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

搜索文档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四期)完成招标 实际发行面值金额400亿元
快讯· 2025-07-14 10:33
国债发行情况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四期)已完成招标工作,计划发行400亿元,实际发行面值金额400亿元 [1] - 本期国债期限为20年,票面利率确定为1.92% [1] 发行时间安排 - 本期国债于2025年7月15日开始计息 [1] - 招标结束后至7月15日进行分销,7月17日起上市交易 [1]
筑牢经济韧性底座 多维施策稳增长谋长远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18:29
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GDP增速预计在5%以上,一季度实际GDP增速5.4%,二季度延续向好趋势[2] - 1至5月出口同比增长6%,拉动制造业生产增长6.9%[2] - 1至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7%,高于2024年底的3.2%,服务业投资和设备更新是主要支撑[2] - 1至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5%,较2024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4] - 1至5月广义基建投资增速10.4%,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速17.3%[4] - 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7%,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5%[6] 政策支持情况 - 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5月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7] - 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M2余额同比增长7.9%[7] - 财政政策力度加大,赤字率提高至4%,1至5月政府债净融资金额同比增加3.8万亿元[7] - 超长期特别国债使用进度:设备更新领域86.5%,消费品以旧换新54%[9] - 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近2.2万亿元,发行进度49.1%,快于去年同期的37.2%[9] 行业表现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通讯器材、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家具消费增速均超过20%[5][6] - "两新"政策拉动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零售高增长[4] - 出口保持韧性,"抢出口"和对东盟、拉美等经济体"抢转口"是主要支撑[4][6] 下半年展望 - 货币政策仍有降准降息空间,结构性工具创新将在上海"先行先试"[16]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三季度推出,可能定向投入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16] - 财政政策将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围提质"两新"政策[17][20] - 可能推出房地产稳定基金,规模2万亿元左右,用于保交楼、收储存量房等[17] - 政策将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关键领域,深化与东盟、"一带一路"国家合作[19][20]
上半年地方发债超5万亿元,这些资金投向了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7-03 15:15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达5.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1] - 新增债券发行2.6万亿元(同比增长43%),再融资债券发行2.9万亿元(同比增长73%) [1] - 再融资债券占比过半,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本金或置换隐性债务 [1][2] 债券资金用途分析 - 新增债券资金投向重大项目及民生项目,专项债中2.2万亿元为新增专项债(同比增长45%) [2] - 专项债投向放宽,部分用于化解隐性债务及拖欠企业账款,其余投向项目 [2] - 项目投向分布: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28%)、交通(19%)、土地储备(11%)、农林水利(5%)、医疗卫生(5%) [3] - 土地储备专项债投入力度加大以稳定房地产市场 [3] 区域发行规模排名 - 江苏省发债规模居首(约5500亿元),山东、广东、四川均超3000亿元 [3] - 湖北、北京、浙江、安徽、河北发债规模超2000亿元,湖南接近2000亿元 [3] - 江苏、山东、广东因经济发达及隐性债务置换需求,发债总额持续领先 [3] 债券期限与利率变化 - 2025年1-5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6.4年,较2024年延长2年 [4] - 平均发行利率1.95%,较2024年(2.29%)显著下降,降低融资成本 [4] 债务风险与政策动向 - 截至2025年5月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51.25万亿元,低于限额57.99万亿元 [4] - 财政部计划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及专项债发行,推动"两重""两新"工作 [4] - 三季度专项债或加速发行以形成实物工作量,为四季度预留政策空间 [4]
上半年地方发债超5万亿元,这些资金投向了哪里|财税益侃
第一财经· 2025-07-03 12:06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与结构 - 上半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约5.