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

搜索文档
服贸会抢先看:沃尔玛、毕马威首亮相 智慧物流“炫技”现场
南方都市报· 2025-08-20 15:03
供应链交通运输服务专题展 - 专题以"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为主题 聚焦智慧交通与物流前沿[1] - 采用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协会支持的"三位一体"合作模式[3] - 吸引全球领军企业线上线下参展100余家 招展完成率100% 线下参展企业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60% 国际化率达24%[3] - 首次迎来海运巨头中远海运集团等4家企业参展[3] 智慧公共交通展区创新实践 - 北京地铁展示智慧车站、智慧运行、智慧维护、智慧能源新运营模式及巡检维护机器人[4] - 推出"刷脸进站""刷掌支付""智能车厢"等服务品牌产品 通过"服务标准+本地化创新"模式呈现文化主题列车[4] - 首发集团规划韩村河近零碳服务区示范项目 打造智慧物流港和"乐速通"出行平台[4] - 市政一卡通公司创新免预充值NFC智能手机交通卡"玲珑通 PLUS" 支持全国330+城市公共交通[4] - 京投亿雅捷展示高精度人脸识别和智能客流调控系统[4] 智慧物流服务展区数字化升级 - 中远海运展示区块链提货单、自动化码头技术及北极航道通行范例[5] - 中国邮政展示跨境保税仓和无人机配送全链路智慧物流+电商+金融生态[5] - 美团推出无人机、无人车配送矩阵及出海计划[5] - 菜鸟展示ESG物流方案 申通展示氢能源运输车 圆通展示"海陆空"多式联运低碳供应链[5] - 顺丰展示京津冀"次日达"网络服务跨境电商出海[5] 商务服务专题展区 - 展览面积2400平米 聚焦法律服务、人力资源、会展服务、咨询服务、安保服务[6] - 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和国际专业服务机构毕马威中国首次亮相[6] - 沃尔玛展示深耕北京20余载的服务历程 健康定制化商品以及大数据、AI、物联网驱动的智慧供应链创新实践[6] - 毕马威聚焦ESG、数字化转型、消费新趋势等全球热点 发布专业洞察与解决方案[6] 商务服务数字化创新 - 中粮集团展示"电子提单"成果 依托区块链构建可信网络实现全环节线上流转[7] - 京企直卖推出"老字号线上地图" 展现老字号数字化创新[7] - 首都会展集团首次设立会展服务展台 以数据驱动会展业务为核心输出数字化管理经验[7] - 法律服务展区汇聚全国30家顶尖律所、公证及仲裁机构[7] 人力资源服务创新 - 发布新版《北京市国际职业资格认可目录》和《北京市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25年版)》[8] - 北京国际人力推出全球首份《城市粘性指数报告》[8] - "易北京"平台覆盖人才引、育、用、留全流程[8] - "京企直聘"平台汇聚900余家市属国企和1.6万余个优质岗位[8] 人力资源专业化与数字化 - 中智集团提供金融、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定制化外包服务[9] - 宏诚伟信发布《商务驾驶员职业能力要求规范》建立行业标准化评价体系[9] - 中智集团AI数字人智能招聘系统实现"千人千面"精准画像[9] - 北京国际人力通过AI数字人互动与AI招聘解决方案展现科技赋能新场景[9] - 宏诚伟信推出职业驾驶员驾驶胜任力测评模拟器实现高仿真环境评估[9]
产权车位共享、“玲珑通PLUS” 智慧交通“北京方案”将亮相服贸会交通运输服务专题展
北京商报· 2025-08-20 10:59
据了解,本次专题展吸引全球100余家领军企业线上线下参展,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60%,国际化率24%。其中,海运巨头中远海运集团、首台 (套)技术企业京投亿雅捷等4家企业首次参展,将带来诸多行业前沿成果,数字交通、智能制造、新能源绿色低碳等产品预计将成为关注焦点。此外,展 会期间,将有众多企业进行产品的首发首秀;还将举办十余项配套活动,如合作协议签约、产品发布宣介等,助力展商与客户对接,为观众提供全面的解决 方案。 北京市交通委二级巡视员李金钟介绍,专题展将设立智慧公共交通与智慧物流服务两大展区。其中,智慧公共交通展区汇集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公交集 团、首都公路发展公司、市政交通一卡通公司等头部企业,集中呈现超大城市交通的"北京方案";智慧物流服务展区则集中呈现供应链全球化创新实践。 李金钟表示,在智慧公共交通展区中,北京地铁将展示智慧车站、智慧运行等新运营模式和巡检维护机器人,以及"京韵"地铁、"刷脸进站"等服务品牌产 品;首发集团将以"智慧城市、智慧高速、绿色双碳"主题为核心,规划韩村河近零碳服务区示范项目,打造智慧物流港、"乐速通"出行平台建设,展现数智 赋能、低碳化运营和服务品质提升方面的 ...
