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孪生
icon
搜索文档
数字孪生+AI智能体技术突破 新思科技重塑芯片设计
第一财经· 2025-09-19 03:08
公司战略与转型 - 新思科技以350亿美元成功收购Ansys 标志着公司从芯片迈向系统的战略转型 [4] - 公司计划通过重新设计传统工程方法 如创建数字孪生体实现电子、机械和软件领域设计优化 [4] - 战略包括三方面能力:系统级别设计实现跨域洞察 芯片技术升级解决先进制程问题 AI智能体技术推动EDA全栈应用 [4] 技术发展与创新 - AI智能体将作为代理工程师应用于所有工程领域 支持多领域协同优化 [4] - 当前已实现L1辅助和L2任务特定代理在多任务中的应用 L3处于早期客户合作与验证阶段 [4] - 通过整合模拟与芯片设计能力 解决功耗、散热、电磁兼容等复杂问题 [4] 行业趋势与需求 - 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复杂智能系统成为创新主流 需要打通从芯片到系统的全链条能力 [5] - 客户需为特定工作负载而非通用场景定制芯片的情况越来越多 [4] - 需在工程师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效率提升 [4] 中国市场发展 - 新思科技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周年 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并向清华大学捐赠价值上百万美元Design Compiler软件 [6] - 1996年"909工程"实施后开启与中国芯片产业共同成长的征程 [6] - 未来将继续通过技术整合与全球资源协同为中国乃至全球科技产业注入新活力 [6] 合作伙伴观点 - 灵巧智能CEO认为需将人类知识通过数字化方式反馈给系统 使系统越来越接近物理世界 [5] - 台积电通过AI和数字孪生最大限度提高集成度、算力和能效比 同时承担对AI底层硬件的支持 [5] 市场地位 - 新思科技在先进制程设计EDA领域、仿真和多物理场分析技术领域全球第一 [6] - 在接口和物理IP核领域世界第一 [6]
数字孪生+AI智能体技术突破,新思科技重塑芯片设计
第一财经· 2025-09-19 02:59
战略转型 - 公司以350亿美元收购Ansys 标志从芯片迈向系统的战略转型 [3] - 计划重新设计传统工程方法 如创建数字孪生体优化电子、机械和软件领域设计 [3] - 需为特定工作负载定制芯片情况增多 AI智能体将作为代理工程师应用于所有工程领域 [3] 技术能力 - 整合模拟与芯片设计能力 实现电子、电气、热力、机械等跨域洞察 [3] - 提供全生命周期优化方案的系统级别设计 [3] - 依托EDA与IP产品结合多物理场分析技术 解决先进制程下功耗、散热、电磁兼容等问题 [3] AI与数字化应用 - 将AI作为现代芯片设计核心能力 推动AI垂直应用于EDA全栈的智能体技术 [3] - AI智能体当前已实现L1(辅助)和L2(任务特定代理)多任务应用 L3处于早期客户合作阶段 [3] - 数字孪生和AI对晶圆厂具有双重意义:支持AI底层硬件 同时通过AI和数字孪生满足客户对集成度、算力和能效比的要求 [4] 市场地位与历史 - 公司在先进制程EDA、仿真和多物理场分析技术领域全球第一 接口和物理IP核世界第一 [5] - 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向清华大学捐赠价值上百万美元的Design Compiler软件 [5] - 1996年与中国芯片产业共同成长 未来将通过技术整合与全球资源协同为科技产业注入活力 [5] 行业趋势 - 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复杂智能系统成为创新主流 需打通芯片到系统的全链条能力 [4] - 智能硬件交付需整合系统化知识 通过数字化反馈使系统趋近物理世界 [4]
新思科技中国30周年引领AI智能体工程师重塑芯片设计范式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9 01:29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思科技 Synopsys ,作者Synopsys 新思科技 Synopsys . 新思科技提供全球领先的芯片到系统设计解决方案,可充分提高客户的研发力和效能。生态合作伙伴相信 新思科技能够开拓创新技术,帮助他们在实现预期性能的前提下更快推出创新产品。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从芯片到系统 引领AI智能体工程师重构工程范式 盖思新先生在主题演讲中,重点阐述了新思科技在 2025 年的战略转型与未来发展方向。他指出, 2025 年是新思科技意义非凡的一年,通过完成对Ansys的收购,公司正式确立"从芯片到系统"工程 解决方案全球领导者地位。 2025年9月18日,新思科技中国30周年暨2025新思科技开发者大会在上海西岸国际会展中心隆 重举行。本次大会汇聚了全球行业精英、技术专家、跨界嘉宾及合作伙伴,见证新思科技在华 30年发展成果,共同讨论在智能系统新浪潮中,如何利用更多的数字工具,串联物理世界,再 造工程设计范式,持续引领从芯片到系统技术浪潮。 从初心到未来 引领科技创新 在本届开发者大会上,新思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新思科技中国区董事长兼总裁葛群回望了公司在中 国的发展 ...
