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下跌0.94%,前十大权重包含科大讯飞等
金融界· 2025-04-15 11:55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5日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下跌,介绍其近期表现、样本选取、持仓等情况,还提及指数调整规则及跟踪的公募基金 [1][2] 指数表现 - 4月15日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下跌0.94%,报4661.15点,成交额221.42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下跌12.62%,近三个月上涨1.89%,年至今上涨0.05% [1] 指数样本 - 选取为智能汽车提供终端感知、平台应用的公司及其他受益于智能汽车的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以反映智能汽车产业公司整体表现,以2012年06月29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 指数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会临时调整,样本退市会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指数持仓 - 十大权重分别为芯原股份(5.33%)、欧菲光(5.01%)、韦尔股份(5.0%)、科大讯飞(4.99%)、拓普集团(4.51%)、立讯精密(4.4%)、长城汽车(4.32%)、德赛西威(4.15%)、闻泰科技(4.14%)、华域汽车(3.96%) [1] - 持仓的市场板块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1.05%、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8.95% [1] - 持仓样本的行业中,信息技术占比56.32%、可选消费占比33.36%、通信服务占比10.32% [1] 跟踪基金 - 跟踪CS智汽车的公募基金包括天弘中证智能汽车A、天弘中证智能汽车C等多只基金 [2]
广汽一口气发布12款芯片,覆盖电源管理、底盘、集成安全等领域
巨潮资讯· 2025-04-13 02:16
芯片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C01、G-T01、G-T02等12款车规级芯片,与中兴微电子、裕太微电子、仁芯科技、矽力杰等多家企业联合开发 [2] - C01芯片是国内首款自主设计的16核心多域融合中央计算处理芯片 [2] - G-T01芯片是国内首款车规级千兆以太网TSN交换芯片,拥有最高容量 [2] - G-T02芯片是全球首款带宽达16Gbps的SerDes芯片 [2] - G-K01芯片是全球首款符合ASIL-D功能安全等级的6核RISC-V芯片 [2] 技术应用 - 芯片覆盖智能汽车电源管理、制动、集成安全等领域 [2] - 电源管理芯片可提高电能利用率,大幅延长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2] - G-T01芯片能降低制动反应时间,提升驾驶安全 [2] - C01芯片提升整车集成安全性能,增强极端情况应对能力 [2] 行业影响 - 芯片发布标志着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突破 [3] - 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自主创新 [3] - 公司发布"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3] - 打造整车-控制器-芯片端到端联动验证平台,实施"一芯多源"策略保障供应链安全 [3]
赛力斯系列三:2024营收高速增长,净利润接近预告上限【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08 07:08
财务表现 - 2024全年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归母净利润59.4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接近业绩预告上限(55亿-60亿)[2][5][6] - 2024第四季度营收385.49亿元,同比增长101.18%,环比下降7.29%,归母净利润19.08亿元,环比下降20.94%[2][6] - 2024全年汽车整车业务收入1389亿元,毛利率25.90%,经营活动现金流225.2亿元,派发红利20.8亿元[6] 盈利能力 - 2024全年毛利率26.15%,第四季度毛利率28.70%,环比提升3.17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M9销量占比提升[10][6] - 2024全年归母净利润率4.10%,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率4.95%,环比下降0.85个百分点,因期间费用率上升[10][6] - 第四季度单车营收39.91万元,单车毛利11.45万元,环比提升(Q3分别为37.67/9.62万元),单车净利1.98万元,环比小幅下滑[21] 销量与产品结构 - 问界系列2024全年销量38.91万辆,第四季度销量9.66万辆,环比下降12.50%[3][19] - M9第四季度销量49330辆,占比49.70%,环比下降2.68%;M7销量41994辆,环比下降6.47%;M5销量6591辆,环比下滑较多[19] 费用与研发投入 - 2024全年研发费用55.86亿元,研发费用率3.85%[14] - 第四季度销售费用率13.52%,环比增加2.38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3.16%、管理费用率3.47%,整体稳定[14]
