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全边际
icon
搜索文档
18年年化33%!《滚雪球》作者详解巴菲特一笔鲜为人知的个人投资,完整还原他的真实决策逻辑
聪明投资者· 2025-05-06 07:02
巴菲特投资方法论 - 核心思维是像赛马下注师一样优先评估灾难性风险,而非复杂模型预测[3][49][50] - 设定15%初始回报率底线,追求合理赔率而非超额收益[4][75] - 决策仅依赖核心数据(销售额/支出/利润)不做未来预测[64][65][122] - 通过历史数据验证商业模式,保守估算时主动砍半利润[78][79] 中部穿孔卡公司案例 - 1959年投资时公司年增长率超70%,利润率36%[69] - 单台印刷机年回报率达100%(78,000美元成本 vs 11,000美元/轮×7轮)[55][56] - 持有18年获年化33%回报,累计投入160万美元[83][84] - 典型格雷厄姆式低价买入+费雪式成长组合[85] 知识体系构建 - 7岁起反复研读《债券推销术》等书籍形成早期投资观[13][14] - 通过2,000小时贴身观察+档案研究建立决策框架[11][24] - 累积跨行业知识形成"资料档案柜"式快速判断力[28][29] - 专注知识可叠加领域,每项学习都转化为决策基础[28] 市场评估原则 - 当股市总市值/GDP比处于70%-80%区间时具投资价值[94] - 反对机械定投指数,强调价格敏感的安全边际[97][98] - 整体市场评估逻辑与个股相同:历史数据+保守预期[94] 伯克希尔经营特质 - 保险浮存金单独估值+正常业务PE构成估值体系[120] - "不要被打回原点"原则避免重大风险损失[119] - 管理层年龄结构存在接班挑战[121]
股坛传奇退场:解码巴菲特跨越时代的财富思维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5-06 03:54
公司发展历程 - 1965年接手时伯克希尔市值仅470万美元,当时为濒临破产的纺织厂 [3] - 通过拓展保险、能源、铁路等领域,构建80余家子公司形成"产融结合"体系 [3] - 截至2024年公司市值达1.16万亿美元,较1965年增长5.5万倍 [3] 投资业绩表现 - 过去60年股价年化复合收益率19.9%,远超同期标普500指数的10.4% [3] - 长期持有策略使可口可乐、富国银行等优质企业带来复利效应 [3] 核心投资哲学 - "能力圈"原则聚焦消费与能源行业,回避不熟悉的技术领域 [3] - "逆向投资"策略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成功抄底金融股 [3] - "安全边际"理念为每笔投资设置风险缓冲 [3] 投资方法论工具 - 经典投资著作系统拆解价值投资底层逻辑 [5] - 股票分析软件可实时追踪企业财务数据验证标的 [5] - 投资组合管理工具帮助动态平衡资产配置 [5] 投资者能力培养 - 专注冥想工具辅助保持市场波动中的决策冷静 [5] - 效率手册用于规划研究路径提升决策质量 [5]
时报观察丨巴菲特留给投资界的珍贵启示
证券时报· 2025-05-06 00:20
巴菲特退休与伯克希尔发展 - "股神"巴菲特宣布将于年底将伯克希尔CEO职位交给格雷格·阿贝尔 [1] - 伯克希尔从1965年市值470万美元的纺织厂发展为市值1.16万亿美元的商业帝国 [1] - 公司旗下拥有80余家子公司,覆盖保险、能源、铁路等关键领域 [1] - 过去60年伯克希尔股价累计涨幅超5.5万倍,年化复合收益率19.9% [1] - 公司目前手握超过3000亿美元现金储备 [1] 巴菲特投资哲学 - 投资哲学可浓缩为4个关键词:能力圈、逆向投资、安全边际、长期持有 [2] - 强调"宁愿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 [2] - 独创"护城河"理论,将品牌力、网络效应等无形资产纳入估值体系 [1] - 在科技浪潮中坚守消费、能源等传统领域 [2] - 价值投资从边缘理论发展为业内共识 [2] 伯克希尔商业成就 - 构建了全球罕见的"产融结合"商业版图 [1] - 投资策略从"捡烟蒂"式转向"以合理价格买入伟大企业" [1] - 公司年化收益率远超标普500指数的10.4% [1] - 格雷格·阿贝尔将继承历经半个多世纪淬炼的商业哲学 [2]
巴菲特留给投资界的珍贵启示
证券时报· 2025-05-05 17:26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股神"巴菲特宣布将于年底将伯克希尔·哈撒韦CEO职位交给格雷格·阿贝尔 [1] - 格雷格·阿贝尔将继承巴菲特历经半个多世纪淬炼的商业哲学 [2] 公司发展历程 - 1965年巴菲特接手时伯克希尔市值仅470万美元且濒临破产 [1] - 目前公司旗下拥有80余家子公司覆盖保险、能源、铁路等领域市值达1 16万亿美元 [1] - 过去60年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5 5万倍年化复合收益率19 9%远超标普500指数的10 4% [1] 投资方法论 - 早期采用格雷厄姆"捡烟蒂"式投资后转向"以合理价格买入伟大企业" [1] - 独创"护城河"理论将品牌力、网络效应等无形资产纳入估值体系 [1] - 投资哲学核心为能力圈、逆向投资、安全边际、长期持有四个关键词 [2] - 强调"宁愿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在科技浪潮中坚守传统领域 [2] 财务数据 - 伯克希尔当前持有超过3000亿美元现金储备 [1] 行业影响 - 巴菲特将价值投资从边缘理论发展为业内共识推动长期主义成为普世智慧 [2]