2025年服贸会交通运输服务专题展吸引全球100余家领军企业参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10:07
展会概况 -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交通运输服务专题展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13号馆举办 主题为"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聚焦交通科技、物流运输产业和智慧交通领域 采用线下线上结合形式展示交通领域先进技术及解决方案[1] 参展规模与结构 - 吸引全球100余家领军企业线上线下参展 招展完成率100% 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60% 国际化率24%[2] - 中远海运集团、京投亿雅捷等4家企业首次参展 重点展示数字交通、智能制造、新能源绿色低碳等前沿产品[2] 创新产品与技术展示 - 京投亿雅捷作为首台套技术企业 将首发智能客流调控系统等产品 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地铁智能化服务系统[3] - 北京地铁展示智慧车站、智慧运行新运营模式及巡检维护机器人 推出"京韵"地铁和"刷脸进站"服务品牌产品[4] - 市政一卡通公司推出免预充值NFC智能手机交通卡"玲珑通PLUS" 支持全国330多个城市公共交通出行[4] - 中远海运展示区块链提货单、自动化码头技术及北极航道通行范例[5] - 中国邮政呈现跨境保税仓成果及无人机配送全链路生态[5] - 美团推出无人机、无人车配送矩阵及出海计划[5] - 菜鸟展示ESG物流方案 申通展示氢能源运输车 圆通展示"海陆空"多式联运低碳供应链[5] - 顺丰展示京津冀"次日达"网络服务及跨境电商物流支撑能力[5] 展区规划与特色 - 设立智慧公共交通与智慧物流服务两大展区 集中呈现超大城市交通的"北京方案"[4] - 首发集团以"智慧城市、智慧高速、绿色双碳"为主题 规划韩村河近零碳服务区示范项目 打造智慧物流港和"乐速通"出行平台[4] - "BEIJING PASS"为外籍旅客提供支付便利服务[4] - 设置AI视频互动体验区 沉浸式呈现智能网联公交、共享交通等场景[5] 配套活动安排 - 举办十余项配套活动包括合作协议签约和产品发布宣介 促进展商与客户对接[6] - 9月12日举办"数智驱动·特大城市交通服务新范式"专题论坛 邀请交通运输部负责人、专家学者及企业高管进行主题演讲和研讨[6]
展现超大城市交通治理“北京方案”,服贸会交通专题展有这些亮点
新京报· 2025-08-20 09:36
展会概况 -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交通运输服务专题展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举办 以"人享其行 物畅其流"为主题 聚焦交通科技与智慧物流领域 [1][2] - 展会采用线下+线上形式 吸引全球100余家领军企业参展 招展完成率100% 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60% 国际化率24% [2] - 设立智慧公共交通与智慧物流服务两大展区 集中展示超大城市交通治理的"北京方案" 期间举办产品首发首秀及十余项配套活动 [1][2][4] 参展企业展示内容 - 北京地铁展示智慧车站 智慧运行新运营模式和巡检维护机器人 以及"京韵"地铁 "刷脸进站"等服务品牌产品 [1][3] - 中远海运集团首次参展 展示区块链提货单 自动化码头技术及北极航道通行范例 [2][3] - 中国邮政呈现跨境保税仓打造 无人机配送全链路生态 已建成覆盖200余个国家地区的物流网络 国内实现县域以下24小时送达 海外布局18个仓库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 [5][6] - 美团推出无人机 无人车配送矩阵及出海计划 菜鸟展示ESG物流方案 申通展示氢能源运输车 圆通展示多式联运低碳供应链 [3] - 京投亿雅捷作为首台(套)技术企业首次参展 展示智能客流调控系统等首发产品 [2] 智慧交通技术应用 - 北京静态交通共享停车平台接入全市5076个停车场125.7万个停车位 整合错时共享停车场799个 释放共享车位7.1万余个 为1.23万条停车需求匹配车位 [7] - 平台注册用户15万人 收集停车需求1.3万余条 2025年5月推出产权车位共享C2C模式 已上线500余个共享车位 月均创收1.32万元 [7][8] - 中国邮政建成数字化生态 "智慧大脑"系统实时调度100万名员工 42架全货机 10万余辆运输工具 AI客服平台实现98%咨询秒级响应 [6] 配套活动安排 - 9月12日举办"数智驱动特大城市交通服务新范式"专题论坛 邀请交通运输部领导 专家及企业高管研讨智慧交通发展新路径 [4] - 现场设置AI视频沉浸式互动体验区 呈现智能网联公交 共享交通等场景 提供生动参展体验 [4] - 展会期间举行合作协议签约 产品发布宣介等活动 促进展商与客户对接 [4]
预见2025:《2025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细分市场发展现状等)
前瞻网· 2025-08-20 04:42
