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丝苗米
icon
搜索文档
庆祝农民丰收节,今年广东主会场为何定在肇庆高要?
南方农村报· 2025-09-20 04:05
庆祝农民丰收 节,今年广东主 会场为何定在肇 庆高要?_南方 +_南方plus "万物春分而 生,秋分而 成。"秋分将 至,第八个中国 农民丰收节如期 这里的实力,源 于"一粒米"的坚 实根基。作为丝 苗米优势产区, 高要全区粮食播 种面积超56万 亩,粮食保供稳 产24.28万吨, 连续多年实现稳 中有升。水稻耕 种收综合机械化 率达87.78%,稳 今年,广东省庆 祝2025年"中国 农民丰收节"主 会场设在肇庆市 高要区金渡镇铁 岗社区,以"庆 农业丰收,享美 好生活"为主 题,充分展现全 省上下以头号力 度实施"百县千 镇万村高质量发 展工程"推动农 业农村发展的喜 人成绩、农村面 貌喜人变化、农 民生活喜人景 象。 岭南庆丰收,为 何主会场落子高 要? 仓廪实,天下 安;鱼虾满,百 姓富。高要的丰 收画卷,正是千 家万户幸福生活 最生动的注脚。 而来,礼赞丰 收,致敬农民。 居肇庆市首位、 广东省前列,牢 牢端稳了百姓 的"饭碗" 。 田间水稻颗粒饱满、稻香四溢。区若琳摄 这里的优势,来 自"一只虾"的产 业传奇。高要作 为"中国罗氏沼 虾之乡",养殖 规模、产量、产 值均稳居全省首 位。2024年 ...
广东高标准农田建管并重,着力打造现代化良田
南方农村报· 2025-09-17 02:30
广东高标准农田 建管并重,着力 打造现代化良田 _南方+_南方 plus 秋种时节,走进 韶关南雄市全安 镇,清澈的溪水 沿着新修建的灌 排沟渠,潺潺流 入稻田,滋润着 葱茏青翠的禾 苗,崭新的机耕 路纵横交错,从 空中俯瞰,宛如 棋盘。 "有了这些高标 准农田,我们种 粮信心更足 了。"全安镇河 塘村种粮大户邱 大海说道,三面 光水渠,让农田 旱能灌、涝能 排,机耕路让农 机可以直接开到 田里,不仅方便 了农事作业,还 能节本增效。据 了解,自2023年 起,南雄市开始 整区域推进高标 准农田建设,计 划用5年时间, 逐步把全市具备 条件的永久基本 农田全部建成高 标准农田,目前 已取得显著进 展,许多昔日 的"望天田""巴 掌田"变成了今 天的季产千斤 的"粤良田" 。 南雄是广东大力 推进高标准农田 建设的一个缩 影。作为全国常 住人口第一大 省、最大粮食主 销区,近些年 来,广东深入实 施"藏粮于地"战 略,坚持久久为 功,建管并重, 持续用力推进高 标准农田建设, 目前高标准农田 项目区粮食生产 能力提升10%以 上,亩均节水、 节药、节肥率均 有效提升,推动 了耕地质量和地 力提升,有效减 轻了粮 ...
茂名高州率先探索投建运一体化模式 小地块拼出产业发展全景图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5 07:44
9月,茂名高州市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稻浪翻滚。镇江镇种植基地,万亩良田连绵如海,翠 绿的秧苗茁壮生长,预示着晚稻的丰收。同一时间,加工中心里自动化机械高速运转,以往仅作为"农 家口粮"的稻米经过18道工序,成为热销粤港澳大湾区的丝苗米,身价翻了几番。 早稻热销中,晚稻生长快,共同组成"粤西粮仓"最美画卷。 曾经分散到户的零星土地,整合为辐射带动4个镇、7000多户农户的省级产业园核心产区,建起全自动 加工中心,推广水稻种植全托管,小农户乘上了农业现代化的快车,土地再一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土地是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高州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在全省率先探 索投建运一体化新模式,不断优化国土资源布局,实现土地最大程度的节约、集约利用,让小地块拼出 产业发展全景图。高州案例入选全省基层改革典型案例,面向全省推广。 打造粤西首批农村未来社区 "走,开会去!"今年夏天,参加一场又一场的"板凳会",成了高州市石鼓镇南茂坡村村民最关心的 事。"我们村要打造粤西第一个农村未来社区,事关大家的未来,必须全力支持!"村民梁永进道出了大 家的心声。 石鼓镇地势平缓、经济活跃,既是高州的农业、工业 ...
