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

搜索文档
喝珍三十中问界M9!全国首位中奖者诞生
格隆汇· 2025-07-11 07:20
品牌营销活动 - 公司举办"喝珍三十,中问界M9"锦鲤大奖交车仪式,向首位"城市锦鲤"邹俊交付问界M9大奖 [1] - 活动通过购买珍三十开盖扫码参与,奖品包括问界M9、纯金金条、商城积分等,中奖率达100% [9] - 邀请姚安娜担任白酒"申遗大使",基于其新生代影响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6] 产品与市场表现 - 近期推出的"大珍"产品在酒体品质、包装设计、防伪溯源和质价比等方面赢得消费者青睐,一经上市便实现大卖 [8] - 公司通过万商联盟创富论坛打造超级组织,构建卖酒的全国高速公路网络,为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6] 消费者互动与体验 - 中奖消费者邹俊受邀参加珍酒回厂游活动,深入体验酿酒车间、封坛酒库、博物馆等,并参与"国之珍宴"品鉴会 [8] - 邹俊表示参观后对珍酒品质更加信赖,并会向更多人推荐珍酒 [8] 高管观点 - 董事长吴向东表示问界M9搭载华为鸿蒙智行系统,集科技感、舒适性与安全性于一身,是其最喜爱的车型 [5] - 吴向东对当前行业环境仍充满信心,认为行业正在经历格局重构、消费群体迭代与品牌价值重塑 [6] - 吴向东表示将通过个人IP打造,为企业和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 [8]
制裁不断、缺货“阴云”,大疆为何仍能牢牢占领美国市场?
36氪· 2025-07-09 06:19
公司发展历程 - 2006年公司创始人汪滔在深圳80平方米民宅创业,2022年营收超300亿元人民币,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约80%份额 [1] - 2014年公司无人机销量达40万架,销售额5亿美元,利润1.2亿美元,2016年北美市场贡献40%海外收入 [2] - 2011-2016年全球销售额增长160倍,2017年营业额180亿元人民币,海外收入占比80%,北美为第一大市场 [5] - 2013-2017年销售收入从8.2亿元跃升至175.7亿元人民币,2015-2017年净利润从14.2亿元增至43亿元,同比增长122.8% [4] 市场表现与份额 - 2020年美国市占率达47%,2024年58%美国无人机运营商使用公司设备,商业和政府领域占比70%-90% [3] - 美国警察和消防部门无人机90%以上为公司产品,特勤局2022年采购20多架 [13] - 2020年公司面对15%关税反涨价13%,市场份额不降反升 [17] 产品与技术突破 - 2012年推出精灵Phantom1无人机,定价679美元,实现"到手即飞",推动美国市场从小众转向大众 [4] - 早期核心技术包括自研多旋翼飞行控制系统和稳定航拍云台 [4] - 产品覆盖房地产、影视制作、消防、执法等多元领域,被媒体称为"无人机界的苹果公司" [12][13] 营销与品牌建设 - 早期通过DIYDrones等航模论坛建立口碑,后期布局YouTube、Instagram等社媒平台累积超1000万粉丝 [5][6][7] - 与Casey Neistat等YouTube顶级KOL合作,发起DJIChallenge等UGC活动强化品牌力 [6] - 产品植入《国土安全》《生活大爆炸》等美剧,2015年与ABC合作航拍火山喷发节目 [12] 渠道策略演进 - 2010年前通过论坛点对点直销,2010年后拓展eBay、亚马逊及专业代理商 [14] - 2015年成为亚马逊VC供应商,2016年与苹果合作进驻400家Apple Store并获新品首发权 [14][15] - 2019年进入百思买线下门店,2024年纽约第五大道开设北美首店,形成全渠道销售网络 [16][17] 国际化路径 - 2010年通过香港航模展获取海外订单,主攻北美市场因目标用户集中于海外航模及影视行业 [5] - 2011年成立北美分公司,采用"未来无所不能"口号突破大众市场 [9][10] - 产品定位高端,被《经济学人》《时代》等主流媒体誉为"中国机器人代表" [12]
红牛什么都干,除了生产红牛
36氪· 2025-07-09 00:02