赛力斯决定不躺赢
雷峰网· 2025-04-03 12: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2.69万辆 同比增长182.84% [2] - 总营收1451.76亿元 同比增长305.04% [2] - 净利润59.46亿元 较2023年亏损24.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毛利率提升至26.21% [2] - 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3] 产品销量结构 - 问界M7销量最高达19.33万辆 [2] - 问界M9销量15.61万辆 [2] - 问界M5销量3.65万辆 [2] - 2023年单车均价提升至28.9万元 [9] 市场估值与预期 - 市值突破2000亿元 估值区间2300亿-4000亿元 [4] - 证券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有望突破100亿元 [3] - 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期达60-70万辆 [3] - 静态市盈率约37倍 高于行业平均23.3倍 [18] 销售渠道布局 - 华为鸿蒙智行门店数量增至约800家 2025年目标1000家 [10] - 体验中心超过670家 用户中心超过310家 覆盖210个城市 [14] - 2024年8月启动自建品牌旗舰门店 [14] - 门店面积要求从800平方米提升至1500平方米 [12] 战略合作与投资 - 向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注资115亿元 持股10% [16] - 拟为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 引入战略投资者 增资额不超过50亿元 [17] - 2024年7月以25亿元收购问界商标及外观设计专利 [19] - 2024年11月拟收购龙盛新能源100%股权 获得问界超级工厂所有权 [19] 研发与产品规划 - 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19] - 研发人员数量6201人 同比增长25.15% [19] - 2025年3月推出问界新M5 Ultra 起售价22.98万元 [20] - 问界M8预售订单超7万辆 定位35万-45万元中大型SUV [20] 业务创新举措 - 推出官方置换+官翻二手车闭环模式 提供3万元置换补贴 [19] - 用户叠加补贴后仅需6-8万元可换购2025款问界M9 [19] - 计划两年内赴港上市 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18]
苹果加码投资,立讯精密凭领先工艺赋能产业
财富在线· 2025-04-03 09:29
文章核心观点 苹果首席运营官参观立讯精密工厂,双方合作不断深化,立讯精密在苹果供应链地位稳固,公司业绩预增且有发展潜力,未来有明确国际市场战略方向 [1][2][3][4] 苹果与立讯精密合作情况 - 3月25日苹果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在立讯精密董事长陪同下参观其位于江苏常熟的工厂 [1] - 苹果与立讯精密合作始于2011年,立讯精密从供应连接线起步,现全面参与苹果全系列产品制造,涵盖iPhone 16全系等众多核心产品 [1] - 过去两年立讯精密苹果业务增长超50%,在多地增加四家工厂,约16万人在17个工厂从事苹果产品生产 [2] 立讯精密工厂情况 - 立讯精密常熟园区2020年投产,实现从模具到各类零组件垂直整合,涉及多种技术开发 [2] - 立讯精密自主研发的MES系统在常熟生产园区担任智能制造核心角色,可实现设备自动更换电极、自动上下料与启动机台加工等 [2] 立讯精密发展成果 - 立讯精密连续两年登上《财富》世界500强,连续九年入选《财富》中国500强 [3] - 立讯精密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131.43亿元至136.91亿元,同比增幅20%-25% [3] 立讯精密发展前景 - 长江证券认为立讯精密消费电子业务有望随客户在AI手机及单品创新浪潮发展,提升国际大客户份额及盈利水平,力争除大客户外业务量突破千亿规模,未来有望整合产业链潜力标的提升盈利能力 [3] 立讯精密国际市场战略 - 未来立讯精密国际市场战略重点一是强化与全球科技领军企业深度协同,以AI等前沿领域为支点推动业务融合创新;二是深化技术、标准与生态国际化合作,增强中国高端制造全球价值链话语权 [4]
莱宝高科: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4% 新产品和业务布局稳步推进
财富在线· 2025-03-31 03:19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96亿元 同比增长5.5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9亿元 同比增长0.02% [1] - 基本每股收益0.5305元 拟每10股派现金红利1.00元 [1] 业务板块 - 中大尺寸电容式触摸屏全贴合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1.12亿元 同比增长3.20% [2] - 车载盖板玻璃产品销量增加 彩色滤光片、触摸屏面板与盖板玻璃合计实现销售收入2.56亿元 同比增长74.66% [2] - 公司是全球笔记本电脑用触摸屏细分市场龙头厂商 车载触摸屏出货量国内领先 [1][2] 行业趋势 - 2025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需求预计呈现个位数增长 