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隅集团(601992)
icon
搜索文档
金隅集团9月24日获融资买入1211.97万元,融资余额3.2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36
股价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股价持平 成交额9534.85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211.97万元 融资偿还950.62万元 融资净买入261.35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27亿元 融资余额3.26亿元占流通市值2.34% 低于近一年50%分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71.13万股 融券余额118.79万元 低于近一年20%分位水平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涵盖水泥及预拌混凝土 新型建材与商贸物流 房地产开发和物业投资及管理 [2] - 收入构成:大宗商品贸易52.18% 产品销售31.69% 房屋销售7.68% 装饰装修2.64% 租赁2.20% 物业管理1.32% 固废处理0.80% 其他0.75% 酒店运营0.50% 利息收入0.24%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5.66亿元 同比增长0.01% [2] - 归母净利润-14.96亿元 同比减少85.40%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10.85万户 较上期减少1.92%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690.94万股 较上期增加523.39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8.25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5.16亿元 [3]
金隅集团(0200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2 10:5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55.657亿元,同比微增0.01%[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14.956亿元,同比扩大85.4%[8] - 公司营业总收入455.657亿元人民币,同比微增0.01%[27][2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亏损14.9558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85.4%[27][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55.66亿元人民币,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1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9.0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亏损17.50亿元人民币扩大9.1%[12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8.07亿元人民币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14.96亿元人民币,增幅85.4%[12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至4.33亿元人民币[131] - 净利润同比下降29.9%至5.30亿元人民币[1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吨水泥成本同比下降人民币19元[10] - 研发投入强度为3.6%[11] - 税金及附加人民币853.3百万元,同比增长49.5%[40] - 资产减值损失人民币62.5百万元,同比下降81.1%[41] - 资产处置收益人民币205.0百万元,同比下降79.5%[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14.58亿元人民币,其中利息费用15.26亿元人民币,利息收入9.13亿元人民币[1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3.5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3.01亿元人民币增长18.4%[1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益为3.1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2.10亿元人民币增长48.1%[121] - 利息费用高达11.31亿元人民币[131]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亏损2477万元人民币[131] 水泥业务表现 - 吨水泥成本同比下降人民币19元[10] - 水泥熟料均价同比提升人民币9元/吨[10] - 水泥熟料产能约1.10亿吨,水泥产能约1.84亿吨[19] - 水泥熟料综合销量3738万吨,同比下降2.1%,毛利率提升10.3个百分点至20.7%[28][30] 混凝土业务表现 - 混凝土产销量同比增长23%[10] - 预拌混凝土产能逾6000万立方米,骨料产能逾9000万吨[19] - 预拌混凝土销量72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5.1%[28][30] - 新增混凝土产能923万立方米[11] 新材料业务表现 - 新材料产业实现收入人民币40.8亿元,同比增长90%[11] - 新材料业务收入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毛利率15%[31] 地产开发及运营表现 - 地产结转面积2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1%[28][32] - 地产合同签约额6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2] - 地产开发及运营分部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52.274亿元,同比下降51.4%[38] - 新增土地储备6万平方米[11] 投资物业表现 - 公司持有投资物业面积逾2,500,000平方米[22] - 北京核心区域高档投资性物业面积约725,000平方米[22] - 投资物业总面积265.4万平方米,综合出租率77%[34] - 北京核心区域投资物业72.5万平方米,出租率85%,日均租金8.5元/平方米[34]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人民币203.1百万元,同比增长14.8%[40] - 投资物业组合公允价值总额人民币461.423亿元,平均出租率77%[35] - 钰珵大厦出租率35%,单位公允价值每平方米人民币41,310元[35] - 环渤海金岸卖场面积622.6千平方米,公允价值人民币52.486亿元[35] 物业管理表现 - 京内外物业管理面积逾19,000,000平方米[22] 新型绿色建材分部表现 - 