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服务

搜索文档
广电计量涨2.03%,成交额8444.7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98.6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3:3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6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19.08元/股 成交金额8444.75万元 换手率0.83% 总市值111.2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98.63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977.66万元占比11.58% 大单买入1379.22万元占比16.3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0.21% 近5日涨2.49% 近20日跌9.73% 近60日涨10.38%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8亿元 同比增长10.01% [2] - 归母净利润9731.58万元 同比增长22.1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0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81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2.94万户 较上期减少13.47% [2] - 人均流通股18011股 较上期增加13.16%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331.90万股 较上期减少154.01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269.15万股 较上期增加50.24万股 [3] 机构持仓变动 - 新进十大流通股东包括兴业兴睿两年持有期混合A持股356.41万股 惠升惠泽混合A持股222.67万股 [3] - 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包括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和金鹰科技创新股票A [3] 业务构成 - 可靠性与环境试验业务占比25.28% 计量服务占比23.54% 生命科学占比14.24% [1] - 电磁兼容检测占比11.22% 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占比8.79% 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占比4.41% [1]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社会服务-专业服务-检测服务 [2] - 概念板块包括食品检测、大飞机、数据要素、食品安全、北斗导航等 [2]
建发合诚涨2.02%,成交额720.7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8.4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2:35
股价表现 - 9月26日盘中上涨2.02%至10.63元/股 成交额720.70万元 换手率0.26% 总市值27.7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78.41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10.88% 卖出占比0.0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7.59%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0.28%/-2.03%/+9.70%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93亿元 同比增长7.67%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4504.48万元 同比增长32.33%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416.57万元 [2]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 1995年10月成立 2016年6月上市 [1] - 主营业务涵盖设计与工程管理服务、检测服务、运维服务、建筑施工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工程咨询服务Ⅱ-工程咨询服务Ⅲ [1]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7504户 较上期减少1.48% [1] - 人均流通股34737股 较上期增加1.51% [1] 概念板块 - 所属概念包括微盘股、小盘、国资改革、福建自贸区、西部开发等 [1]
广电计量跌2.03%,成交额4338.5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2.9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2:1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18.38元/股,成交额4338.55万元,换手率0.43%,总市值107.2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02.97万元,大单买入占比5.36%(232.49万元),卖出占比2.99%(129.52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4.76%,近5日跌2.03%,近20日跌14.39%,近60日涨4.49% [1] 经营业绩与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8亿元,同比增长10.01%;归母净利润9731.58万元,同比增长22.11%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5.28%,计量服务23.54%,生命科学14.24%,电磁兼容检测11.22%,其他9.77%,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8.79%,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4.41%,EHS评价服务2.75%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94万户,较上期减少13.47%;人均流通股18,011股,较上期增加13.1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31.90万股(第四大股东),较上期减少154.01万股 [3] - 新进十大流通股东:兴业兴睿两年持有期混合A(356.41万股,第六大)、惠升惠泽混合A(222.67万股,第十大) [3] -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50.24万股至269.15万股(第七大股东) [3] -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A与金鹰科技创新股票A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公司基础信息与市场定位 - 公司成立于2002年5月24日,2019年11月8日上市,总部位于广州市番禺区 [1] - 所属申万行业:社会服务-专业服务-检测服务 [1] - 概念板块涵盖食品检测、大飞机、数据要素、北斗导航、商业航天等 [1] 分红历史与市场活动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0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81亿元 [3] - 年内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8月13日 [1]
逸飞激光孙公司逸智信诚获CNAS认可,高质量服务新能源产业链创新发展
全景网· 2025-09-18 00:54
公司资质与认证 - 武汉逸智信诚技术检测有限公司实验室正式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 标志着检测服务平台在公正性、独立性和保密性达到全新高度 检测能力与质量管理体系全面与国际标准接轨[1] - CNAS是中国唯一国家认可机构 也是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全权成员 其认证在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国际互认效力 在828个领域具备认可度和权威性[1] - 实验室是锂电设备行业中少数具备CNAS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 目前还在同步规划CMA和TUV等权威资质能力建设 以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并提升服务水平[2] 检测服务能力 - 检测实验室配备先进验证测试设备并组建独立专业技术服务团队 构建覆盖材料-器件-系统的全流程、多维度检测服务链[1] - 具体检测项目包括无损探伤、材料微观结构与成分分析、光学元件面形与波前误差检测、激光整机性能综合评价以及高低温/振动/湿热等环境可靠性试验[1] - 获得CNAS认可的检测项目聚焦四大关键领域:材料微米级长度检测、石英玻璃光谱透射比检测、激光光束宽度与辐射功率检测以及气密性检测 精准对接新能源电池、光电新材料和激光装备等战略产业需求[2] 市场定位与战略意义 - 检测服务平台不仅服务于逸飞激光自身技术迭代与品控需求 同时面向全球新能源电池、激光装备及高端制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放共享[2] - 所出具的检测数据及报告具备第三方权威认证 为客户提供权威的全球市场通行证和信任基石 高效支持中国锂电产业链全球化发展[2] - 伴随CNAS资质落地 公司有望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进一步加速全球化进程 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中国信任与创新力量[2] 业务发展现状 - 逸飞激光2025年上半年已向海外客户成功交付多条全自动储能集装箱装配线及电芯装配线 海外订单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 - 公司致力于为新能源电池、激光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提供高精度、跨学科、一站式检测解决方案[1]
天纺标:将检测触角深入“衣食住行”,加大培育生命科学板块
新京报· 2025-09-15 14:15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未来战略聚焦做大做强专业检测业务 不断扩展检测领域范围 检测服务将覆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2] - 公司将加大培育生命科学板块 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由八家检测及科研单位重组建立 形成集检测、科研、标准化制定、信息媒体为一体的综合性检测集团公司 [2] - 总部位于天津市空港经济区 在上海、佛山、深圳等产业聚集地设有子公司 并配备独立实验室 [2] 财务表现 - 截至6月末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 归母净利润1240万元 [2] - 上半年研发费用投入870.71万元 同比增长28.92% 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达8.21% [2]
中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十五五」展望:如何以智能化技术重构行业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9-15 10:34
战略定位 - 智能技术成为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是应对变革的战略性抉择[4] - 智能化转型旨在夯实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数字化底座 政策层面提出到2027年实现百项关键校准技术突破 推动计量检测从实验室静态校准向产线动态监测转型[4] - 中国TIC行业超80%为小微机构 市场高度分散 为大市场小企业格局 为智能化整合提供广阔空间[4] 技术赋能价值 - 智能化突破时空限制 通过物联网传感器与实时数据分析 实现从抽样检测到全量监控的跨越 对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等精密制造领域质量稳定性至关重要[5] - 推动标准动态进化 借助AI算法实时追踪全球技术法规 自动更新检测指标 帮助企业快速适配国际市场准入要求[5] 落地路径 - AI驱动检测流程革新 成为数字化转型核心驱动力 尤其在破解报告审核环节效率与精度痛点上作用显著[7] - 物联网推动实时监测网络建设 通过传感器网络与边缘计算协同 实现检测流程与生产过程时空耦合 从滞后性检测向实时动态监测范式跨越[8] - 区块链构建数据安全体系 凭借分布式账本和非对称加密等核心特性 解决跨境贸易中检测认证数据信任壁垒与流通效率问题 推动从纸质凭证信任向技术契约信任转型[9] 