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富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专业选手实战大赛丨哪些ETF备受“牛人”青睐?9月16日十大买入ETF榜、十大买入金额ETF榜出炉
新浪证券· 2025-09-16 08:17
活动概况 - 新浪财经主办、银华基金独家合作的第二届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活动正在进行中 涉及超3000名专业投顾参与模拟组合PK[1] - 活动旨在为投资顾问提供展示平台并助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健康发展 股票组榜首收益率超150%[1] ETF买入频次排名 - 9月16日场内ETF买入次数排名第一的是机器人ETF(sz159530) 第二为旅游ETF(sz159766) 第三为香港证券ETF(sh513090)[2] - 前十榜单包含三只机器人主题ETF(代码sz159530/sz159559/sh562500) 两只半导体主题ETF(sh513310/sh512480)[2] - 智能汽车ETF(sh515250)位列第四 电池ETF(sh561910)位列第八 黄金股ETF(sh517520)位列第十[2] ETF买入金额排名 - 9月16日场内ETF买入金额排名第一的是机器人ETF(sz159530) 第二为中韩半导体ETF(sh513310) 第三为旅游ETF(sz159766)[3] - 机器人主题ETF在金额榜占据显著地位 共有四只产品入围(代码sz159530/sz159278/sz159559/sh562500)[3] - 芯片ETF龙头(sz159801)位列第八 云计算ETF(sh516510)位列第十 智能汽车ETF(sh515250)位列第九[3] 数据来源说明 - 榜单数据来源于所有参赛选手当日买入个股/ETF的次数和金额统计[4] - 评选活动分为股票模拟组、场内ETF模拟组和公募基金模拟配置组三个组别 对持仓比例、最大回撤率和调仓次数均设有限制[4] - 所有数据均为模拟交易数据而非实际交易情况[4]
对话汇丰张凯:穿越变局,锚定亚洲及中国投资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6:07
全球财富管理格局与亚洲机遇 - 全球预计2023-2028年新增金融财富92万亿美元 其中近30%来自亚洲[3] - 亚洲是汇丰财富管理业务重心 中国香港、中国内地、新加坡及印度为核心增长引擎[3] - 中国香港2024年离岸资产管理规模达2.7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2300亿美元 预计2029年成为全球最大财富中心[3] - 新加坡2024年离岸资产规模1.9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2000亿美元 家族办公室数量从2020年400家增至2022年1100家[3][4] 中国财富市场潜力与需求演变 - 中国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过去五年信托、理财、保险等受托资产年均增速8%[6] - 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人 规模超美国总人口 提供庞大客户基础[7] -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中现金和储蓄占比超50% 远高于OECD国家约33%的平均水平[7] - 预计2030年中国家庭财富达800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55万亿元将流向保险和个人养老金产品[7] 汇丰亚洲业务战略与业绩表现 - 亚洲业务占集团财富管理业务重要比重 上半年财富管理收入增长22%[5] - 全球新投资资产净值440亿美元 其中270亿美元来自亚洲 占比60%[5] - 服务两大侨民群体:1100万海外华人和1600万印度侨民 满足跨境理财需求[4] - 战略目标成为亚洲富裕和高净值客户首选国际财富管理机构[5] 汇丰中国业务策略与实施路径 - 采用"三个C"策略:连续性(Continuum)、连通性(Connectivity)和联动性(Collaboration)[8][9] - 连续性:通过银行、保险、资管和证券等多牌照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8] - 连通性:升级内地与香港、新加坡机构合作 推出"汇丰·汇享成双1+1"跨境服务[8] - 联动性:推出"企业家财富管理"服务 整合私人银行与企业银行业务资源[9] 产品与平台建设举措 - 产品多元化:通过QDII、QDLP、香港互认基金等渠道强化全球资产配置能力[11] - 与汇丰人寿、汇丰晋信基金和汇丰前海证券联动 合作头部基金及资管公司[11] - 在9个主要城市开设新一代财富管理旗舰网点 计划拓展至南京和青岛等城市[11] - 升级财富规划工具 包括动态市场观点、资产配置模型及保单检视工具[11] 人才与数字化战略 - 拥有外资银行中规模领先的客户经理团队 持续扩招前线人员[12] - 创建AI智能陪练项目 提升员工专业技能与市场适应能力[12] - 重点吸纳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 应对市场人才紧缺挑战[14] - 全球推进客服中心转型 采用智能客服工具、语音机器人等提升自动化服务水平[15] 技术应用与风险管理 - 内地金融机构快速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及大数据分析技术[14] - 注重成本与客户体验平衡 以及发展与风险管理平衡[14] - 十多年前已投入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开发 强调人机协同模式[14] - 优先保障资金安全 确保负责、合规、安全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15]
