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

搜索文档
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布局“中国造”
新华网· 2025-08-12 05:48
行业发展趋势 - 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加强在中国市场的生产投资和本地化战略 表明对中国市场越发重视 [1] -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 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3万亿元 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1] - 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54% 预计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医疗器械市场 [1] 企业本地化布局 - 因美纳在华生产制造基地首批系列产品已完成交付 计划5年内实现高端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全面本土化生产 [1] - 西门子医疗对深圳生产基地追加投资超10亿元 建设全新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 [1] - 西门子医疗2023财年第二季度中国销售产品中75%为本土生产 未来这一比重将继续加大 [1] 本地化生产优势 - 中国市场生产配套能力显著提升 为跨国企业建立和强化本地生产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2] - 瓦里安医疗北京基地通过本土供应商合作提升产业链能力 现已成为瓦里安全球最全产品线的研发生产基地 [2] - 中国具备职业技能和良好教育的高端人才资源 特别是深圳地区 吸引企业投资建设新研发制造基地 [2] 市场竞争态势 - 国内外企业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1] - 企业通过加强本地化生产提升产品性价比和供应链韧性 以赢得市场竞争和挖掘产业红利 [1]
转向“重回报”!8月以来158只基金主动限购,葛兰、冯炉丹、高楠均出手
搜狐财经· 2025-08-12 01:36
基金限购概况 - 8月1日以来共有261只基金公告限制大额申购 其中158只为主动暂停大额申购 [1] - 主动限购基金包括债券型44只 QDII型43只 股票型34只 混合型29只 货币型6只 FOF型2只 [1] QDII基金限购原因 - 主要受外汇额度限制 6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新批QDII额度30.8亿美元 总额度达1708.69亿美元 [4] - 易方达纳斯达克100ETF联接单日申购上限从100元降至2000元 华宝纳斯达克精选从5000元调整为2万元 华宝海外科技从2000元调整为1万元 [7]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于7月26日暂停申购 摩根纳斯达克100指数A和易方达标普医疗保健A于8月1日将限购额分别调整为200元和400元 [7] 主动权益基金限购案例 - 中欧医疗创新8月9日起单日限购10万元 该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达80.12% [2][7]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8月6日起暂停100万元以上申购 近一年业绩超150% [8] - 永赢睿信混合8月4日起暂停100万元以上申购 A份额年内回报率达46.87% [8]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8月4日起暂停5万元以上申购 年内回报率达96.37% [8] 限购动因分析 - 控制基金规模以保持投资策略有效性 防止新资金涌入摊薄原有持有人收益 [9] - 符合公募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趋势 响应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 [9] 机构后市观点 - 摩根士丹利基金看好科技成长(AI应用、半导体)、中国制造(高端机械、汽车、军工、医药)及新消费三大方向 [10] - 金鹰基金建议均衡配置 关注AI应用和半导体先进制程等赔率合适领域 以及具有防御属性的高息红利资产 [11]
“中国工厂”短视频火出圈 海外消费者“打飞的”来华买家具
央视网· 2025-08-11 22:11
中国制造海外走红现象 - 今年以来中国工厂在海外平台走红 展示中国制造与工业特色的短视频在海外广泛传播 [1] - 家具行业源头工厂吸引海外消费者专程前来挑选产品 [1] - 家具企业通过直接对接客户需求 探索对东盟和中东地区的出口转型 [1]
市场没有标准答案(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8-11 21:42
中国制造海外市场拓展策略 - 公司通过定制"不留痕"轮胎和语音系统切换当地语言等功能优化送餐机器人产品 成功解决海外市场"水土不服"问题 [1] - 产品迭代过程中大量采用非标零件设计 体现以消费者为本的服务理念 [1] - 针对不同海外市场的场景和文化差异 公司重新优化设计并推出全新产品 [1] 中国制造竞争优势 - 中国制造业拥有全球最完备产业体系 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1] - 行业在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同时具备根据用户需求提供非标服务的能力 [1] - 通过创新设计和算法优化 中国制造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1] 中国品牌全球化发展 - 公司采取面向不同市场提供差异化选择的策略 不执着于"标准"答案 [2] - 中国品牌通过灵活应对市场需求 有望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创新产品 [2]
南方基金豪掷2.3亿自购旗下权益基金,年内公募自购已达7.47亿
搜狐财经· 2025-08-11 10:25