典型案例 - 云南孔雀码通过联盟链实现全流程数据上链 种植加工检测等300余项数据实时写入 节点参与共识且数据不可篡改 欧盟监管方直接调取验证 无需重复检测[10] - 信测标准通过DeepSeek大模型与检测机器人联动 实时采集多模态数据 动态分析机理模型 智能生成合规报告 检测机器人实现物理量毫秒级采集[20] - 粤港澳大湾区智能汽车检测联盟整合比亚迪测试能力腾讯车联网技术和中检集团认证资质 推动车联网通信安全标准互认 标准统一度从2023年75%提升至2025年92%[22] 核心挑战 - 技术标准碎片化与跨境合规壁垒构成首要障碍 欧盟GDPR第45条要求数据跨境传输需认定 全球仅16个国家地区获认定 中国未被纳入[14] - 中国在AI检测量子计量等领域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占比不足20% 导致高端制造企业需为适配欧美新规支付高额改造费用[14] - 复合型人才供给存在结构性缺口 市场供给量仅满足约40%需求 优质资源高度集中于头部检测机构[15] - 智能化设备高投入成为中小企业拦路虎 新能源电池智能检测系统购置成本约500万元 核心算法授权费用占比达35% 相当于中小机构年均营收15%-20%[16] 未来趋势 - 技术融合从单一工具应用到机理级耦合 通过AI与传统工业机理深度耦合 实现数据驱动向机理驱动质变[19] - 服务生态从区域服务到全球化信任网络 依托区块链技术与标准互认体系 构建全球可信协作网络[21] - 价值升级从检测服务到数据资产运营 通过数据确权与流通机制 将检测数据转化为可交易生产要素 单位数据收益比单一服务模式提升三到五倍[23] 企业应对策略 - 分阶段推进AI部署 中小企业可先引入智能审核系统 大型企业可直接布局全链条智能化[24] - 构建数据安全体系 建立数据分类机制 对核心数据加密存储 非核心数据匿名化处理[24] - 短期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AI基础培训 中期与高校共建智能检测专业方向 长期建立内部技术认证体系[25] - 采用轻量化模式租赁智能检测设备按次付费 参与产业协同平台加入区域检测数据共享平台[28]
信测标准20250912
2025-09-15 01:49
**信测标准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信测标准 国内较早从事检测服务的机构之一 2021年1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3] * 公司业务聚焦检测服务与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业务通过2021年收并购进入[3] * 主要服务于汽车、电子电器、消费品及健康环保等行业[2] **核心业务构成与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7.2亿元 同比增长6.7% 利润1.76亿元 同比增长7.7%**[2][3] * **收入结构**:汽车检测占比40% 电子电器产品检测占比23% 实验设备占比24% 其余为消费品及健康环保检测[2][3] * **汽车检测业务**:具体包括可靠性实验(力学震动、烟雾腐蚀、气候模拟)、电磁兼容检测及理化类化学分析(VOC、碳、气味、甲醛等) 主要针对汽车零部件进行非强制性研发测试[2][5] * **历史高增长期(2021-2023年)**: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33%、47%和39% 受益于产能扩充和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激增[2][7] * **近期业绩波动(2024-2025年)**:受新能源汽车价格竞争及行业产能扩张影响 2024年三季度利润同比下降1.7% 2025年一季度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分别为8%和9% 但2025年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0.5% 利润同比增长11.8% 重回双位数增长[2][8] * **盈利能力**:汽车检测业务毛利率维持在68%-70%左右[2]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69.1% 同比略降2.6个百分点[4][10] **增长驱动因素与战略布局** * **产能扩张**:通过IPO募资扩建华东和广州基地 利用自有资金建设苏州、东莞、广州、宁波及深圳实验室 年资本开支约1.5亿元 产能增速达29%和14%[6] * **新业务拓展 - 军工领域**:在武汉建立华中军民两用基地 具备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证书等资质 预计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上半年将有订单落地[4][6][11] * **新业务拓展 - 机器人领域**:2025年2月与广东瓦力科技等合资成立机器人公司(出资60%) 从事检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消费机器人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基础包括自身技术积累、子公司三思纵横的装备研发能力及合作方的研发团队[9][11]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估值与股价**:在高速增长期估值从25倍PE上涨至近35倍PE 推动股价从2022年一季度到2023年三季度涨幅接近一倍 当前估值处于行业平均水平附近[7][10] * **公司治理与融资**:员工持股计划已完成 可转债已达到强赎条件 对短期股价形成一定抛压[4][10] * **未来关注点**:军工业务订单落地情况 机器人业务进展(包括行业催化和公司收并购或技术合作)[4][11][12]
艾德生物跌2.03%,成交额1.2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86.3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3:2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2日盘中下跌2.03%至23.66元/股 成交额1.27亿元 换手率1.36% 总市值92.6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86.33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220.39万元(卖出1339.39万元/买入119万元) 大单净卖出365.94万元(卖出3080.75万元/买入2714.81万元) [1] - 年内累计上涨5.16% 近5日下跌4.56% 近20日下跌1.05% 近60日上涨13.15%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9亿元 同比增长6.69%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9亿元 