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端侧AI
icon
搜索文档
上证零距离|AI驱动“芯”速度,兴业基金等机构解析ETF布局之道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13:43
文章核心观点 - 端侧AI驱动半导体行业增长 炬芯科技等公司业绩显著提升 行业处于加速成长期 [1][3][5] - 半导体估值方法需结合发展阶段 PS估值和终局法适用于高研发投入企业 [7][8][11] - 科创板指数化投资成为布局科技成长红利的高效工具 兴业基金相关产品覆盖核心资产 [11][12][13] 行业趋势与机遇 - 端侧AI处理器芯片出货量攀升 销售收入实现倍数增长 低延迟高音质无线音频产品持续放量 [3] - AI与手机/耳机/眼镜等终端结合是大势所趋 产业处于成长加速期 投资机遇显著 [5] - 本轮半导体需求由AI拉动 GPU/TPU算力芯片/数据中心模拟芯片率先爆发 [6] - 若AI PC/AI手机/AI眼镜等终端放量落地 产业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5] - 大模型带动GPU/存储等半导体需求增长 下游去库存接近尾声 行业处于向上周期 [5] 公司业绩与表现 - 炬芯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4.49亿元 同比增长60.12% 归母净利润0.91亿元 同比增长123.19% [5] - 拥有端侧AI芯片的公司上半年均取得不错业绩 [5] 估值与投资研判 - 电子半导体产业呈现高估值高研发投入特点 与产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7] - 高研发投入导致业绩波动 但确是行业持续增长和竞争力的核心 [8][10] - 非盈利类公司可参考PS估值法或终局法 从市场空间和产业占比角度进行远期估值 [11] - 指数化投资是把握科技成长红利的重要方向 科创板指数产品提供高效布局工具 [11] 科创板与指数产品 - 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近590家 总市值约10万亿元 开市六年综合价格指数过去一年涨幅超108% [12][13] - 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样本超570只股票 市值覆盖度近97% 表征性优于现有宽基指数 [13] - 兴业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通过完全复制法跟踪指数 具备高仓位低费率优势 [13] - 兴业基金围绕红利价值和科技成长进行哑铃式布局 覆盖上交所核心资产及部分深交所资产 [13] - ETF投资透明资产覆盖度广 可充分享受板块上涨收益 科技成长ETF等产品将持续推出 [14]
港股异动 | 蓝思科技(06613)涨超4% iPhone 17预购需求强劲 机构看好供应链高景气
智通财经· 2025-09-17 05:44
公司股价表现 - 蓝思科技股价上涨4.55%至27.1港元 成交额1.46亿港元 [1] iPhone 17需求表现 - 全球iPhone 17交货时间延长 标准版和Pro Max机型增加8天 [1] - 中国大陆市场交货时间平均增加17天 达到27天等待期 [1] - iPhone 17标准版/Pro/Pro Max计划产量同比增加25% [1] - iPhone Air产量为iPhone 16 Plus的三倍 [1] 供应链影响 - iPhone热销带动供应链高景气 结构件与散热等价值量提升环节供应商迎业绩弹性机遇 [1] - 苹果3年硬件创新加速周期开始 端侧AI软件和生态创新值得重视 [1] - 建议重点关注蓝思科技等供应链标的 [1]
AI大模型厂商加速导入硬件入口,端侧AI产业链投资机遇可期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7 03:18
