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

搜索文档
盛天网络:公司已经和多个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展开合作
证券日报网· 2025-09-04 06:48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推动智能座舱场景的创新与发展 [1] - 公司已经和多个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展开合作 [1] - 公司积极探索优质合作机会 让智能座舱娱乐体验覆盖更广泛出行场景与用户群体 [1] 行业趋势 - 智能座舱娱乐体验正逐步扩展至更广泛的出行场景与用户群体 [1]
斑马智行IPO:前CFO指控“圈钱”,三年半累亏41亿,关联交易占比超六成难言独立
搜狐财经· 2025-09-04 03:21
上市申请与财务表现 - 公司于8月20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计划在香港主板独立上市 [1] - 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26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15.82亿元 [9][10] - 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5.5% 收入规模在8.05亿元至8.72亿元间停滞 [9]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共同控制公司 分别持有40.17%和37.16%投票权 [4] - 股权高度集中 前五大股东均由阿里和上汽控制 [2][4] - 董事会12名董事中 8名执行及非执行董事有5名来自阿里、3名来自上汽 [5] 业务运营与客户依赖 -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贡献超80%收入 为绝对主力业务 [9] - 2024年来自上汽集团收入占比38.8% 2025年第一季度反弹至47.8% [14]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90% 阿里巴巴同时扮演最大供应商和客户角色 [14] 研发投入与效率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和9.80亿元 均超过同期营业收入 [12] - 研发团队819人占员工总数67.2% 公司计划继续增加研发支出 [13] - 高研发投入未带来收入增长 技术优势未能转化为商业成果 [12]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 - 毛利率持续下滑 从2022年53.9%降至2024年38.9% [12] - 经营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2022-2024年分别流出5.85亿元、4.17亿元和4.87亿元 [15] - 截至2025年6月末即期借款3.3亿元 现金及等价物3.16亿元不能覆盖借款 [15] 战略转型与市场竞争 - 公司战略重心从操作系统转向AI驱动业务 发布"元神AI"技术品牌 [20] - 智能座舱市场份额从2021年1.99%下滑至2024年0.95% [19] - 面临华为、百度等科技巨头竞争 车企自研趋势加剧市场竞争 [17][19] 融资与上市背景 - 2018年至2023年9月完成4轮融资 募集资金49.19亿元 [4] - 近两年未获新融资 上市募资将重点投向AI座舱研发和全球市场拓展 [4][21] - 分拆上市是阿里巴巴"1+6+N"战略延续 可释放科技资产价值并移出亏损 [6][8]
就在今天|物理智能产业与资本峰会:L3高阶智驾专题暨VLA模型产业白皮书及产业图谱发布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03 22:29
文章核心观点 -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正成为L3级智能驾驶和具身智能产业的核心技术框架 有望构建类似人类驾驶员的整体认知体系 将重塑产业格局并带来巨大市场机遇 [1][2] 会议议程及参与方 - 国泰海通证券与上汽集团金融事业部高层领导出席致辞 体现金融机构与产业资本对智能驾驶领域的重视 [3] - Momenta作为全球领先自动驾驶公司 通过"一个飞轮"技术洞察和"两条腿走路"产品战略 实现量产辅助驾驶与RoboTaxi的规模化应用 [3] - 车联天下定位全球领先AI智能座舱和机器人系统提供商 多个高通SOC平台全球首发 整合优化大语言模型在智能座舱领域落地 [4] - 觉非科技以数据闭环为核心引擎 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现时空数据高效处理 成为AI数据要素主要供给方 [5] - 艾博连科技专注于汽车智能座舱技术革新 通过Al-Link平台实现动态场景生成和零层级交互系统 降低车企开发成本80% [5] - 零一汽车作为新能源重卡科技企业 基于VLA架构推进重卡智能化跃迁 通过垂直集成技术打造运输机器人解决方案 [6] 技术发展趋势 - VLA模型将视觉 语言和动作能力深度融合 形成类似人类驾驶的认知框架 成为实现L3智能驾驶与具身智能的关键技术路径 [1][3] - 智能座舱向AI大模型驱动演进 从"功能堆砌"向"主动智能"跃迁 端云协同架构成为主流技术方案 [4][5] - 数据闭环体系成为智能驾驶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高精度时空数据处理 [5] - 情感计算与多模态交互技术推动智能场景创新 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和开发效率 [5] 产业应用方向 - 乘用车领域量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已实现全场景端到端智能辅助驾驶体验 [3] - 商用车领域VLA架构正推动重卡智能化升级 开启绿色高效运输新时代 [6] - 智能座舱系统向情感化 个性化方向发展 形成新的车载交互范式 [4][5] - 自动驾驶商业化路径呈现"量产辅助驾驶+RoboTaxi"双线并行发展态势 [3]
常熟汽饰(603035):25Q2业绩超预期,国内外市场同步推进