清远:“五大百亿”领航,千亿集群扬帆
南方农村报· 2025-08-25 06:36
清远市农业产业发展战略 - 提出打造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丝苗米、麻竹笋五大百亿级产业 通过3年左右时间实现目标 [13][14] - 制定"五大产业十项措施" 围绕规模化、集聚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五化"发展 推动全产业链提升 [16][17] - 形成"春茶、夏笋、秋米、冬菜 一年四季都有鸡"的产业发展布局 [21] 产业发展成果与数据 - 截至2024年底五大农业产业综合产值超400亿元 连续2年增长超30% [18] - 清远鸡、麻竹笋率先突破百亿产值 英德红茶品牌价值登全国红茶类榜首 2025年有望成为第三个百亿产业 [19][20] - 成功引进京东、拼多多、省盐业、丰农等龙头企业 提升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22] 市场拓展与品牌影响力 - 清远鸡年销香港超千万只 英德红茶受北方消费者喜爱 麻竹笋即食产品在南非成为爆品 [27][28] - 连州菜心在深圳农批市场上架即售空 丝苗米产品在上海市场广受好评 [29][30][31] - 推动"清字号"农产品走进大湾区并畅销海内外 [71] 产业升级关键举措 - 重点推进农业机械化 针对丘陵山地地形推广适用农机 实施"粤强农装"工程提升智能化水平 [36][37][38][39] - 加强种业建设:清远鸡现有原种场2家、祖代场5家、父母代场9家 其中国家级省级保种场3家 [44] - 乌鬃鹅纳入"五大百亿+"产业规划 麻竹笋开展基因测序和品系优选 建成标准化苗圃基地 [45][46][47] 加工与产业链延伸 - 聚焦精深加工和预制菜高地建设 推动产品标准化高端化 完善技术研发和质量追溯 [50][51] - 促进加工与文旅、康养等业态融合 提升产业附加值 [52] - 发展"五大百亿+"产业 孵化更多百亿级特色产业 打造千亿级现代农业集群 [56][57] 新兴项目与创新实践 - 英德肉鸽屠宰中心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 每6只广东鸽就有1只来自英德 [58][62][63] - "清新桂花鱼"跻身国家地理标志 与黄山臭鳜鱼形成南北联动 [59] - 阳山旱地西洋菜推出AI数字人"菜小西" 提供种植历史、营养价值和农情资讯服务 [60][61]
让乡村有“颜值”更有“产值”|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5.08.04-08.10)
南方农村报· 2025-08-11 14:01
乡村振兴战略部署 - 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重点发展丝苗米 蜜柚 茶叶等产品并提升品牌附加值 [3][14] - 深化农文旅融合 将人流量转化为实际消费和收益 [3][15] - 加快第三批典型镇村培育建设 推进省际交界处建设 [3][12][22]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 攻坚"三清三拆三整治" 加快危旧房屋拆除和农房风貌提升 [16][17][18][19][20] - 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21][49] - 塑造干净整洁城乡风貌 推进全域环境提升 [27][28] 海洋经济发展 - 依托岸线优势发展海洋经济 重点培育海洋新能源产业和海洋制造业 [4][43][44] - 打造全国海洋种业高地 发展海洋水产鱼苗产业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6][36][38][39] - 壮大现代海洋渔业 繁荣发展海洋文旅产业 [6][42][44][45] 特色产业培育 - 做大做强五金汽配等特色产业 发展壮大镇域经济 [5][30][31] - 做好"土特产"文章 聚焦食品饮料预制菜 林下经济等业态 [14][63][64] - 滚动招引标志性文旅项目 把握浪漫主题 亲子游乐等消费热点 [54][55][56][57] 基层组织与民生保障 - 加强村党组织"头雁"队伍建设 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性 [5][28][33][34] - 探索农村"长者饭堂"服务模式 让老年人吃上暖心饭菜 [5][32] - 管好用好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 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69][72] 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 - 聚焦"扩绿 兴绿 护绿"文章 实施绿美生态建设"六大行动" [10][76] - 加快建设生态景观廊 优化提升城乡绿化空间 [74][77] - 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 建强林业队伍 [78] 体制机制创新 - 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做优一产 做旺三产 促进农文旅体深度融合 [9][63][64][65] - 深化县域投融资体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重点领域改革 [9][67] - 创新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37][38]
河源和平聚力建设供销农场示范带破解农业发展难题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7 08:54