大模型技术发展趋势 - 全球主流大模型通过算法优化与数据积累实现快速迭代 核心表现为能力增强与推理效果优化两大维度[2] - 2024年2B参数量的大模型MiniCPM能力与2020年GPT-3 175B大模型能力接近[1][2] - 大模型压缩和量化技术不断提升 知识密度持续增大 终端搭载模型能力值逐步增强[2] 端云协同架构演进 - 大模型规模化扩展需依赖云端和终端协同工作 通过云端搭配终端进行AI计算工作负载分流[1][2] - 端云协同带来成本 能耗 性能等方面优化[1][2] - AI处理发展重心有望逐步从云端向手机 PC等终端载体转移[1][2] 终端硬件生态布局 - 谷歌Gemini入驻三星 可通过分享屏幕和相机画面进行即时互动[3] - 阿里与荣耀达成AI战略合作 覆盖出行导航 旅游服务 本地生活 移动办公 电商购物 电影演出等多个核心服务场景[3] - 苹果发布Apple Intelligence系统 高阶AI功能预计2026年春季推出[3] 终端硬件技术升级 - SoC集成NPU提升本地算力 存储向高带宽低延迟演进[5] - 散热技术从石墨片向超薄VC均热板演进 电池往高容量高效率方向升级[5] - 快充功率有望进一步提升[5] 市场规模与形态创新 - 2025年中国AI手机市场份额预计达到30%左右[3] - 端侧AI终端形态从AI向各类产品发散 AI眼镜偏向视觉交互 AI耳机偏向音频交互[5] - OpenAI计划打造创新AI硬件[5]
端侧AI飞轮效应可期!消费电子ETF趋势上涨,均胜电子再度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9-17 03:03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18%[1] - 多元金融 电工电网 煤炭等板块涨幅靠前 贵金属 电脑硬件跌幅居前[1] - 消费电子ETF(159732)上涨0.45% 成分股长盈精密上涨12.05% 均胜电子与科博达涨停 三环集团上涨6.90%[1] 消费电子板块分化 - 胜宏科技下跌6.71% 鹏鼎控股下跌3.00% 显示个股表现显著分化[1] - 消费电子ETF跟踪国证消费电子指数 覆盖50家A股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1] - 持仓集中于电子制造 半导体 光学光电子等高关注度板块[1] 苹果新品发布影响 - 苹果于9月10日发布8款新品 包括四款新iPhone 三款新AppleWatch及AirPods Pro 3[1] - 发布会主题为"AweDropping" 展现技术创新与生态布局能力[1] AI技术驱动趋势 - 端侧AI模型性能及端云协同模式趋于成熟 推动AI功能落地[1] - AI大模型厂商积极布局硬件入口 加速应用场景拓展[1]
扎克伯格豪赌AI眼镜主导“后智能时代” 即将携800美元的“Celeste”亮相Connect
智通财经· 2025-09-17 02:49
产品发布 - Meta预计在年度Connect大会上发布内置显示屏的高端AR+AI智能眼镜 零售价高达800美元 代号为Hypernova 将以Celeste之名推出 右镜片配备小型数字高清显示屏 支持紧急消息通知和高质量翻译等基本AI功能 [1] - 新款智能眼镜先进程度可能远低于去年展示的Orion原型眼镜 [1] - 预计同时发布首款智能腕带 允许用户通过手势控制智能眼镜 还将展示更新迭代的Ray-Ban系列 可能配备更高端摄像头 更强电池续航和更多元AI功能 [2] - 新款Ray-Ban设备起售价为299美元 Oakley运动风格眼镜售价399美元 [2] 产品定位与战略 - 智能眼镜是Meta迈向真正增强现实与AI融合的里程碑产品 公司计划将先进AI大模型与可穿戴设备融合 挑战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主导地位 [1][4] - 产品需与包括iPhone在内的主流智能手机配合使用 但未来机型预计内置显示屏并具备完整AI超级助理功能 基于Meta独家AI大模型 [5][6] - 公司将通过新软件工具包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智能眼镜开发平台 以吸引全球应用开发者参与开发生态 [3] 市场前景 - 800美元定价可能导致短期市场份额可忽略不计 分析师认为产品笨重且设计非大众友好 初期销量将相当低 [2] - Counterpoint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同比增长60% 2025-2029年维持超过6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8] - 2025年上半年国际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 AI智能眼镜占比达78% 高于2024年上半年的46%和2024年全年的66% AI细分市场规模年增长超250% [11] 技术架构 - 智能眼镜配备集成NPU的SoC 先进摄像头和音频组件 借助设备端AI算法 端侧AI及Llama云端大模型实现照片视频捕捉 音频播放和广泛应用场景 [7] - 端侧设备通过边缘计算和5G网络实时处理数据 与云端AI大模型交互 实现语音交互 实时翻译 增强现实导航和情境信息叠加等生成式AI功能 [7] 行业趋势 - 行业进入后智能时代 智能手机需求增速放缓 AI智能眼镜等新型可穿戴设备渗透率激增 形成智能手机需求见顶与AI消费电子崛起的混战格局 [4] - 2024年底后涌现一波AI智能眼镜产品 包括供应链参考设计和眼镜品牌商业化产品 2025年智能手机领军企业将推出首款AI智能眼镜 更多消费电子公司可能在2025-2026年进入市场 [8]
