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游戏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西山居《解限机》出海:讲述“命运共同体”故事的中国机甲
观察者网· 2025-08-13 02:58
近日,2025 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高峰论坛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三层上海宴会厅2召开。会上,西山居副总裁姚喆分享西山居游戏对于海 外游戏市场的认识,并通过《解限机》传递西山居对于文化出海和科技出海的认知。在出海方面,西山居用"游戏、机甲、科幻、IP打造"作为载体贴合全球 用户,实现全球"破圈"。 《解限机》自7月2日上线以来,迅速赢得全球玩家的青睐。在Steam平台上,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13.2万,创下国产科幻游戏出海新纪录。 姚喆认为,游戏出海的本质是文化出海, 而出海成功的关键在于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流浪地球》《三体》等中国科幻IP在海 外市场的成功,印证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表达,特别是科幻题材,同样能获得全球观众的共鸣。 而在过去,机甲题材的IP作品是被日本及欧美主导的。《高达》《变形金刚》 等作品对90后甚至80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这也为全球的年轻人接受机 甲游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之可以成为全球数字原生代共同认可的文化载体。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用户触媒习惯和介质不断改变。当下,我们中国人对于信息的处理吸收和接受上还是非常领先的。在相对比较发达的中国 ...
游戏出海格局洗牌,这家小厂跑赢米哈游
36氪· 2025-08-12 09:45
中国游戏出海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实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07%至95.0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3.41亿元),主要来自长线产品收益与2024年上市新品收入[2] - 全球游戏行业2024年总收入超过1840亿美元(约1.32万亿元),远超电视和电影行业收入总和[15] - 2024年中国TOP30出海手游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总收入达79亿美元(约567.4亿元),同比小幅上涨,较2019年提升25%[15] 出海常青榜产品表现 - 7月共有25款游戏入围出海常青榜,海外双端预估收入累计约2.88亿美元(约20.69亿元),其中7款游戏收入超1亿元人民币[8] - 《Gossip Harbor》以4187.35万美元(约3.01亿元)收入登顶榜首,该游戏为柠檬微趣2022年7月上线的女性向剧情合成手游[3][8][9] - 《PUBG MOBILE》收入3471.96万美元(约2.49亿元)位列第二,7月开启3.9版本更新推出变形金刚联动等新内容[3][8][9] - 《原神》收入1910.59万美元(约1.37亿元)排名第三,7月上线5.8版本"绘夏!烈日?度假村!"带来新地图和活动[3][8][9] 其他高收入常青游戏 - 《Age of Origins》收入1849.26万美元(约1.33亿元)排名第四,由壳木游戏2018年1月上线[3][10] - 《蔚蓝档案》收入1606.43万美元(约1.15亿元)排名第五,为悠星网络2021年2月上线的学园都市题材二次元游戏,7月推出"千年博览会"夏季更新[3][10][11] - 《Puzzles & Survival》收入1592.65万美元(约1.14亿元)排名第六,由三七互娱2020年8月上线[3][10] - 《Mobile Legends: Bang Bang》收入1504.65万美元(约1.08亿元)排名第七,由沐瞳科技2016年11月上线[3][10] 出海潜力常青榜表现 - 7月共有13款游戏入围出海潜力常青榜,数量较上半年减少1款[3] - 《Whiteout Survival》以8828.39万美元(约6.34亿元)收入位居第一,为点点互动2023年2月上线的4X策略手游,7月上线暑期大版本"Summer Tide 2025"[6][12][13] - 《崩坏:星穹铁道》收入7049.12万美元(约5.06亿元)排名第二,为米哈游2023年4月上线的3D回合制策略手游,7月3.4版本推动收入暴涨325%[6][12][13] - 《胜利女神:妮姬》收入3152.11万美元(约2.26亿元)排名第三,由腾讯海外发行品牌Level