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

搜索文档
长城汽车(601633):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4业绩承压,新车周期叠加海外布局加速发展可期
开源证券· 2025-04-28 14: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产品换代、新车型上市及直营体系建设投入等影响,Q1业绩有所承压,小幅下调公司2025 - 2027年业绩预测,但考虑到坦克及海外业务持续开拓,多品牌新车周期强势开启,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当前股价22.91元,一年最高最低为33.34/21.55元,总市值1960.99亿元,流通市值1422.54亿元,总股本85.60亿股,流通股本62.09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20.13% [1] 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报营收400.19亿元,同比 - 6.6%;归母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 - 45.6%,业绩承压因产品换代影响销量、新车型上市及直营体系建设投入大 [3]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39.72(-4.71)/169.78(-2.70)/189.95(-8.0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14.0/11.6/10.3倍 [3] 销量与费用率情况 - Q1销量同比小幅下降6.7%,哈弗/坦克/欧拉品牌销量同比分别下降8.4%/14.6%/54.3%,海外销量同比小幅下降2.0%,魏牌销量在蓝山带动下同比增长38.7% [4] - Q1单车均价同比小幅提升0.02万元 [4] - Q1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1.76pct,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19pct [4] 未来发展趋势 - 新车周期:哈弗将迎来二代大狗及猛龙改款车型,魏牌高山7/8/9开启预售、新旗舰SUV后续有望上市,新款坦克500等也有望推出 [4] - 海外业务:发布全新ONE GWM战略,推进南美、右舵及东盟、中东非洲等市场布局,已在泰国、巴西等地布局整车工厂 [4] - 智能化:实现自研与外部供应商方案竞争机制,魏牌蓝山全场景NOA全国开城,后续魏牌新车型都将搭载,2025年坦克品牌部分车型应用蓝山系统,15万级及以上哈弗车型用性能相近但成本略低智驾系统 [4] - 直营体系:后续有望发挥效能,推动魏牌及坦克高端车型销量增长,引领公司品牌向上及盈利能力提升 [4]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 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173,212 | 202,195 | 238,426 | 269,368 | 293,339 | | YOY(%) | 26.1 | 16.7 | 17.9 | 13.0 | 8.9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7,022 | 12,692 | 13,972 | 16,978 | 18,995 | | YOY(%) | -15.1 | 80.8 | 10.1 | 21.5 | 11.9 | | 毛利率(%) | 18.2 | 19.5 | 19.9 | 20.4 | 20.5 | | 净利率(%) | 4.1 | 6.3 | 5.9 | 6.3 | 6.5 | | ROE(%) | 10.3 | 16.1 | 15.0 | 15.6 | 15.1 | | EPS(摊薄/元) | 0.82 | 1.48 | 1.63 | 1.98 | 2.22 | | P/E(倍) | 27.9 | 15.5 | 14.0 | 11.6 | 10.3 | | P/B(倍) | 2.9 | 2.5 | 2.1 | 1.8 | 1.6 | [6]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预测,如2025E营业收入238426百万元,营业利润14690百万元等 [8]
深蓝汽车邓承浩:“淘汰赛”还在继续,今年目标是扭亏为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7 10:51
公司战略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目标是扭亏为盈,2024年已实现单月盈利,成本控制良好 [1][7] - 当前处于高投入期,渠道、产品、技术、服务投入较大,但产品具备较好毛利 [1][8] - 现金流状况良好,品牌投入是关键期,渠道正全面焕新形象以迎接新车型S09 [6][8] 产品与技术合作 - 发布大六座旗舰SUV深蓝S09,售价23 99万-30 99万元,基于超级增程技术,搭载华为鸿蒙座舱5和乾崑智驾ADS3 3,2024年下半年将首批升级至ADS4 [1] - 与华为合作开发ADS SE智驾方案,目标价格从20万元下探至15万元,S09是双方在20万-30万元价位的合作典范 [1][2] - 采用双智驾路线:自研Deepal AD系统与华为乾崑系统并行,根据用户需求灵活提供 [1] 华为合作模式 - 定位为华为"最佳CP"而非"第六界",通过投资企业引望(长安系参投)获得技术普惠优势,避免重资产投入 [2][3] - 引望协助产品传播,公司聚焦年轻价格敏感用户群体,提供高性价比产品体验 [3] 海外市场拓展 - 欧洲与东南亚为海外重点市场,依托长安现有海外团队、渠道、服务体系轻量化扩张 [4] - 欧洲市场策略强调技术领先与成本优势转化,将成本红利投入品牌与服务升级 [5] 行业竞争与差异化 - 行业淘汰赛将持续,差异化产品、领先技术、无短板+长板能力是关键存活条件 [8] - 短期竞争力依赖产品,长期依赖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持续领先 [8]