欧洲手机市场 Q2 增长 4% 荣耀 42% 增速领跑头部品牌
经济观察网· 2025-09-17 01:47
欧洲智能手机市场整体表现 - 欧洲智能手机市场在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4% 从一季度低迷状态复苏 [1] - 行业面临经济挑战 地缘政治压力及欧盟新生态法规等多重下行风险 [1] - 厂商通过创新产品和促销策略有效对冲市场下行压力 [1] 品牌竞争格局 - 荣耀品牌出货量同比激增42% 增幅在TOP5厂商中排名第一 [1] - 荣耀凭借42%的同比增长率跻身欧洲市场前四名品牌 [1] 产品与技术驱动因素 - 荣耀增长得益于折叠屏产品布局和技术创新 [1] - Magic V系列为市场表现奠定基础 [1] - 新品Magic V5凭借轻薄设计和端侧AI功能实现热销 [1]
行业点评报告:AI大模型厂商加速导入硬件入口,端侧AI产业链投资机遇可期
开源证券· 2025-09-16 02:34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AI大模型厂商加速导入硬件入口 端侧AI产业链投资机遇可期[2] - AI模型持续迭代 端侧化与轻量化成为核心方向[3][5] - 终端硬件入口重要性凸显 各家大模型厂商加速导入助力各场景应用落地[6] - AI终端持续迭代 硬件升级与形态创新并进[7] AI模型发展趋势 - 全球主流大模型通过算法优化与数据积累实现快速迭代 核心表现为能力增强与推理效果优化两大维度[3][5] - GPT系列、Gemini等通过扩大参数规模、引入多模态融合 实现复杂任务处理能力突破 支持代码生成、逻辑推理、跨语言理解等高阶功能[3][5] - 模型推理效率持续优化 通过多模块注意力、动态扩展、高级批处理等技术 确保AI兼具高性能、低延迟和高性价比[5] - 2024年2B参数量的大模型MiniCPM能力与2020年GPT-3 175B大模型能力接近[5] - 大模型的规模化扩展需依赖云端和终端的协同工作 通过云端搭配终端进行AI计算工作负载的分流 带来成本、能耗、性能等方面的优化[5] - AI处理的发展重心有望逐步从云端向手机、PC等终端载体转移[5] 硬件入口布局与应用场景 - 谷歌Gemini入驻三星 能够通过分享屏幕和相机画面进行即时互动[6] - 谷歌推出Nano Banana图片生成模型 一周内为Gemini吸引超千万粉丝[6] - 阿里与荣耀达成AI战略合作 针对出行导航、旅游服务、本地生活、移动办公、电商购物、电影演出等多个核心服务场景[6] - 苹果发布Apple Intelligence系统 高阶AI功能预计将在2026年春季推出[6] - 手机厂商全力以赴投入AI技术研发与整合 端侧AI飞轮效应可期[6] - 2025年我国AI手机市场份额将达到30%左右 端侧AI大模型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6] AI终端发展重点 - AI终端围绕"算力、能效、交互"三大核心发展[7] - 硬件方面 SoC集成NPU提升本地算力 存储向高带宽、低延迟演进 提高端侧AI模型使用体验[7] - 能效方面 散热技术从石墨片向超薄VC均热板演进 电池往高容量高效率方面演进 快充功率有望进一步提升[7] - 形态方面 端侧AI终端形态从AI向各类产品发散 AI眼镜偏向视觉交互 AI耳机偏向音频交互[7] - OpenAI计划打造创新AI硬件[7] 投资建议 - 受益标的包括品牌整机:传音控股、小米集团-W、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龙旗科技、华勤技术[8] - 零组件:领益智造、蓝思科技、鹏鼎控股、瑞声科技、舜宇光学科技、电连技术、水晶光电、蓝特光学、珠海冠宇[8] - 芯片和存储:瑞芯微、恒玄科技、乐鑫科技、中科蓝讯、炬芯科技、汇顶科技、兆易创新、艾为电子、格科微、思特威、唯捷创芯、美芯晟[8]
北京君正递表港交所,为芯片提供商
新浪财经· 2025-09-15 12:12