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1] - 新增债券发行规模约2.6万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新增专项债券发行约2.2万亿元,同比增长45% [1][2] - 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约2.9万亿元,同比增长73%,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本金或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1][2] 债券资金用途分析 - 新增债券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民生项目建设 [1] - 再融资债券中2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2] - 新增专项债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28%,交通领域19%,土地储备11%,农林水利5%,医疗卫生近5% [3][9] 区域发行特点 - 江苏省发债规模居全国首位约5500亿元,山东、广东、四川均超3000亿元 [9] - 江苏和山东获得较大额度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再融资债券 [9] - 专项债被允许投向土地储备项目,地方明显加大该领域投入 [9] 债券发行条件变化 - 1-5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6.4年,比2024年全年高出2年 [9] - 1-5月平均发行利率1.95%,明显低于去年全年水平2.29% [9] - 截至2025年5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512475亿元,控制在限额内 [9] 未来政策导向 - 财政部表态将尽早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 [10] - 三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会加快发行以实现实物工作量 [10] - 政策着力支持"两重""两新"等工作,推动促消费、扩投资等 [10]
20年、30年、50年!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定档→
金融时报· 2025-07-02 08:36
三季度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 - 三季度将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7月、8月、9月分别发行3期、4期、4期 [1] - 4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时间提前:20年期提前10天(7月14日)、50年期提前14天(9月10日)、30年期两期均提前(9月5日、9月19日) [1] - 今年首期发行时间(4月24日)较去年(5月17日)明显提前 [1] 发行规模与结构 - 上半年发行9只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5550亿元,占全年总规模42.69%,同比2024年上半年(2500亿元)大幅提升 [2] - 下半年发行总规模7450亿元,集中在三季度;四季度仅10月10日发行一期30年期 [2] - 2025年全年发行规模13000亿元,同比增加3000亿元 [3] 资金用途与政策支持 - 8000亿元用于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两新"政策(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000亿元支持设备更新) [3] - 设备更新领域:第1批1730亿元资金已安排至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第2批资金正在审核 [4] - 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前两批1620亿元资金已下达(1月、4月),第三批资金将于7月下达;今年以来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4万亿元 [4] 发行节奏与市场影响 - 2025年发行节奏明显前置,首次发行规模更高,具备加快使用条件 [3] - 发行提速旨在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效应,推动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惠民生等政策早见效 [4] - 超长期特别国债有效激发消费活力、拉动投资增长、促进产业升级,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3]
三季度4只超长期特别国债提前发行,财政靠前发力
第一财经· 2025-07-02 00:53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 - 三季度将共计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 其中有4只发行时间明显提前 [1] - 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从原计划7月24日提前至7月14日发行 提前10天 [1] - 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从原计划9月24日提前至9月10日发行 提前14天 [1] - 两只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分别从9月12日和26日提前至9月5日和19日发行 [1] 提前发行的政策背景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紧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 [2] - 财政部提出要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 支持"两重""两新"等工作 [2] - 部分地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用完 市场呼吁加快相关国债发行进度 [2] - 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将在7月下达 将制定月度资金使用计划 [2] 资金用途与发行进度 - 2025年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中 8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 [3] - 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2000亿元支持设备更新 [3] - 截至上半年全国已发行5550亿元 剩余7450亿元将在下半年发行 [3] - 下半年发行集中在三季度 四季度仅有一只定于10月10日发行 [3]
关于中央决算,重磅报告发布
金融时报· 2025-07-01 09:33
中央财政收支决算 - 2024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462.06亿元,为预算的98.1%,同比增长0.9% [1] - 收入总量108844.06亿元,包括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2482亿元、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900亿元、上年结转资金5000亿元 [1]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055.9亿元,完成预算的97.9%,与2023年基本持平 [1] - 中央财政赤字33400亿元,与预算持平 [1] 财政支出结构 - 中央本级支出40720.18亿元,同比增长6.5% [2] - 国防支出16652.08亿元,科学技术支出3619.09亿元,债务付息支出7573.15亿元 [2]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100335.72亿元,同比下降2.4% [2] - 一般性转移支付87161.44亿元,专项转移支付8174.28亿元 [2] - 增发国债结转资金5000亿元用于灾后恢复重建 [2] 债务管理 - 2024年发行国债125673.61亿元,年末国债余额345723.62亿元 [3] - 