8月初,在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汤湖农场,百亩豇豆进入采收尾声,工人在拔除藤蔓,准备第二季豇豆 的种植。宽阔的农田与远处翠绿的群山辉映。谁能想到,脚下这片土地在10多年前还是撂荒地。 去年8月,和平县入选广东省"社村"合作试点县,开启了一场以供销网络嫁接农村土地资源的变革。 和平县将丝苗米、蔬果作为主导产业,围绕土地撂荒、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增收等问题,创新构 建"规模化流转复耕+社会化服务管理+市场化运营交易"协同机制,推动供销社的技术、渠道与农村的 土地、劳动力深度融合。一年间,全县盘活撂荒地7329亩,带动村集体增收超500万元,为推进"百县千 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探索。 "供销社有技术、平台、销售渠道,但是没有土地;农村有土地,但没有耕种的人、规模化种植技术及 农产品销售网络等。'社村'合作建设供销农场,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和平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 负责人周国卫说。 土地只有连成片,才能发展现代农业。虽然"社村"合作优势明显,但土地流转面临的阻力不小。"不少 村民不愿破田埂,他们更想把土地留给子孙后代。"和平社村公司总经理李志洋说。 "小田"变"大田" 撂荒地上搞起"社 ...
“百千万工程” 加力提速!《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5)》发布
南方农村报· 2025-08-05 01:32
核心观点 - 广州市通过"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在农业经济、乡村产业、科技创新和农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广州方案" [1][3][4] 农业经济表现 - 2024年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 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8]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7年快于城镇居民 [9] - 国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实现"三连优" 获11个部委联合通报表扬 [9] 乡村产业发展 - 聚焦培育蔬菜、畜禽、水产、花卉等7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目标 [15] - 202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08千公顷 增长0.7% 产量15.19万吨 [16] - 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49.22千公顷 产量414.13万吨 同比增长0.6% [17] - 累计建成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8个 [20] -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4个、省级名特优新区域公用品牌24个 [21] - 346个产品入选"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 建成"粤字号"品牌示范基地13家 [21] - 花都区赤坭镇瑞岭村靠盆景苗木年入超亿元 增城区小楼镇西境村的"增城菜心"成网红 [22] - 10余个村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 [23] 科技创新应用 - 2023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75% [29] -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7.8% [30] -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83.1% [30] - 采用无人驾驶农机和采摘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31] - 开展现代特色育种技术攻关 培育"南美对虾""石紫脆蜜"等"穗"字号特色新品种 [34][35] - 培育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广东海大集团等种业龙头企业 [35] - "鑫环1号"成为国内最大的半潜式海洋牧场养殖平台 形成全产业链模式 [37][38][39][40][41] 农文旅融合发展 - 在销售端试水"私人订制"模式 建立"果农—消费者"直供链 [45][46][47] - 通过数智化助农直播让农产品线上销售 形成年度"流量密码" [49][50][51] - 以北部山区资源为核心 打造观赏游憩型乡村旅游产品 [53][54] - 采取"休闲农业示范基地+美丽乡村"开发模式 连片开发休闲徒步、生态农庄等产品 [55] - 在番禺区、南沙区采取"水乡风光+休闲渔业"开发模式 创建水乡休闲渔业游憩观光型产品 [56][57] - 采取"精品民宿+乡村度假"开发模式 打造精品民宿和乡村度假产品 [58][59] - 开发个性化、品质化和趣味化的农家乐型旅游餐饮产品 [61][62] 2025年发展规划 - 继续强化"百千万工程"战略引领 当好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示范 [66] - 深化农村改革 激发农村经济发展动力 [67] - 持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68] - 着力推进稳产、保供、提效 推动产业主体提质 [69] -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加强品牌市场建设 建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69]