新型绿色建材分部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404.89亿元,同比增长14.8%[38] 主营业务毛利 - 主营业务毛利额47.72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27] - 主营业务毛利率10.6%,同比增加1.0个百分点[38] 现金流表现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约人民币12.636亿元[42]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约人民币15.378亿元,同比流出减少约人民币26.323亿元[42]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约人民币26.522亿元,同比流出增加约人民币7.703亿元[42]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约人民币54.62亿元,同比流入增加约人民币12.947亿元[42] - 公司经营活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78.1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06.78亿元人民币增长17.5%[1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5.3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负41.70亿元人民币改善63.1%[1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6.5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负18.82亿元人民币扩大40.9%[1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6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1.67亿元人民币增长31.1%[1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61.3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18.87亿元人民币增长35.8%[1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6.1%至17.45亿元人民币[13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至6.57亿元人民币[13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27.69亿元人民币[13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79.3%至123.03亿元人民币[133] 融资及债务活动 - 公司发行永续债收到现金67.9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4.96亿元人民币增长354.1%[125] - 公司偿还永续债支付现金55.00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无此项支出[125] - 发行永续债募集69.94亿元人民币[134] - 分配股利及永续债利息共计10.61亿元人民币[134] - 公司发行永续债募集资金1,496,250,000.00元,使永续债本金余额增至28,964,626,000.00元[135] - 公司对股东分配利润266,944,278.35元,支付永续债利息526,101,336.11元,合计减少未分配利润793,045,614.46元[135] - 计息银行贷款为人民币980.987亿元,较期初增加90.614亿元[61] - 一年内须偿还计息银行贷款为人民币476.287亿元,较期初增加94.623亿元[61] - 一年后须偿还计息银行贷款为人民币504.7亿元,较期初减少42.91亿元[61] - 公司永续债从2024年底的304.5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17.56亿元人民币,增长4.3%[119] - 公司发行永续债14.96亿元[127] 资产负债及权益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期初增加约48.0%[4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较期初增加约133.6%[42] - 债权投资较期初减少约48.4%[42] - 应付票据较期初增加约58.7%[42] - 长期应付款较期初增加约68.9%[45] - 其他非流动负债较期初增加约100.0%[45] - 公司总资产达人民币272,135.9百万元,较期初增长3.1%[60] - 公司总负债为人民币181,075.5百万元,资产负债率达66.5%,上升1.4个百分点[60] - 公司净流动资产为人民币40,244.8百万元,较期初增加约3,828.3百万元[60] - 股东权益总额为人民币91,060.3百万元,较期初减少1.1%[60] - 公司归母股东权益约为人民币72,522.3百万元[60] - 货币资金为人民币188.986亿元,较期初增加6.065亿元[61] - 货币资金为188.9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3.3%[117] - 存货为858.2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2.6%[117] - 资产总计2721.3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3.1%[117] - 短期借款为301.1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6.3%[118] - 应付票据为48.4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58.7%[118] - 合同负债为75.1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25.5%[118] - 长期借款为504.7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0.8%[118] - 应付债券为183.3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23.0%[118]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2639.9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721.36亿元人民币,增幅为3.1%[119] - 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从2024年底的921.1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10.60亿元人民币,降幅为1.1%[119]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底的232.62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06.93亿元人民币,降幅11.0%[119] - 