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源整合
icon
搜索文档
云南能投(002053.SZ):拟570.89万元收购砚山公司100%股权
格隆汇APP· 2025-08-14 12:48
公司股权收购 - 云南能投以自有资金收购全资子公司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持有的云南省盐业砚山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收购价款为砚山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经审计净资产账面净值人民币570.89万元 [1] - 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持有砚山公司100%股权 砚山公司由全资孙公司变更为全资子公司 [1] 战略发展布局 - 收购旨在更好推进公司资源整合和战略发展 [1] - 砚山公司将作为昌宁县长田风电场及中寨风电场项目投资主体 [1]
云南能投:拟收购富源云能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0:56
公司股权收购交易 - 公司以自有资金收购全资子公司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持有的富源云能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 收购价款为标的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经审计净资产账面净值398.56万元人民币 [1] - 标的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盐及其系列产品 包装材料 防伪"碘盐标志" 无水硫酸钠的开发制造和销售 [1]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 已获国资监管主体批准 属于内部管理架构调整 旨在推进资源整合和战略发展 [1] 交易影响与战略意义 - 交易有利于理顺管理关系 压缩管理层级 优化公司治理 符合业务专业化管理需要 [1] - 富源县南冲风电场项目已纳入云南省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建设清单 交易将加速该项目实施进度 强化新能源板块发展 [1] - 交易不改变合并报表范围 对公司正常经营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 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1] 公司业务结构与市值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电力业务占比34.45% 天然气业务占比28.11% 食品业务占比20.22% 化工业务占比14.64% 其他业务占比2.58% [2] - 公司当前市值为98亿元人民币 [2]
云南能投:拟拟收购云南省盐业砚山有限公司100%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0:28
公司股权收购 - 公司以自有资金收购全资子公司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持有的云南省盐业砚山有限公司100%股权 收购价款为人民币570.89万元 标的公司主营盐及系列产品、包装材料、防伪"碘盐标志"、无水硫酸钠的开发制造销售 [2] - 本次交易属于内部管理架构调整 符合业务专业化管理需要 有利于压缩管理层级优化公司治理 不涉及合并报表范围变化 对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 [2] - 交易已获国资监管主体批准 不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 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2] 业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公司营业收入构成:电力占比34.45% 天然气占比28.11% 食品占比20.22% 化工占比14.64% 其他业务占比2.58% [3] 新能源业务发展 - 昌宁县长田风电场及中寨风电场已纳入《云南省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建设清单》 本次股权收购有利于加快项目推进 做强做优新能源板块 [2]
云南能投:拟收购华坪云能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0:28
公司业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电力34.45%、天然气28.11%、食品20.22%、化工14.64%、其他业务2.58% [1] 股权收购交易 - 以自有资金收购全资子公司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持有的华坪云能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 [3] - 收购价款为标的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经审计净资产账面净值人民币355.29万元 [3] - 标的公司主营盐及系列产品、包装材料、防伪"碘盐标志"、无水硫酸钠的开发制造销售 [3] 交易性质与影响 - 交易属于内部管理架构调整 符合业务专业化管理需要 [3] - 有利于理顺管理关系 压缩管理层级 优化公司治理 [3] - 不涉及合并报表范围变化 对正常经营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 [3] 战略发展意义 - 华坪县华坪西风电场项目已纳入《云南省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建设清单》 [3] - 交易有利于加快新能源项目实施进度 做强做优做大新能源板块 [3]
