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端侧AI
icon
搜索文档
招商证券:苹果(AAPL.US)新机销售优于预期 把握低估果链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8:32
iPhone 17 销售表现 - iPhone 17 京东平台预订量超200万人 为iPhone 16的近10倍 [1] - iPhone 17 中国区所有配置发货时间3-4周 美国区大部分配置2-3周 优于去年同期约1-2周发货时间 [1] - iPhone 17 512G缺货无法预约 主要因升级120Hz高刷、超广角及前摄、续航快充等配置 同时降价100美元使性价比提升明显 [1] iPhone 17 Pro 系列需求 - iPhone 17 Pro 中国区发货时间3-4周 美国区除深蓝配色外2-3周 Pro Max中国区及美国区3-4周 Pro款优于去年同期1-2周 PM款在中国区优于去年同期2-3周 [2] - Pro系列等候时间仍较长符合过往趋势 外观大改版及散热/长焦/续航快充等升级亮点有望带动需求平稳向好 [2] iPhone Air 及其他产品 - iPhone Air 中国区暂未发售 美国区天蓝/浅金/深空黑色发货时间约1周 云白色2-3周 亮点包括超薄钛金属外观、自研调制解调器、前后摄同时双拍视频等 [2] - Airpods Pro3 中国区1周/美国区2-3周 Watch S11中国/美国区1周 Watch Ultra3大部分配置中国/美国区2周/2-3周 销售趋势符合预期 [2] 苹果产业链投资机会 - 苹果3年硬件创新加速周期开始 端侧AI软件和生态创新在明年值得重视 [1] - iPhone新机备货超9000万优于去年 结合未来更完备的AI功能有望进一步助推销量 [1] - 建议把握低估的果链 首推立讯精密和高伟电子 看好鹏鼎控股、东山精密等多家产业链公司 [3]
长城基金储雯玉:关注消费电子、端侧AI
新浪基金· 2025-09-15 08:28
市场趋势与行业轮动 - 市场短期分歧加大 行业轮动节奏加快[1] - 科技主线出现阶段性调整 但长期产业逻辑未改变[1] - 科技类资产估值中枢有望稳步上移[1] 消费电子行业动态 - 9月进入消费电子旺季 头部手机品牌集中发布新品[1] - Meta Celeste智能眼镜即将亮相[1] - 多重利好推动消费电子产业链热度持续攀升[1] 投资机会分析 - 算力龙头可能出现滞涨[1] - 消费电子 机器人 军工 创新药等赛道可能走出机会[1] - 市场若走势较差可能需要两三周调整消化[1] 市场资金与外部环境 - 场外资金依旧庞大 调整幅度可能不会太深[1] - 需警惕海外市场扰动因素[1] 三季报与政策预期 - 市场可能关注有边际变化的消费电子公司[1] - 端侧AI设计公司值得关注[1] - 10月重要会议可能提前传递产业支持信号[1] 技术指标表现 - MACD金叉信号形成 部分个股涨势良好[3]
iPhone 17预售比去年难抢!苹果“大年”备受期待,果链含量42%的电子ETF(515260)近2日吸金1768万元
新浪基金· 2025-09-15 06:58
电子ETF市场表现 - 电子ETF(515260)盘中价格一度上涨逾1.2%,随后回落至下跌0.16% [1] - 近2日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1768万元,反映资金对板块后市看好并逐步布局 [1] - 成份股中圣邦股份20CM涨停,拓荆科技上涨超7%,海光信息涨逾5%,中科曙光、歌尔股份跟涨 [1] iPhone 17预售与市场反应 - iPhone 17系列预售首日苹果官网及App出现访问卡顿,"苹果官网进不去"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3] - 