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作物

搜索文档
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6 22:42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朱湖镇高标准农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制种水稻。刘烨摄(人民视觉) 9月1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 成就。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中国人 的饭碗端得更牢,农业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 "十四五"时期,中国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产740 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国家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 这是如何做到的? 提升产能。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介绍,"十四五"时期,中国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启动实施粮油作物大 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深度融合。2024年全国粮食亩产394.7公斤,比"十三 五"末提高12.5公斤,单产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超60%。 优化结构。针对大豆油料等进口量较大的品种,持续提升国内产能。去年大豆产量达 ...
粮食产量创新高 农村发展有活力(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6 22:29
农业现代化 取得重要进展 2024年 比"十三五"末 全国粮食亩产 394.7公斤 提高12.5公斤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 和美乡村 建设扎实推进 2199个县(市、区)开展紧密型 县域医共体建设 累计建设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 超14万个 促进脱贫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 "十四五"以来 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累计投入8505亿元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制图:张丹峰 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 村发展成就。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表示,"十四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有 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保持了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势头,为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更安全——深入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以最严格的标准抓好农产品质 量安全监管。"'十四五'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绿色、有机、名特优 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超过8.6万个,越来越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日常餐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张兴旺说。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更加 ...
中国饭碗成色更足 今年夏粮稳产丰收 早稻实现增产 秋粮面积稳中有增
经济日报· 2025-09-16 22:13
粮食生产与安全保障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1][2] - 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覆盖702个县 推动高产技术向大田转化 [2] - 大豆产量达2065万吨 自给率较2020年提升4个百分点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 [2] 农业基础设施与科技水平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 良种覆盖率超96% [4] - 建成800多家农业科研院校 拥有12万科研人员 国家农业科技项目中企业参与单位占比51% 超1000家企业参与 [4] - 攻克作物产量品质调控新基因 育成优质高产水稻 节水抗病小麦 机收籽粒玉米 高油高产大豆等品种 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4]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 较2020年增长2778万吨 增幅18.8% 人均肉类消费72公斤 禽蛋25公斤 奶类40.5公斤 [6] - 水产品总产量7358万吨 较2020年增长12.3% 连续36年居全球第一 [6] - 设施农业面积达4000万亩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食用菌年产量4200万吨占全球85% 藻类养殖技术居世界前列 [6] 农业生产韧性与结构优化 - 强化灾害预警和农田水利建设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秋粮面积稳中有增 长势正常偏好 [3] - 主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提升产品品质 满足多样化需求 [2] - 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 稻渔综合种养和深远海养殖 构建"蓝色粮仓" [6] 居民营养健康水平 - 城乡居民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摄入水平接近发达国家 [7]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五百公斤,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 粮食产量创新高 农村发展有活力(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6 22:00