公募基金自购情况 - 2025年以来21家公募机构自购总金额达7.47亿元 [2] - 南方基金以2.3亿元自购金额创年内最大单笔纪录 涉及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A等三只权益基金 [1][2] - 建信基金自购金额累计超3.53亿元 包括4月11日宣布的不少于1.8亿元及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已投资的1.73亿元 [2] - 工银瑞信基金及其高管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工银瑞信臻选回报混合基金 [1] - 泰康基金运用固有资金155万元申购旗下港股通银行指数基金 [1] - 方正富邦基金、华商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及安信基金年内均两次宣布自购 [2] - 招商基金和兴证全球基金年内自购金额均达5000万元及以上 [2] 公募机构净申购情况 - 截至8月10日73家公募机构实现净申购 总额137.13亿元 [3] - 权益类基金获净申购17.52亿元 占总规模12.78% [3] - 景顺长城基金以385次申购和30.39亿元净申购额居首 [4][5] - 中欧基金净申购21.65亿元 申购次数同样为385次 [4][5] - 工银瑞信基金净申购11.23亿元 南方基金净申购8.23亿元 [4] - 国泰基金、中银基金及兴证全球基金净申购金额分别为6.52亿元、5.18亿元和5.04亿元 [4] - 汇添富基金等17家机构净申购金额均超1亿元 [4] 后市投资观点 - 摩根士丹利基金看好A股低估值扩张空间 重点关注科技成长(AI应用、半导体)、中国制造(高端机械/汽车/军工/医药)及新消费领域 [5] - 招商基金看好A股中期走势 关注AI算力与应用、创新药及大金融板块 同时认为港股科技板块因高成长性或成资金关注重点 [6] - 海富通基金指出"反内卷"政策推动PPI环比改善 短期成长及TMT风格占优 长期周期风格相对占优 [6]
格罗方德与中国晶圆厂合作
半导体芯闻· 2025-08-06 11:22
格罗方德中国市场战略 - 尽管消费需求低迷导致第三季度前景黯淡,公司仍加速推进"中国制造"战略,与本土代工厂达成新协议[2] - 将率先推出汽车级CMOS和BCD技术,目标客户为在中国有需求的国内外半导体公司[2] - 保留知识产权和质量控制权,同时利用中国客户关系,过去一年在电池管理、雷达、MCU和PMIC领域获得设计订单[2] - 汽车芯片已开始向中国客户发货,CEO指出中国客户对双源采购模式(本地生产+全球供应链)兴趣强烈[2]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恩智浦考虑与中国本土晶圆代工厂合作实现完全本地化生产,目前其晶圆制造仍集中于美国和新加坡[3] - 消费电子需求持续低迷,公司预计Q3营收16.8亿美元,低于华尔街预期的17.9亿美元[3] 财务与投资计划 - 6月将总投资计划提升至160亿美元,新增10亿美元资本支出和3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AI服务器芯片研发[3] - Q2营收达16.9亿美元,每股收益42美分,超预期,主要受益于成本削减及汽车/数据中心领域增长[3] 其他行业信息 - 推荐阅读涉及半导体行业10万亿投资、芯片巨头市值波动及全球TOP10芯片公司市值排名[4]
中国制造为欧洲消费者送“清凉” 创新品类空调受欢迎,手持电扇等销量快速增长
人民日报· 2025-08-06 05:45
中国出口表现 - 上半年中国出口规模达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 [1] - 移动分体式空调、服务机器人、泳池清洁电器、折叠屏手机、茶饮等中国产品成为海外消费新宠 [1] - 中国品牌海外竞争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与文化底蕴受认可 [1] 空调行业出口情况 - 1-6月中国对欧盟空调出口量同比增长43.2%,金额达37.6亿美元创同期新高 [2] - 美的空调欧洲市场销量增长35% [4] - TCL德龙在欧洲市场销售额增长25% [6] 美的空调欧洲市场策略 - 推出移动分体式空调解决欧洲安装难题,售价1199欧元比传统安装节省费用 [2][3] - 产品累计出货超8万台,计划追加生产2万台 [4] - 建立专线生产,通过海运和中欧班列双渠道运输 [4] - 针对欧洲建筑气候特点设计,产品便携灵活、静音舒适 [4] - 计划建立完整移动分体式产品线,树立创新品牌形象 [5] TCL德龙生产布局 - 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欧洲订单已完成,现为南半球市场备货 [6] - 产品将发往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阿根廷等市场 [6] 其他降温产品表现 - 半导体冰敷手持电扇月销量约20万台,单价100多欧元 [7] - 维肯熊开发新产品前期投入近20万元,需考虑多国专利注册 [7] - 悦诚塑胶生产半导体手持风扇等多样化产品,具有节能制冷功能 [7] - 德国市场认可中国降温产品价格实惠、品类创新 [7] 行业技术趋势 - 欧洲市场对能效环保要求高,产业链需在高标准技术方面突破 [8]
中国制造为欧洲消费者送“清凉”(经济聚焦·中国品牌圈粉海外)
人民日报· 2025-08-05 22:21
中国空调及降温产品在欧洲市场表现 - 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国家空调出口量同比增长43.2% 出口金额达37.6亿美元创同期历史新高[3] - 欧洲市场空调普及率较低主因租房比例高、环保理念深入及安装运行费用昂贵 传统分体式空调安装需专业认证且费用达数百欧元[3][4] - 移动分体式空调成为创新解决方案 具备用户自主安装特性且可移动 美的产品售价1199欧元较北欧传统安装总费用3000欧元显著降低[4] 美的集团欧洲业务拓展 - 美的移动分体式空调在欧洲累计出货超8万台 峰值月产量达2.5万台 后续计划生产2万台[4] - 产品通过海运(广州南沙港-鹿特丹港)及中欧班列(经哈萨克斯坦-波兰-德国)双渠道运输[5] - 欧洲市场销量上半年增长35% 产品设计针对欧洲建筑气候特点解决用户痛点[5] 行业技术升级与创新 - TCL德龙欧洲市场销售额增长25% 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并向南半球市场提前备货[5] - 中国降温商品创新包括半导体冰敷手持电扇(月销20万台/单价100余欧元)及降温制服(内部温度比外部低15摄氏度)[6] - 产品研发投入高昂 单款产品前期开发成本近20万元 需考虑多国专利注册[6] 产业链与市场适应性 - 欧洲市场对能效环保要求较高 产业链需通过高技术标准实现"破圈"发展[7] - 中国品牌通过科技含量与文化底蕴赢得海外消费者 从制造向品牌转型成为高质量发展必然趋势[2]
