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限溢价

搜索文档
策略日报:情绪重回乐观-20250529
太平洋证券· 2025-05-29 14:18
报告核心观点 市场情绪重回乐观,不同大类资产表现各异,A股放量上涨,美股震荡走低,人民币有望升值,商品市场建议观望,各市场后续走势受政策、美债等因素影响 [1][2][3] 分组1:大类资产跟踪 利率债 - 利率债全天震荡走低,长端跌幅大于短端,后续国债期货预计进入震荡模式 [16] 股市 - A股市场放量上涨,创业板指涨1.37%领涨,成交额1.21万亿较昨日放量0.18万亿,个股超4400只上涨,预计进入震荡区间,科技、红利、消费将轮动上涨 [19] - 美股三大指数震荡走低,道琼斯跌0.58%,纳斯达克跌0.51%,标普500跌0.56%,美债利率上行或使衰退叙事成交易重点,待美股波动率放大再买入更佳,调整已在路上,建议短期规避 [2][24][25] 外汇 -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16:00官方报7.1888,较前一日收盘跌25个基点,受中美贸易利好影响人民币大幅升值,离岸人民币技术面走强,预计升至7.1附近 [28] 商品 - 文华商品指数涨0.13%,板块跌多涨少,石油、聚酯、钢铁板块小幅上涨,煤炭、建材、贵金属板块领跌,技术面大结构仍在空头趋势,建议观望 [31] 分组2:重要政策及要闻 国内 - 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6月5日起下调,800公里以下航线免征 [35] - 京东与小红书推出“红京计划”,入驻京东品牌商家可在小红书使用“种草直达”功能 [37] - 商务部敦促美方停止对华歧视性限制措施,共同维护日内瓦高层会谈共识 [37] 国外 - 特朗普政府要求美国半导体软件设计公司停止向中国出售服务 [37] - 马斯克官宣“特别政府雇员”身份到期 [37] - 美国联邦法院阻止特朗普4月2日宣布的关税政策生效,裁定其越权 [37] 分组3:交易策略 - 债券市场预计进入震荡模式 [6] - A股市场预计进入震荡区间,科技、红利、消费将轮动上涨 [6] - 美股市场短期将继续震荡整理,二次调整正在路上 [7] - 外汇市场人民币预计升至7.1附近 [8] - 商品市场建议观望 [9]
超长期美债收益率围绕5%关口震荡 5年期美债海外需求创新高
新华财经· 2025-05-29 02:44
新华财经北京5月29日电美国国债收益率周三(5月28日)小幅上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3BP至 4.48%,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BP至3.99%,20年期和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约3BP,分别至4.99%和 4.97%,盘中一度站上5%。 委员会评估认为,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失业率上升和通胀上升的风险有所上升。与会者指 出,如果通胀持续存在,而经济增长和就业前景却减弱,委员会可能面临艰难的权衡。政府政策最终的 调整幅度及其对经济的影响高度不确定。 华西证券分析认为,美债30年与10年利差的扩大,反映超长债作为安全资产似乎不再安全。除非美国政 府给出可信的压降支出信号以及不干预汇率的信号,否则美债超长债期限溢价偏高的情况将会延续。当 前市场降息预期接近50BP,但部分美联储官员已经声明年内可能只有一次降息,且首次降息不早于9 月。市场的降息预期回撤可能还没有走完,存在继续上行25BP左右的风险。同时,美联储出手主动干 预长债、超长债利率的可能性较低。美国财政部可能发声安抚,市场是否买账存疑。 摩根大通美国国债客户调查显示,截至5月27日当周,空头占比上升2个百分点,多头下降2个百分点, 中性占比保持不 ...
安联研究:结构性不确定性驱动期限溢价全球范围内攀升
快讯· 2025-05-28 12:20
金十数据5月28日讯,安联研究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期限溢价(投资者持有长期债券而非短期债 券所寻求的额外收益率)正在上升,且潜在风险正呈现全球化特征。他们表示,受收益率曲线超长期端 推动,全球债券市场已显著陡峭化。分析师称:"今年以来,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30-80个基点,而 10-30年期利差扩大20-30个基点。"这一现象源于市场对结构性不确定性(如上行通胀风险、地缘政治 紧张局势及财政风险加剧)的同步定价,导致期限溢价重新调整。美国国债在超长期债券领域的主导地 位放大了这一趋势。 安联研究:结构性不确定性驱动期限溢价全球范围内攀升 ...
