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化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6月份全球制造业PMI指数持续上亚洲制造业仍是全球经济稳定恢复重要力量
证券日报· 2025-07-06 16:11
全球制造业PMI数据 - 2025年6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5%,较5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但仍低于50%收缩线 [1] - 全球制造业处于收缩区间但恢复力度提升,亚洲是唯一扩张区域(50.7%),美洲(48.6%)、欧洲(48.8%)、非洲(49.7%)均低于50% [1][2][3] - 世界银行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7%下调至2.3%,反映经济恢复面临下行压力 [1] 区域制造业表现 美洲 - 美洲制造业PMI 48.6%较5月升0.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低于49%,恢复力度弱 [2] - 美国制造业PMI 49%结束连续4个月下降趋势,企业或为规避关税不确定性加速生产 [2] 欧洲 - 欧洲制造业PMI 48.8%连续6个月微升,恢复力度持续较弱,欧洲央行可能出台更多刺激政策 [2] 亚洲 - 亚洲制造业PMI 50.7%较5月升0.3个百分点,主要国家通过多边合作(如中韩自贸协定、中国-东盟经贸)维持增长韧性 [3] - 亚洲央行考虑放松货币政策以缓冲美国关税政策潜在冲击 [3] 非洲 - 非洲制造业PMI 49.7%较5月大幅上升1个百分点,但仍处收缩区间,经济模式依赖自然资源出口导致外部波动敏感 [3][4] 政策与趋势 - 多边合作和全球化(普惠、包容、创新方向)被确定为稳定经济恢复的关键路径 [1] - 美国关税政策暂停期后的决策将显著影响全球供应链成本及通胀水平 [2]
企业“出海”,为何要构建起全方位的全球化发展体系?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4 07:18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公司构建产品、市场、制造、资本四大核心驱动力推进全球化发展体系,重点布局亚太、欧非、美洲三大海外市场[1]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交付量预计2030年达4600万辆,动力电池企业出海成为必然趋势[3] - 海外市场采取"三位一体"垂直供应链整合模式,覆盖原材料、电池生产及回收环节[3] - 东南亚市场被视为重点发展区域,公司将通过技术优势助力当地绿色能源转型[3] - 2024年海外营收突破百亿元,占比达31.1%,较2022年29.8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7] 技术创新与产品进展 - 发布准固态G垣电池和全固态金石电池,近五年研发投入达百亿元[4] - 300Wh/KG准固态电池已完成多家客户装车测试及1万公里实车路测[4] - 建成0.2GWh固态电池中试线,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4] - 全球累计专利申请超1万件,海外专利数量快速增长[7] - 建立8大全球研发中心及20+生产基地保障供应链高效响应[7] 合规与本地化运营 - 针对欧盟《新电池法》建立供应链追溯系统,参与GBA电池护照试点[4] - 海外工厂采用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复制国内零碳工厂经验[5] - 动力电池回收业务覆盖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体系,布局全球四大回收网络[5] - 海外回收采取自建工厂与战略合作双模式并行推进[5] - 海外布局优先考虑Pack/电芯/原材料生产的本地化合规需求[6] 产业链生态构建 - 与整车企业建立技术共研、风险共担、价值共享的新型生态伙伴关系[6] - 在美洲、欧洲、亚太市场实施本土化计划匹配客户需求导向[6] - 全球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与协同降本[6][7]
安培龙(301413) - 301413安培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627
2025-06-27 11:52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型为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和其他网络会议 [2] - 参与单位有上海国投、旭辉资产等多家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6月5日至27日多个时段 [2] - 活动地点主要为公司会议室,部分为电话会议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副总经理等 [2] 公司经营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016万元,同比增长25.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64万元,同比增长3.44%;扣非后净利润7,460万元,同比增长2.00%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127万元,同比增长42.