Infinite全球发行,7月上线双阶段大版本"Summer BOOM"[6][12][13] 新兴潜力游戏 - 《Top Heroes》收入2882.42万美元(约2.07亿元)排名第四,由江娱互动2024年1月上线[7][14] - 《恋与深空》收入1937.92万美元(约1.39亿元)排名第五,由叠纸游戏2024年1月上线[7][14] - 《绝区零》收入1795.14万美元(约1.29亿元)排名第六,为米哈游2024年7月上线的都市科幻动作RPG,7月1.4版本"风暴奏鸣曲"上线当周海外流水环比涨92%[7][14] 厂商分布特点 - 网易、壳木游戏、IGG、新创娱游、悠星网络、龙创悦动各有2款游戏入围出海常青榜[8] - 点点互动有3款游戏入围出海潜力常青榜,包括《Whiteout Survival》《Tasty Travels: Merge Game》和《Truck Star》[12][14] - 米哈游有2款游戏入围出海潜力常青榜,分别为《崩坏:星穹铁道》和《绝区零》[12]
一举三得 “固收+港股”策略“满弓”出击
新华网· 2025-08-12 06:10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开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活跃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分别超过20%和30% [1][2] - 2024年港股行情回暖 南向资金大量流入 海外资金流入势头积极 风险溢价降至较低水平 [4][6] 公募基金港股配置 - 公募机构对港股关注度显著提升 主动权益类基金 QDII基金和固收+基金均积极布局港股 [1][2] - 截至2024年底 全市场二级债基合计持有港股市值达54.2亿元 广发基金旗下产品持有7.89亿元居首 [2] - 7只二级债基持有港股市值超2亿元 广发聚鑫债券以6.09亿元居首 [2] - 8只二级债基港股持仓占比超9% 景顺长城景颐尊利债券达9.63%最高 [3] - 多只固收+基金港股持仓接近合同规定上限 广发集远和广发集轩债券分别达48.68%和49.61% [3] 固收+港股策略表现 - 固收+港股策略2024年收益率达7.95% 排名第一 超过固收+红利策略的7.29%和固收+价值策略的6.93% [4] - 2025年以来该策略收益优势扩大 多只重仓港股的偏债混合型基金收益率普遍超过7% [4] - 策略采用纯债资产打底 港股红利防御和科技龙头增厚的三重配置优势 [1][4] 重点持仓标的 - 腾讯控股成为公募基金第二大重仓股 小米集团 中芯国际等获显著增持 [2] - 基金重仓港股包括小米集团 美团 腾讯控股 中芯国际 小鹏汽车 固生堂和五矿资源等 [4] 港股估值与投资机会 - 港股估值相对A股有显著修复 未来仍有进一步修复空间 [5] - 在AI赋能下互联网和科技巨头投资逻辑强化 AH溢价率有望回到相对低位 [5] - 外资重视中国资产重估机会 港股AI应用端资产稀缺性突出 整体估值提升趋势将延续 [6] 行业配置方向 - 关注互联网龙头 汽车 文娱消费等方向 [5] - 重点关注科技创新领域的互联网平台 云计算 AI应用 游戏出海等龙头企业 [6] - 关注消费复苏相关的餐饮 酒类 体育用品 免税 本地生活服务等细分领域 [6] - 关注生物医药与创新药领域的创新药 研发外包 医疗器械等领域 [6] - 关注公用事业 电信 能源等红利资产 [6]
腾讯、网易、米哈游,7月出海收入大增!
证券时报· 2025-08-11 10:13
中国游戏行业出海表现 - 多家游戏龙头7月出海收入环比继续大增,延续上半年增长势头 [3] - 32家国内游戏厂商进入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前100名,合计收入19.5亿美元,占全球前100发行商收入的34% [5] - 全球移动与PC游戏市场重拾增长势头,合计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突破1200亿美元 [10] 主要游戏公司表现 腾讯 - 旗下《王者荣耀》《和平精英》《PUBG MOBILE》等头部游戏7月收入大幅增长,推动全球收入环比提升20% [6] - 继续占据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榜第一名 [6] 世纪华通 - 点点互动手游《Kingshot》与《Tasty Travels: Merge Game》7月收入环比分别增长34%、52%,带动整体收入环比再增10% [6] - 稳居全球收入榜第二名,仅次于腾讯 [6]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约167%,在A股游戏公司中涨幅领跑 [8] 巨人网络 - 旗下《超自然行动组》凭借题材和玩法创新迅速走红,6月、7月收入连续飙升 [7][8] - 7月在中国iOS手游收入榜中紧随《第五人格》,成为现象级爆款 [8]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约133% [8] 网易与米哈游 - 网易凭借《蛋仔派对》热度回升,7月全球收入环比大幅增长23%,位列榜单第三名 [8] - 米哈游《崩坏:星穹铁道》7月收入创2025年以来新高,推动收入环比增长28%,位列榜单第四名 [8] 行业趋势与数据 - 2025年1-6月中国自研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95.01亿美元,同比增长11.07% [10] - 2024年全球移动游戏内购收入同比增长4%,2025年预计增长6%至854亿美元,2028年预计达1065亿美元 [10] - 游戏产品出色表现(尤其出海收入增长)对股价催化作用明显 [8]
