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联名
icon
搜索文档
年轻化:品牌和Z世代玩在一起这事儿,如何进行到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5 05:57
品牌年轻化策略 - 老凤祥与《圣斗士星矢》联名推出高价黄金产品(3999元圣衣箱转运珠、3580元圣衣挂件),两周销售额近亿元,显示Z世代对IP联名产品的高接受度 [5] - 联名策略成为品牌年轻化重要手段,如九号公司举办"Ninebot九号王者争霸赛"、万辰集团旗下好想来零食引入三丽鸥/奥特曼等头部IP潮玩产品 [6] - 乌苏啤酒通过"啤酒+餐饮"模式打造80年代怀旧场景门店,结合明星代言(范丞丞/付航)强化"浓人喝乌苏"品牌态度,瞄准情绪消费需求 [8][9] IP联名效果与风险 - IP联名可快速实现品牌破圈,但需注意IP与品牌调性匹配度及粉丝圈层文化规则,例证:奈雪的茶因周杰伦联名海报未署名引发粉丝争议 [7] - 联名多为营销层面年轻化,可持续性存疑,如茅台冰淇淋、五粮液咖啡酒馆短期火爆后热度减退,茅台已主动收缩冰淇淋业务线 [10][11] 情绪消费趋势 - 《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30%年轻人会为情绪价值买单,品牌需从功能导向转向情感共鸣,乌苏啤酒通过短视频+用户内容生态强化"硬核社交货币"属性 [8][9] - 怀旧场景(如乌苏烧烤80年代风格门店)和互动体验(歌曲互动/拍照打卡)成为触发情绪消费的有效手段 [8] 业务逻辑重构 - 品牌年轻化分两类:营销方式年轻化(如IP联名)效果短暂,业务逻辑年轻化(如产品线革新)更具可持续性,茅台冰淇淋虽创新但受限于高端冰淇淋市场特性 [11] - 部分品牌年轻化尝试存在争议,如马应龙卖口红、六神推花露水味咖啡,被质疑仅为形象包装而非实质性业务转型 [10]
金店关门、消费遇冷,克价2600元的“黄金谷子”却有人“猛吃”?
36氪· 2025-05-20 01:06
黄金消费市场现状 - 2025年一季度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26.85% [1] - 国际金价突破3240美元/盎司 国内足金饰品克价冲破千元 [1] - 头部品牌营收降幅达30%-50% 周大生单季度净关店177家 [1] 金价波动影响 - 2025年一季度国际金价在平均2860美元/盎司高位波动 振幅达18% [3] - 国内足金饰品价格在850-1100元/克区间大幅震荡 [3] - 金价冲高至1082元/克后回落至998元/克 导致客流量下降40% [3] 行业财务表现 - 中国黄金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62.96% [3] - 周大福内地市场同店销售额下降13.2% [3] - 传统金饰毛利率仅为1.3%-6% [3] - 菜百股份2024年度净利润逆势增长17.32% [3] 消费结构变化 - 投资金条占比攀升至47.6% [1] - 菜百股份投资金条销售占比提升至63.8% [3][6] - 18-34岁消费者贡献38%金饰销售额 其中女性占比67% [7] IP联名产品发展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 同比增长40.63% [1] - 75%消费者有收集全系列谷子需求 [1] - 周大福迪士尼系列累计销量超200万件 [9] - 老凤祥圣斗士星矢联名产品两周创近亿元销售额 [9] 产品创新趋势 - 轻量化黄金产品克重仅零点几克 售价百元 [15] - 曼卡龙甄嬛传联名金贴0.1克售价259元 克价达2590元 [11] - 3D打印技术将传统数月雕刻流程压缩至两周 [17] - AI设计系统可自动生成千种设计方案 [17] 渠道结构调整 - 老凤祥加盟店单店年均销售额从2020年1800万元降至2024年1200万元 降幅33% [6] - 周大福累计关闭642家门店 周生生净减少74家网点 [6] - 老凤祥5641家加盟店中166家退出市场 [6] 消费逻辑转变 - 黄金从"家庭资产"转向"个人表达" [11] - 56.2%泛二次元用户会购买周边产品 [13] - 84%消费者愿为限量款支付溢价 [13] - 黄金的金融属性与消费属性出现割裂 [1]
黄金时间·企业:老凤祥天猫618首场“超级首饰发布”——百万观看、千万成交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9 00:25