核心观点 - 红牛本质上是一家以营销驱动的公司,而非传统饮料制造商,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塑造和内容营销[4][8][31] - 公司通过极限运动营销策略突破功能性饮料市场瓶颈,将小众产品转化为大众消费品[14][16][18] - 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将生产全部外包,专注于高附加值的品牌建设环节[27][31][43] 商业模式 - 将饮料生产完全外包给奥地利代工厂Rauch,2024年全球销售126.7亿罐均为代工生产[7] - 建立完整传媒产业链,旗下Red Bull media house拥有电视台、电影团队、出版社等全媒体矩阵[4] - 传媒业务覆盖Xbox、PS5等游戏平台,并率先适配苹果Vision Pro[5] 营销策略 - 选择极限运动作为核心营销场景,以较低成本获取高传播效应[14][15] - 2012年策划Red Bull Stratos平流层跳伞项目,YouTube播放量超10亿次[18][22] - 通过体育赛事赞助实现品牌曝光,F1车队投资23亿美元带来年均3亿美元曝光价值[36] 品牌溢价 - 百毫升单价5.76-6.32元,是可口可乐价格的14倍[38] - 西方国家零售价达到生产成本的近40倍[39] - 不同地区产品存在显著价差:奥地利版15.8元/罐,中国版4.48元/罐[40] 体育投资 - 拥有2支F1车队、5家足球俱乐部及多个运动队,均以红牛命名[32][34] - F1车队Toro Rosso在2018年实现180万美元盈利,兼具品牌与商业价值[36] - 通过德国足球俱乐部RB莱比锡等投资建立体育产业生态[32] 行业启示 - 消费品行业技术门槛有限,品牌附加值比产品本身更具竞争力[31][43] - 营销与产品同样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理念在现代商业中存在局限性[42] - 成功案例证明市场部门可以成为利润中心而不仅是成本中心[37]
红牛什么都干,除了生产红牛
远川研究所· 2025-07-07 12:36
公司商业模式 - 红牛本质上是一家以营销为核心的广告公司而非饮料生产商 将生产全部外包给奥地利代工厂Rauch 2024年全球售出的126.7亿罐饮料没有一罐由公司自产[6][11][34] - 通过极限运动赞助和自建媒体公司Red Bull media house构建内容生态 拥有电视台、电影团队、出版社等全媒体矩阵 年运营1200多场赛事活动[7][8][21] - 采用轻资产模式专注品牌溢价 250ml装奥地利版红牛售价达15.8元 是可口可乐单价的14倍 西方市场零售价约为生产成本的40倍[54][55][56] 营销战略 - 差异化选择极限运动赛道 以低成本赞助换取高传播效果 如2012年平流层跳伞项目YouTube播放量超10亿次[18][22][27] - 通过体育内容自制实现营销闭环 2018年F1车队Toro Rosso在创造3亿美元品牌曝光同时实现180万美元盈利[50][51] - 全球收购体育资产并强制冠名 包括2支F1车队、5家足球俱乐部 通过"RB莱比锡"等擦边球命名规避监管[45][49] 产品策略 - 配方采用公开基础成分(咖啡因+牛磺酸+B族维生素) 根据不同市场微调浓度 泰国版牛磺酸含量达1000mg/罐而中国版仅137.5mg[35][36][56] - 包装设计具有强辨识度 银蓝铝罐造型成为品牌符号 但仿制门槛低导致假货泛滥 重庆查获的"奖一红牛"涉案金额达3000万元[37][38][40] - 中国特供版采用"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广告语 与全球版"Red Bull gives you wings"形成文化区隔[5] 行业启示 - 消费品竞争核心在于品牌附加值而非生产技术 红牛944亿元年营收证明营销投入能创造超额溢价[56][65] - 轻资产模式成为行业趋势 将低附加值生产环节外包 娃哈哈等企业也采用类似代工策略[61][62] - 内容营销正在重构消费品价值链条 lululemon等品牌通过文化认同实现产品溢价[20][65]
夏日营销的温度计:品牌如何在梗文化、人物共鸣与场景体验中赢得年轻人
经济观察报· 2025-07-07 09:52