腾讯、网易、米哈游,7月出海收入大增!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04:53
行业表现 - 2025年7月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榜前100名中,共有32家国内游戏厂商,合计收入达19.5亿美元,占全球前100手游发行商收入的34% [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自研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95.01亿美元,同比增长11.07% [4] - 全球移动游戏内购收入2025年预计增长6%至854亿美元,2028年预计达1065亿美元 [5] 公司表现 - 腾讯旗下《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与《PUBG MOBILE》等游戏7月收入大幅增长,推动腾讯游戏全球收入环比提升20%,继续占据收入榜第一名 [3] - 世纪华通旗下点点互动手游《Kingshot》与《Tasty Travels: Merge Game》7月收入环比分别增长34%、52%,带动整体收入环比增长10%,稳居榜单第二名 [3] - 巨人网络《超自然行动组》凭借题材与玩法走红,6月、7月收入连续飙升,带动公司收入大幅增长 [4] - 网易《蛋仔派对》7月全球收入环比增长23%,米哈游《崩坏:星穹铁道》7月收入创2025年以来新高,推动收入环比增长28% [4] 市场反应 - 世纪华通、巨人网络今年以来股价分别上涨约167%、133%,在A股游戏公司中涨幅领跑 [4]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跌7.91%,主力资金净流入3106.7万元 [8]
库洛游戏首届嘉年华吸引超万人,“游戏+”成实体经济新动能
国际金融报· 2025-08-11 02:06
公司活动与用户参与 - 公司首届线下嘉年华KUROFEST在广州举办 两天累计吸引超万人入场 以沉浸式体验和文化交融为核心 [1] - 《鸣潮》展区1:1还原游戏经典场景 《战双帕弥什》展区通过三大特殊节点唤起玩家记忆 [1] - 玩家通过cosplay、物料交换和打卡合影展现对游戏的热爱 公司旨在打造纯粹嘉年华增强玩家归属感 [1] IP运营与商业化 - 公司推出250种周边产品 累计服务超25万用户 嘉年华现场官方周边和二创产品热销 [3] - 设置主题市集区域 玩家可近距离互动同人创作者 体现"游戏+"消费拉动能力 [3] - 未来将持续打造跨界IP内容 实现线上引流线下消费的良性循环 [3] 文化融合与社会责任 - 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公益项目"和维里奈的绿芽之约" 周边收入全部捐献用于荒漠化地区沙棘种植 [3] - 《战双帕弥什》展区融合非遗文化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木版年画拓印和金漆镶嵌技艺 [3] - 通过游戏IP使传统文化在二次元场景中焕发新生 [3] 公司战略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旗下产品包括《鸣潮》《战双帕弥什》 是中国游戏出海代表企业之一 [4] - 《鸣潮》多次登顶海内外国家和地区App Store免费榜与畅销榜 [4] - 受益于广东省网络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 坚持精品原创助力构建数字文化创新高地 [4] - IP成为中国原创游戏文化名片 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4]
游戏产业:2025市场变局观察