华安证券· 2025-09-03 08:5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7] 核心观点 - 25Q2业绩超预期 营业收入14.42亿元 同比+10% 环比+8% 归母净利润1.29亿元 同比-15% 环比+47% [7] - 本部25Q2归母净利润0.59亿元 同比-22% 环比+12% 毛利率15.8% 同比-3.3个百分点 环比+0.8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4.1% 同比-1.7个百分点 环比+0.2个百分点 [7] - 参股25Q2联合营投资收益0.70亿元 同比-9% 环比+99% 表现超预期 [7] - 国内新基地肇庆 合肥 安庆等工厂逐步完工 2025年金华 芜湖江北新基地投产带来产能提升 各新基地将逐步扭亏为盈 [7] - 海外市场获得红点奖的智能座舱"ix-2024"获好评 欧洲匈牙利基地建设开启 潜在客户报价持续推进中 [7] - 未来深耕智能座舱领域 提升内饰件领域核心竞争力 加快向智能内饰集成化发展 [7]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收入56.67亿元 同比+23.2%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69.71/84.92/101.67亿元 增速23.0%/21.8%/19.7% [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25亿元 同比-22.1%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5.57/6.88/8.58亿元 增速30.9%/23.5%/24.7% [6] - 毛利率从2024年15.3%提升至2025-2027年16.0% [6] - ROE从2024年8.2%提升至2025-2027年9.9%/10.9%/11.9% [6] - 每股收益2024年1.12元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1.47/1.81/2.26元 [6] - P/E从2024年12.85倍下降至2025-2027年10.09/8.17/6.55倍 [6] 业务板块表现 - 上半年天津常春收入2.12亿元 同比+111% [7] - 常熟常春收入3.24亿元 余姚常春收入3.39亿元 大连常春收入2.96亿元 [7] - 长春常春收入1.84亿元 同比-29% 芜湖常春7.02亿元 同比-19% 北京常春0.20亿元 同比-40% [7] - 沈阳常春0.43亿元 同比-24% 天津安通林1.65亿元 同比-26% 天津常源1.39亿元 同比+14% [7] 估值与市值 - 总市值56亿元 总股本380百万股 流通股比例100% [2] - 当前股价14.79元 近12个月最高/最低价16.53/12.07元 [2] - P/B从2024年1.06倍下降至2025-2027年1.00/0.89/0.78倍 [6] - EV/EBITDA从2024年7.14倍下降至2025-2027年6.22/4.62/3.37倍 [6]
移远通信跌2.00%,成交额8.6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119.0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3 05:4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3日盘中股价下跌2%至96.38元/股 总市值252.19亿元 成交额8.69亿元 换手率3.37%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119.04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4.94%卖出占比6.76% 大单买入占比22.96%卖出占比27.03%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42.85% 近5日下跌12.13% 近20日上涨14.56% 近60日上涨24.20%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5.46亿元 同比增长39.98%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71亿元 同比增长125.0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4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40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83万户 较上期减少11.33% [2] - 人均流通股6831股 较上期增加12.78%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663.59万股 较上期增加156.10万股 [3] -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A持股310.29万股 较上期减少148.98万股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物联网领域无线通信模组及解决方案的设计生产研发与销售 [2] - 收入构成中模组+天线占比99.32% 其他业务占比0.68%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终端及配件 [2] - 概念板块包括智能音箱 智能座舱 边缘计算 智能眼镜 星闪概念等 [2]