品牌营销趋势观察 - 2025年夏季第一周多个行业品牌采用"共情"策略与用户互动 包括外卖 美妆 电商 运动等领域 [2] - 行业营销重点从单纯内容输出转向内容与场景的新平衡演练 [2] - 品牌营销底层逻辑转向情绪 节奏 关系与参与感的重新构建 [15] 美团外卖营销策略 - 6月30日上线新广告将小龙虾"工具化类比" 通过超现实视觉呈现强化产品存在感 [5] - 创意核心在于用"幽默+比喻"压缩传播产品价值主张"足量 饱满 有性价比" [5] - 在短视频时代利用"梗"作为高信息密度叙述单位 实现品牌价值高效传播 [5] 闲鱼代言人策略创新 - 7月1日宣布刘宇宁为首位代言人 突破传统代言模式 [8] - 代言人深度融入社区生态 参与开屏视频 打卡挑战等互动活动 [8] - 营销策略从"面孔信任"转向"场景共存" 从"曝光行为"升级为"社群内嵌" [8] lululemon夏日营销 - 发起"夏日乐挑战"活动 邀请贾玲与汪顺组成非典型运动CP [10] - 传递"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动感"的理念 弱化专业标准强调参与感 [10] - 活动在社交平台引发大量UGC内容 用户以个性化方式响应品牌 [11] 珀莱雅情感营销 - 6月30日官宣邝玲玲为红宝石系列"灵感大使" 围绕"年轻的秘密"展开传播 [14] - 通过人物叙事重新定义"抗初老"与"自我价值感知" [14] - 选择具有"非工业化流量"特质的代言人 建立与用户的价值立场共鸣 [14] 行业趋势总结 - 营销正转变为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温柔连接方式 [16] - 成功营销案例共同特征是将品牌形象变得更接近用户群体 [18] - 各品牌通过不同方式探索如何成为用户"愿意靠近 分享 记住"的存在 [18]
LV巨轮“撞飞”星巴克?引发一场商业风水战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01 14:20
LV全球第三家"巨轮"旗舰店落户上海 - LV在上海南京西路开设全球第三家刻有logo的大型建筑装置"巨轮",前两家位于纽约和巴黎[1] - 该旗舰店总面积达1600平米,包含三层结构,融合展览空间、专卖店和人均800元的高端餐厅[1][3] - 建筑白天呈现冷峻风格,夜间通过灯光设计实现流光溢彩的视觉效果[2] - 采用预约制运营,7月预约已满,首批受邀用户需满足2025年上半年消费30万元的门槛[8] 沉浸式体验与品牌战略 - 突破传统奢侈品门店模式,打造包含露台咖啡区、秀场式展览空间的沉浸式综合体[3] - 通过"船"的体验设计强化品牌旅行基因,呼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历史定位[8] - 选址毗邻星巴克亚洲首家烘焙工坊甄选店,形成高端商业集群效应[10] 风水话题引发的营销事件 - 建筑船头朝向星巴克门店引发风水争议,被解读为"撞飞"星巴克的象征[11][13] - 星巴克官方巧妙回应,通过品牌典故(源自《白鲸记》的海妖形象)化解负面解读[21][23] - 双方借势形成"魔法对轰"营销,星巴克门店客流量显著提升[24][26] 协同效应与商业价值 - LV旗舰店带动周边商业复苏,激活吴江路商圈整体活力[35] - 形成"观船经济"现象,星巴克30元咖啡成为LV30万消费门槛的平替体验[27] - 品牌间关系从"风水相克"转化为相互导流的商业伙伴,类比微软与苹果的竞合关系[34] - 用户自发拍照传播形成二次传播,为双方带来额外流量与销售转化[31][32]
钟睒睒“打新” if 椰子水;多地柠檬价格上涨;飞天茅台价格回升 | 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29 15:28
IFBH港股上市 - IFBH将于下周一在港股挂牌 暗盘段一度大涨97.8%至55港元 最终收报44.75港元 较发行价27.8港元涨60.97% 每手200股赚3390港元 公开发售部分接逾23.6万人申请 [2] - 按零售额计算 IFBH自2020年起在中国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连续五年蝉联榜首 2024年市场占有率约34% [2] - IFBH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 截至2024年底仅有46名员工 2023年净利润1675万美元 2024年同比大增99%至3332万美元 净利润率从19.2%升至21.1% [2] - 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通过道合承光私募参与国际配售 获得84.68万股 个人持有至少25万股 [3] 柠檬价格上涨 - 全国柠檬批发均价由4月的9.94元/公斤上涨至6月的12.83元/公斤 北京新发地市场从7.5元/公斤涨至14元/公斤 同比翻番 [5] - 全球主产区遭遇极端天气 预计2025年全球柠檬减产6% 中国1-5月柠檬和酸橙出口3.6万吨 