2025-08-07 15:04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游戏产业(移动端、端游、小游戏、二次元、SLG等细分市场) - 公司:头部厂商(腾讯、网易、完美畅游等)、中腰部厂商(元趣、江鱼、可沐等)、独立游戏团队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中腰部厂商优势**:在小程序和海外市场表现突出,因低成本和技术门槛低(如姜瑜、袁旭等产品)[1][2] - **头部厂商滞后**:受制于高成本、流程复杂,转型困难(如网易、腾讯在小程序市场技术倒退感)[2] - **未来趋势**:预计2026-2027年头部厂商通过技术积累推出高品质产品“降维打击”[1][2] **2 产品发布延期与调整** - **原因**:玩家审美变化(如《逆水寒》冲击MMO市场)、搜打车品类崛起、三角洲/超自然行动等新机会[3][4] - **案例**:完美世界《诛仙2》、畅游《天龙八部归来》因市场调整延期[3] - **下半年计划**:畅游、网易将推出调整后的FPS游戏(国庆档)[4] **3 移动端发行运营变化** - **竞争减缓**:红海市场成本上升(买量成本增加),新品投放减少(如三七互娱2025H1新品减少60%)[5] - **策略转向**:公司侧重私域流量,通过用户粘性降低成本[5] **4 用户年龄结构与品类偏好** - **年轻用户需求**:95后更注重公平(如苏打车类游戏)和自由度,数值驱动游戏(MMORPG)获客成本上升[6] - **案例**:《逆水寒》以“不卖数值+外观强化”冲击传统MMO[6] **5 二次元市场两极分化** - **现状**:头部产品吸量(如米哈游新作),中腰部产品生存困难[7][11] - **发展路径**: - 小成本创新(如《明日方舟》塔防+卡牌) - 高投入大作(开发费用数亿)[11] **6 SLG市场趋势与挑战** - **突破点**:吸引非SLG用户(70%未接触过SLG),通过前期设计转化(如元趣、江鱼)[8][9] - **竞争劣势**:大厂迭代慢,中小厂商灵活占优[9][10] **7 小游戏市场问题** - **增速快但盈利难**:平台抽成高(小程序)、用户LTV有限,商业化过度下沉[13] **8 渠道变化与TapTap崛起** - **抽成乱象**:安卓渠道抽成高达50%,苹果30%[14] - **TapTap优势**:无抽成,首周新增用户占比50%~60%,成主流渠道[15] **9 端游市场趋势** - **稳中有升**:2024-2025年持续增长[16] - **三类机会**: - 高品质国产单机(如《黑悟空》销量超100万套)[17] - 独立游戏(中国团队数量多)[18] - 互动影游(成功率低,127款中仅7款盈利)[18] **10 政策与产品分析** - **版号常态化**:稳定研发成本,推动精品化(如优先出海政策)[19] - **产品案例**: - 《超自然行动》:生存类玩法+公平性设计,流水前景佳[20] - 盗墓题材游戏:DAU增长但易被模仿,需快速改进[21] - 可沐(SLG):海外竞争力不足,未突破红海市场[22] - 《坦克世界》:用户老龄化,玩法创新不足[23] --- 其他重要细节 - **技术积累**:头部厂商技术优势将在2026年后显现[2] - **用户迁移**:TapTap因年轻用户偏好成为核心渠道[15] - **数据引用**: - 三七互娱2025H1新品减少60%[5] - 《明末》销量破100万套[17] - 互动影游成功率仅5.5%(7/127)[18]
海南澄迈:游戏出海“加速度”
新华社· 2025-08-07 12:15
游戏出海平台创新 - 平台PlayOL采用"无须App化"设计 作为"万能适配器"依托全球云游戏架构改写游戏出海传统模式[1] - 平台兼容移动端网页 微信小程序和原生App游戏 无缝对接海外社交平台 支持中小微企业"零代码改造"和"零渠道成本"[3] - 平台提供全链路保障服务 专业团队协助企业了解海外市场规则和玩家喜好 优化游戏内容 界面风格和玩法设计[3] 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 - 海南自贸港提供"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和"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政策优势 构建"海南游戏出海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测试 翻译和支付结算等服务[3] - 2024年7月三大运营商在海南设立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 澄迈游戏企业享受高等级国际网络速度[3] - 省级层面支持跨境收支便利 将游戏出海企业纳入跨境人民币结算"白名单"并鼓励向境外提供游戏服务[6] 产业集聚与发展 - 澄迈县海南老城科技新城已聚集腾讯 世纪华通等2000余家游戏企业 玩家覆盖全球6大洲203个国家和地区[6] - 2024年4月揭牌"游戏出海众创空间" 重点破解中小游戏企业出海经验不足和资源匮乏难题[6] - 游戏研发 美术设计 音效制作和数据分析等企业落地形成"研发—发行—变现"完整产业链条[6]
日本市场游戏出海指南:七成用户偏爱单独游戏乐趣
36氪· 2025-08-07 08:28