暴赚5.5万倍!刚刚,巴菲特最新洞见来了
格隆汇· 2025-05-03 16:34
伯克希尔现金储备与投资策略 - 伯克希尔现金储备从2024年底的3340亿美元上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347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3] - 公司已连续第十个季度成为股票净卖出方,2025年一季度净卖出47亿美元股票资产[4] - 巴菲特强调投资机会不会每天出现,过去80年交易1600万次但只有极少数能真正吸引公司[3] - 公司坚持谨慎投资原则,认为不正确或不正当的投资会损害投资人利益[3] 宏观经济与市场观点 - 巴菲特认为美国财政政策是真正担忧根源,当前财政决策机制正系统性削弱货币价值[4] - 指出货币贬值是全球普遍现象,但至今未建立有效防御体系[4] - 认为当前股市波动算不上大幅波动,伯克希尔股价曾发生过3次短时间50%以上大跌[5] - 建议投资者适应市场波动而非期望市场适应自己[5] 国际投资布局 - 伯克希尔在日本投资已达200亿美元,不会立即卖出日本五大综合商社股票[4] - 巴菲特表示希望当初在日本投资的是1000亿美元而非200亿[4] - 公司计划扩大与日本公司的联系[4] 伯克希尔业绩表现 - 2025年5月2日伯克希尔股价创历史新高,达809350美元/股[7] - 伯克希尔A股2025年内上涨18.86%,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的-3.31%[7] - 1965-2024年伯克希尔每股市值复合年增长率为19.9%,远超标普500的10.4%[8] - 1964-2024年伯克希尔市值增长55022倍,标普500仅增长390倍[8] 投资组合与持仓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69%仓位集中于五大核心持仓:美国运通、苹果、美国银行、雪佛龙和可口可乐[14] - 1988年重仓买入可口可乐成为投资转折点,1989-2003年持续为第一大重仓股[12] - 2016年斥资67.47亿美元买入苹果,2018年起成为第一大重仓股[14] - 截至2024年末股票持仓达3027亿美元,较1994年的140亿美元增长约22倍[8] 投资理念与方法论 - 强调买股票就是买公司部分所有权[15] - 以合理价格买优秀公司优于低价买平庸公司[16] - 坚持价格必须有安全边际,价值略高于价格的股票毫无吸引力[17] - 投资不需要对每个机会挥棒,应耐心等待最佳位置[13][19] - 认为投资并非高智商游戏,重要的是弄清什么是重要且可知的[21] - 强调能力圈概念,清楚自己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18]
股票的安全边际
雪球· 2025-04-30 08:44
核心观点 - 最好的安全边际来自于最好的生意 买股票就是买企业 [1] - 茅台具备逆周期能力 最差年景仍能独善其身 [1] - 招商银行可通过利润完成内生增长 与其他银行形成差异 [1] - 好生意提供巨大容错空间 长期高确定性可弥补操作错误 [1] - 优秀企业长期低估时 分红定投可实现复利奇迹 [1] - 股票市场预期差将导致两种结局 业绩下降或股价上涨 [1] 投资理念 - 安全边际不应仅关注便宜价格 高股息率或高成长性 [1] - 买的便宜需企业业绩向上 否则可能更便宜 [1] - 高股息率需长期确定性 静态高股息率需谨慎 [1] - 高成长性需确定性和差异性 否则会价格内卷或昙花一现 [1] - 资金期限需匹配投资策略 短期资金不宜做长期价投 [1] 资产配置 - 雪球三分法基于长期投资+资产配置理念 [2] - 通过资产分散 市场分散 时机分散实现收益多元化 [2]
或有职位变动?知名基金经理鲍无可管理产品近期密集增聘
搜狐财经· 2025-04-29 15:52