淘宝天猫珠宝饰品行业"超级首饰发布"活动 - 淘宝天猫珠宝饰品行业首届"超级首饰发布"盛大启幕 老凤祥作为开场深度合作品牌携近百款古法高工艺黄金饰品亮相[1] - 发布秀线上在老凤祥天猫官方旗舰店等三个店铺同步直播 全程6小时吸引超过百万人观看 当日品牌成交额突破千万创线上单日成交新高[1] - 淘天超级首饰发布计划每月举办一场 每期与不同品牌深度合作 致力于为行业商家提供前沿流行趋势与设计理念[5] 老凤祥产品展示与销售策略 - 老凤祥首次面向公众展示馆藏之宝黄金马车 使用10余种非遗工艺耗时半年打造 总质量超过2400克[1] - 盛唐风华系列首次亮相 设计灵感源自盛唐文物 融合镶嵌螺钿、刻丝珐琅等工艺 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参与设计[3] - 推出"黄金圣斗士"和"黄金谷子"IP联名系列 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 618期间将推出独家折扣和优惠券[5] 行业趋势与数据 - 去年淘宝平台高工艺金饰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400% 验证了工艺黄金消费的巨大潜力[5] - 秀场结合高质量直播发布新品的模式被证明可行 未来将在这一领域进行更多创新尝试[5] - 超级首饰发布作为珠宝饰品行业新IP 将助力品牌升级强化品牌认知 推动新品销售[5]
上海老字号卖黄金,与动漫IP联名两周销售额近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5-16 08:40
上海黄浦区精品推广节活动 - 5月-6月期间在南京路、豫园、淮海路三大核心商圈举办精品推广节系列活动,推出"产品好、价格好、体验好、服务好"的标志性促消费活动 [1] - 南京路商圈作为首发阵地,"五五购物节"活动已于5月1日率先落地,"五一"期间33家参与活动的重点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9.2% [3] - 豫园商圈将在5月17日至6月2日举办"璀璨金喜大豫园"精品推广节活动,推出品牌新品首发、钜惠促销组合和政企优惠叠加三大亮点 [4] - 淮海路商圈将在5月31日推出"潮流无限淮海路"主题活动,联动多个时尚地标,为年轻消费群体打造品质消费新体验 [5] 老凤祥的年轻化战略 - 2025年4月30日推出与《圣斗士星矢》的跨界联名产品,上市两周创下近亿元销售 [3] - 近年来通过IP联名屡屡"出圈",包括2023年与米哈游合作推出《崩坏:星穹铁道》产品,2024年与万代南梦宫联名发布《机动战士高达 SEED》纯黄金系列藏品 [3] - 限量发售策略成功,全球限量30件的666克和限量188件的88g白羊座、处女座立像成为最大亮点 [3] 黄金消费表现 - "五一"期间,在"满10000减1000""满5000减500"等优惠刺激下,老凤祥南京路三家门店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倍 [3] - 上海市支持黄浦区建设上海国际珠宝时尚功能区,豫园商圈成为核心区域 [4] - 豫园商圈10家知名黄金珠宝门店参与活动,推出黄金饰品克减、镶嵌类饰品限时特价、满额赠礼等重磅促销政策 [4] 消费券政策 - 豫园商圈将在5月17日和5月24日发放两轮专属消费券,共推出五种券面:满500减150元、满1000减300元、满3000减600元、满5000减750元、满10000减1000元 [5] - 全体在沪人员均可通过支付宝App领取消费券,需通过位置信息校验 [5] - 活动旨在强化"买黄金,到豫园"的市场认知度 [4]
湊湊火锅联名国际IP 差异化破局餐饮竞争
中国经营报· 2025-05-13 12:56
餐饮行业IP联名趋势 - 湊湊与米菲MIFFY开启为期三个月的深度联名合作 推出联名套餐 周边产品并设置主题门店 [1] - 联名活动核心目标为强化品牌特色而非单纯追求销售增长 公司期望活动期间营收实现倍数级增长 假日翻台率目标6次以上 客流提升25% [1] - 行业IP联名频繁 借助IP粉丝基础和知名度实现流量增长 通过产品 服务 环境深度融合打造差异化竞争 [1] - 饮品领域IP联名效果显著 常引发门店排队和社交平台高热度 [1] - 行业面临联名同质化挑战 需解决如何选择对象和转化短期流量为长期流量的问题 [1] 湊湊IP联名策略 - 选择IP标准包括品牌知名度 价值观契合度 场景延展性和生命周期匹配度 本次合作首要考量品牌调性契合 [2] - 湊湊客群中家庭消费者占比较高 与米菲70周年主题形成"双品牌庆生"联动点 [2] - 注重场景化体验强化品牌差异化感知 视三个月合作为长效价值共创起点 未来将基于消费者反馈动态评估合作形式 [2] - 已有2-3个储备IP正在评估 计划定期推出联名活动满足不同圈层需求 [2] - 联名核心价值在于品牌精神乘法效应 着重观察消费者体验反馈与自发传播意愿 增强用户黏性 [2] 湊湊门店拓展策略 - 已签约6家新开 重装门店 预计7月后陆续开业 正在洽谈超过10家优质商业体项目 [3] - 坚持"重质不重量"开店原则 聚焦核心商圈优质点位 [3] - 面对火锅赛道激烈竞争 公司认为破局关键在于坚守行业信心 以产品力为核心 拒绝短期竞争 [3] - 持续强化沉浸式用餐体验 优化供应链 关闭不达标餐厅 坚持精益化开店策略避免盲目扩张 [3]