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37万元,同比增长59.49%;扣非后净利润1,856万元,同比增长63.85% [3] 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及营收占比 - 产品包括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等,应用于汽车、家电等领域 [3] - 2024年度,汽车应用实现营收52,005万元,同比增长32.84%,占总营收比重55.31%;家电应用实现营收30,318万元,同比增长19.34%,占比32.25%;储能及其他行业实现营收11,693万元,同比增长15.72%,占比12.44% [3] MEMS压力传感器情况 - 主要在硅片上生成,应用于汽车和家电领域,在汽车有多种应用场景,家电主要用于咖啡机 [3][4] - 竞争优势包括具备自主研发能力、采用平台化设计、产品线覆盖核心场景且获国际认可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46% [5] 机器人用传感器布局 - 依托现有技术平台,以力/力矩感知技术为核心布局,覆盖三大核心产品品类,服务两大新兴领域 [6] - 采用双技术路径形成差异化优势,应用于机器人多个部位 [6] 降本增效举措 - 加强成本控制,通过技术创新等降低运营和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 [8] - 开展工艺和技术降本,引入自动化设备并改造升级,发挥规模化优势 [8] - 拓展国内外市场,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8] 市值管理规划 - 聚焦传感器领域,通过增强研发等推动公司发展和价值提升 [9] - 重视投资者回报,自2023年上市累计现金分红52,228,746.00元 [9] - 做好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传递公司动态和价值 [9] 全球化发展战略 - 2024年境外营业收入14,332万元,同比增长34.30%,占比15.24% [9] - 通过在比利时、德国、泰国设公司实现服务本地化和技术全球化 [9] - 比利时子公司已成立,香港子公司完成注册和开户,德国子公司预计7月底注册完成,泰国孙公司在办理审批 [9][10]
爱迪特:6月25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华泰证券、厦门建发新兴产业股权投资等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6-26 01:39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重视全球化发展,已在欧美市场建立较强竞争力和品牌认知度,但面临文化差异、法律法规复杂性、本地化运营等挑战 [2] - 为应对挑战,公司推进管理国际化,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环境,组建高效团队并制定针对性策略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净利润增幅不及收入增幅,主要因现金管理收益和汇兑损益较2023年同期存在较大差异 [3] - 2024年销售费用率提升,主要由于收购韩国沃兰种植体公司后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及海外市场深度开发导致营销和差旅费用增加 [3]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2.05亿元(同比+18.07%),归母净利润3127.14万元(同比+34.21%),毛利率51.0% [10] 研发与产品 - 公司通过布局研发实验室、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前布局前沿技术等措施提升研发竞争力 [5] - 口腔领域设备和材料协同效应高,公司致力于提供整体化解决方案以提升客户粘性 [4] - 2024年设备毛利呈提升态势,未来将持续优化设备功能和质量以支持较高价格定位 [4] 成本与供应链 - 氧化锆材料生产制造和供应商降本空间有限,公司将重点放在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和提升产品质量上 [6] 产能规划 - 新生产园区即将动工,2025年目标完成主要生产车间建设,预计2026年投产以支撑产值增长 [7] 国内市场 - 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通过把握国家政策、加强本地化、提升产品竞争力等措施提升市场占有率 [8][9] 机构预测 - 多家机构给出盈利预测,2025年净利润预测区间为1.80-2.15亿元,2026年预测区间为2.17-2.74亿元 [10] - 中信证券给出目标价64元,海通证券给出目标价67.69元 [10]
爱迪特(301580) - 301580爱迪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5