行业定义与内涵 - 智慧交通源于智能交通系统(ITS) 最初由美国智能交通协会在1960年提出 2009年IBM提出智慧交通理念 融入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移动互联等高新IT技术 实现系统性 实时性 信息交互性和服务广泛性[1] - 智慧交通以互联网 物联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 包含智慧路网 智慧装备 智慧出行 智慧管理四大内容 具有信息联通 实时监控 管理协同 人物合一特征[2] - 智慧交通系统解决四大应用需求:交通实时监控通过大数据了解实时路况 公共车辆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旅行信息服务提供多媒介交通信息 车辆辅助控制实现自动驾驶[3]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涵盖算法设计 芯片零部件 数据内容 数据中心 软件平台 车载终端 感知设备 机电系统 通信模组和检测设备[5] - 中游包括前期规划设计咨询造价 中期系统集成建设总承包 后期运维调度指挥应急管理[5] - 下游应用领域覆盖智慧公路 智慧公交 智慧机场 智慧港口 智慧轨道[5] - 产业链玩家包括传统安防企业 互联网厂商 云计算服务商 算法提供商 上游代表企业有商汤科技 腾讯 海康威视 百度 中游有千方科技 易华录 下游有多伦科技 车联网络 大众交通[7] 发展历程 - 中国智慧交通起步晚于发达国家 发展经历四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ITS发展战略 2012年大数据 机器学习技术推动车路协同 自动驾驶发展 十三五规划要求开展智慧交通示范工程 2021年进入一体化融合阶段[10][11] 政策环境 - 2025年7月交通运输部要求大力发展智慧交通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14] - 2024年5月交通运输部目标通过3年支持30个示范区 实现85%繁忙国家高速公路 25%繁忙普通国道 70%重要国家高等级航道数字化转型升级 示范通道通行效率提升20%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15] - 2024年1月目标到2027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智慧港口智慧航道 国际枢纽海港10万吨级及以上集装箱散货码头和长江干线 西江航运干线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基本建成智能感知网[15] - 2021年9月交通运输部目标到2025年打造一批交通新基建重点工程 智能管理深度应用[16] 市场规模与投资 - 2023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9万亿元 2024年完成3.8万亿元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路线里程超过26万公里 建成率约90%[17] - 2024年城市智能交通(除停车)亿级项目市场规模54.6亿元 项目数27个 较2023年小幅下降[19] - 亿级项目平均规模2022年2.13亿元/个 2023年2.41亿元/个 2024年小幅下降 保持在2-2.5亿元/个之间[20] - 2024年交通管控亿级项目市场规模超20亿元 项目数12个 占比四成 智能运输亿级项目市场规模超30亿元 项目数15个 智能运输类项目需求较大[23] - 智慧交通市场规模从2016年973亿元增长至2023年2367亿元 2024年超2400亿元 预计2030年超3000亿元[25][26][34] 竞争格局 - 2024年城市智能交通亿级项目中标企业前五:移动系 电信系 中铁系 海信网络科技 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 移动系和电信系凭借通信技术实力和数字化积累 中铁系具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验 海信专注智能交通技术研发 中国通号优势在轨道交通信号控制[27] - 2024年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两大运营商中标总额占比超22% TOP5企业中标总额占总市场45% 市场集中度一般[29] - 两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共40项 主要分布在以浙江 山东为核心的华东沿海地区 广东为核心的南部沿海地区以及湖北 重庆为主的内陆区域[31][33] 技术驱动与发展趋势 - 技术融合深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场景深度结合 推动交通信号优化 路径规划等环节效率提升 实现从单点技术应用向系统智能跨越[34] - 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全面推进 车路协同 新型感知设备等技术在各类交通场景落地应用 提升交通运行安全性和流畅度[34] - 智慧交通建设加快 行业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34]
腾讯申请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专利,分页查询时定位待查询数据所属的目标子区间
金融界· 2025-08-19 09:25
腾讯科技新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120508576A,申请日期为2024年02月 [1] - 该专利技术可应用于云技术、人工智能、智慧交通、车联网等多种场景 [1] - 专利方法包括获取待查询数据的起始行数和目标数量,确定目标终止行数,拆分数据查询区间为子区间并进行遍历查询 [1] 腾讯科技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深圳市,主要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 - 企业注册资本为200万美元 [1] - 公司对外投资了15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264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5000条,专利信息5000条,行政许可538个 [1]
全域联通系统优化 精细管理构建互联互通高快衔接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