科力装备:创新研发驱动战略发展 2024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
中国证券报· 2025-04-23 15:0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 12亿元,同比增长25 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 50亿元,同比增长9 59%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3 14亿元,同比增长166 73%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 51亿元,同比增长17 82%,归母净利润3720 33万元,同比增长2 36% [1] 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汽车玻璃总成组件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成功进入四大汽车玻璃生产商(福耀玻璃、艾杰旭、板硝子、圣戈班)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1] - 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注塑类和挤出类汽车玻璃总成组件生产企业 [1] - 陆续成为长城汽车、东风日产合格供应商 [1]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达3293 08万元,较上年增长32 1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5 38% [2] - 开展多项研发项目,涵盖智能化零件、吸光涂层、替代镀铬技术等前沿方向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专利84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 [2] - "包边条多工序联动高效生产工艺技术"和"垫块自动化生产技术"被河北省工信厅鉴定为国内领先 [2] 股东回报与资本运作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6800万元(含税) [3] -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转增后股本将增至9520万股 [3] 未来战略布局 - 2025年将围绕"扩大基本盘、布局新赛道、研发新技术"三大任务展开布局 [4] -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关注新的电池技术和关键电池材料的研发和市场发展动态 [4] - 在低空经济领域布局并关注新的业务机会,研发低空运营管理系统的关键设备 [4] - 加大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加快储备科研成果落地速度 [4] 行业前景与竞争力 - 公司展现了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与长期发展潜力 [5] - 未来有望在汽车产业升级浪潮中抢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5]
研发驱动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科力装备2025年加码新能源与低空经济新赛道
证券日报网· 2025-04-23 12:4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2亿元 同比增长25.41%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亿元 同比增长9.59%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3.14亿元 同比增长166.73%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 同比增长17.82% [6]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720.33万元 同比增长2.36% [6] 资产与负债结构 - 公司资产总额达13.85亿元 较上年增长121.09% [1] - 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8.90亿元 [1] - 资产负债率仅为16.61% [1]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达3293.08万元 同比增长32.19% 占营收比例5.38% [2] - 公司拥有专利84项 其中发明专利9项 实用新型专利70项 外观设计专利5项 [2] - 研发项目涵盖智能化零件、吸光涂层、替代镀铬技术等前沿方向 [2] - 汽车摄像头支架粘接新工艺研发项目成功简化生产工序并降低成本 [2] - 可重复拆装的汽车天窗包边条研发解决了下游客户装配痛点 [2]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功打入福耀玻璃、艾杰旭、板硝子、圣戈班等全球四大汽车玻璃生产商的供应链体系 [2] - 拓展至长城汽车、东风日产等整车厂商 [2] 战略规划 - 2025年将围绕"扩大基本盘、布局新赛道、研发新技术"三大任务展开布局 [3] - 扩大基本盘方面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保持成本领先优势和市场领先优势 [3] - 布局新赛道包括新能源电池领域和低空经济领域 [3] - 研发新技术方面加大在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 [3] 股东回报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 合计派发6800万元 [1][6] - 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 转增后股本将增至9520万股 [1][6]