路桥梁片制造有了“数智帮手”
科技日报· 2025-09-18 08:30
8月16日,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许州镇,随着最后一片T梁浇筑完成,G5京昆高速广绵段扩容项目智 慧梁场(以下简称"广绵智慧梁场")全部完成5753片T梁预制任务。 "从去年1月开工至今,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5000余片T梁预制生产,换作传统梁场根本无法实现。"该项 目建设方、中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智军说。 从"不可能"变为现实,背后是"数智帮手"。广绵智慧梁场以T梁智慧生产线、钢筋自动绑扎生产线、智 能张拉机器人等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流水线大显身手。"智慧注入带来了效率和质量的同步跃迁,实现了 降本增效、提质增速,整个梁场生产总效率提升近100%。"刘智军说。 "两纵一横"降本增效 "智慧梁场布局有T梁智慧生产线、混凝土配送中心、钢筋配送中心、智慧控制中心等。"该项目负责 人、中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经理左陈森说,广绵智慧梁场负责生产、架设G5京昆 高速广绵段扩容项目相关标段34座主线桥梁、27座行车天桥及匝道桥梁所需的T梁,面临产品工艺复 杂、时间紧、任务重等挑战,智能化装备的应用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走进广绵智慧梁场控制中心,巨大的屏幕上显示着数字孪生的虚拟梁场,仿佛把现实中的 ...
“人工智能+”治理能力新标杆!全国首个超大型城市智能体在武汉启用
南方都市报· 2025-09-18 07:12
暴雨凌晨突袭,城市尚在熟睡,AI"守夜人"已秒级锁定积水点位,一条告警推送到城运中心,信息速递 到处理责任部门。热干面出摊前,积水被水泵抽进井口,早高峰踩上的是干爽路面,而不是冰凉的水洼 ——武汉,用算法把一夜暴雨悄悄"归零"。 这一切,源于全国首个超大型城市运行管理智能体在武汉正式落地运行——它由武汉与华为联合打造, 基于全域数字孪生构建城市"智慧中枢",让城市具备了"感知—传输—决策—执行"的全链智能治理能 力。在"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武汉率先将AI嵌入城市治理流程,成为探索"人工智能 +"治理能力模式的先行者。 暴雨夜,城市有了AI守夜人 9月15日,记者一行走进武汉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简称"城运中心")综合调度大厅,眼前便是一幅数 字化"驾驶舱"的壮观景象:电子屏上密布的城市运行数据与实时数据闪烁跳动,工作人员分列在整齐的 座席间,神情专注地盯着屏幕,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偶尔低声交流。调度大厅内不断响起提示音 ——那是AI智能体正在实时为每一次"脉搏"把脉。 城运中心讲解员介绍,平台已实现城市运行态势的"一屏总览",93项数据分钟级更新,63项数据小时级 更新,涉及交通、水务、城管、 ...
行业聚焦:全球电商产品摄影市场头部企业份额调研(附Top10 厂商名单)
QYResearch· 2025-09-18 03:51
电商产品摄影是指通过机器人和各种摄影技术手段,将产品摄影流程自动化。这样做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它还将在促进 电商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图片,从而缩短交付周期。 据 QYResearch 调研团队最新报告"全球电商产品摄影市场报告 2025-2031 "显示,预计 2031 年全球电商产品摄影市场规模将达到 4 亿美元, 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12.4% 。 电商产品摄影 ,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全球 电商产品摄影 市场前 10 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基于 2024 年调研数据;目前最新数据以本公司最新调研数据为准) 根据 QYResearch 头部企业研究中心调研,全球范围内电商产品摄影生产商主要包括 Orbitvu 、 Ortery 、 PhotoRobot 、 Packshot Creator 、 Iconasys 等。 2024 年,全球前四大厂商占有大约 60.0% 的市场份额。 电商产品摄影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行业,旨在为在线销售的产品制作高质量的、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图片。 电商产品摄影 ,全球市场规模,按产品类型细分 电商产品摄影 ,全球市场规模,按应 ...