日本游戏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日本游戏市场规模预计达2.1583万亿日元(约1019亿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三 [2][4] - 2023年日本游戏市场规模为2.1255万亿日元(约1070亿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2% [2] - 2023年日本游戏用户达5553万人,同比增长2.8%,超过2021年峰值 [7] 市场细分与平台分布 - 在线游戏平台(含移动端、PC)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市场规模达14715亿日元 [5] - 家用主机市场规模为6540亿日元,其中软件3865亿日元、硬件2675亿日元 [5] - 移动游戏用户4355万人(占比第一),家用主机用户2971万人,PC用户1445万人 [9] 用户结构与偏好 - 男性用户占比57%,女性43%;45岁以上资深用户群体占比达37.8% [12][14] - 超六成用户偏好日系动漫风格,写实、卡通、像素风也有一定受众 [35] - 七成用户习惯单独游戏,团队内容偏好度低;超四成用户单款产品游玩超3年 [21][27] 游戏类型与付费行为 - 角色扮演类游戏流水占比31.02%,卡牌类占比13.91%,但两者均出现下滑趋势 [19] - "实现人物解锁"是首要付费吸引因素,抽卡与角色养成系统普遍存在 [32] - 幻想/奇幻题材最受用户偏好,占比超七成,历史及文化相关题材较少涉及 [37][40] 中国游戏出海表现 - 日本TOP200移动游戏中,中国发行商数量从2021年50家增至2024年60家,增速领先 [16] - 中日市场文化契合度高,用户付费意愿强,成为出海首选市场之一 [16] 本地化与营销策略 - 用户最重视本地化操作方式、语言及代言人;历史、宗教等高风险维度较少涉及 [40] - 长视频平台是用户获取新游戏信息的首要渠道(占比约三成),其次为朋友推荐 [43] - 广告元素偏好搞笑与可爱风格,可与搞笑艺人KOL联动;动漫联动营销策略效果显著 [49][51] 平台策略与发行模式 - 多平台上线策略具备可行性,因各平台用户类型偏好相似(如RPG、模拟类) [55][58] - 发行合作模式包括代理发行(风险低、分成高)、联合运营(中大型企业适用)及自主发行(高风险高回报) [65][68] 长线运营与社区建设 - 日本头部移动游戏中,28款运营时长超10年,用户长期付费意愿强 [69] - 需避免"买量至上"思维,重视长期品牌建设与社区针对性运营 [73][75]
海外市场生变 游戏出海如何坚持“长期主义”?
中国经营报· 2025-08-06 13:42
行业趋势与市场格局 - 全球游戏市场从增量驱动转向存量博弈 行业从扩张型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和效率竞争 [1] - 2025年游戏类App份额为51.8% 较2020年57.5%下降5.7个百分点 [1] - 全球游戏App安装总量较2016年增长397% 但2023年起增长动能明显减弱 [1] - 2025年成为行业由流量红利迈向结构性变革的关键拐点 [4] 中国游戏产业规模与出海表现 - 中国游戏产业年产值超3000亿元 与海外同行在研发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差距逐年缩小 [1] - 2024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1843亿美元 中国自研游戏海外收入达185.57亿美元 占全球市场10% [1] - 2025年上半年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95.01亿美元 同比增长11.07% [2] - 部分产品海外表现优异 如点点互动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飙升81% [3] 企业战略转型与运营模式 - 行业从拼扩张转向拼效率 面临竞争加剧、获客成本上升和用户注意力稀缺挑战 [4] - 变现模式向混合变现转变 重度游戏尝试广告变现 轻度游戏尝试应用内购买 [4][5] - 超休闲游戏短线运营模式难以为继 行业转向长线运营策略 [6] - 企业注重产品打磨和玩法创新 采用订阅制等多元化变现方式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6] 产品创新与成功案例 - 点点互动产品Kingshot全球累计收入突破2亿美元 融合中世纪题材与轻塔防玩法 [5] - Whiteout Survival成功体现类型创新与运营策略结合 抓住市场窗口期 [5] - 公司专注于SLG和休闲品类 尝试玩法轻度化与变现重度化结合 [6] - 目标产品生命周期达8-10年 通过精细化运营构建正向循环 [6] 全球化发展与产业支持 - 中国游戏出海呈现多点开花局面 需巩固优势品类并培育新增长点 [3] - 3A游戏成为全球化必考题 需克服高预算、高工艺、高品质挑战 [3] - 多国政府大力支持游戏产业 如英国税收减免、加拿大资助计划、沙特378亿美元投资、日本高校学科建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