出口额3.4亿元 柠檬汁出口256.5吨 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 [6] - 蜜雪冰城等拥有自有柠檬生产基地的茶饮品牌成本可控 但部分中小品牌已下架柠檬水单品 [6] 泡泡玛特业务拓展 - 泡泡玛特正在招聘冰箱、咖啡机等家电领域人才 薪资12000-45000元 项目为A+及以上大投入项目 [7] - 家电行业人士分析认为泡泡玛特更可能设计销售符合自身品牌的小家电作为周边产品 而非大规模进军家电行业 [7] - 泡泡玛特近期动作频频 包括开设独立珠宝品牌popop北京首店 成立电影工作室并计划推出LABUBU动画剧集和大电影 [8] 飞天茅台价格波动 - 25年飞天茅台原箱报1920元/瓶 较上一日涨50元 散瓶价1840元/瓶涨40元 [10] - 此前一个月内飞天茅台连续跌破2000元、1900元、1800元三道关口 1800元被视为经销商综合成本线 [11] - 茅台部分省区经销商联谊会就"稳市稳价"达成一致意见 包括限制供货渠道和加强市场巡查 [11] LV上海营销活动 - LV将"路易号"巨轮驶进上海南京西路商圈 为全球第三座以硬箱为灵感的艺术地标 总面积1600平方米 融合展览、精品店和餐饮三种业态 [14] - "路易号"将于6月28日对公众开放 此前举办24小时私享活动 南京西路商圈集聚2000余个国内外品牌 国际品牌占比超70% [14][15] 茶百道新品表现 - 茶百道上新荔枝系列饮品"荔枝冰奶"和"海盐荔枝冰茶" 上市一小时卖出五万杯 当天中午销量突破十万杯 [17] - 饮品使用广东廉江妃子笑荔枝鲜果榨汁 一杯大杯约用19颗荔枝 依靠冷链能力实现全国配送 [17] 其他品牌动态 - 蜜雪冰城入选《时代》"全球100家最具影响力企业"榜单 被称为"价格低廉得令人无法抗拒" [19] - 齐云山食品冲刺港股IPO 2024年度收入3.39亿元 年内溢利5319.9万元 [20] - 农夫山泉正式进入香港市场 产品将在超过3500个销售点上架 东方树叶香港区代言人为佘诗曼 [21] - 瑞幸咖啡投资30亿元建设厦门创新产业园 建成后年烘焙产能5.5万吨 将与现有基地形成年总产能15.5万吨的供应网络 [22]
交流速递|小菜园(0999.HK)基本面继续优化,短中长期均具价值催化剂
格隆汇· 2025-06-27 11:21
短期经营表现 - 5月同店销售回正 6月持续修复 下半年预计同店持平或微涨 [1] - 前5月利润保持双位数高增长 全年净利润有望超此前指引 [1] - 商场议价能力提升 外卖渠道抽点成本优化 24年新店自然爬坡成熟 [1] - 小店化策略降低资本开支 带动人效和坪效提升 前5月现金回收期恢复 单店月度净利润环比提升 [1] - 三季度进入开店高峰期 全年新开门店略超120家 年底门店总数达800家 [2] 单店效率与门店扩张 - 单店模型效率持续优化 供应链优势加强 马鞍山加工厂9月建成11月投产 实现菜品标准化和降本 [3] - 下半年适当发力品牌营销 为单店效率和门店数量提供保障 [3] - 在单店效率和门店数量两大关键维度实现并进 [3] 中长期发展空间 - 国内门店空间测算显示可再开2000-3000家 市占率有提升空间 [4] - 国内门店达3000家后将重点发力海外 预计今年落地香港 [4] - 菜手品牌卡位社区食堂方向 已开4家店并形成稳健单店盈利模式 [4] 股东回报与组织优势 - 内部激励体制优秀 每年坚持分红 激励骨干员工 留足股权激励池 绩效与一线员工能力挂钩 [5] - 组织机制独特 创始人专注公司发展 选品经典广谱性高 利润率行业领先 [5] - 具备抗周期中餐龙头潜力 品牌势能上升阶段 价值重估刚刚启程 [5]
从爆款到长红,品牌营销要平衡好六个维度
36氪· 2025-06-25 00:52
病毒式传播的演变 - 病毒式传播曾是营销黄金标准 如澳大利亚墨尔本2012年铁路安全宣传"蠢蠢的死法"成为史上最受喜爱公共安全活动之一 [1] - 当前负面内容更易走红 杜嘉班纳2018年争议广告导致中国市场损失4亿美元销售额 Hootsuite 2023年报告显示仅5%爆款内容且多为负面 [1] - 病毒式传播仍是品牌回忆和消费者参与度重要驱动因素 需重新评估追求爆款的策略价值 [1] SPREAD框架概述 - 基于社会科学研究开发的六维评估体系 帮助品牌在内容发布前优化传播潜力 [2] - 框架目标为实现影响力与可分享性的平衡 通过高管教育课程持续完善 [2] 社会有益且敏感维度 - 多邻国2024年语言平等活动获8亿TikTok浏览量 带动全球下载量增长54% [3] - 多芬"美丽的代价"活动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 