最高降1.6万元!比亚迪多款非智驾车型降价,意在清理库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30 11:33
文章核心观点 比亚迪加速淘汰非智驾车型,推进全民智驾战略,投入巨资发展智能化技术,有望补齐短板巩固龙头地位,2025年销量目标增长,海外市场布局积极,智驾平权带来多方面优势 [2][3][6] 分组1:车型降价活动 - 3月29日比亚迪针对王朝网部分车型非智驾版本推出限时一口价活动,宋L DM - i非智驾版起售价官降1.6万元至11.98万元,秦L DM - i非智驾版起售价官降1万元至8.98万元 [1] - 3月28日比亚迪对海洋网、王朝网三款车型非智驾版本入门车型推出限时“一口价”购车政策,宋PLUS DM - i官降1.6万元至11.98万元,海豹06 DM - i官降1万元至8.98万元,海豹07 DM - i官降1万元至12.98万元 [2] 分组2:智驾战略推进 - 2月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宣布全民智驾战略,加速智驾普及,实现高阶智驾全覆盖 [2] - 2月10日比亚迪“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发布,上市21款含智驾车型,最低价位探至7万元级别 [2] - 2024年1月王传福释放比亚迪将重金投入智能化信号,未来20万元以上车型提供高阶智驾选装,30万元以上车型全面标配 [3] - 比亚迪规划在智能化下半场投入1000亿元发展智能化技术,实现整车全面智能化进阶 [3] 分组3:销量情况与目标 - 2025年前两个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约62.3万辆,同比增长92.52%,海外新能源乘用车合计销售约13.34万辆,同比增长124.27% [3] - 王传福在3月25日业绩会上透露2025年全年销量目标为550万辆,较去年427万辆增长30%,海外市场全年销量目标超80万辆 [4] - 东吴证券预计2025年比亚迪全年销量为530 - 550万辆,智驾车型占比60% - 80% [5] - 浦银国际预期比亚迪今年汽车销量将保持增长动能,有望达到550万辆 [3] 分组4:行业观点与海外市场布局 - 中金公司分析师认为比亚迪加速淘汰非智驾车型,为智能化产品腾出市场空间 [2] - 开源证券认为比亚迪智能化发力后有望补齐短板,巩固新能源汽车领域龙头地位 [3] - 中信建投称比亚迪智驾平权带来基盘销量扩大和估值上修,有望成为智驾从1 - 10普及者,2025年重视智驾平权、纯电升级、出口放量将成三大增长点 [6] - 截至2024年底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进入全球6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海外中心放在欧洲、南美及东南亚重点市场,目标成当地主力品牌 [5] - 有消息称比亚迪预计2026 - 2027年率先在海外市场推出“全民智驾” [6] 分组5:行业发展看法 - 3月30日王传福表示上半场电动化是改善性的,下半场智能化是颠覆性的,从今年起用高阶智驾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5] - 王传福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产品和产业链领先全球3 - 5年,要把握窗口期开放创新,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5]
比亚迪:2024年业绩强劲增长,需关注现金流与应收账款
证券之星· 2025-03-25 22:34
文章核心观点 - 比亚迪2024年业绩强劲增长,但需关注现金流与应收账款情况 [1] 财务概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7771.02亿元,同比上升29.02%;归母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上升34.00%;扣非净利润369.83亿元,同比上升29.94% [1] - 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2748.51亿元,同比上升52.66%;归母净利润150.16亿元,同比上升73.12% [1] 盈利能力 - 毛利率为19.44%,同比增加4.6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5.35%,同比增加2.84个百分点 [1] - 每股收益为13.84元,同比上升34.11% [1] 成本与费用 -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总计439.46亿元,三费占营收比5.66%,同比增加24.51% [1] - 销售费用变动幅度56.7%,因广告展览费和折旧及摊销增加;管理费用变动幅度38.5%,因职工薪酬和折旧及摊销增加;财务费用变动幅度182.46%,因汇兑损失增加 [1]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45.87元,同比减少21.32%,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 [1] - 货币资金1027.39亿元,同比减少5.83% [1] - 应收账款622.99亿元,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例达154.76% [1] - 有息负债305.84亿元,同比减少19.60% [1] 主营业务构成 - 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收入6173.82亿元,占总收入79.45%,毛利率22.31% [1] - 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收入1596.09亿元,占总收入20.54%,毛利率8.34% [1] - 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收入5552.18亿元,占总收入71.45%;境外收入2218.85亿元,占总收入28.55% [1] 发展前景 - 2025年深化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核心技术研发,发布“超级e平台”,推出闪充电池、3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实现兆瓦级充电功率 [1] - 智能化领域推出“全民智驾”战略,推动智能化技术普及 [1] - 继续拓展海外市场,提供差异化、有竞争力产品和服务 [1]
