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一农场建好用好高标准农田—— “稻田改好,思路和技术也得跟上”(秋收进行时)
人民日报·2025-09-21 21:58
农业技术升级 - 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通过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规模化格田改造 包括推土机铲平 激光平地机校准和卫星平地仪监控 地块高差从20厘米平整至5厘米内 [2] - 改造后新增7亩有效种植面积 人工和燃料成本一年节省1.5万元 插秧效率从6人3天提升至3人1.5天 柴油用量从7桶降至4桶 [2] - 农场配备智能灌溉系统 通过手机程序远程控制放水时段和水量 实现自动化管理 [7] 生产问题与解决方案 - 格田扩大后出现水温差异问题 灌溉口地下水温10摄氏度与田间水温25摄氏度存在15摄氏度温差 导致稻苗长势不齐 [4] - 技术团队通过监测发现凌晨时段水温差缩小至10摄氏度内 制定凌晨智能灌溉方案 两茬水后稻苗恢复正常生长 [6][8] - 农场10余名农业技术员连续一周监测水温和土壤湿度变化 为灌溉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8] 经济效益提升 - 154亩稻田预计产量提升1.3万斤 按当前价格计算增收1.5万元 新增7亩地增收1万元 叠加节省成本1.5万元 总计增收4万元 [9] - 黑龙江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亿亩 占全省永久基本农田59.1% 规模居全国首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