视源股份跌2.01%,成交额1.8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963.0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05:4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日盘中下跌2.01%至38.12元/股 成交1.82亿元 换手率0.91% 总市值265.3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963.01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938.12万元(买入占比1.44% 卖出占比6.58%) 大单净流出1024.89万元(买入占比16.68% 卖出占比22.30%) [1] - 年内股价涨5.21% 近5日跌8.78% 近20日涨5.48% 近60日涨12.84% [1]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交互智能平板、移动智能终端等电子产品的研发销售 [2] - 收入构成:智能控制部件26.30%(含液晶显示主控板卡14.75% 家用电器控制器6.22% 其他5.33%) 智能终端及应用23.16%(含商用显示设备及系统16.71% 计算机及周边设备2.68% 音视频设备及系统0.82% 其他2.95%) 其他产品及服务1.09% [2] - 属电子-消费电子-品牌消费电子行业 涉及智能座舱、机器人、星闪、小米、智能穿戴等概念板块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股东户数3.28万户 较上期减少10.39% 人均流通股15,876股 较上期增加11.60%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5.65亿元 同比增长4.39% 归母净利润3.98亿元 同比减少19.66%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3.2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8.00亿元 [4] 机构持仓变化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038.94万股 较上期减少658.31万股 [4]
牵手8大国有车企 华为汽车板块扩大朋友圈
证券时报· 2025-09-02 23:36
华为汽车业务发展历程 - 2019年5月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正式进军汽车领域 [2] - 与赛力斯合作打造首个智能汽车品牌"问界"后扩展至奇瑞、北汽、江淮、长安、广汽等合作伙伴 [2] - 形成三大合作模式:零部件供应模式、Hi模式(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鸿蒙智行模式(原智选车模式) [2] - 业务架构分为车BU业务(零部件供应与Hi模式)和终端BG旗下的鸿蒙智行业务 [2] 合作伙伴与市场覆盖 - 中国八大国有车企(长安、东风、北汽、广汽、上汽、江淮、奇瑞、一汽)已全部与华为合作 [1][3] - 德系豪华品牌奥迪Q6L e-tron搭载乾崑智驾 宝马和奔驰接入鸿蒙生态 [3] - 日系厂商日产和丰田通过合资企业与华为展开合作 [3] - 比亚迪方程豹豹8成为首款搭载华为智驾的车型 [3] 鸿蒙智行业务进展 - 累计交付突破90万台 其中问界品牌累计交付75万台(问界M9交付22.6万台 问界M8交付8万台) [5] - 智界R7/S7累计交付11万台 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突破1.2万台 [5] - 产品矩阵覆盖十几万到上百万全价位段 包含SUV、MPV、轿车、旅行车等车型 [5] - 将于2024年9月发布享界S9T旅行车和尚界H5(预售价16.98万元起) [5] 技术成果与商业化 - 乾崑智驾系统搭载量突破100万辆 [6] - 与奇瑞投入超百亿专项资金和超5000名研发人力共同打造智界品牌 [5]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涵盖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控及乾崑车云服务等全栈技术 [3]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汽车行业形成传统车企、比亚迪、"蔚小理"新势力和华为等多方竞争格局 [7] - 未来竞争将演变为华为、比亚迪、造车新势力等智能汽车生态圈之间的竞争 [8] - 在40万元以上高端汽车市场 鸿蒙智行占比最大 对奥迪、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形成挤压 [9] - 华为技术帮助国内车企缩小与国际品牌差距 减少对国外技术依赖 [8] 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目标成为全球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安卓式"平台提供商 主导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标准 [9] - 通过技术生态赋能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崛起 重塑豪车市场格局 [9] - 业务模式多样 涵盖通信、芯片、智能驾驶等技术优势 [6]
湘财证券晨会纪要-20250903
湘财证券· 2025-09-02 23:32
电子行业核心观点 - 上周电子行业上涨6.28% 半导体上涨5.46% 消费电子上涨8.13% 元件上涨14.15% 光学光电子上涨1.16% [3] - 电子行业PE为60.63X环比上升3.53X PB为4.82X环比上升0.25X 处于近10年43.11%和57.77%分位数 [3] - 英伟达Q2收入467亿美元环比增6%同比增56% 数据中心收入411亿美元环比增5%同比增56% [4] - 英伟达预计Q3收入达540亿美元±2% 毛利率73.3%-73.5%±50基点 全年毛利率维持70%中位水平 [5] - 黄仁勋预计AI基础设施支出2030年达3-4万亿美元/年 目前约6000亿美元/年 中国市场有500亿美元商机且年增50% [5] - 消费电子延续复苏 AI基建需求高景气 端侧硬件升级推动SOC及散热材料景气度高企 [5] - 建议关注AI基建板块寒武纪/芯原股份/翱捷科技 端侧SOC板块瑞芯微/恒玄科技/乐鑫科技/中科蓝讯 [5] 汽车行业核心观点 - 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连续14个月居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第一 [8] - 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破12000辆 