2025-06-25 13:32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 [1] - 参与单位包括华泰证券、厦门建发新兴产业股权投资等多家机构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6月25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长李洪文和董事会秘书郜雨 [1]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已形成市场拓展方法论,在欧美市场有竞争力和品牌认知度,但面临文化差异、法律法规复杂、本地化运营等挑战,正推进管理国际化 [2] 财务情况 - 2024年净利润增幅不及收入增幅,原因是现金管理收益和汇兑损益与2023年同期差异大 [3] - 2024年销售费用率提升,因收购韩国沃兰种植体公司后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和海外市场开发投入 [3] 设备研发 - 口腔领域设备和材料协同效应高,公司提供整体化协同解决方案,提高客户合作粘性 [3] - 2024年设备毛利呈提升态势,未来将加强研发投入,优化功能和质量,提高竞争力 [3] 新园区建设 - 新生产园区即将动工,今年目标完成主要生产车间建设,预计明年投入生产 [4] 国内市场开拓 - 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通过把握政策、本地化、提升竞争力、优化策略等措施提升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5] 研发与人才竞争力 - 伴随产品多元化,公司在优势区域布局研发实验室,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6] 氧化锆材料成本 - 生产制造和供应商降本空间有限,公司注重产品质量和供应链生态,坚持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7]
白酒啤酒个股有望情绪修复,新渠道拓展与全球化成为消费品牌新增长路径
中邮证券· 2025-06-24 03: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民网和新华社时评释放纠偏信号,预计白酒企业Q2淡季放缓节奏应对中秋旺季消费,基本面稳健个股及燕京啤酒有望估值修复,新渠道拓展与全球化发展成消费品牌增长重要路径[4][15][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度观点 - 时评指出整治违规吃喝需精准,兼顾反腐与民生,是对518条例执行中层层加码情况的纠偏信号,白酒企业Q2淡季放缓节奏应对中秋旺季[15] - 518条例后部分白酒股股价下跌,预计政策纠偏使影响消退提前,相关个股及燕京啤酒有望估值修复[16] - 五粮液通过精细化市场运作、营销改革、产品与场景创新、年轻化与国际化四大举措应对挑战,24年分红率提升至70%[6][17][18] - 百润股份发布嵊州单一麦芽威士忌全新系列,产品将成与进口品牌竞争核心产品[7][19] - 618电商大促推动宠物消费爆发,传统商超调改推动供应链发展,新茶饮寻求全球化发展[7][8][20] 食品饮料行业本周表现 - 申万食品饮料行业指数本周区间涨跌幅为 -0.12%,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4,跑赢沪深300指数2.10个百分点,当前行业动态PE为21.04[9][22] - 食饮行业10个子板块仅啤酒和白酒上涨,啤酒涨幅最高为1.91%[9][22] - 食饮板块26只个股收涨,涨幅前5为皇台酒业、金种子酒、迎驾贡酒、山西汾酒、加加食品[9] 本周公司重点公告 - 贵州茅台实施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每股现金红利27.673元[27] - 海天味业2.79亿股H股于6月19日在港交所上市,发售价36.30港元/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00.10亿港元[27] - 新乳业因2024年度权益分派,新乳转债转股价格由18.20元/股调整为17.95元/股,6月26日生效[30] 本周行业重要新闻 - 珍酒李渡官宣“申遗大使”姚安娜,携手推动白酒文化申遗[31] - 多数烟酒店主认为禁酒令影响大,对烟酒店好转预期为2027年[31] - 人民网强调禁止违规吃喝非禁止正常吃喝[31] - 会稽山参加业绩说明会,将继续实施聚焦策略[31] - 百润股份举办新品发布会,发布嵊州单一麦芽威士忌系列[19][31] 食饮行业周度产业链数据追踪 - 农产品方面,6月10日小麦价格2415.3元/吨,同比 -1.25%,环比 -0.76%;玉米6月11日价格2.36元/公斤,同比 -4.07%,环比0%;大豆6月10日价格4353.1元/吨,同比 -4.31%,环比 +1.39%;稻米6月10日价格4036.8元/吨,同比 -1.02%,环比 +1.05%;白砂糖3月21日价格6400元/吨,同比 -4.5%,环比 +1.6%;棕榈油6月20日价格8863.33元/吨,同比 +12.60%,环比 +2.33%;面粉6月13日价格4.20元/公斤,同比 -2.10%,环比0.24%[33][35] - 畜牧产品方面,6月20日猪肉价格20.33元/公斤,同比 -18.09%,环比 -1.88%;白条鸡价格17.26元/公斤,同比 -1.43%,环比 -0.17%;生鲜乳6月13日价格3.04元/公斤,同比 -7.88%,环比 -0.98%;毛鸭6月20日主产区平均价6.95元/公斤,同比 -18.14%,环比 -4.27%[35] - 包装材料方面,6月20日瓦楞纸价格2620元/吨,同比 -0.3%,环比 -0.53%;铝锭价格20720元/吨,同比 +1.67%,环比 +1.77%;玻璃6月10日浮法玻璃价格1238.9元/吨,同比 -26.38%,环比 -6.02%;PET 6月20日价格6272.5元/吨,同比 -12.54%,环比 +2.70%[35] - 白酒批价方面,6月21日飞天原箱批价2485元,同比 -11.25%,环比 -10.61%;散瓶批价2310元,同比 -9.41%,环比 -9.94%;五粮液普5批价960元,同比 +2.13%,环比 -4.95%[35]