市场分析认为今年是苹果产品升级大年,手机外观革新并新增Air系列产品线,手表等终端搭载更多自研芯片 [3] - 苹果产业链个股权重在电子ETF(515260)成份股中占比达42.78% [3] 苹果产品战略与行业影响 - 苹果发布会新品包括超薄手机、外观大改的手机以及耳机手表等新品,售价未上调 [3] - 苹果在端侧AI领域持续发力,通过自研芯片和小模型迭代推动技术升级 [3] - 新品销量和创新若超预期,可能带动苹果产业链公司订单增长和业绩提升 [3] 电子ETF投资布局特点 - 电子ETF(515260)及联接基金(A类012550/C类012551)被动跟踪中证电子50指数,重仓半导体和消费电子行业 [4] - 覆盖AI芯片、汽车电子、5G、云计算、印制电路板(PCB)等热门产业领域 [4] - 成份股包括立讯精密、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U等A股电子核心资产 [4]
兆易创新20250912
2025-09-15 01:4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存储芯片(Norflash、DRAM、SLC NAND Flash)、MCU(微控制器)及定制化存储领域[2][7][8] - 公司为兆易创新(GigaDevice),国内存储与模拟、MCU龙头企业[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存储业务增长动力** - Norflash全球市场规模约30亿美元 公司市占率全球第二 远期规模有望达50亿美元 受益于可穿戴设备、AI PC、工业及服务器需求增长及国产化趋势[7] - 利基型DRAM占全球DRAM千亿美元市场约10%(百亿美元) 三大原厂(三星、美光、海力士)逐步退出 公司凭借制程节点优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及DDR4/LPDDR4产品认可度 预计两到三年内高速增长 中长期收入有望超10亿美金 毛利率修复至20%-30%[8][9][15] - 定制化存储产品(形态类似HBM)通过叠层提升容量与带宽 适配端侧AI及大数据传输场景 公司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领先台系对手至少一个代际 拥有3-4年研发先发优势[13][15] **2 技术研发与产能保障** - 研发人员数量持续扩张 专利数量增长 为业务开拓提供专利护城河[6] - 与长鑫存储通过股权投资及合同绑定代工合作 专注利基型与定制化存储(长鑫专注主流DRAM) 确保产能落地[10] - SLC NAND Flash制程达24纳米(向19纳米推进) 重点发力车规级市场以满足汽车高可靠性需求[11][12] **3 产品线与市场拓展** - MCU产品线覆盖61大类(含车规级) 价格触底 受益工业及汽车需求增长 为公司提供稳定收入 并依托MCU平台扩展模拟IC设计(通过收购)[14] - 高管团队稳定 持续股权激励调动技术人员积极性[5] - 2024年起收入与利润恢复增长 反映需求回暖及市占率提升[6]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通过青云科技持有78%股权并进行员工股权激励 彰显对定制化存储产品线长期信心[4] - 定制化存储产品功耗低于HBM 更适配电池供电设备(如PC、手机)[13] - 利基型DRAM与定制化存储两条产品线远期均有望实现超10亿美金收入[15] **数据与单位换算** - Norflash市场规模:30亿美元 → 远期50亿美元[7] - DRAM市场规模:千亿美元(利基型占10% 约百亿美元)[8] - 利基型DRAM收入目标:超10亿美金[9][15] - 股权占比:青云科技78%[4]
200亿美元端侧AI风口,瑞芯微、晶晨、全志谁封神?