粮食生产成就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2]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2] - 2024年大豆产量达2065万吨 自给率较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 [3] 单产提升与技术应用 - 启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在702个县实施 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 [3] - 2023年全国粮食亩产394.7公斤 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公斤 单产提升对产量增长贡献率超80% [3] - 集成推广合理密植 精量播种 一喷多促 水肥一体化等增产技术模式 [3] 农产品质量与多样性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 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超8.6万个 [3] - 棉油糖产能持续提升 果菜茶 肉蛋奶和水产品供给充足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水产品产量连续36年全球第一 [3][7] 政策支持体系 - 健全补贴 价格 保险"三位一体"政策体系 连续5年提高小麦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 [4] -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面实施 [4] -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505亿元 重点支持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3.5万个易地搬迁安置区 [6]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农村公路总里程超464万公里 自来水普及率达94% 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 [4] - 2199个县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95%以上村卫生室纳入医保 [4] - 累计建设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超14万个 农村敬老院超1.6万家 [4] 农村改革与权益保障 -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在7省份整省推进 其他省份开展整县整乡镇试点 [5] - 明确禁止城镇居民购买农房和宅基地 严禁退休干部农村占地建房 [5] - 依法规范土地流转 允许通过出租 入股 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农房 [5] 农民收入与城乡差距 -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0年2.56:1降至2024年2.34:1 [7] - 农业提供近2亿人就业 农村常住人口近5亿 富民产业蓬勃发展 [7] - 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 公共服务便利度 人居环境舒适度持续提升 [7]
“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成绩单”:稳粮增收创佳绩 科创水平跻身第一方阵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9:51
粮食生产与安全保障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 面积达17.9亿亩 较2020年增加3800多万亩 [2] - 粮食亩产394.7公斤 较"十三五"末提升12.5公斤 单产对产量增长贡献率超60% [2] - 大豆产量2065万吨 自给率较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 油料产量3978.7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 [2] -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种业振兴行动 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提升 [2][3] -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种植设施面积达4000万亩 实现周年均衡供应 [3] 农民收入与产业发展 -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0年2.56:1降至2.34:1 [4] -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全国全覆盖 [4] - 建设21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2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 1098个农业产业强镇 [5] - 2024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9000亿元 农村电商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5] - 严格规范土地流转与农村宅基地使用 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5] 农业科技创新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攻克作物产量品质调控 动物高繁新基因等底盘技术 [6] - 研制大马力拖拉机 打包采棉机等适用农机 丘陵山地拖拉机成功推广应用 [6] - 企业主导产学研融合 超1000家企业参与国家农业科技项目 占比51% [6] - 建成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年推介300项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 [7] - 农业科研院校超800家 科研人员12万余人 科技创新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7] 多元化食物供给 - 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较2020年增长18.8% 水产品总产量增长12.3% [3] - 藻类养殖技术居世界前列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构建 [3] - 城乡居民三大营养素摄入水平接近发达国家 [3]
农业农村部:2024年大豆产量达到2065万吨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新华财经· 2025-09-16 06:23
"这几年,我国粮食面积在高基数上也是保持了稳定,去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了17.9亿亩。面积要 稳住,单产也要大面积提升,抓住耕地和种子这两个要害。"韩俊表示,去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比2020 年增加了3800多万亩,这为我国粮食稳定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打下了良好基础。 新华财经北京9月16日电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农业 农村部主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针对大豆油料等进口量比较大的品种,坚持不懈提升国内产能。2024 年,大豆产量达到了2065万吨,自给率比2020年提高4%;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 率提高了近5%。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此外,韩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气候韧性不断增强,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 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已经实现全国全面覆盖。 韩俊介绍,在提升产能方面,农业农村部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特别是聚焦耕地和 种子"两个要害"集中发力,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 能力。今年已在全国选了702个县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目标就是把试验田里的高 ...
哈萨克斯坦减少粮食作物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新华财经· 2025-08-21 06:14
