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加码促消费,金融“活水”来助力
南京日报· 2025-06-30 23:55
金融促消费政策框架 -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六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从增强消费能力、扩大金融供给、优化消费环境等6个方面制定金融促消费"路线图" [1] - 重点支持领域包括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基础型服务消费,以及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 [2][5] 南京金融机构实践案例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 南京工行汉府支行联合街道设立企业金融服务驿站,每周派驻客户经理提供"e抵快贷"等普惠产品,利率优惠且手续简化 [1] - 服务覆盖新街口商圈中小微企业,实现开户、贷款、政策宣导"一站式"办理 [1] 家政行业保险创新 - 人保财险南京市城东支公司推出家政人员商业保险,覆盖意外伤害及第三方财物损失,企业投保可获补贴 [2] - 南京快易洁家政已为80名员工投保(总员工238人),保费成本同比降低 [2] - 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紫金财险等公司同步推广同类产品 [3] 体育消费场景融合 - 紫金财险为"苏超"赛事定制综合责任险、意外险方案,配套快速理赔和风险咨询团队 [5] - 江苏银行作为总冠名商,在手机银行App开设"苏超专区"整合门票销售与赛事服务,通过场景化运营提升用户体验 [5]
六部门联合出台指导意见 为提振和扩大消费注入金融动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7 23:56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旨在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满足消费领域多样化融资需求 [1] - 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金融服务,推动高质量消费供给并释放消费增长潜能 [1] - 提出19项重点举措,覆盖增强消费能力、扩大金融供给、挖掘消费潜力等六大方向 [1] 重点支持领域 商品消费 - 围绕重点场景和人群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满足差异化需求 [2] - 强化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服务,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并完善内贸险服务 [2] 服务消费 - 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的融资支持 [2] - 创新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等领域的融资模式 [2] 新型消费 - 探索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的金融支持渠道,开发适配金融产品 [2] 金融机构支持措施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对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及5家城商行按贷款本金100%提供再贷款 [3] - 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服务消费领域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 [3] 消费环境优化 - 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场景推进支付便利化,提升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等兼容性 [4] - 提升适老化支付服务,优化外卡受理环境,深化信用卡与场景合作 [4] - 鼓励试点地区在消费领域稳妥推行数字人民币 [4]
国家发改委:把提振消费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起来 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快讯· 2025-06-26 22:54
提振消费政策 - 实施"两新"政策加快资金下达并提高使用效率推出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在后续资金分配中向成效较好地区倾斜 [1] - 推动消费扩量增效实施城乡居民增收和消费能力保障等重点行动建立育儿补贴制度促进养老托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1] - 指导限购城市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1] 供给端创新升级 - 将提振消费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1]
金融如何更好支持消费增长?六部门联合划重点、指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6-26 07:53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指导意见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明确金融支持消费增长的重点方向 [1] - 当前外需对经济增长支撑减弱,经济加速向内需主导模式转型,消费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 [1] 重点支持领域 - **商品消费**:鼓励金融机构多渠道提供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服务 [4] - **服务消费**: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结合场景特点提供个性化金融产品 [4] - **新型消费**:探索金融支持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的有效渠道,加强金融创新 [4] 金融发力方向 -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创新家庭财富管理产品,优化养老健康保险体系 [6] - **提高消费供应效率**:围绕适老改造、体育设施、充电装备等基础设施及交通物流项目创新融资模式 [6] - **优化消费环境**:完善支付服务、信用体系及金融权益保护,激发消费活力 [6] 政策配套措施 - 强调通过就业增收、消费需求培育及供应链金融支持促进消费市场扩容提质 [6] - 从支付、信用、权益保护三维度构建优质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意愿 [6]
银行业多点发力 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金融时报· 2025-06-26 01:45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金融服务 [1] - 政策通过增强消费能力(如就业增收、保险保障)和扩大金融供给(如信贷、债券、股权融资)双管齐下,形成"需求提升—供给优化"良性循环 [1] -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政策指导下明确了促消费扩内需的工作方向 [1] 以旧换新政策 - 《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多渠道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服务,提升企业参与积极性和居民获得感 [2] - 农业银行推出"农银焕新e贷"系列产品,差异化匹配贷款额度并提供消费立减金等权益 [2] - 以旧换新政策为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业务提供了空间和机遇 [2] 服务消费支持 - 《意见》要求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如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的信贷支持 [3]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金融机构支持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 [3] - 工商银行广西区分行为南宁某酒店发放1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改造 [4] - 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为湖南某酒店管理公司发放1000万元贷款,支持餐饮服务 [4] 新型消费支持 - 江苏省首届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的火爆为提振消费提供新思路,通过挖掘情感需求转化消费 [5][6] - 交通银行联合工行、中行、建行等金融机构为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项目提供银团贷款和综合金融服务 [6]
中证报:扩内需政策加码,夯实经济向好之基
快讯· 2025-06-25 22:15
扩内需政策效果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1] - 服务消费需求显著增长 [1] - 新型消费不断涌现 [1] 基建投资推进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发行使用 [1] - "两重"建设加快推进 [1] - 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 [1]
扩内需政策加码 夯实经济向好之基
中国证券报· 2025-06-25 20:58