大中矿业:将以湖南临武鸡脚山锂矿和四川加达锂矿为核心 持续推进周边矿权并购与资源整合
全景网· 2025-08-13 05:51
公司战略与资源整合 - 公司未来将以湖南临武鸡脚山锂矿和四川加达锂矿为核心推进周边矿权并购与资源整合 [1] - 资源整合旨在扩大资源储量和生产规模 逐步形成规模效应与管理协同优势 [1] - 整合行动将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为新能源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公司参加2025年内蒙古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1] - 活动主题为"筑牢投资者沟通桥梁 共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1] - 公司IR苏明在交流会上回应了关于矿区周边资源整合的投资者问询 [1]
金橙子并购萨米特:光学控制领域资源整合 协同效应凸显
中证网· 2025-08-12 11:14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萨米特55%00%股权[1] - 交易涉及向汪永阳 黄猛等8名交易对方购买股权[1] - 交易包含募集配套资金环节[1] 战略协同价值 - 收购整合行业内优质资产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1] - 产品体系 客户资源 技术开发 供应链等多方面产生协同效应[1] - 双方技术研发具有相似性与互补性[2] - 结合双方技术优势提高行业先进技术领域研发效率[2] 技术整合优势 - 激光控制领域需光电 自动化 机械 计算机 微电子等跨学科知识融合[2] - 公司长期研发激光加工控制系统及振镜等硬件集成产品[2] - 萨米特专注高精度快速反射镜 高精密振镜技术研发[2] - 双方均积累深厚技术研发实力并持续开展先进技术研发[2] 产品应用拓展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激光工业加工领域[2] - 萨米特高精密振镜以高精高速产品为主 主要应用于航空探测领域[2] - 萨米特产品正逐步拓展至工业加工领域[2] - 收购后产品体系实现互补 优化光学控制 激光应用等领域战略布局[2] 市场资源整合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 部分配套航天研究所[3] - 萨米特产品主要应用于飞机航空探测领域 并向工业 激光通信 安防领域拓展[3] - 收购后公司将新增飞机航空探测领域客户资源[3] - 公司可为萨米特提供工业应用方向的客户资源[3]
2025年中国硫铁矿石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8-12 04:02
行业概述 - 硫铁矿石是以铁和硫为主要成分的硫化物矿物 主要包括黄铁矿和白铁矿两种晶型 其中黄铁矿是最重要的经济矿物[7] - 行业正经历技术革命 涌现出高纯硫材料制备 催化应用和绿色工艺等创新技术[7] - 粤桂股份通过等离子体气相沉积法成功制备纯度达99.9999%的电子级硫磺 满足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生产需求 实现从传统化工原料向高端电子材料的跨越式升级[7] 资源储量与分布 - 截至2023年全国硫铁矿已探明储量达10.47亿吨 呈现分布广泛但相对集中的特点[2][9] - 主要分布在西南 中南和华东三大区域 占全国总量80% 四川 安徽 广东等10个省份构成资源骨干基地[2][9] - 高品位矿(S>35%)仅占3.3% 其中66%集中在广东 30%在安徽[2][9] - 伴生硫铁矿分布于27个省份 保有储量3.46亿吨 江西以占全国27.69%的伴生硫储量居首[2][9] - 2024年硫铁矿产量前三省份为广东 江西 安徽 三省合计产量占全国总量的35.08% 形成南方核心 北方零星的格局[2][9] 技术发展与创新 - 新能源驱动高附加值转型 固态电池对高纯硫磺需求激增 硫化物电解质需纯度≥99.9999%的硫磺[3][7] - 粤桂股份建成全球最大电池级硫磺产线 产能15万吨/年 2025年将扩至30万吨 占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预估量的40%[3][13] - 绿色开采技术升级 如内蒙古金辉稀矿的含碳低锌硫铁矿选矿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综合成本15%[4] - 低温还原等绿色工艺开发拓展资源利用途径 从源头降低污染排放[7]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CR3(粤桂股份 江西铜业 广晟有色)超50%[1][4] - 中小矿山因环保成本攀升加速退出 绿色矿山建设成为趋势[1][4] - 云浮硫铁矿种植20万棵树 绿化26万平方米 符合国家级标准[4] - 技术领先企业通过绑定宁德时代等新能源巨头主导硫基新材料产业链价值分配[1][13] 供需与价格趋势 - 2025年硫铁矿价格预计突破1250-1400元/吨 长期看涨至2030年的2150元/吨[1][3][5] - 价格受钢铁需求复苏 环保政策收紧及固态电池量产(2027-2030年)三重支撑[1][5] - 磷肥行业2024年产量1776万吨 同比增长10% 仍占重要地位[5] - 硫铁矿制酸占比萎缩(2020年15.3%→2024年更低) 硫磺制酸(60%+)和冶炼烟气制酸成为主流[5] 应用领域拓展 - 传统硫酸市场空间逐步压缩 驱动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跃迁[1] - 硫铁矿在锂电池正极材料 湿法磷酸等新兴领域需求激增[2] - 行业形成新能源材料+传统化工双轨模式[1][5] - 司尔特布局38万吨硫铁矿+80万吨硫铁矿制硫酸产能 潜在发展硫化物电解质[13] - 恒光股份发展5万吨/年氨基磺酸产能 作为固态电池关键材料[13]