水羊股份(300740) - 2025年6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2 11:00
发展战略 - 公司收购美国奢华科学功效护肤品牌 RV 及法国高端院线修护品牌 PA 后,确定“高端化、全球化”发展战略,转型为中国唯一成功管理多个高奢轻奢品牌的美妆品牌管理集团 [2] 品牌建设 EDB 品牌 - 全球新晋高奢美妆品牌定位获认可,今年上半年良性健康增长,天猫渠道平销增长约 40% [2] - 今年 2 月 14 日亚洲首家城堡店上海张园店开业,近半年业绩超预期,国内线下超高增速 [3] - 启动三年中国 50 店计划,预计 2027 年全国开 50 家带 SPA 实体门店 [4] - 全球市场持续增长,网点遍布多国,预计今年构建全球十大城市多店铺形态品牌形象矩阵网络 [4] - 会员 3 年累计二次回购率达 50%,贡献约 80%收入;10%会员三年购买超 6 次;单个客户价值达 5000 元 [6] RV 品牌 - 今年聚焦美国本土,实现平稳交接过渡和品牌全面升级,加大创始人与研发投入 [7] - 中国市场未做大投入,近半年小红书笔记 1000 + 篇,用户自发发布占比 80%,大单品热销,有 8 个超百万直播专场,业绩改善 [7] PA 品牌 - 上半年全渠道同比高速增长,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举办双城溯源活动,在中国区推出 4 款新产品 [8] H&B 品牌 - 今年新加入水羊旗下,定位英伦男士理容,核心单品男士发油,上半年中高端造型品市场占有率攀升,同比超高增长 [10] VAA 品牌 - 5 月升级推出全新 3.0 卸妆膏,首发破千万 GMV,复购占比 36%,上半年预期增长率超 50% [11] - 参与主导制定多项卸妆品类国家行业标准,获多项行业大奖 [11] CP 业务板块 - 公司持续看好 CP 模式,将其作为长期战略性业务 [12] - 科赴回到正常轨道,美斯蒂克良性增长,AMOUAGE 亚太区首家旗舰店开业,上半年翻倍式增长,3LAB 热度持续增长 [12] 研发与组织建设 - 公司拥有长沙、上海、法国、日本等地研发中心,全球化研发赋能品牌 [14] - 加大全球研发团队招聘,推进全球科学家交流计划,引进外部优秀品牌类人员,校招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 [14] 主要问题及解答 品牌发展规划 - 御泥坊升级定位“专研东方”,短期聚焦高端品牌投入,长期希望作为东方品牌代表走向世界 [15] - RV 今年业务正常发展,上半年完成去年代理全年业务量,若顺利明年可能在中国更多推广,高奢品牌发展平稳向上 [17] - EDB 有产品储备,rich 面霜下半年推二代,防晒有新动作 [18] - 现阶段聚焦现有高奢品牌,精力主要放 EDB 上,CP 业务机会多但并购周期长 [19] - PA 今年聘请法国 CEO 推动业务恢复,法国工厂升级改造,围绕用户特点做产品,放弃超头主播机制 [19] 组织管理 - 公司设有职能研发部沉淀方法论,管理层等人员每年考试,经验与方法论复用 [22] 收并购 - 公司收购品牌更看重品牌标签和基因,而非业绩 [23] 利润与品牌建设 - 高奢品牌建设可能牺牲一定利润,但有一定利润率,吃掉利润原因包括供应链成本高、研发和市场投入高 [23] SPA 业务 - 公司禁止 SPA 技师推销,设有举报机制 [23] 开店规划 - EDB 有选址、财务、经营三个开店模型,店面第三年是购买高峰,选址根据线上销售情况确定 [24] 运营经验 - 成功美妆集团有基于时代背景和地区的方法论,要抓住时代机会,运用 AI 创造价值,做行业需天赋 [24] 海外市场规划 - 公司主要 EDB 和 RV 涉及国际化业务,本土市场由本土团队经营,本国以外除中国外采用代理模式,EDB 全球实行 10 + 3 战略,RV 结合美国本土特点升级产品 [25] 品牌出售影响 - 科赴出售品牌中与公司相关的城野医生业绩承压,出售对公司影响不大,科赴调整后大宝等品牌增长不错 [26]
希沃母公司视源股份拟赴港IPO
搜狐财经· 2025-06-20 12:16
上市申请与背景 - 视源股份于2025年6月17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H股上市申请,此前已于2025年4月23日通过相关决议 [2][3] - 公司是智能控制技术专家及全球领先商用显示设备企业,业务覆盖液晶显示主控板卡、白电、汽车、储能及机器人部件等领域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9.90亿元、201.73亿元、224.01亿元,呈现先降后升趋势 [4] - 同期年度利润持续下滑,分别为21.21亿元、14.00亿元、10.36亿元 [4] - 毛利率从2022年26.2%降至2024年20.9%,主要因销售成本占比从73.8%升至79.1% [5] -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2年6.1%提升至2024年6.9%,绝对值从12.81亿元增至15.40亿元 [5] 市场分布 - 2024年中国内地营收占比74.6%(167.02亿元),海外营收占比25.4%(56.99亿元),海外占比呈上升趋势 [5][6] - 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地区,国内主打希沃(教育)和MAXHUB(企业协作)品牌,海外以ODM模式为主 [6] 产品与竞争格局 - 教育交互智能平板市场:2024年希沃以17.5%收入份额(35亿元)和18.4%销量份额(42.34万台)领先,全球前三大品牌合计占36%收入份额 [7][9] - 会议交互智能平板市场:MAXHUB以9.9%收入份额(9亿元)和13.2%销量份额(9.63万台)领先,全球前三大品牌合计占30.8%收入份额 [9][11] 研发投入 - 2024年末员工总数6693人,其中技术人员3849人(占比57.5%),较2023年增加190人 [12] - 募集资金将重点用于产品研发及核心场景商业化,满足教育与企业服务领域需求 [12]