笔记本电脑用触摸屏需求同步增长 [3] - 全球新能源汽车出货量有望继续增长 车载触摸屏向大屏化、多屏化发展 [3] - 2024年开启全球中大尺寸彩色电子纸显示产业化应用元年 彩色电子纸显示未来市场成长空间广阔 [4]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2.82亿元 较2023年增长9.66% [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79% 同比增长0.18个百分点 [4] - 完成双面镀膜sensor制作工艺开发、基于PLP技术的HDIT-con板产品开发等技术储备 [4] 重大项目 - MED项目计划建设期为2年 2024-2025年处于投资建设期 [5] - 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平均销售收入91.67亿元 [6] - 公司积极推进MED项目实施 严格控制费用支出 力争尽早投产 [5][6] 2025年规划 - 巩固全球笔记本电脑用触摸屏龙头地位 支持客户AI PC产品推广 [7] - 加强车载产品业务板块投入和产能扩充 [7] - 加快推进新加坡和泰国海外生产基地建设 优化海内外布局 [7] - 2025年开始布局MED产品在教育、室内及户外中大尺寸电子纸显示市场 [7]
拓邦股份(002139):收入回归双位数增长 机器人和AI整机等创新业务值得期待
新浪财经· 2025-03-31 00:33
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重启增长 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达105.01亿元 同比增长16.78% 归母净利润6.71亿元 同比增长30.25% [1][2][3] - 工具和家电基本盘业务收入79.81亿元 同比增长25.48% 毛利率23.17% 同比提升0.25个百分点 [4] - 数字能源与智能汽车业务收入20.52亿元 同比下降6.32% 其中智能汽车收入3.80亿元 同比增长121.07% [4] - 机器人业务收入4.68亿元 同比增长6.09% 毛利率28.68% 同比提升0.58个百分点 [5] - 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10家以上行业龙头企业送样 具备0.1mm级精密操作能力 [1][5] 财务表现 - 综合毛利率22.97% 同比提升0.66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6.39% 同比提升0.66个百分点 [7] - 三项费用率15.14% 同比下降0.99个百分点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92亿元 显著高于净利润 [7] - 扣非归母净利润6.42亿元 同比增长25.42% [3] 业务战略 - 实施"两步走"策略:优化部件产品能力提升客户份额 深耕"四电一网"技术拓展整机品类 [3] - 2025年三大战略重点:部件业务扩大份额 AI整机业务突破 加速市场出海 [3] - 海外制造平台产值超22亿元 增长超70% 覆盖越南/印度/罗马尼亚/墨西哥等多地 [8] 创新业务进展 - 数字能源业务收入16.72亿元 同比下降17.16% 重点拓展工商储/家储/房车电器电源等定制化场景 [4] - 智能汽车核心产品包括激光雷达电机(收入过亿)和充电桩 [4] - 机器人业务构建伺服驱动+电机+运动控制平台 空心杯电机8mm/10mm产品平台实现批量供货 [5] - 储备灵巧手执行器技术 集成空心杯电机/编码器/减速箱/滚珠丝杠等关键组件 [5] 成长预期 - 通过产品创新与降本增效 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1][7] - 基本盘业务受益行业智能化提升与端侧AI技术渗透 [4] - 创新业务打开中长期发展空间 包括数字能源/智能汽车/机器人/AI整机等领域 [1][4]
广汽集团2024年自主品牌出口量同比增长92.3% 累计分红已超260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3-29 04:16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广汽集团营业总收入可观,汽车产销量、出口量增长,自主品牌表现良好,还积极派息、回购股份;2025年计划推多款车型,拓展产业生态并与华为合作 [1][2] 2024年经营情况 - 汇总口径营业总收入约4016.5亿元,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约1077.8亿元,海外市场毛利率达14.72% [1] - 汽车产销量为191.66万辆和200.31万辆,汽车出口12.7万辆、海外销量同比增长67.6% [1] - 自主品牌销售占比提升至约40%,出口量首次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达92.3% [1] - 汽车销量从2024年8月到12月连续5个月环比增长 [1] - 旗下三大自主品牌传祺、埃安、昊铂销售占比提升至约39.41%,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43.08万辆、占比约55% [2] - 累计已派发现金股息超260亿元,2024年拟派现金股息占净利润比例提升至62.43% [1] - 截至2025年2月底累计完成回购股份约2.99亿股,占总股份数的2.9%,其中A股约1351万股、金额超1亿,H股约2.85亿股、金额约8.59亿港元 [1] 2025年发展规划 - 计划推出超20款全新、换代或改款车型 [2] - 自主品牌上市7款全新车型,推动产销量达百万辆规模 [2] - 加快与华为合作,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 [2] - 3月投资15亿元成立华望汽车,首款车型定位30万元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搭载华为解决方案 [2]