呷哺集团旗下湊湊火锅首次联名国际IP米菲 目标是带动门店客流提升25%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15:21
品牌联名合作 - 公司旗下高端火锅品牌湊湊与国际知名IP米菲展开为期三个月的联名合作,首次尝试国际IP全维度合作,旨在通过沉浸式主题体验强化品牌特色与价值[1] - 联名活动将在全国门店推出联名套餐、周边产品并设置主题门店,核心目标并非单纯追求销售增长而是强化品牌特色[1] - 公司期望活动期间营收较平日实现倍数级增长,假日翻台率目标为6次以上,同时带动门店客流提升25%[1] - 联名作为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其价值在于为消费者注入新鲜内容增强用户黏性[1] - 公司观察到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深耕多人聚会场景的同时着力拓展轻社交场景[1] 未来发展战略 - 本次合作是湊湊IP联名战略的起点,已有2—3个储备IP正在评估中,未来计划定期推出联名活动[2] - 集团将加大数字化营销投入,通过组织架构升级与专业团队引入强化线上渠道精准触达能力[2] - 计划以现有4000万会员为基础持续提升品牌渗透率,2024年会员消费频次同比提升1.4倍至3.33次[2] - 2025年呷哺呷哺品牌规划开业餐厅不低于95间,翻座率目标至少为3倍,将聚焦核心商圈优质点位[4] - 湊湊2025年将采取谨慎开店策略,仅选择大陆地区优质商场进驻[4] 供应链与成本优化 - 早在2003年便在内蒙古设立上游供应链,旗下肉类公司日屠宰加工量可达4000只羊,年产量1.5万吨[2] - 2024年通过数智化进行成本优化,原材料成本占收入比例从37.4%降至35.2%[2] 近期业绩表现 - "五一"假期呷哺呷哺整体营收同比大增18.85%,北京核心商圈门店增长超31%,新开定慧里店单日营业额突破5万元[3] - 湊湊火锅日均营业额达到平日周末水平,单日业绩约为非假期的3倍[3] - 截至4月底呷哺呷哺已完成24家新店布局及11家餐厅升级改造,湊湊已签约6家新开重装门店[3] - 正在洽谈中的优质商业体项目门店超过10家[3] 财务与门店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48亿元同比下滑19.7%,其中呷哺呷哺收入26.29亿元,湊湊收入19.48亿元[4] - 截至2024年底累积会员总数约4200万人,旗下餐厅总数957间(呷哺呷哺760间,湊湊197间)[4]
推联名套餐、开主题门店,餐饮品牌能否靠联名实现“长红”
新京报· 2025-05-12 14:35
行业趋势 - 2024年一季度餐饮行业联名活动超过百起,显示联名营销仍是行业重要推广手段 [1][2] - 行业进入联名"冷静期",消费者对联名活动逐渐理性化,"爆款联名"难度增加 [1] - 47.3%消费者认为联名活动过多导致审美疲劳,28.4%认为价格过高,27%认为联名等同于广告轰炸 [3] 公司动态 - 湊湊首次开展联名合作,与国际IP米菲MIFFY进行为期3个月合作,推出联名套餐、周边产品和主题门店 [1][2] - 湊湊目标通过联名实现假日翻台率6次以上,门店客流提升25%,并期待营收较平日实现倍数级增长 [1][2] - 湊湊已有2-3个储备IP正在评估中,计划定期推出联名活动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2] 经营策略 - 湊湊2024年新开餐厅13家,关闭73家,净减少60家门店,截至2024年底门店数为197家 [4] - 湊湊未来采取精益化拓店策略,已签约6家新开/重装门店将于7月后开业,另有超过10家商业体项目门店在洽谈中 [4] - 湊湊注重商圈与品牌定位匹配,如上海迪士尼花木兰主题餐厅和北京蓝色港湾美术馆风格主题店 [4] 联名效果 - 联名活动面临内卷问题,包括联名泛滥、IP同质化、调性不符等负面反馈 [3] - 餐饮品牌需平衡联名营销与产品核心,依靠产品质量、创新能力和供应链实现长期发展 [5] - IP联名被视为品牌年轻化和差异化的"捷径",尤其在兴趣和情绪消费兴起的背景下 [5]