闽企勇闯天涯启示录:从“制造出海”到“质造领航”
中国证券报· 2025-06-19 20:34
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 - 宁德时代与斯泰兰蒂斯在西班牙合资建设第三座欧洲动力电池工厂,预计带动超100亿元锂电设备、6万吨/年以上负极材料、10万吨/年正极材料需求 [2] - 福耀玻璃海外工厂覆盖美国、德国,深度绑定特斯拉、奔驰等车企供应链,全球市场占有率约34%,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40% [2][3] - 安踏通过收购FILA中国、亚玛芬体育、德国狼爪等品牌,从"中国的安踏"迈向"世界的安踏" [5] - 紫金矿业在海外十余国布局矿业项目,形成全球资源布局 [2] - 厦门金龙累计向全球近15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超14万辆客车 [1] 技术创新驱动出海 - 福耀玻璃在中国、美国、德国设立10个设计中心和2个研发中心,开发5G天线玻璃、AR-HUD抬头显示玻璃等创新产品 [4][5] - 海安橡胶全钢巨型轮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销往全球数百个矿山,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 [5] - 宁德时代将先进电池制造技术带到欧洲,巩固全球动力电池领军地位 [2] - 唯科科技通过德国、马来西亚、墨西哥、越南等海外生产基地强化成本与响应速度优势 [2] 资本市场助力全球化 - 宁德时代港股IPO募资356.57亿港元,创2025年香港市场最大规模IPO纪录 [5] - 安踏2007年赴港上市后,资本运作能力增强支撑研发投入与并购扩张 [5] - 海安橡胶A股IPO过会,紫金矿业拟分拆紫金黄金国际赴港上市,安井食品通过港交所聆讯 [6] - 中国证监会支持科技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规范发展 [6] 业绩表现与市场拓展 - 宁德时代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39.63亿元,同比增长32.85%,欧洲动力电池销量持续增长 [4] - 福耀玻璃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99.10亿元(同比+12.16%),净利润20.30亿元(同比+46.25%) [3] - 金龙汽车一季度整车出口销售收入同比增127.9%,净利润增164.79% [4] - 唯科科技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64.37%,净利润同比增105.12% [4] 全球化战略升级 - 企业从产品输出转向技术出海、全球价值链重构,形成立体多维的全球化图景 [1][2] - 厦门国贸与170多个国家/地区的9万余家产业链企业合作,构建全球化大宗商品网络 [3] - 新大陆通过董事会协同治理应对不同国家的政策风险 [7] - 中国制造实现从规模优势到质量优势的跨越,凭借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破浪前行 [7]
4000亿天量资金看好,“酱油茅”股价意外破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07:08
港股上市表现 - 海天味业6月19日登陆港股 首日盘初上涨近5%后回落 最终微涨0 14% A股同期跌3 73% [2] - 港股发行价36 30港元 全球发售2 79亿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占19 81%) 净筹资约100亿港元 [3] 市场认购热度 - 香港公开发售获918 15倍超额认购 融资申购额超4000亿港元 近38万人参与创年内港股IPO认购人数新高 [3] - 1手中签率仅5% 认购热度超宁德时代(31 08万人)和恒瑞医药(20 38万人) [3] - 引入8家基石投资者包括高瓴资本 GIC 瑞银资管等 反映市场认可 [7] 打新吸引力分析 - 港股较A股折价约20%(行业巨头通常折价10%) 打新值博率较高 [7] - 消费股行情向好叠加泡泡玛特效应 提升市场情绪 [7] - 招股价门槛低 被券商视为"肉签" [7] 全球化战略布局 - 赴港上市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 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9] - 募资净额20%用于海外拓展 计划2025年布局东南亚供应链 2028年进入欧洲 [9] - 目标3年内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5% [9] - 已设立海天国际投资(150万美元)及印尼子公司HADAYID(200亿印尼盾) [9] 出海挑战 - 酱油在西式餐饮中非主流 需与国际巨头竞争市场份额 [9] - 中国调味品与西方餐饮文化兼容性存疑 面临推广难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