全球财政“火药桶”引信未除:美日长债联袂反弹或是暴风雨前宁静
智通财经网· 2025-05-28 00:11
全球债市反弹与美债收益率回落 - 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回落 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3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1][3] - 日本可能调整债务销售步伐的消息推动市场对690亿美元两年期美国国债的强劲需求 [1][3] - 日本财务省向市场参与者发放问卷 交易员视其为政府试图稳定长债暴跌的信号 [4] 债市反弹的短期性与长期风险 - 周二的债市反弹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因财政赤字担忧引发的抛售压力仍存 [3][4] - 全球发达国家国债市场结构性供需失衡未解决 美债债息规模推动财政赤字恶化 [3][7] - 日本若减少长期债券供应或缓解需求担忧 但财政赤字恶化预期仍未解决 [7][8] 财政赤字与政策影响 - 特朗普减税法案通过 预计将使联邦债务上限增加4万亿美元 加剧美债抛售情绪 [8][12] - 拜登政府时期国债规模大幅推高至36万亿美元 预算赤字高企 利息支出创新高 [10] - 特朗普2 0时代政策或导致国债与预算赤字比官方预测更高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或攀升至6% [12] 期限溢价与市场担忧 - 10年期美债期限溢价接近2014年以来最高位 [9] - 市场对美国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和长期通胀风险的担忧升温 期限溢价可能卷土重来 [13] - 若政府赤字保持万亿美元规模以上 负面预期可能压倒美债发行规模 [13] 其他市场动态 - 英国减少长期国债发行以缓解期限溢价浪潮 [5] - 30年期英国金边债收益率一度下跌9个基点 德国国债收益率下降7个基点 [6] - 投资者密切关注五年期和七年期美债拍卖 美联储会议纪要及经济数据 [10]
日债崩盘,美债“受伤”
虎嗅APP· 2025-05-27 23:55
美债收益率飙升背景 - 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6% 主要受信用评级下调和财政议案通过影响 [1] - 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 理由为联邦债务规模和利息支付比例持续攀升 [1] - 美国众议院通过财政议案 预计未来十年新增约4万亿美元联邦债务 加剧市场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 [1] 日债危机爆发原因 - 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至3.7% 创历史新高 反映国债价格下跌和供给过剩 [3] - 日本新发20年期国债投标倍数仅为2.5倍 为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 尾差飙升至1.14 为1987年以来最高水平 显示需求明显低迷 [3] - 日本债务/GDP比率超250% 远高于希腊债务危机时的180% 财政状况恶化 [5] - 日本央行逐步减少国债购买额 计划到2026年1月至3月将购买额降至每月3万亿日元左右 目前持有日本国债市场52%的份额 [6] - 日本央行结束八年负利率政策 政策利率上调至0.5% 核心通胀率超3% 高于2%目标 [6] - 保险公司和养老金等本土大型机构购债意愿减弱 出现"买方罢工"现象 导致长期和超长期国债需求下降 [6][7] 日债对美债的影响机制 - 日本持有美国国债规模达1.1308万亿美元 为美债最大海外持有国 若日债危机爆发 日本机构和政府可能抛售美债筹集资金 直接推高美债收益率 [9] - 日债收益率飙升推动全球长期国债的"期限溢价" 投资者要求更高回报补偿风险 带动美债等其他国家的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 [9] - 日本超低利率为全球套息交易资金来源地 利率上升导致套利空间收窄 资金回流日本 使美欧市场流动性趋紧 [10] 日债危机前景与应对 - 短期日本政府可能指导国有机构如日本邮政 GPIF等大规模买入本国国债平抑市场动荡 [12] - 日本基准利率仅0.5% 降息空间有限 货币政策支持能力受限 [12] - 长期若日本经济持续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债务可持续性增强 但现实面临财政恶化和通胀压力双重挑战 彻底反转前景不明朗 [12] 美债投资方式与风险 - 通过境外账户直接购买美债需承担约1%的换汇成本 需关注汇率波动风险 最佳做法在人民币升值时兑现美元 贬值时兑换人民币 [14] - 通过QDII基金或相关理财产品投资美债不涉及外汇兑换 无汇率波动风险和汇兑成本 但受美债市场下跌影响明显 [16] - 长期美债风险较大 需重点关注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每月拍卖情况 判断市场实际需求 [16] 人民币汇率走势 -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大概率在7.1至7.3区间震荡 除非出现大规模贸易摩擦或地缘政治局势急剧恶化 才可能出现一定幅度贬值 但突破7.5可能性较小 [16]
ETF版“寡妇交易”逆袭:长期美债ETF获天量资金押注 逢低买入策略迎高光时刻
智通财经网· 2025-05-27 23:26