湊湊火锅联名米菲 IP联名成餐饮差异化破局大招
北京商报· 2025-05-12 08:46
核心观点 - 呷哺集团旗下湊湊火锅与国际IP米菲MIFFY开启为期三个月的深度联名合作 旨在强化品牌特色而非单纯追求销售增长 目标包括活动期间营收较平日实现倍数级增长 假日翻台率达6次以上 门店客流提升25% [1] - 餐饮行业IP联名活动热度高涨 2024年一季度此类活动达20多起 横跨正餐、快餐、饮品品类 其中饮品品牌联名动作居榜首 联名通过IP粉丝基础和知名度吸引流量 创造独特消费体验 但存在盲目跟风导致短期热度难以转化为长期影响力的问题 [2] - 餐饮品牌需将IP联名短暂流量转化为长期流量 核心价值在于为消费者注入新鲜内容增强用户黏性 应深化品牌故事和核心价值 优化产品服务质量 建立会员体系进行精准营销 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内容营销 并将联名活动纳入长期品牌战略 [3] 湊湊品牌联名具体举措 - 推出联名套餐包括双人、四人及儿童套餐 套餐中包含米菲造型特色产品 [1] - 升级会员体系 畅吃卡用户新办卡或续卡可获赠限量米菲钥匙扣公仔 会员日到店消费可免费领取文具周边 [1] - 基于消费者反馈动态评估合作形式 目前有2-3个储备IP正在评估中 计划定期推出联名活动满足不同圈层消费者需求 [1] 行业联名案例与效果 - 奶茶品牌与热门动漫IP联名推出定制包装和特色饮品 吸引大量粉丝抢购 门店排起长队 线上话题热度居高不下 [2] - 星巴克中国与五月天联名系列产品引起哄抢 [2] - 小吊梨汤与"京城三太子"萌兰联名活动带动客流增加 "五一"假期同比客流增加12% 活动内容传播较同期提高23% [2] IP联名价值与挑战 - 借助IP强大粉丝基础和知名度迅速吸引关注 为品牌带来显著流量增长 通过在产品、服务、环境等多方面深度融合创造独特消费体验 强化品牌记忆点实现差异化竞争 [2] - 部分品牌盲目跟风选择IP 缺乏深度策划与整合 导致联名活动仅短期吸引眼球 难以形成长期品牌影响力 热度消退后消费者关注度降低 无法实现流量有效转化 [2] 长期战略建议 - 联名活动作为品牌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价值体现在为消费者注入新鲜内容增强用户黏性 [3] - 应深化品牌故事和核心价值 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 建立会员体系进行精准营销 通过创新和多元化营销策略保持品牌活力 [3] - 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内容营销 优化用户体验 以数据驱动决策 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品牌忠诚度 将联名活动纳入长期品牌战略为品牌积累正向资产 [3]
湊湊火锅首次联名国际IP米菲,期望带动门店客流提升25%
财经网· 2025-05-12 08:12
品牌联名合作 - 湊湊首次与国际IP米菲MIFFY展开为期三个月的全维度联名合作,推出联名套餐、周边产品及主题门店 [1] - 联名活动核心目标是强化品牌特色而非单纯销售增长,但预期活动期间营收实现倍数级增长,假日翻台率目标6次以上,客流提升25% [2] - 品牌调性契合度是合作首要考量,湊湊"欢聚温暖"内核与米菲形象高度契合,家庭消费者占比显著形成"双品牌庆生"联动点 [2] - 公司计划未来定期推出联名活动,目前还有2-3个储备IP正在评估 [1] 营销策略与效果评估 - 公司注重通过场景化体验强化品牌差异化感知,避免短期流量合作 [2] - 联名价值体现在为消费者注入新鲜内容增强粘性,着重观察消费者体验反馈与自发传播意愿而非即时转化 [3] - 行业存在对联名分歧,部分品牌反思联名对成本负担、用户注意力消耗及门店工作强度的冲击 [2] - 餐饮与IP联名核心价值是双赢,关键在于创造社交货币促使消费者自发传播 [3] 门店扩张与运营 - 今年已签约6家新开/重装门店预计7月后开业,正在洽谈超过10家优质商业体项目门店 [4] - 未来开店策略坚持"重质不重量"原则,聚焦核心商圈优质点位 [4] - 针对不同区域采取差异化运营:新兴市场侧重品牌认知建设,成熟市场如长三角及北京地区聚焦复购提升 [3] 产品与供应链 - 2025年计划扩充有料锅底矩阵至单店约10款,持续打造爆品菜品并强化差异化体验 [4] - "火锅+茶憩"模式创新,5月推出的茶元素融合新品锅底销量已排至前五名 [4] - 集团通过数智化优化成本,原材料成本占比从37 4%降至35 2% [4] - 内蒙古上游供应链日屠宰加工量达4000只羊,年产量1 5万吨 [4]