搜狐财经· 2025-09-14 02:55
业绩表现 - 瑞芯微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32亿元,同比增长45.23%,净利润4.50亿元,同比增长190.42% [4] - 晶晨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18亿元,同比增长15.27%,净利润5.21亿元,同比增长39.62% [4] - 全志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36亿元,同比增长8.75%,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6.62% [4] 盈利能力 - 瑞芯微毛利率42.29%,净利率25.96%,均位居三家公司之首 [4] - 晶晨股份毛利率38.72%,净利率14.82% [4] - 全志科技毛利率35.16%,净利率12.05% [4] 技术实力 - 瑞芯微知识产权累计申请数1681个,获得数1072个,新增申请50个,获得21个 [7] - 晶晨股份新增知识产权申请42个,获得19个,累计申请938个 [7] - 全志科技新增知识产权申请37个,获得34个,累计申请1100个 [7] 制程工艺 - 晶晨股份6nm芯片2024年下半年商用上市,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超400万颗 [7] - 瑞芯微正在研发5nm节点RK3688M芯片,将接棒RK3588M [7] 算力性能 - 全志科技A733芯片AI推理算力为3Tops [9] - 瑞芯微自研NPU算力区间2-6Tops [9] - 晶晨股份A系列SoC芯片最高支持5Tops神经网络处理器 [9] 市场布局 - 晶晨股份深耕音视频领域,智能机顶盒芯片龙头,8K芯片S928X在国内运营商招标中囊括全部市场份额 [5][9] - 瑞芯微重点布局汽车电子和机器人领域,与广汽、宇树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6][9] - 全志科技产品线覆盖智能家居、智能音响、新能源汽车等多个场景 [6] 客户结构 - 晶晨股份深度绑定运营商和流媒体平台,产品获奈飞、谷歌、亚马逊认证,应用于三大运营商 [10] - 瑞芯微与广汽、宇树科技等头部客户深度合作,产品进入多款热销车型和机器人产品 [11][15] - 全志科技客户覆盖小米、百度、阿里、美的、海尔及长安、一汽、上汽、吉利等车企 [11] 行业趋势 - 端侧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 [16] - 端侧AI主要驱动力包括数据隐私保护、低延迟响应、降低运营成本和网络覆盖限制 [16]
秒空!“iPhone 17抢不到”!苹果官网崩了
证券时报· 2025-09-13 03:30
北京时间9月12日晚8点,iPhone 17系列正式开启预售,立即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抢购狂潮。 据京东平台数据显示,iPhone 17全系列预约总量突破700万大关,其中标准版机型预约量成为系列产品中当之无愧的"人气王"。与此同时,苹果官网因流量过载一 度出现卡顿,"iPhone 17抢不到"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首,消费者抢购热情可见一斑。 这一预售盛况超出了市场预期,展现了苹果在高端手机市场难以撼动的品牌号召力。 发货已排到10月 记者从苹果官网、苹果天猫旗舰店、苹果京东自营旗舰店了解到,截至发稿,iPhone 17全系首发均已售罄。 ● Apple 前海壹方城 目前无货 送货至:光明区 (▽)不提供 3 小 ▼ iPhone 17 256GB 黑色 RMB 250/月 (24 期) 或 苹果京东自营旗舰店已再次开启预约,截至目前iPhone 17全系列的预约总量超200万。而在苹果天猫旗舰店中,记者发现,iPhone 17系列的送货时间将在39天 内。 苹果官网显示,iPhone 17系列的送货时间已排至10月15日之后。 Apple 前海壹方城 目前无货 1 今天订购。送货至光明区,预计送达日期: 2025 ...