长期美国国债市场动态 - 投资者近期向贝莱德公司的iShares 20+ 年期美国国债 ETF(TLT US)投入18亿美元 在所有630只彭博追踪的ETF中流入最多 [1] - TLT在周二交易中上涨1 7% 有望创下自2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3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5% [1] - TLT在过去五年中吸引约490亿美元资金 尽管同期跌幅超过40% [1] 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情绪 - 交易员押注长期美债收益率已高到足以吸引买家并补偿风险 上周TLT持续买入显示这一趋势 [4] - 逢低买入者试图抄底长期债券 因其处于收益率曲线波动最大的部分 可能带来最大收益 [4] - iShares 10-20 年期美债 ETF(TLH US)和iShares 0-3 个月期美债 ETF(SGOV US)也是过去一周资金流入较多的ETF [4] 市场影响因素 - 基准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周飙升至5 1%以上 接近近二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因投资者要求为长期债券风险提供额外补偿 [4] - 日本当局暗示可能调整债务计划 全球债券上涨 为长期债券乐观观点增添分量 [4] - 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认为长期债券将继续看到期限溢价上升 取决于财政状况 [5] 期权市场与风险偏好 - 购买TLT看跌期权的成本高于看涨期权 显示市场对下行保护有需求 [5] - TLT波动性与美股相当 不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 [5]
日债崩盘,美债“受伤”
虎嗅· 2025-05-27 21:14
美债收益率飙升原因 - 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6%,主要受信用评级下调和财政议案通过影响 [1] - 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因联邦债务规模和利息支付比例持续攀升 [1] - 美国众议院通过"美丽大法案",预计未来十年新增4万亿美元联邦债务,加剧财政可持续性担忧 [1] - 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崩盘式"上涨成为推高美债收益率的因素之一 [2] 日债危机爆发原因 - 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至3.7%,创历史新高,反映日债价格下跌和供给过剩 [3] - 日本新发20年期国债投标倍数仅为2.5倍,为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需求萎靡 [3] - 日本债务/GDP比率超250%,高于希腊债务危机时的180%,财政状况恶化 [4] - 日本央行逐步减少日债购买额,计划到2026年降至每月3万亿日元,因核心通胀率超3% [6] - 保险公司和养老金等机构购债意愿减弱,出现"买方罢工"现象 [6] 日债对美债的影响机制 - 日本持有1.1308万亿美元美债,若日债危机爆发,日本机构可能抛售美债筹集资金 [8] - 日债收益率飙升推动全球长期国债"期限溢价",投资者要求更高回报 [8] - 日本利率上升导致套息交易空间收窄,资金可能回流日本,美欧市场流动性趋紧 [8] 日债危机前景 - 短期可能反弹,日本政府或指导国有机构买入国债平抑动荡 [10] - 长期取决于日本经济增长和财政改善,但面临财政恶化和通胀双重挑战 [11] 美债投资风险 - 直接购买美债需承担约1%的换汇成本,且汇率波动风险显著 [13] - QDII基金投资美债虽无汇兑风险,但受美债市场下跌影响明显 [15] - 长期美债风险较大,需关注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拍卖情况 [16] 人民币汇率分析 - 人民币汇率短期大概率在7.1至7.3区间震荡,突破7.5可能性较小 [15] - 汇率贬值不一定刺激出口,因中国贸易模式为"双向依赖" [15]
日债崩盘,“拖累”美债?
虎嗅· 2025-05-27 02:07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丁萍 头图 | AI生图 关税政策落地后,美债收益率一路走高,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5%,而10年期收益率也触及 4.50%。近期,美债收益率再次飙升,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最高至5.096%;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 破4.5%,最高至4.604%。 这一变化的背后,正是因为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Moody's)于5月15日宣布,将美国主权 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主要是担忧美国政府的债务和利息支付比例一路攀升。 除此之外,高盛最新研报揭示,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崩盘式"上涨,也是导致美债收益率大涨的幕后 推手。 5月19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表示,日本财政状况"比希腊还糟糕"。数据显示,日本债务/GDP比率已 超250%,远高于希腊债务危机时的180%。 外围进一步催化了市场情绪——市场担忧在这场关税谈判中日元可能面临被动升值,也就是日元有可能 会继续加息。 显然,日债危机是在最近一周"表面爆发"的,但其风险积累早在2024年就已逐步显现。 自2024年8月以来,作为日债最大买家(日本央行目前持有日本国债市场52%的份额,是日本国债最大 的买家)的 ...