西安日报· 2025-08-18 03:0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 系统谋划推进"十五五"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互联互通高快衔接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1] - 以高铁站"一主三辅"、城际铁路、地铁、城市环线、绕城高速扩能改造等重点项目为支撑 大幅提升周边城市及产业走廊互联互通效率 [1] - 注重线性要素流动和区域资源整合相衔接 注重系统规划和微观设计相结合 注重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相贯通 [1] 项目开发运营模式 - 以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项目为样板 全过程规范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和投资建设运营机制 [1] - 统筹高架快速功能和路面市政治理 统筹桥下空间利用和沿线业态发展 统筹投资建设和特许经营管理 [1] - 探索建立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 [1] 智慧交通与城市管理 - 以智慧交通建设和市政道路微改造为抓手 推动人车路设施环境等要素精准适配 [2] - 开放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 探索城市开发建设运营新模式 培育城市综合服务提供商 [2] - 实现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综合治理、数字赋能"五个一体化" [2]
蓝盾光电: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08:0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下降27.2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07.10万元,同比下降1877.03%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元/股,同比下降2000.00%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37.58万元,同比改善48.05% [2] - 总资产24.6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20% [2] 行业政策环境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部分国产仪器仪表计量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5][17] - 生态环境部推动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要求到2027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监测网实现自动化、无人化 [10][16] - 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要求加强碳排放监测、计量、核查技术体系建设 [9][17] - 交通运输领域政策推动智慧交通发展,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3.3万亿元 [13][14] - 中国气象局提出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监测系统,推进气象观测技术升级 [15][17] 主营业务发展 - 主营高端分析测量仪器研制生产、软件开发及数据服务,应用于环境监测、智慧交通、气象观测三大领域 [19][31] - 环境监测产品包括颗粒物监测系统、气体污染物监测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噪声监测系统等 [19][21] - 智慧交通产品包括测速设备、智能摄像机、信息发布设备及交通管控平台 [24] - 气象观测产品包括能见度仪、降水现象仪、气溶胶激光雷达等 [26] - 推出腔增强氮氧化物分析仪(精度达ppt级别)和大气总过氧自由基分析仪 [20] - 开发新一代小型化高精度水质在线监测分析仪,支持化学需氧量、氨氮等特殊因子检测 [21] 技术创新与研发 -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7个科技创新平台 [34][35] - 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35] - 报告期内牵头申报的"全光谱水质在线监测装备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获安徽省制造业揭榜挂帅专项立项 [35] - 子公司蓝科信息的温湿度拉曼激光雷达入选2023年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26] 市场竞争力 - 业务横向拓展至环境监测、气象观测等领域,纵向延伸至运维服务、数据服务和社会化检测 [35] - 在全国设立30余个运维及数据服务中心,配备150余辆专用服务车辆 [36] - 全资子公司泰思特拥有CMA检测资质,开展第三方环境检测服务 [23] - 推出智能化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自动化质控 [22]