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从2024年末的943.64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937.25亿元,减少6.39亿元(降幅0.7%)[127] - 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71.32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123.03亿元,增长72.6%[128] - 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217.90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234.58亿元,增长7.7%[130] - 应付债券从2024年末的98.78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130.96亿元,增长32.6%[130]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末的252.67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236.67亿元,减少16亿元(降幅6.3%)[127] - 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1568.65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1611.55亿元,增长42.9亿元(增幅2.7%)[128][130] - 长期股权投资从2024年末的661.18亿元微增至2025年6月末的665.26亿元[128]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2024年末的112.78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99.10亿元,减少13.68亿元(降幅12.1%)[130] - 公司期末股东权益合计66,283,783,590.12元,较期初64,828,073,497.74元增长2.24%[135] - 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6,722,240,611.00元,较期初16,758,511,849.62元微降0.22%[135] 新增产能与投资 - 新增混凝土产能923万立方米[11] - 新增土地储备6万平方米[11] - 新增年铁精粉选矿加工能力180万吨[11]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全国水泥产量8.15亿吨,同比下降4.3%[23] -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6,658亿元,同比下降11.2%[26] - 房屋新开工面积30,364万平方米,下降20.0%[26]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26] - 商品房待售面积76,948万平方米,较5月末减少479万平方米[26] -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行,水泥价格震荡走低[58] 政策与监管环境 - 2030年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需控制在10%以内[54] - 2027年地级以上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要求超50%[54] - 水泥企业纳入碳市场门槛为年直接排放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54] - 2026年实现危险废物重点监管单位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54] 公司治理与架构变动 - 取消监事会并以审计与风险委员会取代[65][66] - 修订公司章程及议事规则已获临时股东大会批准生效[66] - 变更审计机构为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69][70] -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自2025年5月23日起不再担任审计机构[70] - 公司董事会现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架构具有强大独立元素[97] - 审计与风险委员会由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谭建方担任委员会主任[98] - 公司自2025年5月23日起取消监事会,其职能由审计与风险委员会承接[96]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于飞因工作变动于2025年3月4日辞去所有职务[97] - 执行董事姜长禄因到龄退休于2025年8月12日辞去所有职务[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于飞先生于2025年3月4日辞职[100] - 执行董事姜长禄先生于2025年8月12日到龄退休[100]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公司A股股份4,835,228,438股,占同类已发行股本57.983%,占全部已发行股本45.283%[88] - 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北京京国发股权投资基金间接持有公司A股股份43,115,900股,占同类已发行股本0.517%,占全部已发行股本0.404%[88] - 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受控法团合计持有公司A股股份4,878,344,338股,占同类已发行股本58.500%,占全部已发行股本45.687%[88] - 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于2024年8月23日首次增持公司A股6,682,600股,增持金额8,525,554元人民币[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累计增持公司A股37,870,866股,增持总金额50,000,145.12元人民币[89] - 已发行A股83.39亿股,H股23.39亿股,总股本106.78亿股[87] - 已发行H股数目为2,338,764,870股[110] - 已发行A股数目为8,339,006,264股[111] 投资者关系与股利政策 - 报告期内开展非交易路演10余场[103] - 累计接待分析师及投资者逾201人次[103] - 回答上证e互动中小投资者提问55次[103] - 董事会不建议发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利[101] - 公司于2024年6月制定"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动方案[108] - 公司于2025年3月制定市值管理制度[108] - 2024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05元[113] 承诺与或有事项 - 已签订尚未执行完毕的购建资产合同金额为2.288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的6.177亿元下降62.9%[71] - 