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标准农田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踔厉奋发新征程 | 沃土良田助丰产
粮食生产数据 - 2025年全国夏粮单产375.6公斤/亩,比上年增加0.1公斤/亩 [1] - 截至去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1]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江苏省宜兴市胜禾家庭农场小麦亩产突破410公斤,比2022年增加40公斤 [4] - 机械化收割效率提升,5100亩小麦田6天完成收割,每亩用工成本下降50% [4] - 农场配备智能拖拉机7台、收割机2台等设备,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5]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 土地平整后大型农机可集中连片作业,边角浪费几乎为零 [4] - 智能灌溉系统实现精准供水,省时省力 [8] - 无人机巡田监测长势,田间管理更科学精准 [8] 资源利用效率 - 水肥一体化系统使亩均年用水量减少25%,肥料利用率提升68% [10] - 植保无人机打药效率更高,800多亩稻田少用农药55公斤 [11] 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 - 河南省博爱县实施"一长两员"制度,400多名管护人员保障水利设施 [12][13] - 河南省夏邑县采用"一长五员"机制,机井房配备二维码便于问题上报 [16] - 四川省都江堰市利用无人机巡护25.68万亩高标准农田,实时上传数据 [17]
天府粮仓好“丰”景
经济日报· 2025-07-23 22:10
耕地保护与整治 - 四川严格落实"长牙齿"耕地保护硬措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聚焦农业产业建圈强链 [1] - 德阳市罗江区金山镇完成土地平整工程共计9937.78亩,推进建设8个新村聚居点,集中安置4000余户群众 [2] - 四川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田长制"责任体系,设立五级田长和基层网格员18.76万名 [3] - 成都市首创"耕评"制度,强化耕地源头管理,促使项目建设优先使用存量土地 [3] - 四川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000万亩以上,面积位居全国前列 [6] 粮食产量提升 - 南充市蓬安县泥巴寺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预计亩均产量将提高50公斤 [6] - 四川2024年安排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73.4万亩 [6] - 2025年3月1日《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 [6] - 四川是全国四大育种制种基地之一,农业种质资源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国家级制种大县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6]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每年研发水稻新品种约20个 [7] 农业产业发展 - 四川印发《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培育方案》,启动"双培"行动,2025年各级储备项目465个、总投资1994.1亿元 [8] - 四川提出以成都平原"天府粮仓"为核心区,建设4条粮食安全产业带,形成"一核四带三区八链"发展格局 [9] - 四川加快打造"省级公用品牌+优势区域公用品牌+重点链主企业品牌+重要链条产品品牌"的产业链品牌体系,新培育"天府粮仓"精品品牌100个 [9] - 成都蜀嘉禾农旅有限公司规模化种植2300亩土地,每年收购、精加工稻谷近3万吨 [10] 政策支持与成效 - 2024年财政部下达四川省2025年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96.6亿元 [6] - 四川对成都平原区和丘陵山地高原区实施种粮大户差异化补贴政策,2024年补贴标准从150元每亩提高至200元每亩 [7] - 2024年四川省粮食总产量达到726.8亿斤,比上年增加8亿斤 [10] - 2024年全省提前下达中央财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稻谷补贴共计75.6亿元,发放种粮大户补贴8亿元以上,同比增加近六成 [10] - 2024年全省种粮大户增加7505户、规模种粮面积扩大128.5万亩 [10]
大禹节水(300021) - 300021大禹节水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3
2025-07-23 11:48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型为路演活动,时间是2025年7月23日,地点在腾讯会议、进门财经 [3][4] - 参与人员包括红杉中国、浙商基金、申万菱信基金等众多投资机构人员 [3] - 上市企业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姚键、证券事务副总监王硕 [4] 西藏项目情况 - 公司从2015年开始布局西藏水电业务,承建两个水电站建设项目,还在拉萨、日喀则、那曲有小型节水、灌溉、供水项目,拟在林芝设立分公司,积极参与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及周边配套工程,但暂未承接雅江项目订单 [4] 雅江项目订单获取优势 - 水电工程配套能力突出,旗下水利水电公司有总承包一级资质,有丰富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经验,在西藏等高海拔地区承建多项工程,玉门疏勒河工业引水工程与雅下工程模式类似 [5] - 旗下设计集团是国内领先民营水利设计企业,有专业咨询甲级和行业设计乙级资质,子公司主持多国水电站设计工作,计划外延并购提升设计资质至甲级 [5] - 在水库运营及现代化改造方面案例多,如河南省宝丰县龙兴寺水库灌区现代化改造等项目,体现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5] - 旗下慧图科技拥有智慧水利信息化技术,有多个大型河流和灌区水利信息化示范案例,疏勒河数字孪生灌区项目入选水利部先行先试案例 [6] - 与中国电建、能建等央企有合作模式与信任基础,通过“技术绑定 + 联合投标”参与多个项目,还可提供水电工程配套服务 [6] 疏勒河引水工程与雅江项目对比 - 疏勒河引水工程引昌马水库水,打通93km穿山隧道,投资13.58亿元,与中交集团旗下公司合作投资,与雅下工程原理类似,但雅下规模更大、难度更复杂 [7] 农业投资对公司的影响 - 水利投资连续三年突破万亿且递增,今年农业投资发力,国家发布《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和《农业强国规划》 [7] - 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提升4.5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 [8] - 高标准农田建设未来十年目标近6亿亩,按每亩3000元计算市场空间超1.5万亿,国家投入增长保证公司未来三到五年订单与业绩 [9] “软建设”对公司的影响 - 发改委3月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领域“软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将在项目组织实施、水价、投融资、建后管护等方面带来变革 [10] - “软建设”对民营龙头是利好,公司竞争优势将得到充分释放 [10]
