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计算单元(CCU)

搜索文档
大额订单不断 卡位机器人赛道 汽车零部件业发展势头向好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18:05
行业景气度 - 8月以来超过20家A股汽车零部件公司披露来自国内外主流主机厂的重要定点订单 彰显中国供应链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强劲竞争力 [1] - 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本土化率不断提高 降低成本并增强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1] - 行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定点订单成为景气度最直接晴雨表 [2] 具体订单案例 - 天成自控收到国内头部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 预计2026年6月开始量产 项目周期3年配套总量54万辆 [2] - 东软集团获得国内知名大型汽车厂商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定点 预计2026年第四季度起量产 生命周期约4年涉及总金额56亿元 [2] - 均胜电子新获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汽车智能化项目定点 提供中央计算单元等产品 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150亿元 计划2027年起量产 [3] - 豪恩汽电收到某全球汽车品牌ADAS摄像感知系统和雷达系统定点 生命周期5年总营业额约24.77亿元 预计2026年4月开始量产 [3] - 立中集团子公司收到国际知名豪华车企铝合金车轮项目定点 预计2027年7月开始量产 生命周期10年销售金额约58亿元 [3] 技术拓展与第二增长曲线 - 汽车零部件企业凭借精密加工、电机电控、传感器等领域技术积淀加码人形机器人产业 [1] - 均胜电子发布机器人AI头部总成、全域控制器及能源管理产品 2025年以来已向智元机器人等合作伙伴完成送样 [5] - 金固股份为智元机器人开发阿凡达铌微合金机器人结构件 样品性能指标通过第三方测试 有望年内实现量产 [5] - 浙江荣泰通过收购股权快速进入精密传动、智能装备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5] 产业发展优势 - 汽车零部件企业产业积淀包括精密制造、智能电控、机电一体化协同优势及扎实客户生态 [4] - 规模化优势可助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梦想加速实现 帮助机器人产业实现规模化降本 [6] - 传统业务巩固与新兴赛道布局构成"双轮驱动"发展势头 推动企业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向高端智能制造平台跃迁 [6]
均胜电子:新获头部车企约150亿元智能化项目全球订单
中证网· 2025-09-15 14:13
新获订单与业务进展 - 公司新获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客户的汽车智能化项目定点 将为其提供集成智能驾驶 智能网联与智能座舱功能的中央计算单元以及独立的智能网联产品 [1] - 上述项目预计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人民币150亿元 计划自2027年起启动量产 [1] - 公司持续研发新一代舱驾一体高性能汽车大脑 5G智能网联产品 区域控制器等前沿产品 [1] 技术能力与产品优势 - 公司具备Local for Local的全球化布局优势 能服务中国车企智能化升级需求并将中国先进技术赋能海外车企 [2] - 2023年推出的nDriveH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是全球首批基于高通Snapdragon Ride第二代芯片平台的产品 芯片算力高达200TOPS 可支持L2++至L4级智能辅助驾驶全场景功能 [2] - 公司正积极研究与探索光模块在车载场景中的应用 以满足高阶智能驾驶和车载高速互联对数据传输速率与带宽的更高要求 [3] 战略合作与产业布局 - 公司与Momenta 高通 地平线 黑芝麻智能 华为等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围绕舱驾融合 行泊一体 车联网等领域展开产品前瞻布局 [3] - 公司与多家国产芯片企业开展合作 并战略投资一家智能辅助驾驶芯片企业 基于其芯片平台开发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 相关芯片已成功点亮且完成上车测试 [3] - 公司客户群体涵盖知名头部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 正将中国智驾技术能力逐步拓展至全球市场 [2] 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 - 国家正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与上路通行试点工作 已允许有条件批准L3级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 [3] - 这一政策将推动智能辅助驾驶 智能网联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与普及 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能 同时带动相关市场需求增长 [3] - 智驾平权概念逐步兴起 国产智驾芯片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3]
均胜电子再获150亿元项目定点,2027年起提供核心智能化产品
巨潮资讯· 2025-09-15 13:57
核心业务进展 - 公司两家子公司近期同时收到两家全球头部品牌主机厂的项目定点通知书 将在2027年起为全球多款车型配套提供中央计算单元 智能网联及智能座舱等核心智能化产品 项目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150亿元 [2] - 此次中标的CCU产品采用高性能车规级计算平台 单颗控制器即可实现智能驾驶 车联网及座舱娱乐的深度融合 可支持L2++到L4级自动驾驶功能迭代 [2] 技术能力建设 - 公司已形成涵盖感知 决策 域控 软件 云端服务及数据安全的全栈能力 [2] - 平台化解决方案帮助整车厂以更低成本 更高效率落地"软件定义汽车" [2] 财务影响 - 项目生命周期约为8-10年 公司根据车型产量滚动接收订单并按季度确认收入 [2] - 定点项目不会对2025年度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但将在2027年量产后显著增厚公司营收及盈利水平 [2] 订单获取情况 - 今年上半年公司新获定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金额约312亿元 其中汽车安全业务约174亿元 汽车电子业务约138亿元 [3] - 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新订单金额超206亿元 占新订单总额比例超过66% [3]
均胜电子新获150亿元汽车智能化项目全球订单,将为头部车企打造“汽车超级大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1:52