基金经理鲍无可的业绩与风格 - 鲍无可具有17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2009年加入景顺长城基金,现任股票投资部执行总监、基金经理 [2] - 生涯年化收益率高达15.18%,在管的8只基金年化收益均为正,其中6只高于10% [3] - 近3年最大回撤仅为15%,2022—2024年A股震荡期间管理的基金逆势上涨 [6] - 投资风格稳健,注重"安全边际",管理的基金规模已超160亿元 [9] - 2015年及时调仓避开成长股泡沫,市场大跌时为投资者守住收益 [8] 景顺长城基金增聘基金经理情况 - 4月12日、26日,鲍无可管理的8只基金陆续宣布增聘邹立虎、张仲维、王勇和刘苏四位基金经理 [1] - 四位增聘的基金经理均有14年以上证券从业经历,其中三位担任基金经理职务超过7年 [10] - 刘苏年化回报12.27%,风格与鲍无可接近;邹立虎擅长"固收+";张仲维专注科技板块;王勇主要管理FOF基金 [10] - 景顺长城基金回应称目前未收到鲍无可职务变动的通知 [1][11] 公募基金经理共管与离职现象 -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基金经理共管与增聘现象日益普遍,以分散风险、应对离职潮、弥补专业短板、提供多元化策略 [11] - 主动权益基金高度依赖基金经理,"明星基金经理"职务变动可能引发投资者担忧 [12] - 2025年3月华商基金周海栋卸任全部基金,此前市场传闻导致其管理的基金份额下降 [12] - 公募基金经理"奔私"现象增多,公募出身的基金经理在客户服务、风控、投研方面具备优势 [13]
私募大佬杨东罕见发声:当前股票是理想选择,内需仍是主线
华尔街见闻· 2025-04-28 11:48
核心观点 - 私募大佬杨东认为当前股票投资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在中国股市中合理布局可获得比存款、国债、银行理财等更可观的收益 [8][9] - 世界格局演变是长期核心问题,短期需关注关税问题及政府提振内需的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10][11][12] - 投资应聚焦内需主线,关注可能获政策扶持的内需领域,回避低端过剩的出口产能行业 [13][14] - 投资需重视安全边际,不购买价格过高的资产,可借助衍生工具控制风险 [15][16][17][18][19] 投资策略 - 权益投资策略强调"少做把握不大的投资",坚守能力圈,不做不熟悉的领域 [18] - 注重安全边际,即使优质资产价格过高也需等待合理价位 [19] - 可借助可转债等衍生工具控制风险、把握机会 [19] 市场观点 - 当前中国股市中合理布局股票投资可获得较存款等更可观的收益 [8][9] - 短期需关注关税问题及政府提振内需的政策影响 [11] - 长期需关注世界格局演变及国家管控外部冲突的能力 [12] - 市场动荡和估值体系波动创造了更多投资机会 [16][17] 行业偏好 - 偏好可能获政策扶持的内需领域 [13] - 回避低端且过剩的出口产能相关行业 [14]
投资小知识:四个原则,帮你快速掌握价值投资的精髓
银行螺丝钉· 2025-04-19 12:32
投资理念 - 投资股票资产时应关注公司经营状况而非短期股价波动 长期来看公司盈利会带动股票收益 [3] - 安全边际原则强调以6折价格购买价值1元的资产 需通过估值指标判断买入时机 [4] - 常用估值工具包括市盈率 市净率等相对估值法及现金流折现等绝对估值法 [4] 市场行为分析 - 市场先生比喻描述市场情绪极端化现象 报价常伴随非理性贪婪或恐慌 [7] - 高成交量阶段易出现股价剧烈波动 投资者应避免受短期报价影响而追涨杀跌 [7][8] 投资能力建设 - 能力圈原则强调不投资不了解的领域 避免因认知不足导致亏损 [9] - 指数基金是普通投资者快速建立能力圈的有效工具 通过低估定投可获得市场平均收益 [9]
疯王与关税
雪球· 2025-04-13 04:07
贸易与美元体系 - 贸易顺差是手段,逆差是目的,本质是"赚钱为了花",个人与沃尔玛的逆差关系、与老板的顺差关系是微观体现[2][3][4] - 美国通过美元与黄金脱钩实现长期逆差,用印钞换取全球商品,但逆差不可永续,美元信用问题与制造业空心化是两大无解矛盾[7][10][13] - 美元回流风险加剧,若全球拒绝美元结算将导致美国通胀失控,美债"借新还旧"机制脆弱性暴露[8][9][29] 关税政策影响 - 高关税难以执行,转口贸易和走私将稀释实际效果,7亿立方米集装箱的"含中率"无法精准识别[18] - 关税税率超过50%即进入表演区间,100%与10000%无实质差异,走私可能成为高关税下的必然选择[19] - 美国工人未意识到自身双重角色(生产者/消费者),高关税推高物价损害整体利益[19] 投资逻辑框架 - 格雷厄姆价投体系以安全边际为核心,无视短期政治噪音,极端环境下仍适用(如古巴导弹危机时期)[21][35] - 低负债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负债率与估值是筛选关键指标,不因行业属性(如外贸)直接否决[20][31][33] - 美债收益率跳升将引发企业连环破产,利率敏感性与美元信用形成负反馈循环,德国运回黄金事件加剧担忧[26][27][30] 经济结构对比 - 中国GDP从美国10%增长至2/3,制造业优势碾压美国,美元本位制掩盖结构性失衡[10][11] - 美国政客面临选民"既要又要"困境,制造业回归承诺与维持绿纸换商品体系存在根本矛盾[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