推进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经济日报· 2025-03-24 08:06
制造业"三品"战略实施成效 - 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深入推进 全国创建139个示范城市 [1] - 2024年上半年新增商品条码消费品966.4万种 同比增长14.8% [1] - 商品条码消费品总量突破2亿种 品种总量全球第一 [1] 产品质量与竞争力提升 - 2024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3.93% [1] - 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97% [1] - 高端装备制造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 涵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核电领域 [1] 品牌建设与国际影响力 - 2024年50个制造业品牌入选《世界品牌500强》 较2016年增加14个 [2] - 智能家电/计算机/通信领域涌现海尔/联想/华为等国际品牌 [2] - 新兴产业领域出现比亚迪/小米/宁德时代/隆基绿能/大疆等具国际竞争力品牌 [2] 现存挑战与不足 - 产品种类无法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 [2] - 产品质量安全性/稳定性/一致性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2] - 品牌国际影响力不足 附加值较低 难以维持高端消费者黏性 [2] 未来发展方向与措施 - 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精准定位需求 推进产品创新 [3] - 完善质量检测/控制体系 加强自动化/数字溯源技术应用 [3]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顶层设计 简化专利维权流程 [3] - 严厉打击仿冒/虚假宣传/劣质掺假等违法行为 强化电商平台品控 [3] - 通过并购/合资方式建立国际品牌创新联盟 整合技术/渠道/文化资源 [4]
吉利汽车2024年净利润暴涨213%,新能源汽车销量飙升92%!
Wind万得· 2025-03-20 22:36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吉利汽车新能源转型加速,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全球布局提速,分红增长,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中表现优异,未来有明确的新能源战略规划 [3][7][13] 分组1: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总营业收入2401.94亿元,同比增长33.56%;税前利润184.04亿元,同比增长271.79%;净利润166.32亿元,同比增长213.32% [1] - 扣非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5.2亿元,同比增长52% [5] - 2024年营业总收入、营业利润、税前利润、净利润等指标较2023年均有大幅增长,EPS、ROE、ROA也有所提升 [6] 分组2:新能源车业务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41%,总销量达88.8万辆,同比增长92%,占总销量41% [3][8] - 极氪品牌全年交付22.2万辆,同比增长87%,巩固豪华纯电动汽车市场地位 [8] - 2025年集团计划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设定销量目标为271万辆,较2024年增长约25% [15] 分组3:产品与市场定位 - 2024年实现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均衡发展,优化产品线使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 [7] - 吉利品牌新能源系列集中中低端市场,极氪定位高端市场,领克覆盖中高端市场 [9] 分组4:海外市场 - 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538.95亿元,出口批发量41.5万辆,同比增长57%,东欧、泛欧、亚太等地区出口销量显著增长 [8] - 集团持续扩大不同地域市场,采取针对性战略提升海外经营质量,采用轻资产出海模式应对风险 [20] 分组5:智能化技术 - 公司具备超750万辆L2级以上智驾能力车辆,实际行驶数据累计达百亿公里,2024年完成全域人工智能化布局 [8][15] - 智能座舱成为未来产品重要卖点,致力于提供人性化、智能体验 [8][15] 分组6:分红情况 - 2023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0.22元,总计支付人民币2050555千元;建议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0.33元,预计支付人民币3113411千元,较2023年增长58.05% [14] - 因极氪分拆上市,向合格股东分派约港币75208000元(相当于人民币69853000元)特别股息 [14] 分组7:行业竞争格局 - 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市场渗透率在国内外均快速增长 [10] - 市场份额集中度趋势明显,自主品牌凭借技术和产品优势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力增强 [11] - 消费者对智能化和网联化功能需求增长,新兴市场汽车需求增长迅速 [12]