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务98042.14亿元,其中专项债务77260.98亿元 [3] - 新增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2024年完成2万亿元置换,利率下降超2.5个百分点 [3] - 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75401.25亿元,低于限额527874.3亿元 [3] 超长期特别国债 - 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支持"两重"领域1400多个重大项目 [4] - 3000亿元支持"两新"政策,包括汽车报废更新和家电以旧换新 [4] - 汽车以旧换新超680万辆,家电以旧换新6200万台,带动销售额超1.3万亿元 [4] 民生保障 - 就业补助资金支出超1100亿元 [5] - 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惠及近2000万人 [5] - 基本养老金调整3%,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元/月 [5]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亿人 [5] 2024年1-5月财政执行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6万亿元,同比下降0.3% [6]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3万亿元,同比增长4.2% [6] - 发行国债6.29万亿元,同比增长38.5% [6] - 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98万亿元,增长36.6% [6]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03万亿元,占全年安排10.34万亿元的87.3% [6]
中银晨会聚焦-20250630
中银国际· 2025-06-30 13:36
核心观点 1 - 5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幅下降,制造业对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有支撑作用,高技术制造业对工业企业盈利有带动作用,当前工业企业盈利受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需静待需求侧政策发力 [3][6]。 6月金股组合 - 顺丰控股(股票代码:002352.SZ) [2] - 安集科技(股票代码:688019.SH) [2] - 佰仁医疗(股票代码:688198.SH) [2] - 岭南控股(股票代码:000524.SZ) [2] - 青岛啤酒(股票代码:600600.SH) [2] - 索辰科技(股票代码:688507.SH) [2]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收盘价3424.23,跌0.70% [4] - 深证成指收盘价10378.55,涨0.34% [4] - 沪深300收盘价3921.76,跌0.61% [4] - 中小100收盘价6472.18,涨0.22% [4] - 创业板指收盘价2124.34,涨0.47% [4] 行业表现(申万一级) 涨幅行业 - 有色金属涨2.17% [5] - 通信涨1.79% [5] - 纺织服饰涨1.23% [5] - 电子涨0.92% [5] - 国防军工涨0.73% [5] 跌幅行业 - 银行跌2.95% [5] - 公用事业跌1.01% [5] - 食品饮料跌0.80% [5] - 商贸零售跌0.79% [5] - 石油石化跌0.64% [5] 1 - 5月工企利润数据点评 利润总额 1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04.3亿元,同比下降1.1%,增速较1 - 4月下降2.5个百分点;5月当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1%,增速环比4月下降12.1个百分点 [6] 营业收入与成本 1 - 5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增幅较1 - 4月收窄0.5个百分点,每百元资产实现营业收入72.9元,较1 - 4月上升0.4元;1 - 5月工业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0%,增幅较1 - 4月收窄0.4个百分点,营业成本同比增速仍快于营业收入增速,成本端压力或影响工业企业盈利能力 [6] 盈利能力 1 - 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实现5.0%,较1 - 4月加快0.1个百分点 [6] “量”“价”角度 1 - 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实现6.3%,增幅较1 - 4月微幅收窄0.1个百分点,生产端能支撑当期工业企业盈利;1 - 5月PPI、生产资料PPI同比增速仍为负,分别为 - 2.6%和 - 3.0%,降幅较1 - 4月分别走扩0.2个和0.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表现弱势 [7] 影响因素 本次数据弱势受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内需提振需着眼补短板,国内需求主要短板是地产,建材产品出厂价格普遍较弱,1 - 5月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长0.6%,增幅微弱 [7] 海外因素 我国原油、铁矿石等商品进口规模大,国内工业品价格受海外输入性因素影响,截至5月,原油、铁矿石进口价格较2024年12月分别下降34.8和1.5美元/吨;输入性因素叠加弱需求使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承压,截至6月26日,南华商品综合指数较2025年年初下滑2.17%,或对6月工业企业盈利造成压力 [8]
申银万国期货早间策略-20250630
申银万国期货· 2025-06-30 06: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当前市场整体有突破前期震荡向上突破迹象,股指期货建议偏多操作,股指期权建议买权操作;中长期角度,A股投资性价比高,中证500和中证1000受科创政策支持成长性高有机会带来高回报,上证50和沪深300在当前宏观环境下更具防御价值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指期货市场 - IF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3892.00、3882.40、3876.60、3846.40,涨跌分别为 -31.00、 -28.20、 -29.00、 -27.80,涨跌幅分别为 -0.79、 -0.72、 -0.74、 -0.72,成交量分别为39772.00、2237.00、56221.00、9123.00,持仓量分别为70111.00、4026.00、139367.00、40644.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4653.00、623.00、3684.00、1256.00 [1] - IH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2684.40、2680.00、2680.00、2681.80,涨跌分别为 -30.80、 -30.80、 -31.80、 -30.40,涨跌幅分别为 -1.13、 -1.14、 -1.17、 -1.12,成交量分别为20919.00、1487.00、32852.00、3919.00,持仓量分别为30525.00、1991.00、53070.00、8849.