赣粤高速: 赣粤高速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16:2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81亿元,同比下降4.3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4亿元,同比增长21.80% [2] - 基本每股收益0.33元/股,同比增长22.2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89亿元,同比增长21.05%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03%,同比增加0.54个百分点 [3] 主营业务分析 - 通行服务收入17.96亿元,同比增长1.05% [4] - 昌九高速收入5.85亿元,昌樟高速收入2.91亿元,九景高速收入3.08亿元 [4] - 财务费用1.08亿元,同比下降41.63%,主要因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7] - 研发费用2121万元,同比增长46.54%,主要因加大研发投入 [7] 高速公路运营 - 公司运营8条高速公路,总里程近800公里 [3] - 昌九高速和昌樟高速已完成"四改八"扩容建设并重新核定收费年限 [3] - 昌樟高速改扩建二期项目于2024年12月9日建成通车 [3] - 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2022年开工,累计完成资金投入47.31亿元 [8] 其他产业经营 - 智慧交通板块获得专利授权11项、计算机著作权3项,获批省部级科技项目1项 [4] - 成品油销售业务拥有12对服务区加油站和1座城区加油站 [4] - 房地产业务主要项目包括南昌"悦山居"、滨江项目和九江"悦湖居" [4] - 金融投资板块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60亿元 [7] 债务融资情况 - 平均新增债务融资成本仅为1.74% [5] - 与多家银行签署97亿元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银团贷款合同 [7] - 资产负债率43.90%,处于合理水平 [4] 行业环境 - 2025年1-6月全国公路货运量205.7亿吨,同比增长4.0% [3] - 江西省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9.3亿吨,同比增长3.6% [3] - 政策推动公路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探索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 [3] - 江西省计划"十四五"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0公里 [3] 投资情况 - 长期股权投资10.88亿元,较期初增加82.58万元 [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20.68亿元 [8] - 持有湘邮科技、国盛金控、信达地产等上市公司股票 [8] - 私募基金投资包括新余挚信投资、宁波清科嘉豪和嘉投资等 [9] 关联交易 - 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1.80亿元 [13] - 与财务公司签署金融服务协议,每日最高存款余额不超过8.5亿元 [14] - 期末应收关联方款项18.07亿元,应付关联方款项38.47亿元 [13] 子公司表现 - 江西昌泰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净利润2.06亿元 [10] - 江西方兴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2602万元 [10] - 江西赣粤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净利润5740万元 [10] - 上海嘉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净利润985万元 [10]
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与北京市西城区区长郅海杰会谈
搜狐财经· 2025-08-14 15:48
会谈背景 - 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与北京市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郅海杰举行会谈 [1] - 双方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1] 中交集团表态 - 中交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支持首都建设 [3] - 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中交集团希望发挥"五全四大五型"领域一体化优势 [3] - 公司将推进"八网融合",与西城区在交通基建、城市更新、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深化合作 [3] 西城区政府表态 - 西城区感谢中交集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4] - 西城区将持续优化属地服务,推动双方在城市更新、智慧交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合作 [4] - 西城区将加强政企沟通,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保障 [4] 合作领域 -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3] - 城市更新 [1][3][4] - 智慧城市建设 [1][3] - 数字化转型 [1][3][4] - 智慧交通 [4] 参会人员 - 中交集团党委副书记刘翔 [4] - 中国交建党委委员、副总裁杨志超 [4] - 西城区委常委、副区长王波 [4] - 双方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