报名!完整议程!2025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
思宇MedTech· 2025-03-18 10:14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治疗成为植入和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2] - 智能化设备、精确成像技术、可吸收材料等新兴技术推动医疗器械技术创新并重塑行业格局 [2] 会议背景与目标 - 2025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由思宇MedTech与Informa Market旗下Medtec China团队联合策划 [3] - 论坛聚焦利用智能化技术提升植介入设备研发效率、优化临床效果及推进高性能材料应用 [3] - 目标受众包括研发负责人、技术决策者、产品经理及希望转化成果的医生等专家 [3] 会议议程 - 会议将于2025年3月19日14:30在北京量子银座14楼举行 [4][5] - 议程包括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涵盖智能化植入介入医疗器械、AI在房颤电生理手术中的应用、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生物医用材料创新、3D打印全降解血管支架等技术话题 [5][6][7][8][9] - 圆桌论坛主题为“智能设备如何重塑植入介入医疗器械”,讨论问题包括智能设备提升手术精准度、AI应用场景、3D打印技术推动个性化定制等 [9][10][11] 演讲嘉宾与研究方向 - 赵清:思宇MedTech主编,擅长智能医疗设备、手术机器人及生物材料市场趋势分析 [5] - 冯骥:心诺普医疗中国区副总裁,专注导管类介入耗材及设备研发,精通国内外医疗器械法规 [5][11] - 彭亮:中科鸿泰联合创始人,主攻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及吴文俊人工智能一等奖 [6][12] - 牛旭锋:北航教授,研究生物材料、生物力学及植入介入医疗器械,主导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并推动III类医疗器械转化 [7][13] - 杨鹏:阿迈特高级研发工程师,专注3D打印可降解血管支架及生物医用材料开发,参与多项重点研发项目 [8][14] 圆桌论坛嘉宾 - 许谦:丹麓资本管理合伙人,专注医疗大健康投资,洞察医疗器械产业资本运作及市场趋势 [10] - 孙轶:横乐科技总经理,曾任GE数字医疗总经理,兼具影像和介入医生背景 [10] - 其他嘉宾包括冯骥、彭亮、牛旭锋、杨鹏等,涵盖技术研发、产业转化及资本视角 [10]
就在下周!2025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智能化时代下的植介入器械
思宇MedTech· 2025-03-14 12:06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治疗成为植入和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的核心发展方向 [2] - 智能化设备、精确成像技术、可吸收材料等新兴技术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并重塑格局 [2] 2025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 - 论坛聚焦智能化技术驱动植介入医疗器械研发创新 面向研发负责人、技术决策者、产品经理及医生等专家群体 [3] - 会议主题包括智能化设备驱动的研发创新、技术趋势与实际应用、高性能与可吸收材料的创新 [4] - 会议规模80-120人 地点为北京市知春路量子银座 时间2025年3月19日14:00-17:30 [4][13] 智能化设备驱动的研发创新 - 探讨机器人、导航技术、智能传感器及先进软件技术如何提升植介入器械的精准性与微创性 [4] 技术趋势与实际应用 - 从AI辅助规划到术后远程监控 研究如何将前沿技术转化为临床应用以提升医疗效果与患者体验 [4] 高性能材料与可吸收材料的创新 - 聚焦生物兼容性材料和可吸收材料的应用 探索提升植入设备功能与适配性的路径 [4] 会议议程与嘉宾 - 开幕致辞由思宇MedTech主编赵清女士主持 她擅长分析智能医疗设备、手术机器人及生物材料市场趋势 [5] - 心诺普医疗冯骥将分享房颤电生理手术的技术需求与AI潜在应用 拥有22年医疗器械行业经验 [6] - 中科鸿泰彭亮博士探讨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转化 主攻该领域并获多项奖项 [7] - 北航牛旭锋教授分析生物医用材料创新如何推动植入介入器械发展 主导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8] - 阿迈特医疗器械杨鹏博士分享3D打印全降解血管支架的技术突破与临床应用 专注可降解支架技术 [9] - 圆桌论坛围绕手术机器人、AI技术、智能导航、生物材料及资本市场展开 嘉宾包括丹麓资本许谦等 [10][11][12] 主办与承办单位 - 主办单位为思宇MedTech与Informa Market旗下Medtec China团队 [13] - 承办单位包括北京集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