已签订的正在或准备履行的房地产开发合同金额为42.052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的33.045亿元增长27.2%[71] - 对第三方提供住房按揭担保金额为31.858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的53.900亿元下降40.9%[71] - 对关联方提供贷款担保金额为2.8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的7.389亿元下降62.1%[71] - 资产抵押总额为344.862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的309.969亿元增长11.3%,占总资产12.7%[74] - 子公司为唐山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提供6.6亿元连带责任担保,2029年5月到期[72] 员工与薪酬 - 集团员工总数43,481人(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减少344人[75] - 员工总薪酬为38.5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75] 审计与合规 -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对2025年中期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审阅意见[115] 综合收益与分配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负14.3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负18.34亿元人民币改善22.0%[126] - 少数股东增资5.1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01亿元人民币减少15.1%[126] - 公司对股东的分配现金股利53.3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74.51亿元人民币减少28.4%[126]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18.76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亏损为8.76亿元[127] - 公司2025年1-6月综合收益总额为752,505,706.84元,其中未分配利润贡献756,774,375.84元,其他综合收益亏损4,268,669.00元[135] 会计政策与计量(非业务核心财务数据) - 公司重要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的判定标准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占集团净资产5%以上且金额大于30亿元[144] - 公司重要子公司的判定标准为净资产占集团净资产5%以上或净利润占合并净利润10%以上[144] - 公司重要非全资子公司的判定标准为净资产占集团净资产5%以上或少数股东权益占集团净资产1%以上
低价股一览 24股股价不足2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09:39
A股市场整体股价概况 - A股平均股价为13.49元 沪指报收3831.66点[1] - 高价股及低价股数量在A股市场总体占比相对较少[1] 低价股特征分析 - 股价低于2元个股共24只 最低为*ST高鸿0.51元[1] - 低价股中ST股占比达50% 共12只ST股上榜[1] - 行业分布集中于房地产(5只)、钢铁(3只)、交通运输(2只)及基础化工(2只)[1][2] 低价股市场表现 - 当日11只上涨 永泰能源涨幅最高达10.32%[1] - 11只下跌 荣盛发展跌幅最大为8.54%[1] - 换手率差异显著 荣盛发展达18.54%而*ST高鸿仅0.33%[1] 重点个股数据 - *ST高鸿收盘价0.51元 市净率1.33倍 属通信行业[1] - 紫天退收盘价0.53元 市净率仅0.07倍 属传媒行业[1] - 永泰能源收盘价1.71元 单日涨幅10.32% 市净率0.79倍[1] - 海航控股市净率29.17倍 为榜单最高 属交通运输业[1]
水泥板块9月18日跌1.64%,福建水泥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3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8 08:52
市场表现 - 水泥板块整体下跌1.64% 领跌个股为福建水泥[1] - 上证指数下跌1.15%至3831.66点 深证成指下跌1.06%至13075.66点[1] - 华新水泥逆势上涨0.96% 成交额达4.74亿元 国统股份涨幅最高达2.82%[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34亿元 游资净流入7275.14万元 散户净流入1.62亿元[2] - 华新水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929.62万元 占比6.18% 尖峰集团获主力净流入1929.61万元 占比14.54%[2] - 塔牌集团遭主力净流出250.56万元 游资净流出1442.18万元 散户净流入1692.74万元[2] 个股交易数据 - 西藏天路成交量最高达120.98万手 成交额16.39亿元 跌幅1.54%[1] - 金隅集团成交量206.55万手 成交额3.74亿元 涨幅1.13%[1] - 四川金顶成交21.43万手 成交额2.13亿元 跌幅1.90%[1]
适老化需求潜力待释放 天坛家具探索多元路径
北京商报· 2025-09-18 08:41
人口老龄化趋势 - 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514万人 占总人口23.5% 较2023年增加19.2万人[1] - 预计"十六五"初期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峰值或将超1000万人[1] 适老化家具行业特征 - 行业名称从"养老家具"转变为"适老家具"后消费者接受度显著提升 尤其在B端市场[5] - 目前仅约5%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 市场需求认知率仍相对较低[9] - 适老化产品需兼顾安全舒适与颜值 并需进行市场教育突破传统认知局限[9] 天坛家具业务战略 - 采取"新品研发+旧品改造"双轨策略 深耕适老化领域超十年[4] - 为养老院、CCRC社区等集中式养老场景提供产品 提升护理效率并保障安全[5] - 近两年服务5000个家庭中约9%涉及老人需求或50多岁群体备老家装改造[5] 产品设计创新 - 排椅产品基于人体工程学设计 避免使用者久坐犯困[4] - 适配性改造原有家具满足老年人安全、舒适、便捷、可持续及多功能需求[4] - 智能技术应用包括自动调节高度座椅和感应障碍物边柜 隐性融入适老功能[9] 消费群体需求演变 - "60后"备老群体对"适老"标签敏感 倾向去标签化多功能产品如登山杖替代传统拐杖[9] - 老年消费者既要求安全防护与便捷操作 又追求与日常审美及多元场景适配的灵活性[9] - 未来适老化家具可能融入机器人技术实现自主移动等功能[9] 母公司产业协同 - 金隅集团在2025年服贸会展示龙顺成"鲁班凳""榫卯小木马凳"等创新产品[10] - 通过互动体验实现非遗文化从"观看"到"参与"的转变[10]
A股平均股价13.65元 24股股价不足2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08:27