公司上市申请 - 北京君正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独家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 [1] 业务定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计算+存储+模拟芯片提供商 [1] - 产品覆盖汽车电子 工业医疗 AIoT及智能安防市场 [1] - 开发高性能低功耗计算芯片应用于AIoT及智能安防 [1] - 提供高品质高可靠性存储芯片包括DRAM SRAM NOR Flash及NAND Flash [1] 市场地位 - 在全球利基型DRAM市场排名第六 [1] - 总部位于中国大陆的利基型DRAM供应商中排名第一 [1] - 持续推动智能汽车 端侧AI等科技前沿领域发展 [1]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实现收入约54.12亿元 [1] - 2023年度实现收入约45.31亿元 [1] - 2024年度实现收入约42.13亿元 [1] - 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约21.07亿元 [1]
招商证券:苹果新机销售优于预期 把握低估果链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8:44
iPhone 17系列销售表现 - iPhone 17京东平台预订量超200万人 为iPhone 16的近10倍 [1] - iPhone 17中国区所有配置发货时间3-4周 美国区大部分配置2-3周 优于去年同期1-2周 [1] - iPhone 17 512G版本在京东平台缺货无法预约 [1] 产品配置与定价策略 - iPhone 17升级120Hz高刷/超广角及前摄/续航快充等配置 同时降价100美元 [1] - iPhone 17 Pro系列外观大改版 升级散热/长焦/续航快充等功能 [2] - iPhone Air采用超薄钛金属外观 搭载自研调制解调器及无线连接芯片 支持eSIM和前后摄双拍视频 [2] 各机型需求特征 - iPhone 17高性价比策略覆盖中端价位群体 形成有力竞争 [1] - iPhone 17 Pro系列等候时间3-4周 Pro Max中国区优于去年同期2-3周 [2] - iPhone Air美国区天蓝/浅金/深空黑色发货约1周 云白色2-3周 中国区暂未发售 [2] 配件产品销售情况 - Airpods Pro3中国区发货1周 美国区2-3周 具备AI翻译和测心率功能 [2] - Watch S11中国/美国区发货1周 Watch Ultra3大部分配置2周/2-3周 新增高血压提醒/5G/卫星通讯功能 [2] 产业链投资标的 - 立讯精密和高伟电子全面受益苹果终端AI创新 [3] - 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比亚迪电子等多家供应商被持续看好 [3] - 水晶光电/蓝特光学/瑞声科技/舜宇光学等光学器件供应商获重点关注 [3]
招商证券:苹果(AAPL.US)新机销售优于预期 把握低估果链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8:32
iPhone 17 销售表现 - iPhone 17 京东平台预订量超200万人 为iPhone 16的近10倍 [1] - iPhone 17 中国区所有配置发货时间3-4周 美国区大部分配置2-3周 优于去年同期约1-2周发货时间 [1] - iPhone 17 512G缺货无法预约 主要因升级120Hz高刷、超广角及前摄、续航快充等配置 同时降价100美元使性价比提升明显 [1] iPhone 17 Pro 系列需求 - iPhone 17 Pro 中国区发货时间3-4周 美国区除深蓝配色外2-3周 Pro Max中国区及美国区3-4周 Pro款优于去年同期1-2周 PM款在中国区优于去年同期2-3周 [2] - Pro系列等候时间仍较长符合过往趋势 外观大改版及散热/长焦/续航快充等升级亮点有望带动需求平稳向好 [2] iPhone Air 及其他产品 - iPhone Air 中国区暂未发售 美国区天蓝/浅金/深空黑色发货时间约1周 云白色2-3周 亮点包括超薄钛金属外观、自研调制解调器、前后摄同时双拍视频等 [2] - Airpods Pro3 中国区1周/美国区2-3周 Watch S11中国/美国区1周 Watch Ultra3大部分配置中国/美国区2周/2-3周 销售趋势符合预期 [2] 苹果产业链投资机会 - 苹果3年硬件创新加速周期开始 端侧AI软件和生态创新在明年值得重视 [1] - iPhone新机备货超9000万优于去年 结合未来更完备的AI功能有望进一步助推销量 [1] - 建议把握低估的果链 首推立讯精密和高伟电子 看好鹏鼎控股、东山精密等多家产业链公司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