秒空!“iPhone 17抢不到”!苹果官网崩了
证券时报· 2025-09-13 03:24
预售表现 - iPhone 17系列全球预售引发抢购狂潮 京东平台预约总量突破700万 [1] - 苹果官网因流量过载出现卡顿 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首 [1] - 全系机型首发售罄后 京东平台重新开启预约并迅速突破200万 [1] - 天猫旗舰店送货时间排至39天内 苹果官网显示发货已排到10月15日之后 [1][3] 产品配置升级 - A19/A19 Pro芯片AI算力达45TOPS 显著提升端侧AI能力并配合散热优化 [9] - Pro系列后置摄像头全面升级至4800万像素 采用铝金属一体成型和二代超瓷晶面板 [9] - Pro Max首次推出2TB存储版本 同时全系取消128GB配置 256GB成为新起售规格 [9] - 标准版起售价维持5999元不变 但存储容量翻倍 且256GB版本支持"国补"立减500元 [9] 新机型特点 - iPhone Air主打轻薄旗舰 机身厚度仅5.6毫米 为苹果史上最薄iPhone [10] - 采用减配版A19 Pro芯片 搭载单摄像头并支持eSIM技术 [10] 供应链反响 - 苹果概念股持续活跃 立讯精密9月11日涨停 工业富联连续两日涨停后12日再涨超4% [12] - 机构认为iPhone进入强产品周期 新机型与端侧AI布局将推动创新周期 [12] - 供应链标的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因AI创新落地及2026年折叠屏手机预期 [13]
消费电子行业动态研究报告:2025年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跟踪,看好果链中长线投资机会
华鑫证券· 2025-09-12 15:36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消费电子行业"推荐"评级 [8] 核心观点 - 苹果2025年秋季新品发布会发布iPhone 17系列、AirPods Pro3及Apple Watch等多款产品 产品更新稳中求进 A19芯片性能显著提升 更好执行端侧AI任务 散热和耐用性得到改善 [8][15] - Apple Intelligence实现多维功能升级 从"能看懂与生成"迈向"能理解上下文并替用户完成事情" 包括实时翻译、视觉智能增强、向开发者开放基础模型等 [7][47][57] - 看好苹果iPhone17系列新机以及未来折叠机的相关投资机会 预计2026年将发布折叠机产品 果链在中长期迎来新的投资机会 [8] - 建议关注蓝思科技和立讯精密 [8] iPhone 17系列产品总结 - iPhone Air采用超薄设计 厚度仅5.6毫米 钛合金机身 两侧采用第二代超瓷晶面板 抗刮擦性能提升3倍 抗裂性能提升4倍 [4][16] - iPhone Air配备6.5英寸XDR显示屏 户外峰值亮度高达3000尼特 后置4800万像素融合摄像头 前置1800万像素摄像头 [4][18] - iPhone Air搭载A19 Pro芯片 六核CPU和五核GPU 全新C1X芯片速度是C1两倍 N1芯片集成Wi-Fi 7等连接功能 [4][20] - iPhone Air电池3149毫安 结合MagSafe提供合计40小时视频播放时间 [4][21] - iPhone 17 Pro和Pro Max采用全新铝合金一体成型机身 背面配备超瓷晶护盾 抗裂性能较上一代提升4倍 [5][22] - iPhone 17 Pro和Pro Max分别配备6.3英寸和6.9英寸显示屏 户外峰值亮度3000尼特 户外对比度提高2倍 [5][22] - Pro系列后置4800万像素三镜头系统 长焦镜头支持4倍变焦达100毫米焦距以及8倍远摄变焦达200毫米焦距 [5][26] - Pro系列搭载A19 Pro芯片 6核CPU和6核GPU 性能提升约40% [5][27] - iPhone 17 Pro电池4252mAh 较iPhone16 Pro提升18.7% 提供33小时视频播放时间 Pro Max电池5088mAh 提升8.6% 提供39小时视频播放时间 [5][27] - Pro系列搭载VC均热板 热传导率是过去钛金属20倍 有效解决高性能运行散热问题 [5][27][28] AirPods Pro3总结 - 主动降噪性能比AirPods Pro 2强2倍 比初代强4倍 [5][31] - 通透模式下音乐播放时间最长10小时 比上一代提升67% 开启降噪后最长8小时 [5][31] - 提供全新定制心率传感器和集成锻炼体验 可追踪心率和卡路里燃烧情况 [5][31] Apple Watch总结 - Apple Watch Series11新增高血压提醒和睡眠评分功能 续航24小时 [6][38] - Apple Watch Ultra3配备全新OLED和LTPO3显示屏 新增卫星通信功能 续航42小时 [6][43][44] - Apple Watch SE3采用S10芯片 支持全天候显示屏和手势操作 新增睡眠呼吸暂停提醒和睡眠评分 电池续航18小时 充电速度提升2倍 [39][40] Apple Intelligence总结 - 实时翻译功能集成到信息、FaceTime和电话应用中 完全在设备上运行 保障隐私 [7][47] - 视觉智能扩展至iPhone屏幕 可搜索和处理屏幕内容 识别事件并建议添加到日历 [7][55] - 向开发者开放Foundation Models框架 支持离线AI推理 三行代码即可访问Apple Intelligence模型 [7][57] - 快捷指令更强大智能 支持利用Apple Intelligence模型生成反馈并集成到快捷方式中 [58] - 采用设备端处理结合私有云计算 确保用户数据不被存储或与苹果共享 [7][64]