问界M9累计交付22.6万辆 问界M8上市4个月交付7万辆 智界R7/S7共交付超11万辆 [8] - 鸿蒙智行辅助驾驶里程突破16.7亿公里 累计避免碰撞超215万次 [8] - 新款智界R7售价24.98万元起 智界新S7售价22.98万元起 均新增后向固态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 搭载HUAWEI ADS 4 [7][8] - 问界M8纯电版售价35.98-44.98万元 车身尺寸5190×1999×1795mm 轴距3105mm 搭载宁德时代100kWh电池 CLTC续航705公里 [8] - HarmonyOS 5设备突破1200万台 [7] - 建议关注智能化零部件如智能座舱/HUD/线控制动 及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 推荐双环传动/北特科技 [11] 地产行业核心观点 - 上海取消外环外限购 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 本地家庭及单身/非沪籍1年社保在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 [13] - 上海公积金贷款购买绿色建筑住房额度上浮15% 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新房首付 实行"又提又贷" [14] - 30城8月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10.5% 降幅较7月收窄8pct 1-8月累计同比下降6.4% [15] - 一线城市8月成交面积同比下降25% 二线同比持平 三线同比下降10% [15] - 13城8月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持平 1-8月累计同比增12% [15] - 北京新政后三周新房日均成交套数同比增12.6% 二手房日均成交套数同比增8.2% [16] - 建议关注头部房企如保利发展 及头部中介机构如我爱我家 [16] 中药行业核心观点 - 以岭药业2025H1营收40.40亿元同比下降12.26% 归母净利润6.69亿元同比增长26.03% [17] - 2025Q2利润端持续好转 毛利率59.48%同比上升6.11pct 净利率16.47%同比上升5.03pct [18] - 心脑血管类产品毛利率65.54%同比上升12.77pct 呼吸系统类毛利率70.90%同比上升5.22pct 其他专利产品毛利率64.33%同比上升12.82pct [18] - 2025H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32亿元 较Q1末增加4.92亿元 [18] - 芪防鼻通片2025年1月获批上市 7月获澳门注册证书 4款中药新药处申报阶段 5款处Ⅱ期临床 [19] - 4款化生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 苯胺洛芬注射液NDA获受理 XY0206片处Ⅲ期临床 XY03-EA片处Ⅱ期临床 G201胶囊筹备Ⅱ期临床 [19]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88.04/98.84/110.16亿元 归母净利润12.58/14.15/15.24亿元 [22] 化工行业核心观点 - 巨化股份2025H1营收133.31亿元同比增长10.36% 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6.97% [25] - 2025Q2营收75.31亿元同比增长13.93%环比增29.84% 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38.82%环比增53.57% [25] - 制冷剂均价39372.45元/吨同比大幅增长61.88% [26] - HCFCs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 HFCs实行生产配额制后库存消化充分 需求旺盛价格持续上涨 [26] - 4kt/a TFE及10kt/a FEP扩建项目建成投用 甘肃巨化氟氯新材料项目全面开工 高纯PFA项目获试生产批复 [2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0.66/60.38/70.53亿元 [28] 创新药行业核心观点 - 长春高新2025H1营收66.03亿元同比下降0.54% 归母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 [30] - 金赛药业营收54.69亿元同比增长6.17% 归母净利润11.08亿元同比下降37.35% [31] - 百克生物营收2.85亿元同比下降53.93% 归母净利润-0.74亿元 [31] - 研发投入13.35亿元同比增长17.32% 销售费用23.86亿元同比增长23.43% [32] - 伏欣奇拜单抗及小儿黄金止咳颗粒步入商业化 美适亚被CSCO指南I级推荐 [32] - 双靶点ADC药物GenSci143/139预计2025年8月提交IND申请 PD-1激动剂GenSci120获4项适应症临床批件 [3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同比增速-0.58%/3.62%/4.44% 归母净利润19.71/19.75/20.38亿元 [34]
裕太微20250902
2025-09-02 14:41