中国经济上半年发展态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展现韧性和活力 扩内需政策成为推动经济稳健前行的关键动力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服务消费需求显著增长 新型消费不断涌现 [1] - 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发行使用 "两重"建设加快推进 [1] - 扩内需政策在消费与投资两端协同发力 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筑牢根基 扩大内需尤其是提振和扩大消费将成为下半年乃至"十五五"时期的必然选择 [1] 消费市场表现与政策支持 -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2] - 消费支持体系日益完善 1月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 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台 4月《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印发 5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2] - 消费类目更加细化 涉及智能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 以及银发经济、体育经济、冰雪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 [2] 金融对消费的支持 - 《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明确加大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支持消费产业链优质企业发行上市 鼓励发行消费ETF等特色投资产品 优化消费信贷产品设计 [3] - 金融支持有望为相关领域引入增量资金 提振实体信贷需求 居民消费需求有望释放 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3] 投资表现与政策支持 -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6% 制造业投资增长8.5% [4] - 设备购置投资快速增长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加快 大项目投资"压舱石"作用持续发挥 [4] - 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4] - 截至6月25日 今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已累计发行约1.93万亿元 显著多于去年同期 [4] 民间投资发展 - 1-5月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8%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推介项目3200余个 涉及项目总投资超过3万亿元 [6] - 在基础设施、科技含量较高的先进技术领域 应鼓励民营资本积极参与 [6] 未来政策方向 - 应以消费品以旧换新为支点 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贯性 并不断提质扩围 实现从商品补贴到服务补贴的突破 [7] - 服务消费的空间可能较商品消费的空间更大 医疗、养育、教育、文娱等消费均有较大增长空间 [7] - 要加大财政对终端消费的直接投入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关注重点就业群体 并建立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7] - 新兴产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受到重点关注 随着资金陆续到位 后期基建投资增速仍有望反弹 [7]
金融政策加码消费赛道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投资
上海证券报· 2025-06-25 18:45
政策支持消费投资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从股权融资层面释放政策信号,为消费投资注入动能 [2] - 《意见》支持消费产业链上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打通退出路径 [2] - 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利用政府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康养、文旅、数字绿色等新型消费领域 [3] 耐心资本与政府基金作用 - 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投资,通过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满足长周期消费产业融资需求 [3] - 政府投资基金通过参股不控股、阶段性退出等设计,解决早期项目融资缺口并降低社会资本投资风险 [3] - 政府基金可联合专业GP设立细分领域子基金,通过分层风控机制优先承担早期亏损,待项目成熟后向社会资本让利退出 [4] 消费赛道投资趋势 - 资本偏好转向两类消费项目:高频低客单价的民生刚需型消费(如社区餐饮、折扣零售)和深度融合硬科技的技术赋能型消费(如AI定制服装、智能家居) [5] - 资本要求企业具备"健康盈利"基础,如自有供应链或核心技术,而非盲目追求纯流量模式 [5] - 巴奴火锅通过保障供应链完整性、严控产品品质等策略成为典型案例 [5] 新兴消费投资机会 - 户外体育、消费科技及高质价比品牌等领域显现优质投资机会 [6] - 杭州赛会之城基金首期规模1亿元,远期规模5亿元,聚焦赛事运营、运动装备、数字经济等细分赛道 [6] - 该基金已储备多个拟投项目,预计年内完成投放,旨在激活后亚运时代消费市场潜力 [6]
六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方向重点—— 加大金融支持提振消费力度
经济日报· 2025-06-24 22:07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从供需两端强化服务以释放消费潜能 [1] - 政策将消费作为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推动经济从生产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型 [1]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外需支撑作用减弱,内需主导的增长模式加速形成 [1] 金融支持消费的三大重点领域 - **商品消费**: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耐用品消费,去年商品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与美国相当 [2] - **服务消费**:发展空间较大,去年居民服务消费占GDP比重18%(发达国家约40%),央行设立5000亿元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行业 [2][3] - **新型消费**:探索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渠道,支持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模式 [3] 具体政策措施 - **商品消费**: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强化外贸企业拓内销的金融支持,完善内贸险服务 [2] - **服务消费**: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领域的融资支持,创新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融资模式 [3] - **新型消费**:鼓励金融机构与商家合作开发定制化金融产品,为消费者减费让利 [3] 市场机遇与实施路径 - 消费金融面临结构性机遇,市场规模扩张与格局优化并存,金融机构需差异化竞争 [4] - 央行将加快政策落地,监测金融机构对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 [4]
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4 22:06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19项重点举措,涵盖增强消费能力、扩大金融供给、挖掘消费潜力等六个方面 [1] - 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对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及5家系统重要性城商行发放的服务消费贷款可按本金100%申请再贷款 [1][6] - 消费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金融支持聚焦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三大领域 [2][3]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商品消费 - 鼓励金融机构多渠道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废旧家电回收、家装厨卫焕新等企业的信贷支持 [3] - 优化汽车贷款政策,合理确定贷款比例、期限和利率,减免以旧换新提前结清贷款的违约金 [3] - 强化绿色智能家电家居生产与消费的金融支持,优化审批流程 [3] 服务消费 - 加大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的信贷投放,重点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类产品 [4] - 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开展应收账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4] 新型消费 - 探索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的金融支持渠道,发展体验消费、智能消费、定制消费等新模式 [4] - 金融机构与商家合作开发新型消费金融产品,为消费者减费让利,支持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互联网贷款业务 [4] 金融供给与融资渠道 - 发挥信贷主渠道作用,创新优化信贷产品,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的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 [6] - 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6] - 支持消费产业链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 [6] 政策发力方向 -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创新家庭财富管理产品,优化养老健康保险体系 [7] - 提高消费供应效率:围绕适老改造、体育设施、充电装备等基础设施领域创新金融产品,加大贷款投放 [7] - 优化消费环境:完善支付服务、信用体系及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