中国联塑(02128):城市更新催化,高标农田拉动
华泰证券· 2025-07-23 06: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 5.89 港元(前值 4.36 港元,上调幅度为 35%)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增效,城市更新有望迎来持续催化,管网改造拉动市政塑管需求,且第一产业投资增速稳健,中国联塑介入农业用塑管领域成效显现,公司工程端市占率较高,有望充分受益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城市更新情况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预计“十五五”接力老旧小区改造;存量建筑物规模庞大,普查涵盖存量建筑物 3.54 亿栋,总建筑面积 1280 亿平,自然催化更新改造需求 [2] - 测算近 3 年建筑物翻新需求规模约 24 亿平,呈稳定上升趋势;预计 2025 - 2029 年需改造各类管网总量近 60 万公里,投资总需求约 4 万亿 [3] 农业投资情况 - 2025 年 1 - 6 月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 +6.5%;国务院提出到 2035 年力争累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 4.55 亿亩,补贴标准从 2024 年 1300 元/亩提升至 2400 元/亩 [4] - 中国联塑自 2021 年介入农用管道领域后,农业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平滑地产及市政需求降幅;2024 年公司塑管销量同比 -6.19%,销售均价同比 -1.1%,较同行业保持相对稳健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公司 2025 - 2027 年 EPS 预测为 0.67/0.74/0.82 元;2025 年可比公司 Wind 一致预期 PE 均值为 18.55x,上调 2025 年至 8xPE(前值 6xPE) [5] 基本数据 - 目标价 5.89 港元,截至 7 月 22 日收盘价 4.66 港元,市值 144.57 亿港元,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 3079 万港元,52 周价格范围 2.44 - 5.05 港元,BVPS 7.69 元 [8]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27,026|28,447|30,621|33,404| |+/-%|(12.45)|5.25|7.64|9.0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1,684|2,082|2,285|2,535| |+/-%|(28.89)|23.67|9.70|10.98| |EPS(最新摊薄)|0.54|0.67|0.74|0.82| |ROE(%)|7.11|8.46|8.72|9.07| |PE(倍)|7.92|6.41|5.84|5.26| |P/B(倍)|0.56|0.53|0.49|0.46| |EV/EBITDA(倍)|11.64|8.23|7.09|6.19| |股息率(%)|4.31|4.74|5.20|5.77|[10]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代码|公司简称|股价(元/港元)|市值(亿元/亿港元)|2024A/E EPS(元)|2025E EPS(元)|2026E EPS(元)|2027E EPS(元)|2024A/E PE(倍)|2025E PE(倍)|2026E PE(倍)|2027E PE(倍)| |----|----|----|----|----|----|----|----|----|----|----|----| |002271 CH|东方雨虹|12.64|302|0.04|0.61|0.86|1.09|293.95|20.61|14.64|11.64| |603856 CH|东宏股份|12.72|36|0.66|0.71|0.83|0.97|19.27|17.82|15.34|13.06| |002372 CH|伟星新材|11.29|180|0.61|0.66|0.73|0.81|18.51|17.22|15.48|13.99| |平均值| - | - | - | - | - | - | - |110.58|18.55|15.15|12.90| |2128 HK|中国联塑|4.66|145|0.54|0.67|0.74|0.82|7.92|6.41|5.84|5.26|[11] 盈利预测相关表 - 给出了 2023 - 2027 年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包括营业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润等;还给出业绩指标、盈利能力比率、偿债能力、估值指标、每股指标等数据 [19]
积极应对台风及降雨天气 广西早稻收获超七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7-22 03:14