同比增长31.41%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检测试剂83.43% 药物临床研究服务9.84% 检测服务5.61% 其他1.12% [1]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53万户 较上期增加5.41% [2] - 人均流通股15393股 较上期减少5.13%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3167.06万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351.59万股 [3] - 华宝中证医疗ETF新进十大股东 持股903.66万股(第五大股东) [3] 公司基本概况 - 成立于2008年2月21日 2017年8月2日上市 总部位于福建省厦门市 [1] - 主营业务为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检测服务 [1]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 [1] - 概念板块包括:精准医疗 送转填权 高送转 医疗器械 融资融券 [1]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32亿元 [3] - 华安聚优精选混合 汇添富价值精选混合 工银创新动力股票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安东油田服务(3337.HK)】业绩大幅增长,新业务模式有望打开成长空间——动态跟踪报告(黄帅斌/陈佳宁/夏天宇)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11 23:06
业绩表现 - 2025H1收入26.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9% [4] - 归母净利润1.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5.9% [4] - 综合毛利率28.7% 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4] - 综合净利率6.3% 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4] 业务发展 - 油田技术服务收入12.1亿元 同比增长22.9% [5] - 油田管理服务收入10.0亿元 同比增长11.2% [5] - 检测服务收入2.0亿元 同比增长21.7% [5] - 钻机服务收入2.2亿元 同比增长74.2% [5] - 中标伊拉克Dhufriyah油田二十五年开发权 以独立作业者身份开展油气田开发 [5] - 马来西亚砂拉越州油气处理设施投建运维项目成功开启 成为公司深耕马来西亚市场的支点 [5]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收入9.5亿元 同比增长43.0% [6] - 伊拉克市场收入14.5亿元 同比增长16.6% [6] - 其他海外市场收入2.3亿元 同比下降13.9% [6] - 塔里木油田完成首口万米深井裂缝动态可视化监测 [6] - 深层页岩气开发和致密气开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6] - 伊拉克大型一体化油田管理项目完成续签 [6] 新签订单情况 - 中国市场新签订单16.3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6] - 伊拉克新签订单25.1亿元 同比下降11.4% [6] - 其他海外市场新签订单6.1亿元 同比增长54.5% [6]
光大证券:维持安东油田服务“买入”评级 新业务模式有望打开新成长空间
智通财经· 2025-09-11 07:16
核心观点 - 光大证券维持安东油田服务买入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7/4.6/5.6亿元人民币 对应EPS 0.12/0.16/0.19元人民币 [1] - 油服市场需求持续复苏 公司新业务模式打开新成长空间 [1] - 2025H1收入2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9% 归母净利润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9% [1] 财务表现 - 2025H1综合毛利率28.7%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综合净利率6.3%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1] - 油田技术服务收入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9% 油田管理服务收入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 [2] - 检测服务收入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7% 钻机服务收入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2% [2] - 中国市场收入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0% 伊拉克市场收入1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 [3] - 其他海外市场收入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9% [3] 业务发展 - 中标伊拉克Dhufriyah油田二十五年开发权 以独立作业者身份进入油气田开发新纪元 已召开两次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达成多项重要共识 [2] - 马来西亚砂拉越州油气处理设施投建运维项目成功开启 成为公司首个陆上天然气商业化项目及深耕马来西亚市场的支点 [2] - 塔里木油田完成首口万米深井裂缝动态可视化监测 在深层页岩气开发及致密气开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3] - 伊拉克市场核心业务稳步推进 大型一体化油田管理项目完成续签 在油田管理/数智技术/钻井/增产及完井技术服务等领域持续斩获优质订单 [3] 订单情况 - 中国市场新签订单16.3亿元人民币同比基本持平 [3] - 伊拉克市场新签订单2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4% [3] - 其他海外市场新签订单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5% 大幅增长有望对公司整体订单形成有力支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