主播请就位!怀集县农产品电商直播擂台赛即将开赛
南方农村报· 2025-08-01 10:33
活动概述 - 怀集县农产品电商直播擂台赛决赛于8月2日正式开赛 旨在为新农人提供展示和提升技能的舞台 同时向全国消费者推广怀集农产品魅力[2][3][4] - 活动依托抖音平台采用排位赛形式 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对选定怀集农副产品进行直播带货 通过专业展示和互动向全国网友推介[23][24][25] - 大赛是怀集"12221"市场体系建设十大行动的重要延伸 旨在借助电商直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开拓市场空间[12][13][14] 地区农业优势 - 怀集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大农业县 拥有"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和"岭南蔬菜之乡"美誉 自然条件优越且农产品品质上乘[7][8] - 特色农产品包括颗粒饱满香气四溢的丝苗米 汤色红亮滋味醇厚的新岗红茶 以及口感爽脆风味独特的六十日黄菜等众多优质产品[8][9][10] 参赛与培训情况 - 大赛吸引多支直播团队参与 包括第一书记 退役军人 农村青年 返乡创业人员 大学生 电商从业者及农业组织代表等多元化人才[16][17] - 7月20日举办"流量密码特训营"培训 内容涵盖平台规则 FAB品宣技巧 AI话术设计 商品学 消费者心理学和大数据复盘等实战模块[18][19][20]
青春筑梦田野间,广州航海学院学生党支部赴阳山西连村助农
南方农村报· 2025-07-15 04:02
广州航海学院学生党支部助农实践 核心观点 - 广州航海学院低空装备与智能控制学院学生党支部组建"筑梦七拱突击队",赴阳山县七拱镇西连村开展助农社会实践,通过直播带货、教育帮扶、环境整治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1][2][3][4][5][6] 直播助农 - 突击队搭建助农直播间,通过直播展示淮山生态种植环境和丝苗米加工过程,指导老师出镜讲解农产品品质和营养价值 [9][10][11][12] - 实现当地农产品线上销售从零突破,创下日销售额超千元的成绩 [14][15] 教育帮扶 - 在苦竹湖文化娱乐中心开展"党建+教育帮扶"活动,捐赠书籍建立"移动图书馆",并组织红色文化、海洋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17][18][19][20][21] - 通过篮球教学、趣味游戏等活动促进乡村青少年全面发展 [21][22][23] 环境整治 - 组织"清洁街道"专项活动,带头清扫主干道、整理公共区域,带动村民参与,显著改善村容村貌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 - 活动提升了村民环保意识,为绿美广东建设贡献力量 [36][37]
科技赋能“百千万工程”,政校企聚力共建国家级农高区
南方农村报· 2025-07-04 13:36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会议聚焦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1+N"绿色产业集群培育和"高校+校友+地方"协同发展新模式,探索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路径[3][4] - 广东省科技厅强调以科技赋能为引擎、政企协同为纽带,深化校地资源整合,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8][9] - 华南农大与河源市签署新一轮合作协议,构建"科技特派员+企业+农户"一站式创新帮扶模式[13] 政校企合作共建农高区 - 会议围绕华南农业大学与河源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展开深度研讨,锚定国家级农高区建设目标[7][10] - 河源市加速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期待在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链延伸等领域深化合作[15] - 灯塔盆地农高区以丝苗米、油茶、预制菜等"1+N"产业集群为核心发展绿色低碳农业[23] 科技特派员成果转化 - 河源与华农构建"科技特派员-永根科技站-新农院分院"三级服务体系,累计派出160名省级科技特派员,转化科技成果72项,建成示范基地45个[28][29] - "紫金蝉茶"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华航香银针"成为全省唯一超级稻常规丝苗米品种[30] - 东源县义合镇帮扶案例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31] 校友企业协同创新 - 20余家华南农业大学校友企业与农高区管委会展开深度座谈,构建"高校+校友+地方"协同发展新模式[33][34] - 校友企业将在种源攻关、智能装备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低碳农业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35][36] - 华南农业大学提出"产业升级、平台赋能、人才强基"三位一体推进策略,重点发展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产业集群[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