早稻生产情况 - 广西早稻播种面积1230 15万亩 同比增长3 53万亩 目前收获超七成 [1] - 水稻是广西第一大粮食作物 常年播种面积2600多万亩 产量超1000万吨 占全区粮食面积六成 总产量七成 早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4位 [1] - 广西早稻亩有效穗数 每穗总粒数 千粒重均略有提高 有望保持单产 总产"双增长" [2] 农业技术措施 - 广西实施水稻增密增穗 绿色高产高效和水稻玉米高产攻关三大行动 在16个县开展粮油绿色高产高效 97个县开展粮油规模主体单产提升和60个县开展水稻高产攻关行动 [2] - 示范推广水稻增密增穗 节水增粮 统防统治 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 派出各级农技推广站专家约5 86万人次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 [2] - 升级农机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农机智能化指挥调度 调配34202台收割机 3804套烘干设备 依托区域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加强抢收 烘干服务保障 [1]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 广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872万亩 占全区耕地57 9% 亩均投资标准从3年前1500元提升到3000元 [2] - 持续开展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实施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攻坚行动 [2] 抗旱保苗措施 - 针对冬春连旱 投入抗旱资金3亿元 派出42批次抗旱服务队下沉一线指导 通过启用抗旱井 投入抽水设备 打井抽水 实施飞机增雨等举措 [1] 其他作物种植情况 - 广西中稻面积205 65万亩 同比增加2 32万亩 完成全年种植意向100 25% [2] - 晚稻种植意向1237 04万亩 同比略增 已育秧1109 1万亩 已插174 24万亩 [2]
还有多少高标准农田“四处漏风”
新京报· 2025-07-18 11:23
高标准农田建设问题 - 重庆酉阳县和山西长治上党区的高标准农田存在配套设施无法使用、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如水渠排水不畅、机井房废弃、黑色管道断裂等,导致部分农田撂荒或被改作他用[1] - 酉阳县部分永久基本农田被用作"稻田蟹"养殖场或种植柚子树,与高标准农田的初衷相违背[1] - 两地政府已针对问题开展整改,酉阳县全面摸排并立即整改,长治市采取措施保障灌溉设施正常使用[1] 高标准农田管理机制 - 高标准农田需具备"农田质量高""产出能力高""抗灾能力高""资源利用效率高"等特性,但建设过程公益性强、周期长,需平衡不同特性[2] - 高标准农田管理需持续资金投入和科学长效的维护机制,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管并强化群众监督[2] - 村民反馈渠道不畅,部分高标准农田成为"摆设",需重视基层声音以确保财政资金有效使用[2] 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到2030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改造提升2.8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3] - 需建立健全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加强全程监督以提升建设和管理水平[3] - 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理需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支撑[3]
严把“三关” 护航高标准农田项目
新华日报· 2025-07-14 04:54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机遇 - 泰兴市抓住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政策机遇,亩均投资标准提高至2350元,取消产粮大县配套资金要求 [1] - 争取高标准农田项目15.01万亩,总投资3.84亿元,其中国债资金2.38亿元,中央财政资金0.82亿元,项目规模和资金总额位列泰州市第一 [1] - 项目建设完成后,永久基本农田中高标准农田建成率占比达93.7% [1] 规划设计管理 - 编制《泰兴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和《泰兴市关于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2023—2035年)》 [1] - 建立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台账数据,动态调整建设"一张图",加强部门协同,确保规划与其他规划衔接 [1] - 推行"两下两上"工作法,联合设计单位、镇村干部和群众踏勘现场,充分对接设计成果 [1] 工程质量监管 - 配套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隐蔽工程质量管理实行举牌验收工作的通知》等制度,压实参建方责任 [2] - 创新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参与监督,立案查处高标准农田案件11起,形成震慑作用 [2] - 运用"e管田"软件对项目人员履职进行数字化监管,提高管理效率 [2] 建后管护机制 - 出台《泰兴市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实施细则》,将工程设施资产划转至村集体经营性固定资产账户,明确村集体为管护主体 [3] - 建立专职管护队伍,明确管护范围、内容和责任,专职人员定期巡查,村集体组织维修处置 [3] - 落实种植业主管护责任,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形成专职巡查、业主看护、群众监管的管护体系 [3]
罕见旱情下全省夏粮产量仍保持总体稳定科技加持 江苏农业抗灾有道
新华日报· 2025-07-11 23:22
夏粮生产数据 - 江苏全省夏粮播种面积3746.4万亩,较上年增加8.2万亩,持平略增 [1] - 总产量1421.3万吨、单位面积产量379.4公斤/亩,分别较历史最高的上年下降0.6%和0.9% [1] - 秋粮播种面积4480多万亩、同比增近7万亩,水稻适期播栽比例超过97% [8] 灾害应对措施 - 全省出现大范围历史罕见旱情,多地夏粮生长受影响 [1] - 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强化因地因苗分类指导,实施喷浇灌等科学抗旱补水作业 [2] - 省水利厅累计引江水204亿立方米,三大调水系统累计翻水120亿立方米 [3] - 灌区通过实时监测作物需水情况,亩均灌溉用水量下降10%,保障16万亩农田需求 [4] 农业技术应用 - 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精准配水,根据作物需水曲线智能制定调水计划 [4] - "无人化农场"实现稻麦耕种管收等关键环节无人化自主作业,提高农机作业效率50%以上,节约水、肥、药10%—15% [4] - 全省小麦机收投入12万台收割机,日最多作业收割机4.2万台 [5] - 免费办理农机跨区作业证3.4万张、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153张,减免高速通行费600余万元 [5] 高标准农田建设 - 去年投入89亿元建成298万亩高标准农田,全省永久基本农田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01万亩,占比达82% [7] - 省财政安排5.85亿元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三年行动,按每亩每年750元标准推广秸秆深翻还田等措施 [7] - 安排3.9亿元支持开展盐碱耕地改良,加强补充耕地质量验收 [7] 秋粮生产管理 - 组织开展"抓田管提单产抗灾夺秋粮丰收百日攻坚行动",接续推进秋粮生产管理 [8] - 秋粮占全省全年粮食产量的六成以上,是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的关键 [8]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今年我国夏粮总产量达2994.8亿斤 夯实大国粮仓根基