从紫禁城到“数字故宫” 百年守护开启文化科技新纪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18 03:35
中国经济网西安9月18日讯(记者 魏金金)今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将迎来建院100周年。百年风雨 历程,紫禁城从昔日禁苑转变为人民的博物院,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传承的重要象征与杰出 典范。 在9月17日举办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系统 回顾了故宫百年来的保护传承与数字化创新历程。 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昔日皇家禁地首次向公众敞开大门。抗战时期,为保护民族瑰 宝,大量文物历经艰险南迁。在文物南迁过程中,为守护中华文明宝贵血脉,许多工作者甚至付出了生 命的代价。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故宫文化遗产保护,投入大量资金修复古建、追回流失文物, 并建成现代化文物库房和文物医院。 故宫百年守护,不仅是保护技术的升级之路,更是文化传承方式的深刻变革。朱鸿文表示,未来, 故宫将以"数字孪生"等技术为切入点,实现遗产地、博物馆和旅游景区复杂业务的协同管理;加速文物 数字化采集和公布进程,最大限度实现馆藏资源的全人类开放共享;以标准化为抓手,大数据分析为动 力,推动博物馆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推动知识图谱、人工智能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助力传 统 ...
奥比中光涨2.00%,成交额5.6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280.0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2:2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00%至97.20元/股,总市值达389.87亿元,当日成交额5.65亿元,换手率2.01%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280.06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1.78%和14.87%,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1.66%和32.6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09.03%,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8.71%、22.99%、68.40% [1] - 年内1次登陆龙虎榜,最近一次为2月19日,当日净卖出4736.28万元,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10.61%和13.30%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3D视觉感知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收入构成中消费级应用设备占比61.83%,3D视觉传感器占比31.35%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104.14%,归母净利润6019.01万元,同比增长212.7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光学元件,概念板块涵盖空中成像、人形机器人、空间计算等前沿领域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2.00万户,较上期增加1.15%,人均流通股12885股,较上期减少0.71% [2] - 兴全合润混合A持股497.40万股(第六大股东),较上期减少127.79万股;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447.81万股(第七大股东),较上期增加80.04万股;兴全合宜混合A持股242.69万股(第十大股东),较上期减少89.70万股 [3]
人工智能如何驱动产业跃升?——来自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的观察
新华网· 2025-09-17 15:49
人工智能与工业化交汇 - 人工智能演进与工业化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 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全球产业格局[1] - 金砖国家论坛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及金砖国家机遇把握[1]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进展 - 中国构建完整人工智能产业体系 正推动技术创新并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推动重点行业环节领域智能化转型[1] - 中国工业企业应用大模型及智能体比例从2024年9.6%提升至2025年47.5% 增幅达37.9个百分点[1] - 中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建成7000余家先进级和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 人工智能技术演进方向 - 人工智能焦点从大模型进化成智能体 智能体具有记忆能力 工具使用能力 分工协作能力及任务规划能力 能独立完成复杂任务全流程实现降本增效[1] - 具身智能和世界模型等前沿方向突破推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 催生数字孪生工厂和工业元宇宙实验室等新业态新模式[2] 具体应用案例 - 快手科技可灵AI产品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打造世界模型 提供虚拟仿真环境训练人形机器人 降低实际训练风险和成本[2] - 人工智能促进自主运行 智能决策 全局优化的智能制造落地[2] 国际合作与基础设施 - 金砖国家凭借庞大产业基础与市场需求有望成为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试验田和引领者[2] - 中国成立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 下一步将搭建创新共享平台分享成熟大模型工具助力降低技术壁垒[3] -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将重点投资数字基础设施 职业技术教育 智能制造和绿色经济等领域[2] 发展挑战与应对 - 全球南方国家在关键核心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存在短板[2] - 需扩大全球南方国家获取人工智能工具和基础设施的渠道 弥合数字鸿沟[2] - 应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 应用开发 产业培育和标准互通等方面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2]
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柳新岩:新型储能正向大容量、混合化、多元化演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5:25
每经记者|黄鑫磊 每经编辑|魏官红 9月17日,在"2025世界储能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柳新岩发布了《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2025年 ~2035年)》并发表演讲。 柳新岩介绍称,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系统分析了全球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态势,提出了面向2035年发展的18类重点产品、33种关键材料、 88个关键指标,绘制了新型储能总体技术发展的路线图以及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储热蓄冷和氢储能技术5个细分领域的路线 图。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柳新岩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新型储能正向大容量、混合化、多元化方向演进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美国及欧洲新增装机容量的规模合计占比超90%,持续引领全球新型储能市场的发展,其中,中国已经连续三年成 为全球新增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柳新岩表示,经过业界的不断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导,液流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各类技术路线多元发展的格 局,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占绝对主导地位,但是液流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的占比较2023年分别提升了0.6%和0.5%,从时长来看,平均储能 时长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