农业政策调整 - 哈萨克斯坦政府正积极调整农业发展路线 减少粮食作物和耗水量大作物的种植面积 增加具有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作物的种植面积 实现作物品类多元化和种植比例均衡化 [1] - 2025年全国总耕作面积达2360万公顷 比去年增长逾32万公顷 [1] - 谷物和豆类作物种植面积减少近63万公顷 达1600万公顷 [1] 作物结构变化 - 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约105万公顷 达400万公顷 [1] - 向日葵播种面积达到创纪录的180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48万公顷 [1] - 减少水稻等耗水量大作物的种植面积 并在棉花种植中深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1] 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 更加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实现作物多样化均衡种植 减少对单一作物的依赖 [1] - 此举将改善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强化粮食安全 提高农民收入 [1] - 政府要求各类农产品在供应量和价格上均需保持安全稳定 [1]
2024-2025农业年度俄罗斯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下降16%
商务部网站· 2025-08-12 15:06
俄罗斯对华农产品出口总体情况 - 2024-2025农业年度对华农产品出口总量496.9万吨 同比下降16% 较2023-2024年度创纪录的594.2万吨显著减少[1] - 出口下降主要原因为需求下降 涉及粮食 油料作物 豆类等多品类产品[1] 粮食类出口细分表现 - 粮食出口总量从190万吨下降至160万吨 其中小麦和大麦出口减少[1] - 玉米出口因远东联邦区丰收实现大幅增长[1] 油料作物出口变化 - 油料作物出口从210万吨下降至140万吨 降幅显著[1] - 油菜籽出口下降2.4倍 大豆出口下降1.1倍 目前大豆基本供应俄罗斯国内市场[1] 其他农产品出口动态 - 豆类作物出口从116万吨减至78.3万吨 减少近三分之一[1] - 甜菜浆出口从40.1万吨下降至29.5万吨 主要经港口和远东口岸输出[1] - 豆粕出口达到历史最高点91.5万吨 同比增长1.3倍 表现突出[1]
专访哈萨克斯坦“阿塔梅肯”国家企业家协会主席:中哈经贸合作持续优化拓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15 11:53
中哈经贸合作现状 - 中哈经贸合作正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结构更加多元,机制更加成熟,展现出强劲活力和广阔前景 [1] - 2024年中哈双边贸易额达43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 - 哈方对华出口不再局限于能源和资源类产品,小麦、油料作物、肉类、蜂蜜等出口比重不断提升 [1] - 中方出口商品以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建材及日用消费品为主,双方经济互补优势日益凸显 [1] 中哈投资合作领域 - 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哈方能源基础设施升级、产业园区和技术园区建设 [1] - 合作重点正逐步拓展至绿色能源、资源深加工、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 [1] - 中哈铁路货运量2024年超3200万吨,创下新纪录 [1] 跨境物流与基础设施 - 中欧班列已实现常态化运营,霍尔果斯口岸合作持续深化 [2] - 中哈双方正稳步推进跨境基础设施和通关体系建设,提升哈萨克斯坦在区域物流网络中的枢纽地位 [2] - 这些举措增强了中国同中亚、欧洲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 [2] 合作挑战与未来展望 - 标准对接、技术协同以及中小企业参与度等方面仍存挑战 [2] - 哈萨克斯坦企业界期待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深化绿色能源、数字技术等重点领域的产业对接 [2] - "阿塔梅肯"国家企业家协会将继续为企业合作搭建平台,推动项目对接和落地 [2]
俄乌战争结束对全球商品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致富证券· 2025-03-12 06: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持续三年的俄乌冲突大概率于今年正式结束,战后重建成为投资者关注话题,报告对战争结束后全球商品和金融市场走势进行前瞻性预判 [1] - 俄乌战争结束对全球经济总体影响不大;中国短期是俄罗斯主要油气出口地,中期俄对欧油气出口或增加致美国对欧油气出口占比回落;中期国际原油、天然气、谷物和油脂价格可能承压下跌;俄乌冲突结束后,卢布、欧元和俄罗斯股市有上涨空间,美元指数受压制,黄金价格中期上破3000美元/盎司概率较大 [39][4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对全球经济的总体影响 - 2023年俄罗斯GDP总额6.4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比重3.51%,出口商品总额4242.2亿美元,占全球比重1.78%;乌克兰GDP总额0.622亿美元,占全球GDP比重0.34%,出口商品总额360.4亿美元,占全球比重0.15% [2] - 因俄乌两国在全球经济总量和商品出口占比均较低,判断俄乌战争结束对全球经济总体影响不大 [2] 对全球能源价格的影响 - 俄罗斯出口商品以能源为主,2022年矿物燃料及矿物油出口总额3580.22亿美元,占当年出口商品总额61%,较2021年占比增18%;其次是初级产品、宝石及贵金属,出口总额1103.5亿美元,占比18.8%;钢铁出口总额360亿美元,占比6.14%;食品和活物出口总额333亿美元,占比5.68% [5] - 2023年俄罗斯在全球石油出口总额占比10.5%,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沙特;2021年原油前九大出口地为中国、荷兰、德国等,俄乌战争后部分原油流向中国致中国占比递增 [9] - 2021年俄罗斯出口天然气总额在全球出口市场占比2.16%,排名全球第十;前十大出口地为阿塞拜疆、白俄罗斯等,中国占比仅0.5%;2023年中国从俄进口天然气总额较2021年增172%,占比逐年提升 [13] - 2020 - 2023年欧盟对俄罗斯石油进口占比从25.7%降至3.37%,天然气进口占比从30.5%降至12.8%,美国跃升为欧盟油气进口第一位 [15] - 因北溪管道炸毁及美国战略,判断中国短期是俄罗斯主要油气出口地,中期俄对欧油气出口或增加致美国对欧油气出口占比回落 [16] - 短期国际原油价格与2月12日基本持平,天然气价格同期上涨超12%;中期若俄乌达成和平协议,国际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可能承压下跌 [19] 对全球谷物和油脂价格的影响 - 2023年乌克兰谷物出口总额83.06亿美元,占当年出口商品总额22.9%,较2021年出口额减30%;动植物油脂出口总额56.48亿美元,占比15.6%,较2021年减18%;油料作物出口总额28.19亿美元,占比7.79%,较2021年增33%;钢铁出口总额26.48亿美元,占比7.32%,较2021年减80%;矿石出口总额18.7亿美元,占比5.17%,较2021年减73% [23] - 俄乌冲突前,乌克兰在全球谷物出口总额占比8.53%,排名全球第二;在全球动植物油脂出口总额占比6.44%,排名全球第三;在全球油料种子及含油果实出口总额占比1.74%,排名全球第9;俄乌两国在全球谷物出口市场合计占比近17%,在全球动植物油脂出口市场合计占比近10.8%,在油料种子及含油果实领域全球出口合计占比仅3.28% [24] - 俄乌战争结束后,乌克兰短期难快速恢复谷物等作物供应,中期谷物、动植物油脂出口量有提升空间 [25] - 短期国际小麦和油菜籽价格与2月12日基本持平,中期随着乌克兰恢复谷物供应,国际谷物和油脂价格可能承压下跌 [25] 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 2月12 - 25日,德国Dax指数小幅上涨1%,欧元对美元小幅上涨0.82%,卢布大幅上涨8%,俄罗斯RTS指数大幅上涨超16%,黄金价格小幅上涨1.3% [35] - 预计俄乌冲突结束后,卢布、欧元和俄罗斯股市仍有上涨空间,美元指数中期将继续下探105,黄金价格中期上破3000美元/盎司概率较大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