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9·24”一周年!1435只股票翻倍,A股总市值大增39万亿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15:15
市场整体表现 - 近一年A股主要指数大幅上涨 上证指数累计上涨39.03% 深证成指上涨62.31% 创业板指上涨103.50% [1] - A股总市值从74.71万亿元增长至113.71万亿元 近一年增加39万亿元 [1] - 创业板指滚动市盈率从23.53倍增至43.62倍 科创50指数累计涨幅达118.85% [2][3] 行业表现分析 - 通信行业涨幅达124.09% 位居申万一级行业涨幅榜首 [1][3] - 电子行业上涨121.05% 计算机行业上涨82.15% 机械设备行业上涨80.80% [3][6] - 科技板块估值显著提升 通信板块市盈率从25.78倍增至47.33倍 电子板块从38.44倍增至72.65倍 [4][6] - 煤炭行业涨幅最小仅2.81% 石油石化行业上涨7.54% 公用事业行业上涨9.53% [3][6] 个股表现 - 1435只股票涨幅超100% 420只股票涨幅超200% 76只股票涨幅超400% [7] - 上纬新材以1720.50%涨幅居首 总市值从20.53亿元增至370亿元 [1][9][10] - *ST宇顺涨幅1133.01% 胜宏科技涨幅1061.66% 天普股份涨幅987.59% [9][10][11] - 涨幅前十个股主要集中在电子行业(4只)以及基础化工、汽车、轻工制造等行业 [9] 重点公司分析 - 胜宏科技2024年营收107.31亿元同比增长35.31% 净利润11.54亿元同比增长71.96% [11] - 胜宏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90.31亿元同比增长86% 净利润21.43亿元同比增长366.89% [11] - 胜宏科技市盈率从29.79倍大幅提升至95.43倍 [11] - 上纬新材股价大涨主要因智元机器人拟收购其63.62%股份 [10] - *ST宇顺因收购中恩云等公司100%股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0]
“9·24”一周年!1435只股票翻倍 A股总市值大增39万亿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15:12
市场整体表现 - 近一年A股主要指数大幅上涨 上证指数累计上涨39.03% 深证成指上涨62.31% 创业板指上涨103.50% [1] - A股总市值从74.71万亿元增长至113.71万亿元 近一年增加39万亿元 [1] - 创业板指滚动市盈率从23.53倍增至43.62倍 深证成指从19.59倍增至30.85倍 上证指数从12.24倍增至16.38倍 [2] 行业表现分析 - 申万一级31个行业全线上涨 通信行业以124.09%涨幅领跑 电子和综合行业分别上涨121.05%和108.05% [3] - 计算机、机械设备、传媒行业涨幅均超80% 煤炭、石油石化、公用事业涨幅不足10% [3] - 科技板块估值提升显著 通信板块市盈率从25.78倍增至47.33倍 电子板块从38.44倍增至72.65倍 计算机板块从45.45倍增至92.33倍 [3] 个股表现亮点 - 1435只股票涨幅超100% 420只涨幅超200% 76只涨幅超400% 38只涨幅超500% [6] - 上纬新材以1720.50%涨幅居首 总市值从20.53亿元增长至370亿元 主要受智元机器人收购63.62%股份推动 [7] - *ST宇顺累计上涨1133.01% 总市值从8.74亿元增至107.81亿元 期间出现64个涨停 [7] 典型案例分析 - 胜宏科技涨幅达1061.66% 总市值从234.13亿元增长至2708.84亿元 [8]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107.31亿元(同比增长35.31%) 归母净利润11.54亿元(同比增长71.96%) [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0.31亿元(同比增长86%) 归母净利润21.43亿元(同比增长366.89%) [8] - 滚动市盈率从29.79倍大幅提升至95.43倍 呈现业绩与估值双升态势 [8]
创新药迎来多重利好,生物医药板块表现活跃
搜狐财经· 2025-09-22 01:57
9月22日,上证指数高开0.05%,创业板指涨0.1%。有色钴全线走强,摩尔线程IPO本周上会,概念股集 体大涨;机器人概念连续回调,光芯片、油气板块概念跌幅居前。 美联储2025年9月宣布降息25个基点,为年内首次降息,历史经验表明降息周期往往利好创新药行业。 由于创新药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大,全球融资环境回暖有望促进医药产业投融资活跃。在以往美联储 降息周期中,全球生物医药板块普遍呈现共振上涨,弹性显著。A股市场历次牛市行情中,生物医药板 块也均表现活跃。近期,劲方医药于2025年9月19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港股18A板块焦点。 公司发行募资规模达2.68亿美元,创2022年以来该板块新高;基石投资者认购1亿美元,同样为2022年 以来最高。 展望未来,短期来看流动性改善与市场情绪回暖或推动创新药板块估值修复;长期而言融资成本降低有 望助力企业研发与国际合作,推动行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板块在降息与牛市环境中历来表现 突出。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易盛:暂不涉及光芯片的生产制造领域
格隆汇· 2025-09-16 08:59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模块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公司暂不涉及光芯片的生产制造领域 [1]