老凤祥:2024/2025Q1业绩承压,渠道+产品优化力度加大-20250502
国盛证券· 2025-05-02 0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下降20.5%至567.9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11.9%至19.5亿元;2025Q1营收同比下降31.6%至175.2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23.6%至6.1亿元,业绩承压 [1] - 2024年公司调整渠道策略,推动产品创新,营运能力保持稳健 [2][3] - 2024年公司持续深化推进“双百行动”改革,落实三年行动计划 [4] - 预计2025年公司营收下降13.5%至491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24%至14.81亿元 [4][9] -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长期推进渠道/产品经营效率优化,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81/15.94/17.26亿元,现价对应25年PE为17倍,维持“买入”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67.9亿元,同比下降20.5%,毛利率同比提升0.6pcts至8.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9%至19.5亿元 [1]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75.2亿元,同比下降31.6%,毛利率同比提升0.7pcts至9.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3.6%至6.1亿元 [1] 渠道与产品优化 - 渠道端:2024年线下渠道加盟净关店,线上业务布局力度加大;2025Q1门店数量净减少297家至5541家;成立区域子公司,开设区域直营店,推进线上线下融合转型 [2] - 生产端:强化国潮与IP联名产品,提升自主研发与智能生产能力;东莞、海南两大生产基地互补互动,6家工厂试点云智造智能工厂项目 [3] 营运能力 - 2024年末存货金额同比下降4.1%至118.2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延长4天至84天;应收账款同比下降23.4%至2.4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持平为2天;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59.3%至29.4亿元 [3] 改革推进 - 2024年公司持续深化推进“双百行动”改革,落实三年行动计划,股份公司及下属企业、部门实现职业经理人制度全覆盖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公司营收下降13.5%至491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24%至14.81亿元;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81/15.94/17.26亿元 [4][9]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1,436|56,793|49,099|51,724|55,519| |增长率yoy(%)|13.4|-20.5|-13.5|5.3|7.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14|1,950|1,481|1,594|1,726| |增长率yoy(%)|30.2|-11.9|-24.0|7.7|8.3| |EPS最新摊薄(元/股)|4.23|3.73|2.83|3.05|3.30| |净资产收益率(%)|21.7|17.2|12.4|12.4|12.3| |P/E(倍)|11.3|12.9|17.0|15.7|14.5| |P/B(倍)|2.2|2.0|1.9|1.8|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