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2572.00、377.00、4634.00、1039.00 [1] - IC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5827.00、5789.80、5745.00、5631.60,涨跌分别为13.60、15.80、13.20、12.80,涨跌幅分别为0.23、0.27、0.23、0.23,成交量分别为36609.00、3200.00、32557.00、10256.00,持仓量分别为77537.00、4803.00、94551.00、52248.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1525.00、922.00、3085.00、202.00 [1] - IM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6230.20、6174.00、6110.80、5943.00,涨跌分别为12.20、10.20、6.00、1.40,涨跌幅分别为0.20、0.17、0.10、0.02,成交量分别为55188.00、4157.00、113010.00、21753.00,持仓量分别为92379.00、6821.00、167757.00、69853.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 -663.00、562.00、6063.00、1809.00 [1] - IF下月 - IF当月、IH下月 - IH当月、IC下月 - IC当月、IM下月 - IM当月隔月价差现值分别为 -9.60、 -4.40、 -37.20、 -56.20,前值分别为 -12.60、 -5.20、 -38.40、 -55.20 [1] 股指现货市场 - 沪深300指数前值3921.76,前两日值3946.02,涨跌幅 -0.61,前值总成交金额194.56亿元,成交量3434.68亿手,前两日值总成交金额165.32亿元,成交量3281.03亿手 [1] - 上证50指数前值2707.57,前两日值2738.47,涨跌幅 -1.13,前值总成交金额57.08亿元,成交量957.14亿手,前两日值总成交金额42.84亿元,成交量871.01亿手 [1] - 中证500指数前值5863.73,前两日值5838.25,涨跌幅0.44,前值总成交金额199.39亿元,成交量2433.03亿手,前两日值总成交金额180.16亿元,成交量2352.24亿手 [1] - 中证1000指数前值6276.94,前两日值6247.79,涨跌幅0.47,前值总成交金额248.56亿元,成交量3304.55亿手,前两日值总成交金额254.25亿元,成交量3437.46亿手 [1] - 行业方面,能源、原材料、工业、可选消费、主要消费、医药卫生、地产金融、信息技术、电信业务、公用事业前值分别为2143.08、2562.27、2071.13、6204.10、21117.36、7945.26、6668.87、2337.53、3109.30、2640.06,前2日值分别为2148.72、2526.57、2077.08、6240.18、21334.18、7944.62、6805.26、2328.70、3060.89、2692.89,涨跌幅分别为 -0.26、1.41、 -0.29、 -0.58、 -1.02、0.01、 -2.00、0.38、1.58、 -1.96 [1] 期现基差 - IF当月 - 沪深300、IF下月 - 沪深300、IF下季 - 沪深300、IF隔季 - 沪深300前值分别为 -29.76、 -39.36、 -45.16、 -75.36,前2日值分别为 -25.22、 -37.82、 -41.82、 -72.42 [1] - IH当月 - 上证50、IH下月 - 上证50、IH下季 - 上证50、IH隔季 - 上证50前值分别为 -23.17、 -27.57、 -27.57、 -25.77,前2日值分别为 -24.07、 -29.27、 -27.47、 -27.27 [1] - IC当月 - 中证500、IC下月 - 中证500、IC下季 - 中证500、IC隔季 - 中证500前值分别为 -36.73、 -73.93、 -118.73、 -232.13,前2日值分别为 -29.05、 -67.45、 -109.25、 -219.85 [1] - IM当月 - 中证1000、IM下月 - 中证1000、IM下季 - 中证1000、IM隔季 - 中证1000前值分别为 -46.74、 -102.94、 -166.14、 -333.94,前2日值分别为 -35.99、 -91.19、 -149.99、 -314.39 [1] 其他国内主要指数和海外指数 - 上证指数前值3448.45,前2日值3455.97,涨跌幅 -0.22;深证成指前值10343.48,前2日值10393.72,涨跌幅 -0.48;中小板指前值6457.70,前2日值6504.50,涨跌幅 -0.72;创业板指前值2114.43,前2日值2128.39,涨跌幅 -0.66 [1] - 恒生指数前值24325.40,前2日值24474.67,涨跌幅 -0.61;日经225前值39584.58,前2日值38942.07,涨跌幅1.65;标准普尔前值6141.02,前2日值6092.16,涨跌幅0.80;DAX指数前值23649.30,前2日值23498.33,涨跌幅0.64 [1] 宏观信息 - 6月28 - 29日,2025上市公司论坛在温州举行,沪深北港四大交易所相关负责人集中发声,上交所将推进"1 + 6"改革举措和示范案例落实,深交所谋划和落实创业板改革,北交所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港交所预计"A + H"上市趋势二季度越发明显,超30家A股企业已递交H股上市申请,超20家A股企业已发布H股上市计划公告 [2] - 中方决定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 [2] - 今年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下半年财政政策将加快存量政策落地,重点是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后续可能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2]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表示香港要做好"内联外通",把握机遇开拓新市场 [2] 行业信息 - 7月1日24时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机构预测汽柴油价格上调600元/吨,每升油价上涨0.49 - 0.51元,加满一箱50升92号汽油多花24.5 - 25.5元 [2] - 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经理人数达4041名创新高,较年初增长19%,较2020年初增长近一倍,99家公募资管机构182名基金经理离任,107家公募资管机构新聘275名基金经理 [2] - 今年民营银行频繁下调存款利率,部分民营银行存款利率仍超2%,头部民营银行存款利率较低 [2] - 今年1 - 5月国内客船发送旅客1.13亿人次,同比增长7.37%;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17.98万艘次,同比增长2.45%;国际航行船舶载运货物19.87亿吨,同比增长1.66% [2] 股指观点 当前市场整体有突破前期震荡向上突破迹象,股指期货建议偏多操作,股指期权建议买权操作;中长期A股投资性价比高,中证500和中证1000受科创政策支持成长性高有机会带来高回报,上证50和沪深300在当前宏观环境下更具防御价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