获66亿次曝光并推动销售额增长5.5% [3] - 关键评估标准包括内容价值传递 情感共鸣强化及社会敏感问题考量 [4] 有激发性维度 - 巴塔哥尼亚"不要买这件夹克"成功结合可持续使命与消费反思 [4] - Elf Beauty 2024年董事会多样性活动实现23亿曝光 品牌认知度提升20% [5] - 苹果2023年iPad广告因摧毁创意工具意象遭抵制 显示激发需服务核心价值 [5] - 百事可乐2017年广告因简化社会矛盾24小时内下架 [6] 可复制维度 - TikTok"罗马帝国"趋势引发21亿浏览 催生1.2万品牌二次创作 [7] - 亨氏"来画番茄酱"活动获580万美元免费曝光 限量产品3小时售罄 [7] - 评估重点包括用户参与便捷性及内容复杂度的平衡 [8] 激活情绪维度 - 爱彼迎2021年房东故事系列推动流量增长15% 净收入同比增280%至8.34亿美元 [8] - 佩洛顿圣诞广告因性别歧视争议显示情感基调误判风险 [9] 模棱两可维度 - 乐高"重建世界"活动带动收入增长14% [9] - Wrogn品牌神秘营销单日获4200万曝光 利用解码心理激发参与 [9] 分布式维度 - 多莉·帕顿挑战通过跨平台个人照片风格对比实现自然传播 [11] - 迪士尼分享你的耳朵活动结合慈善捐款机制提升分享动力 [11] - 芭比电影AI海报工具月产400万用户图片 推动文化现象形成 [11] - 关键要素包括跨平台适配性 标签引导及社群传播机制设计 [14]
伯希和销售费用狂飙近10亿:研发费用杯水车薪,屡屡违规被罚
新浪财经· 2025-06-24 00:52
公司概况 - 伯希和是中国内地三大国产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之一,2024年市场份额为5.2% [1] - 公司创立于2012年,提供户外服饰及装备,涵盖服装、鞋类以及装备及配饰 [2] - 产品平均售价在500-2000元左右,定位为始祖鸟平替 [1] - 2022-2024年推出417个服装SPU,其中26个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78亿元、9.08亿元和17.66亿元,年增长率分别为139.9%和94.5% [3] - 同期毛利分别为2.05亿元、5.29亿元和10.53亿元,毛利率从54.3%提升至59.6% [3] - 净利润分别为2431.1万元、1.52亿元和2.83亿元,净利率从6.4%提升至16.0% [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051.7万元,主要因存货增加3.91亿元和应收款项增加1.29亿元 [10] 业务结构 - 服装类产品收入占比从80.7%提升至91.1%,2024年达16.08亿元 [2] - 线上DTC渠道收入占比从87.5%降至76.5%,2024年为13.51亿元 [2] - 线下门店从2022年30家增至2024年146家 [3] 营销与研发 - 2022-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合计9.84亿元,占收入30%左右 [6] - 广告及推广费用三年合计近6亿元,占销售费用六成 [6][7] - 研发投入分别为1360万元、1980万元和3150万元,占收入比例从3.6%降至1.78% [7] - 2024年10月聘请成毅代言,活动产生10亿浏览量和6000万元GMV [3] 运营指标 - 存货从1.54亿元增至5.95亿元,周转天数在189-279天 [9] - 应收账款从5030万元增至2.32亿元,周转天数在31-47天 [9]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3.54亿元,2025年3月增至6.09亿元 [10] 公司治理 - 创始人刘振、花敬玲合计控制63.17%表决权 [11] - 2024年资产回报率27.3%,股本回报率44.8%,资产负债率36.03% [11] 品牌争议 - 2025年4月因品牌名称与敦煌文物劫掠者关联引发舆论争议 [12] - 黑猫投诉平台有116条投诉,涉及退款、售后、产品质量等问题 [14] - 2020-2024年多次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被市场监管部门通报 [14][15] - 2024年因虚假宣传被罚款2.5万元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