汇绿生态(001267.SZ):武汉钧恒还未开始光芯片的专项研发
格隆汇· 2025-09-16 07:31
公司业务结构 - 汇绿生态控股子公司武汉钧恒专注于光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光模块、AOC和光引擎 [1] - 武汉钧恒目前尚未开展光芯片的专项研发工作 [1]
【点金互动易】光芯片+光模块,光通信芯片满足1.6T模块硅光集成需求,这家公司量产功率最高的半导体激光芯片
财联社· 2025-09-16 00:59
光通信芯片与光模块 - 光通信芯片满足1.6T模块硅光集成需求 [1] - 公司量产功率最高的半导体激光芯片 [1] 特斯拉与无人驾驶 - 公司向特斯拉供应链提供ADAS产品 [1] - 公司细分车载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三 [1] - 公司安防领域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一 [1]
罗博特科:ficonTEC的业务未来预计将为上市公司带来良好的业绩支撑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2 09:44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半导体技术发展进入后摩尔时代 光芯片 光子技术 量子技术成为全球竞争重点和核心推动产业 [1] - 光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电信传输 数据中心 激光雷达 自动驾驶 医疗设备 消费电子 电子计算 光子计算 量子计算等领域并发挥关键作用 [1] - AI驱动算力需求推动光子领域硅光 CPO OIO等技术方向快速发展 全球巨头竞相布局硅光及CPO [1] 公司业务定位 - ficonTEC为光芯片 光电子器件及光模块的自动化微组装 耦合以及测试市场客户提供高精度自动化设备和相关技术服务 [1] - ficonTEC业务未来预计为上市公司带来良好业绩支撑 [1]
开评:创业板指涨0.46% CPO概念涨幅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01:30
市场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沪指下跌0.16% 深证成指上涨0.11% 创业板指上涨0.46% [1] 行业板块表现 - 云计算 CPO 光芯片概念板块涨幅居前 [1] - CRO 医疗服务 仿制药板块跌幅居前 [1]
特斯拉Optimus 3人形机器人原型亮相;上半年国内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销量同比增长7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01:54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跌1.25%收于3765.88点 科技股大面积下跌 光模块、光芯片、光通信等概念指数跌幅居前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收跌6.99% 近5个交易日跌幅达14.37% 持仓股凌云光领跌14.61% 寒武纪下跌14.45% 澜起科技、航天宏图、云天励飞均下跌超8% [1] - 机器人ETF收跌3.80% 持仓股云天励飞领跌8.13% 秦川机床下跌7.99% 科沃斯下跌7.34% 中大力德、绿的谐波等跌幅超6% [1] - 机器人ETF当日成交总额达21.33亿元 近5个交易日有4日获资金净流入 共吸金8.56亿元 [1] 产品动态 - 特斯拉Optimus 3人形机器人原型首次曝光 采用浅金与黑色配色 印有特斯拉Logo 可通过语音指令唤醒并响应寻物请求 预计可替代年薪20-50万美元的人类劳动力 [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销量达26.2万台 同比增长73% 无屏AI眼镜以463%的同比增速成为核心增长点 [2] - 2025年中国AI/AR眼镜出货量预计达90万台 同比涨133% 行业三年内有望突破千亿规模 [2] 技术进展 - DeepSeek正在研发更先进的AI智能体模型 只需用户给出简单指令即可自动完成多步骤任务 具备从以往操作中学习并自我改进的能力 [3] - 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快 技术方案从多样化走向聚拢集中 第三代机器人在协调性和执行复杂任务能力上有很大突破 能完成叠衣服、照顾小孩等家庭场景任务 [4] 产品定位 - 机器人ETF是全市场唯一规模破百亿、流动性最佳、覆盖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最全的机器人主题ETF [5]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是机器人的大脑 具有20%涨跌幅和中小盘弹性 捕捉AI产业奇点时刻 [5]
市场继续震荡调整,券商、银行逆势活跃
国信证券· 2025-09-04 14:33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日报内容,报告主要涉及市场表现、情绪、资金流向及各类指标的监控,并未包含具体的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的构建、测试及评价内容。报告的核心是市场数据统计与描述,而非量化投资策略或因子研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 报告详细描述了市场指数的表现[6][7]、涨跌停家数[13]、封板率与连板率的计算方式[17]、两融数据[19][22]、ETF折溢价[23]、大宗交易折价率[26]以及股指期货年化贴水率的计算方法[28],但这些均属于市场监控指标,并非用于构建投资组合的量化模型或选股因子。 因此,本报告**无**涉及需要总结的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