广和通(300638)2025 年中期业绩点评报告:主业向好发展 端侧AI和机器人开启新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9-12 12: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7.07亿元同比下降9.02% 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下降34.66% 扣非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下降36.06% [1] - 剔除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影响后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49%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4% [1] -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18.51亿元同比下降5.14%环比下降0.23% 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下降31.25%环比下降15.01% [1] - 销售毛利率16.42%同比下降5.16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5.89%同比下降2.39个百分点 [1] 业务发展 - 端侧AI业务成立AI研究院 开发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 赋能AI玩具/AI相机/AI翻译机等垂直行业商业化落地 [2] - 机器人业务组建专门团队 聚焦割草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机器人方向 AIC产品线2024年实现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批量发货 [2] - 2025年AIC产品线推出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力盒子RV-Bot 已送样国内知名具身智能公司 [2] - H股募集资金55%将投入端侧AI和机器人业务 未来继续扩充研发团队 [2] 市场机遇 - 北美5G FWA市场渗透率约9% 印度市场渗透率仅4% 预期今年将有较大增长 [3] - 国内车载领域"5G替代4G"技术迭代方向明确 新能源车智能化网联化渗透率提升带动模组升级需求 [3] - 公司智能模组方案具备显著竞争优势 已积累优质稳定客户 新客户拓展节奏加快 [3] 盈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2.2亿元/99.0亿元/117.4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亿元/7.0亿元/8.6亿元 [4] - 对应2025-2027年PE倍数分别为42倍/33倍/27倍 [4]
广和通(300638):主业向好发展,端侧AI和机器人开启新增长
浙商证券· 2025-09-12 11:2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剔除锐凌无线影响后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49%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4% [1] - 端侧AI和机器人业务被确定为长期发展新机遇 H股募集资金的55%将投入这两大领域 [2] - 海外5G FWA市场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北美市场渗透率约9% 印度市场渗透率仅4% [3] - 国内车载领域"5G替代4G"技术迭代方向明确 新能源车智能化网联化渗透率持续提升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07亿元 同比下降9.02% 归母净利润2.18亿元 同比下降34.66% [1] -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18.51亿元 同比下降5.14% 环比下降0.23% 归母净利润1.00亿元 同比下降31.25% 环比下降15.01% [1] - 销售毛利率16.42% 同比下降5.16个百分点 销售净利率5.89% 同比下降2.39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2.2亿元 99.0亿元 117.4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亿元 7.0亿元 8.6亿元 [4][10] - 对应2025-2027年PE倍数分别为42倍 33倍 27倍 [4][10] 业务发展 - 端侧AI业务已成立AI研究院 专注于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开发 赋能AI玩具 AI相机 AI翻译机等垂直行业 [2] - 机器人业务组建专门团队 聚焦割草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机器人方向 [2] - AIC产品线2024年实现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批量发货 2025年成功导入国内外多家头部客户 [2] - 推出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力盒子RV-Bot 已送样国内知名具身智能公司 [2] - FWA业务重点开拓北美和印度市场 受益于全球5G网络部署加速 [3] - 国内车载模组方案具备显著竞争优势 已积累优质稳定客户群 新客户拓展节奏加快 [3] 行业前景 - 海外FWA市场仍有充分增长空间 将带动公司相关业务发展 [3] - 车载模组升级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行业整体市场空间有望实现扩容 [3] - 公司毛利率有望呈增长趋势 受益于持续深耕高毛利率解决方案业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