**裕太微 2025年上半年业绩及业务进展分析** **一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2亿元 同比增长43.4%[2][3] * 归母净利润亏损1.04亿元 但亏损额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2][3]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为负0.9亿元[3] * 销售毛利率为42.8% 各季度基本保持在41%到44%之间波动[3][5] * 研发投入1.55亿元[3]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1.39% 环比增长73.74%[3] * 从单季度看 营收呈现逐步增长态势 从2024年Q1的7253万元增长至Q4的1.3亿元[4][5] * 归母净利润亏损额从2024年Q1的5414万元收窄至2025年Q2的4348万元[5] **二 核心业务进展与产品收入** * 新产品贡献超1000万收入 同比增幅达183.77%[2][6] * 百兆 千兆及2.5G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全面量产[2][6] * 2.5G芯片上半年收入超7000万元 同比增长88%[2][6] * 交换机芯片实现全系列国产替代 上半年收入1300多万元[2][6] * 国内唯一一家提供PC机服务器网卡芯片供应商 该领域收入700多万元 同比增长147%[2][6] * 车规级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上半年收入超1400万元 比去年全年增长215%[2][8] * 百兆和千兆车载产品上半年大约各占50% 但下半年预计千兆将占据主导地位[11] **三 车载业务发展** * 百兆 千兆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搭载主流新能源车型[2][7] * 以太网交换机芯片正导入国内大部分主流车厂验证 预计最快2025年底或2026年初量产[7][10] * 2025年上半年车载芯片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200%[2][10] * 预计2026年单一交换机芯片将带来千万级别营收[2][10] * 车载通信统一化是业界公认趋势 公司选择全面覆盖该领域以满足客户需求[17] * 车载交换机芯片(含TSN功能)已发布 预计2026年会有千万级别以上销售量[25] * 车载CDS芯片预计将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推出样品[24] **四 市场竞争与技术优势** * 公司已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 凭借2.5G和10G技术及成熟产品成为部分客户的唯一供应商[4][19] * 在国内2.5G市场份额感觉至少排名前两名 已拿到多个大客户第一份额[2][13] * 2.5G业务发展受益于WiFi速度升级 光纤速度提升及国家推行FTTR等全球趋势[12][14] * 核心护城河在于以太网芯片领域的数模混合设计优势 拥有400多人具备完整功能的团队 技术门槛较高[20] * 通过大规模量产和客户应用积累经验 形成较高的技术门槛[20] **五 未来战略与展望** * 公司计划控制团队扩张 每年增长10%到15% 重点扩大营收 力争2026年实现单季盈利[4][16][26] * 预计多款重量级产品将在2026年开始贡献收入[6][9] * 产品线围绕以太网进行布局 技术能力在各个产品线上共通[15] * 关注新兴机器人市场 其传输芯片在机器人应用中有使用 认为该市场未来可能超过汽车市场[22][23] * 公司将继续快速发展 在车载以太网 数据中心市场以及新兴机器人市场显示出重要的应用方向[27] **六 行业动态与影响** * 车载以太网市场加速发展 主要受益于自动驾驶 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提速[2][10] * Marvell出售车载以太网资产给英飞凌 证明了该市场前景良好[21] * 国产化替代是企业级园区网络接入网 汇聚网的重要动力[12] * 国家对国产化率有硬性指标 推动了国产芯片的发展[24]
欧菲光涨2.04%,成交额16.3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281.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6: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日盘中股价上涨2.04%至13.52元/股,成交额16.35亿元,换手率3.70%,总市值453.9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281.83万元,特大单买入占比10.37%卖出占比9.53%,大单买入占比20.91%卖出占比23.76%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2.85%,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43%/16.75%/9.65% [1] - 年内1次登龙虎榜,最近5月20日净买入3.11亿元,买入总额5.79亿元占比12.23%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智能手机产品(75.60%)、智能汽车产品(12.83%)和新领域产品(11.23%),涵盖光学影像模组、光学镜头等产品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37亿元同比增长3.15%,归母净利润亏损1.09亿元同比扩大378.1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48亿元,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 股东户数60.77万较上期增加5.99%,人均流通股5451股减少5.65% [2] 机构持仓变化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116.50万股较上期减少608.20万股,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601.03万股至3076.81万股,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3] - 华夏中证1000ETF增持440.54万股至1812.82万股,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 广发中证1000ETF增持329.40万股至1457.82万股,富国中证1000ETF增持113.26万股至567.60万股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光学元件 [2] - 概念板块涵盖人脸识别、星闪概念、流媒体、智能座舱、智能眼镜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