广汽集团自主品牌富余产能超31万辆 否认华望汽车将收购恒大汽车南沙工厂
长江商报· 2025-03-28 00:31
文章核心观点 广汽集团自有产能充沛,针对收购恒大汽车产能传闻发布澄清声明,称未进行接洽,华望汽车将优先利用埃安、传祺品牌产能,且收购产能可能性不大,同时介绍了双方经营情况及市场表现 [2][3][10] 广汽集团产能情况 - 2023年年报显示总产能达306.5万辆/年,2024年销量200.31万辆,同比降20.04%,产量191.17万辆,同比降24.21万辆,富余产能超115万辆 [6][7] - 2023年广汽本田设计产能77万辆,广汽丰田产能100万辆,广汽乘用车(含广汽埃安)产能108万辆 [7] - 2024年广汽传祺产量40.55万辆,同比增0.31%,销量41.46万辆,同比增1.99%;广汽埃安产量35.67万辆,同比降28.66%,销量37.49万辆,同比降21.9%;自主品牌合计产量76.22万辆,富余产能31.78万辆 [3][8][9] 华望汽车项目进展 - 1月11日,广汽集团董事会同意投资设立GH项目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与华为全面合作打造新汽车品牌 [3][4] - 3月18日,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将公布 [4] - 华望汽车将创建独立高端汽车新品牌,车型搭载华为解决方案,构建全新流程 [5] 收购传闻回应 - 3月26日晚间,广汽集团官微澄清未与恒大汽车就南沙工厂收购事宜进行接洽,华望汽车优先利用埃安、传祺产能 [2][3] - 行业人士称广汽富余产能充足,收购产能可能性不大,改造现有产能可降成本和利润压力 [3][10] 广汽集团业绩情况 - 预计2024年净利润8亿 - 12亿元,同比减少72.91% - 81.94%;扣非净利润亏损33亿 - 47亿元,同比减少192.37% - 231.56% [10] - 受行业价格内卷、竞争格局剧变等影响,销量减少,追加销售补贴投入约180亿元致净利润下降;转让参股公司股权等使非经常性损益同比上升 [10] 恒大汽车经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天津制造基地累计生产恒驰5下线1700辆,三基地进行设备维护管理,累计交付超1429辆新能源汽车,与代理商及博世合作提供服务 [11] - 工厂当前实质上已处于停产状态 [12] - 3月20日,恒大汽车公告申请2025年4月1日起暂停股份买卖,以待刊发2024年度业绩 [13] 二级市场表现 - 3月26日,受收购消息影响,恒大汽车股价涨74.79%,收于0.21港元/股,仍是仙股 [14]
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上涨0.43%,前十大权重包含韦尔股份等
金融界· 2025-03-26 12:27
文章核心观点 - 3月26日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上涨0.43%,介绍其近月、近三月及年至今表现、持仓等情况 [1] 指数表现 - 3月26日上证指数低开震荡,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上涨0.43%,报5155.99点,成交额204.81亿元 [1] - 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近一个月下跌8.74%,近三个月上涨7.11%,年至今上涨9.17% [1] 指数概况 - 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选取为智能汽车提供终端感知、平台应用的公司及其他受益于智能汽车的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以反映智能汽车产业公司的整体表现,以2012年06月29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 - 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立讯精密(5.26%)、拓普集团(4.93%)、科大讯飞(4.9%)、韦尔股份(4.88%)、芯原股份(4.63%)、欧菲光(4.61%)、长城汽车(4.41%)、德赛西威(4.27%)、闻泰科技(3.94%)、华域汽车(3.77%) [1] - 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持仓的市场板块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1.76%、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8.24% [1] - 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持仓样本的行业中,信息技术占比55.57%、可选消费占比34.00%、通信服务占比10.43% [2] 指数调整 - 指数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权重因子一般固定不变,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跟踪基金 - 跟踪CS智汽车的公募基金包括天弘中证智能汽车A、天弘中证智能汽车C、富国中证智能汽车C、汇添富中证智能汽车主题ETF、华夏中证智能汽车ETF、国泰中证智能汽车主题ETF、富国中证智能汽车A、富国中证智能汽车主题ETF、华泰柏瑞中证智能汽车ET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