业务发展 - 公司新获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客户的汽车智能化项目定点 [1] - 预计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150亿元 [1] - 计划2027年开始量产 [1] 产品与技术 - 定点项目主要包括集成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和智能座舱的中央计算单元(CCU) [1] - 项目包括智能网联等产品 [1] - CCU被誉为汽车"超级大脑",是未来智能汽车的核心产品 [1]
均胜电子新获150亿元头部车企智能化全球订单,研发新一代舱驾一体高性能汽车大脑
全景网· 2025-09-15 10:25
业务订单 - 新获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客户的汽车智能化项目全球定点 提供集成智能驾驶 智能网联和智能座舱的中央计算单元等产品 [1] - 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150亿元 计划于2027年量产 [1] 技术研发 - 正在研发新一代舱驾一体高性能汽车大脑 中央集成智能舱驾网联域控 5G智能网联产品和区域控制器等新产品 [1] - 积极研究探索光模块在汽车上的应用 [1] 市场地位 - 智能化平台型产品开发实力和质量性能得到全球性头部客户认可 [1] - 成为全球智驾头部阵营重要角色 今年以来接连斩获多家一线汽车品牌舱驾融合 智能辅助驾驶 智能网联等产品订单 [1] 战略布局 - 积极推进全球各大汽车市场智能化业务的本土化适配方案 [1] - 智能化业务迎来快速收获期 [1]
CFO年薪800万!这家A股公司拟赴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11 01:53
公司赴港上市 - 均胜电子计划在香港进行IPO [2] -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担任此次IPO的核数师及申报会计师 [4][5] 公司管理层与薪酬 - 董事会由十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13][15] - 王剑峰先生(54岁)担任执行董事兼董事长,负责制定集团整体企业业务计划、战略和领导业务方向 [7][16] - 陈伟先生(54岁)担任执行董事兼总裁,负责集团整体管理、业务计划、战略和重大决策 [7][16] - 李俊彧女士(46岁)担任执行董事、副总裁兼财务总监,负责集团整体财务管理 [6][7][16] - 李俊彧女士2024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107万元人民币,包括津贴和其他福利2134万元、酌情奖金3035万元、以权益结算的股份付款2938万元 [8][9] - 王剑峰先生2024年报酬总额为5138万元人民币,陈伟先生为12497万元人民币 [9]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成立于2004年,初期专注于汽车内外饰功能件,2011年借壳辽源得亨实现A股上市 [10] - 通过跨国并购实现技术跃迁,2011年收购德国普瑞切入汽车电子高端领域,2016年并购百利得,2018年整合高田资产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 [11] - 2024年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近75%,在全球拥有超过50个生产基地和近20个研发中心 [11] - 产品涵盖座舱域、智驾域、网联域、动力域和车身域等主要汽车域,开发舱驾融合域控制器和中央计算单元等智能化解决方案 [1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收入分别为49793亿元、55728亿元及55864亿元人民币 [18][20]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年度利润分别为233亿元、1240亿元及1326亿元人民币 [18][20] - 2024年毛利为90637亿元,经营利润为27069亿元 [20]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个月收入为19707亿元,利润为4905亿元 [20] 募集资金用途 - 资金将用于智能汽车技术研发,包括汽车智能解决方案、5G-A/5.5G智慧网联技术、舱驾融合域控制器和中央计算单元开发 [24][26] - 部分资金用于L2+及以上高级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的研发和商业化 [27] - 开发集成汽车功率电子产品,包括7.2kw/11kw车载充电机/直流转换器/升压器,满足新能源汽车400V/800V高压电气架构需求 [29] - 开发新一代汽车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功率为11kW,具备金属异物检测与活体保护功能 [30] - 扩大生产制造能力,包括在中国浙江省建设创新工业基地,生产汽车智能解决方案、新能源管理系统等产品 [32] - 在浙江省扩建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零件制造工厂,增加点火器、产气剂和微型气体发生器产能 [33] - 在菲律宾扩建安全气囊及安全气囊织物生产基地 [34] - 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参与国际行业展会如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等 [36] - 寻找潜在投资和并购机会,覆盖智能汽车、先进传感器、人工智能集成、机器人出租车软硬件、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及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 [36] - 改善供应链能力,采用云技术全球供应链协作系统,培养海外本土供应商 [37] - 扩大海外业务市场占有率,在匈牙利密什科兹、巴西容迪亚伊、摩洛哥丹吉尔和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等战略地点设立办事处 [37]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智能座舱域控系统市场规模2023年达523亿元人民币,预计2028年增长至1830亿元人民币,2025年起复合年增长率215% [26] - 全球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达635亿元人民币,中国市场规模251亿元人民币,预计2028年全球和中国市场规模分别增长至3002亿元和1144亿元人民币 [27] - 全球5G智能连接终端行业市场规模从2021年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16亿元人民币,预计2028年达到368亿元人民币 [28] - 全球车载功率电子市场预计2028年达到1471亿元人民币,其中直流电压转换器和车载充电机行业市场规模分别达到470亿元和939亿元人民币,升压器市场规模达62亿元人民币 [30] - 全球安全气囊市场2024年收入规模为81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汽车被动安全行业市场份额505%,预计2029年达到1130亿元人民币 [35] - 中国2023年占全球汽车销售额322%,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940万辆,占全球销售额622% [33] - 预计202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增长至3800万辆,中国仍为最大新能源车市场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