南宁高新区累计拨付8793万元资金 为项目用地、用能、资金等关键要素提供支持 [3] - 建立重大产业项目服务专员机制 全程跟进项目签约落地、土地出让、报建、施工、验收及投产等环节 [3] 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建设 - 南宁高新区与汉和生物联合共建合成生物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 重点解决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技术瓶颈 [4] - 汉和生物生产基地计划用地100亩 构建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大健康及化妆品生物原料产业链 [4] - 中试研究基地配备一流专业设备及运营团队 旨在加速合成生物技术熟化与落地应用 [4] - 项目落地后将吸引合成生物领域企业与人才 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5] - 汉和生物计划完善"基础研究-中试验证-产业化"全链条体系 覆盖植物营养、动物营养、人类大健康及环境微生物等多领域产品 [5] 非粮生物质产业学术活动 - 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聚焦非粮生物基化学品、材料及能源领域 [7][8] - 论坛设置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基化学品、非粮生物基材料及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专场 [11][12] - 活动由DT新材料、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机构联合主办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