央广网· 2025-07-11 08:23
粮食生产与政策支持 - 2025年全国夏粮产量2994.8亿斤,播种面积3.99亿亩保持基本稳定,单产375.6公斤/亩比上年增加0.1公斤 [1][2][3] - 25个夏粮生产省中20个播种面积增加,安徽、河北、山西、四川分别增加17.5万、15.1万、11.2万和10.8万亩 [2] - 国家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 [2] 地方粮食收储与农户收益 - 安徽利辛县省级粮库占地262亩,累计收购小麦近3万吨惠及千余农户,政策收购价高于市场价 [1] - 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有效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 [1] - 各地建立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体系作为助农增收新引擎 [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河南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占全省农田78%,郏县恒压喷灌工程使小麦千粒重增加5%-8%,灌溉水利用率提升30% [2][3] - 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抗旱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河南通过维修机井、整治沟渠等措施抗旱保粮 [2][3] - 全国第一座恒压喷灌工程服役40年后采用智能化管理平台,精准调度水源保障4万亩农田灌溉 [2] 种植结构调整 - 夏收春小麦、薯类、豆类等低产作物面积调减,高产作物冬小麦面积略增 [3] - 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有利于稳定夏粮单产 [3]
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07-10 21:18
夏粮产量 - 2025年全国夏粮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减少3.1亿斤,下降0.1%,总体保持稳定 [1] - 在河南、陕西等主产区发生较重旱情的情况下,夏粮产量保持稳定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基础 [1] 播种面积与地区表现 - 夏粮播种面积基本稳定,25个有夏粮生产的省(区、市)中20个播种面积增加 [2] - 主产区中山东、河北、四川分别增产4.1亿斤、3.6亿斤和2.2亿斤,河南、陕西受旱情影响分别减产7.1亿斤和2.9亿斤,新疆因种植结构调整减产4.0亿斤 [2] - 西部部分地区调减夏杂粮、春小麦等夏收作物,改种玉米等秋粮作物,夏粮播种面积减少 [2] 播种面积稳定的原因 - 各地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撂荒地复耕复垦力度 [2] - 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启动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 [2] - 上年秋冬播期间冬小麦主产区光温水匹配良好,土壤墒情适宜,气象条件总体有利 [3] 单产与生产技术 - 2025年全国夏粮单产375.6公斤/亩,比上年增加0.1公斤,基本持平 [4] - 受旱地区积极引水调水,抗旱浇麦,大部分农田实现有效灌溉,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抗旱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 [4] - 各地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落实小麦宽幅精播、播前播后镇压、水肥一体化、"一喷三防"等关键措施 [4] - 中化农业MAP河南温县中心采用"农机+农技"策略,先进农机效率提高1倍,提前完成播种计划 [4] - 甘肃白银会宁县文兵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广"全程托管"服务模式,覆盖小麦精准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关键环节 [4] 政策与科技创新 - 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超过95% [5] - 稳步实施智能农机、丘陵农机、农业机器人等农机研发专项,30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15kg/s喂入量谷物联合收获机等高端智能农机开始产业化应用 [5] 粮食安全与产能建设 - 粮食生产实现"21连丰",去年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7] - "十四五"规划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6亿亩,目前累计已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 [7] - 全国粮食类农民合作社55.1万家、家庭农场174.9万个,109.4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年服务面积超过21.4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16.1亿亩次 [7] - 农业农村部将强化对农垦企业发展指导,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效带动小农户增收行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扩面提质行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