大财政时代,当海外超长债不再“安全”
华西证券· 2025-05-26 07:17
美债利率上行驱动因素 - 5月1 - 9日美债利率上行由降息预期降温推动,4月30日市场预期2025年末美联储降息约100bp,5月2日回撤至74bp,5月10 - 11日后进一步回撤至56bp,后收敛至48bp,约85%的回撤发生在5月12日前[1] - 5月14日以来美债长债利率上行由期限溢价推动,如10年期美债利率5月14日相对4月30日总计上行36bp,中性利率部分22bp,期限溢价部分14bp;5月21日高点相对5月14日总计变化7bp,中性利率 - 9bp、期限溢价 + 16bp[2] 美债利差与市场怀疑 - 5月9日以来美债超长债上行幅度更大,5月23日相对9日,30年美债利率上行21bp,10年和2年分别上行14、10bp[2] - 今年一季度30年与10年美债利差平均值25.8bp,4月初后逐渐扩大至40bp左右,5月23日达53bp,反映投资者对美元体系长期稳固性的怀疑[3] 汇率与投资者行为 - 5月12 - 23日美元指数从101.81跌至99.12,回调2.6%,外国投资者担忧弱美元带来汇兑风险损失,倾向“卖出美国”交易[4] - 5月23日相对12日黄金涨3.8%,外国投资者从美元资产转向黄金等避险品种,美债因回报率低、对汇率波动敏感更易受影响[4] 日债利率上行原因 - 日本央行自2024年夏启动量化紧缩,每季度减少国债购买规模4000亿日元,市场预期日本政府可能推出财政刺激方案,推动日债利率上行[7] - 4月末至5月15日,30年日债从2.71%上行至2.97%,上行26bp;5月19日日本首相言论引发担忧,20日20年期国债拍卖惨淡,30年日债收益率进一步上行[8] 市场担忧与投资建议 - “大财政”框架使投资者反思发达经济体债务体系可持续性,美债30年与10年利差扩大反映超长债安全性下降[9] - 短期内美国长债利率上行可能未结束,后续如10年美债利率上行至4.7%乃至5% + ,持有美元投资者可考虑适度增配[10][11]
全球长债收益率飙升!储蓄过剩时代结束了,各国借钱没那么容易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5-25 09:13
债券市场根本性转变 - 疫情前储蓄过剩、资金追逐债券的时代已结束,各国政府借贷成本上升,巨额预算赤字风险加剧 [1] - 美国年度赤字可能突破2万亿美元并达3万亿美元,美元储备货币地位面临潜在冲击 [1] 债券收益率上升驱动因素 - 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10个基点,10年期上升35个基点,30年期上升5个基点,反映债券供给冲击而非通胀恐慌 [2] - 政府债券发行量大幅增加导致投资者要求更高回报 [3] 期限溢价回归常态 - 2016-2024年期限溢价为负,投资者宁愿少赚钱持有政府债券,反映安全资产渴求 [4] - 自去年10月以来期限溢价升至9个基点,与金融危机前常态一致,表明风险-收益权衡回归正常 [4] 全球债券市场压力 - 日本20年期政府债券拍卖需求疲软,德国增加借贷资助国防和基建,英国应对顽固通胀,共同形成全球债券压力 [5] - 疫情前低通胀、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使政府借贷容易,企业从净借款方转为净储蓄方 [5] 美国债务问题特殊性 - 美国联邦赤字超GDP的6%,未来十年或超7%,高于历史任何持续期及多数发达经济体 [7] - 2023年前美国占发达经济体赤字一半,2023-2030年将达三分之二,对全球影响显著 [7] 美元特权地位动摇 - 长期美债失去历史约2.5个基点的收益率优势,反映美国特殊地位衰落 [8] - 美元在收益率上升时反常下跌,外国投资者考虑减持美元资产,美债"黄金标准"地位受质疑 [8] - Moody's剥夺美国最后一个AAA评级,惠誉此前已下调评级,10年期收益率曾触及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