东风三大品牌“握拳”整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2:38
公司战略重组 - 东风汽车集团成立奕派科技 整合风神、纳米、奕派三大自主品牌的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与服务全链条[1] - 整合后奕派品牌和纳米品牌合并为东风奕派 风神品牌单独保留 实现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闭环管理[1] - 奕派科技年度销量目标150万辆 其中奕派品牌承担2/3销量 风神品牌目标50万辆[1] 行业竞争背景 -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白热化 整合资源已成为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2] - 2024年东风乘用车新能源三大品牌合计销量21.3万辆 同比增长82.4% 但市场份额不足3%[3] - 奕派和纳米品牌在销售旺季时各自实现月销1万辆 合计达2万辆规模 与主流新势力品牌相当[3] 整合动因 - 三大品牌存在资源重叠 未能形成协同效应 渠道各自为战 决策效率低下[3] - 跨公司协调需层层审批 市场反馈难以及时转化为产品改进[3] - 行业进入降本增效深水区 聚焦成为生存关键[3] 行业整合案例 - 吉利集团2024年通过股权整合实现"一个吉利" 几何并入银河 极氪和领克合并[3] - 上汽集团2024年初将乘用车板块等五大板块整合为"大乘用车"板块 重点放在资源整合与聚焦[4] 机制变革 - 奕派科技提出"用户、高效、共战、结果"八字行动纲领[6] - 优化组织架构 简化决策流程 研产供销服整合到一个体系内实现快速决策[6] - 集团将产品决策、商务政策制定等多项权限下放到公司层面 提升决策效率[6] 效率提升案例 - 用户提出功能需求后 研发团队连夜攻关 7月29日完成奕派007、008的OTA升级[7] - 市场端用户反馈能第一时间响应 实现"用户需求第一时间上车"的效率革命[7] 产品战略 - 奕派主打15万-25万元市场 纳米聚焦6万-10万元区间 二者形成互补[8] - 风神品牌深耕全球节能车市场 涵盖传统燃油车、HEV和PHEV产品线[8] - 短期重点提升用户口碑和满意度 中期目标打造爆款产品 长期发展靠生态共创[8] 渠道策略 - 保持现有网络格局不变 通过增加授权优化渠道效率[8] - 开放跨品牌授权 让优质经销商从销售两款车型扩展到四款车型[8] 海外扩张 - 计划到2027年推出30款专门针对海外市场的车型[9] - 2024年将海外近400家销售渠道扩展到800家 2027年达到2000家以上[9] - 力争2030年本土化率达50%以上 运营模式转向"属地化运营"[9] - 在10个重点战略市场实施差异化策略 引入国内新媒体营销等创新模式[10]
和顺石油: 和顺石油关于公司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8 16:24
吸收合并基本情况 - 公司拟以主体身份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湘潭中油销售有限公司,合并后湘潭中油将依法注销,其全部业务、资产、人员、债权债务由公司承继 [1] - 本次合并不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 - 合并基准日将由公司董事会授权管理层确定,后续将履行相关审批及手续办理程序 [3] 合并方(和顺石油)概况 - 注册资本1.73亿元,成立于2005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赵忠,经营范围覆盖成品油批发零售、新能源技术研发、汽车销售等多元化领域 [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20.27亿元,负债3.6亿元,净资产16.67亿元,2024年实现营收28.12亿元,净利润2926.58万元 [1] - 业务布局包含传统能源与新兴能源双赛道,涉及光伏发电、储能技术、加氢设施等创新领域 [1] 被合并方(湘潭中油)概况 - 注册资本3000万元,成立于2003年4月,主营汽油柴油批发零售、化工产品销售及仓储服务 [2] - 截至2024年底,湘潭中油总资产5.57亿元,负债4.59亿元,净资产9788.19万元,2024年营收仅29.43万元,净亏损434.06万元 [2] - 经营许可包含危险化学品销售资质,但2024年经营规模显著萎缩 [2] 合并目的及影响 - 通过资源整合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3] - 因湘潭中油为全资子公司,其财务数据已合并报表,本次吸收不会对公司经营及股东权益产生实质性影响 [3] - 合并后公司将直接承接湘潭中油的业务网络及资产,强化区域市场控制力 [1][3]
山东济南成立新能源装备产业联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7 12:57
济南市新能源装备产业联盟成立 - 济南市新能源装备产业联盟由济南能源集团、山东大学、山东电工电气集团等16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整合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资源,推动协同创新[1] - 联盟聚焦"资源整合+业务撮合"双引擎,目标包括科技成果转化、产能对接、空间共享、生态共建及资本匹配[1] - 济南市将新能源装备产业列为"13条标志性产业链"关键一环,联盟成立旨在突破产业发展并促进政企合作[1] 产业联盟功能定位 - 打造集产业研究、成果转化、订单落地、资源盘活、资本匹配、创新创业为一体的综合平台[1] - 通过打破创新主体壁垒,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1] -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强调联盟对串珠成链、产业聚合的推动作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