基金经理实盘收益“冷热不均”:有人投资300万赚100万,有人仍在亏损
搜狐财经· 2025-08-05 10:25
基金经理实盘概况 - 超过20名基金经理在第三方平台公开个人实盘持仓 总金额从数万到数百万不等[2] - 国金基金姚加红以406.4万元实盘金额领跑 主要投向其管理的两只量化基金[2][3] - 5位基金经理实盘规模超100万元 包括姚加红 马芳 雷涛 梁杏 刘俊文[3] 头部基金经理持仓明细 - 姚加红持有国金量化多因子A约272万元收益率35.39% 国金量化多策略A约135万元收益率34.84%[5] - 马芳实盘总金额194.7万元 累计收益59.2万元 持仓包括共同管理的量化基金及单独管理的国金量化精选混合A[5] - 德邦基金雷涛实盘金额173.5万元 主要持仓德邦半导体产业混合A等产品[4] - 国泰基金梁杏实盘金额133.1万元 持仓涵盖创新药 半导体 科创板等多只ETF联接基金[4] 显著收益案例 - 永赢基金任桀"永赢科技智选定投"组合总资产26.27万元 累计收益12.68万元 成立以来收益率96.72%[6] - 任桀每周定投1000元其管理的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C 持续参与海外算力投资机会[6][10] 亏损案例 - 方正富邦李朝昱实盘总金额10.46万元 累计亏损1062.77元 主要亏损来自方正富邦策略精选混合C[2][8] - 李朝昱继续定投并看好人形机器人板块成长价值[8] 基金经理操作策略 - 姚加红2023年3月首次公布实盘 2024年1月亏损8.51万元后加仓200万元 5月收益转正[5] - 易方达成曦建议不要关注短期波动 踏实持有 暂停定投科创50指数等待市场下跌机会[10] - 天弘郭相博看好创新药板块 认为基本面和政策面利好将持续 下半年仍是医药最强主线[10] 机构市场观点 - 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市场回落是正常回调 看好科技成长 中国制造和新消费三大方向[11] - 淡水泉重点关注优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中国优势产业全球化和科技创新三类机会[11] - 市场政策托底思路和资金活跃度维持高位 结构性机会仍是主导[11]
向稳、向新、向优!工业经济交出亮眼“期中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1 00:18
工业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 [1] - 前5个月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2万户 较上年底增加8000多家 规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 [1] - 全国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 呈现整体稳局面 [4] 政策支持与行业贡献 - "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 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程 优质企业培育等政策协同发力 [2] - 电气机械 汽车 电子 通用设备 化工 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35.5%和16.4% [2] - 电子 电气机械 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10% [2] 装备制造业亮点 - 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实现40%以上增长 出口增速高达75.2% [3] - 造船三大核心指标全球占比均超50% [3] -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 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5.5% [6] 区域工业表现 - 福建 安徽 河南 湖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8%以上增长 [3] - 安徽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 居全国第7位 [4] - 广西上半年工业规上总产值增长7.7% 制造业投资增长12.3% 比全国高4.8个百分点 [4]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全国技术合同登记近41万件 成交额超3万亿元且同比增长14.2% [6] - 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成 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 [7] - 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向电子 原材料 消费品等行业渗透 [7] 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 - 高端制造领域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35.5% 较去年提升0.9个百分点 [8]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贡献率达23.3% [8] - 国家层面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例超20% 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9] 企业服务与成果转化 - "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服务中小企业超360万家 培训人才近40万人 [9] - 达成融资意向超510亿元 促成交易订单金额近82亿元 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超86亿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