A股市场整体股价水平 - 截至9月17日收盘 A股平均股价为13.65元 沪指报收3876.34点[1] - 高价股及低价股数量在A股市场总体占比相对较少[1] 低价股总体特征 - 股价低于2元的个股共有24只 最低的是*ST高鸿 最新收盘价为0.54元[1] - 紫天退和*ST苏吴分别以0.56元和0.93元位列低价股第二、三位[1] - 低价股中ST股占比达50% 共有12只ST股上榜[1] 低价股市场表现 - 当日上涨个股仅3只 *ST元成涨幅居首达4.97%[1] - 海航控股和ST京蓝分别上涨1.18%和1.13%[1] - 下跌个股达17只 荣盛发展跌幅最大为6.13%[1][2] - *ST高鸿和盈新发展跌幅分别为5.26%和2.09%[1] 低价股行业分布 - 房地产行业涉及4只个股 包括*ST金科 荣盛发展 ST明诚和盈新发展[1][2] - 钢铁行业有3只个股 分别为重庆钢铁 山东钢铁和酒钢宏兴[1] - 建筑装饰行业包含ST岭南 *ST元成和广田集团[1][2] - 基础化工行业有*ST辉丰和金正大2只个股[1] - 交通运输行业含海航控股和辽港股份[1] - 其他行业包括通信 传媒 医药生物 煤炭 非银金融 建筑材料 环保 商贸零售 社会服务和家用电器[1]
水泥板块9月12日涨0.61%,华新水泥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5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2 08:38
板块表现 - 水泥板块整体上涨0.61% 领先上证指数0.22%和深证成指0.13%的涨幅 [1] - 华新水泥以3.69%涨幅领涨板块 天山股份和全隅集团分别上涨3.13%和2.44% [1] 个股交易数据 - 华新水泥收盘价17.70元 成交37.11万手 成交额达6.50亿元 [1] - 天山股份成交量最高达57.91万手 成交额3.78亿元 [1] - 西藏天路成交额最高达10.76亿元 成交量78.26万手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58亿元 [1] - 游资资金净流入1.24亿元 [1] - 散户资金净流入3459.22万元 [1]
金隅集团涨2.44%,成交额8084.9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43.3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3:2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上涨2.44%至1.68元/股 成交额8084.90万元 换手率0.58% 总市值179.3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43.32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73.73万元(买入676.43万元占比8.37% 卖出502.70万元占比6.22%) 大单净买入669.58万元(买入2801.77万元占比34.65% 卖出2132.19万元占比26.37%) [1] - 年内股价下跌2.89% 但近期呈反弹态势 近5日涨5.00% 近20日涨3.70% 近60日涨17.48% [1] - 年内1次登龙虎榜 最近7月21日净卖出2273.25万元 买入总额1.08亿元(占比22.31%) 卖出总额1.31亿元(占比27.02%)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涵盖水泥及预拌混凝土(31.69%)、新型建材与商贸物流(52.18%大宗商品贸易)、房地产开发(7.68%房屋销售)及物业投资管理(2.20%租赁+1.32%物业管理)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5.66亿元 同比微增0.01%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4.96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85.40%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78.2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5.16亿元 [3] - 股东户数10.85万户 较上期减少1.92% 人均流通股数量无变化 [2] 股权结构与行业属性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690.94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523.39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材料-水泥-水泥制造 概念板块包括水泥、债转股、破净股、低价股及京津冀一体化 [2]
港股异动丨建材水泥股普涨 珠三角水泥价格近日推涨
格隆汇· 2025-09-11 02:40
行业价格趋势 - 珠三角水泥价格在二季度末连续回调至低位后近期开始推涨[1] - 9月进入传统销售旺季需求增加推动价格上涨[1] - 广西西江即将进入枯水期使外来水泥冲击减小[1] 价格预期 - 四季度水泥价格有望高于去年同期水平[1] - 珠三角市场水泥价格有望触底回升[1] 个股表现 - 中国天瑞水泥上涨4.11%至0.380港元[1] - 华新水泥上涨3.80%至14.490港元[1] - 东吴水泥上涨1.77%至6.310港元[1] - 中国建材上涨1.69%至5.410港元[1] - 金隅集团上涨1.20%至0.840港元[1] - 山水水泥上涨1.05%至0.960港元[1] - 华润建材科技上涨0.22%至1.850港元[1] - 海螺水泥上涨0.08%至24.240港元[1]
金隅集团9月9日获融资买入1299.77万元,融资余额3.3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0 01:57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9月9日公司股价上涨1.24% 成交额达9456.14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299.77万元但融资净流出21.50万元 融资余额3.33亿元占流通市值2.45% 处于近一年60%分位较高水平 [1] - 融券余量84.61万股对应余额137.91万元 处于近一年40%分位较低水平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水泥及预拌混凝土、新型建材与商贸物流、房地产开发和物业投资管理 [2] - 收入构成以大宗商品贸易为主占比52.18% 产品销售占31.69% 房屋销售占7.68% [2] - 股东户数10.85万户较上期减少1.92%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5.66亿元同比微增0.01%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4.9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5.4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8.2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5.16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化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690.94万股 较上期增持523.39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