透视9家上市股份行零售金融业务: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个人客户数位列前三
金融界· 2025-09-16 03:54
个人金融资产(AUM)规模 - 招商银行以160293.95亿元AUM稳居行业首位 较第二名拉开超10万亿元差距 [2][3] - 兴业银行以55200亿元AUM位列第二 较上年末增长8% [2][3] - 中信银行以49900亿元AUM排名第三 较上年末增长6.52% [2][4] - 浦发银行42900亿元 平安银行42128.39亿元 民生银行31539.76亿元 光大银行30997亿元 华夏银行10838.76亿元 浙商银行7050.16亿元依次递减 [2][4] 客户规模与结构 - 招商银行以21600万户个人客户总量领跑行业 [2][5] - 浦发银行以16300万户位列第二 光大银行以15997.83万户排名第三 [2][5] - 兴业银行11195.73万户 中信银行14900万户 平安银行12668.01万户 民生银行13952.08万户 华夏银行3490.49万户 浙商银行3367.42万户 [2] 新增客户情况 - 浦发银行以631.4万户新增客户排名第一 [2][6] - 招商银行以600万户新增量位列第二 [2][6] - 浙商银行新增528.8万户 民生银行新增523万户 中信银行新增400万户 光大银行新增234.9万户 兴业银行新增179.7万户 平安银行新增114.2万户 华夏银行新增74.1万户 [2][6] 人均资产管理能力 - 招商银行以7.42万元人均AUM位居第一 私人银行客户182740户较上年末增长8.07% [7] - 兴业银行以4.93万元人均AUM排名第二 AUM月日均5万元以上客户增长4.64% [7] - 中信银行 平安银行及华夏银行人均AUM均处于3万-4万之间 [8] 业务发展战略 - 招商银行长期坚持零售金融战略主体地位 通过财富管理 消费信贷等服务体系结合数字化运营实现客户需求精准匹配 [3] - 兴业银行推进"大投行 大资管 大财富"融合发展 完善资产构建 产品创设与营销闭环 [3] - 中信银行2021年提出"零售第一战略" 通过加大零售资源投入并借助集团协同优势拓展客户资产来源 [4] - 浦发银行通过线上渠道优化和线下网点转型强化社区金融服务 [5] - 光大银行通过大数据构建客户画像针对细分群体推出专属产品 [5] - 浙商银行聚焦八大客群优化客户金融和非金融服务 [6]
财富自由的黄金三角:赚钱、省钱、理财缺一不可
搜狐财经· 2025-09-16 02:44
我见过太多人陷入财富困局:有人月薪数万却月月赤字,有人极致节俭却资产停滞,有人盲目投资却血本无归。究其根源,皆因忽视了财富管理的铁三角 ——赚钱、省钱、理财,三者缺一不可。它们如同支撑金字塔的基石,单独发力难成气候,唯有协同作用,才能筑起财务自由的巍峨大厦。 一、赚钱:财富的源头,但绝非终点 赚钱是财富积累的起点,没有收入,一切理财与省钱都如无源之水。但赚钱的本质不是"拼命工作",而是"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但赚钱绝非财富自由的终点。若只赚不省,再高的收入也会被挥霍吞噬;若只赚不理,财富难以抵御通胀,更无法实现指数级增长。赚钱是"开源",而省钱 与理财则是"节流"与"放大",三者环环相扣。 二、省钱:财富的防线,理性消费的智慧 省钱常被误解为"吝啬",实则它是对金钱的敬畏与理性规划。省钱的核心在于"区分需求与欲望,优化支出结构": 省钱的意义不仅是"节流",更是为理财提供"弹药库",为风险筑起"安全垫"。没有储蓄,理财无从谈起;没有储蓄,抗风险能力薄弱,一次意外就可能击溃 财富根基。 三、理财:财富的加速器,让钱为你工作 理财是财富增长的"魔法",但绝非"赌博式投机"。其核心在于"科学配置资产,利用复利与时间 ...
专业选手实战大赛丨哪些ETF备受“牛人”青睐?9月15日十大买入ETF榜、十大买入金额ETF榜出炉
新浪证券· 2025-09-15 09:53
投资顾问评选活动 - 新浪财经与银华基金合作主办第二届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活动 超3000名专业投顾参与模拟组合PK[1] - 活动旨在为投资顾问提供展示平台并搭建与大众投资人的沟通桥梁 助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健康发展[1] - 股票模拟组榜首收益率超过150%[1] ETF买入频次排名 - 9月15日买入次数排名第一为通信ETF(sh515880) 第二为券商ETF(sh512000) 第三为科创芯片ETF(sh588200)[2] -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位列买入次数第四 科创芯片ETF基金(sh588290)位列第五[2] - 通信设备ETF(sz159583)和港股通汽车ETF(sz159323)分别位列第六和第七[2] ETF买入金额排名 -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位列9月15日买入金额榜首 券商ETF(sh512000)位列第二[3] - 半导设备ETF(sz159516)和有色金属ETF(sh512400)分别位列买入金额第三和第四[3] - 恒生互联网ETF(sh513330)与恒生科技ETF指数基金(sh513580)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六[3] 数据统计规则 - 买入次数榜统计所有参赛选手当日买入次数最多的10只ETF[4] - 买入金额榜统计所有参赛选手当日买入金额前10名的ETF[4] - 活动分为股票模拟组、场内ETF模拟组及公募基金模拟配置组三个组别 对持仓比例、最大回撤率和调仓次数均有限制[4]
香港财库局:当局已助力逾200间家办来港落户 彰显香港亚洲财管中心魅力
智通财经· 2025-09-15 06:29
香港家族办公室发展成就 - 投资推广署已协助超过200间家族办公室来港落户或扩展业务 超额完成2022年《施政报告》绩效指标 [1] - 香港资产管理总值在2024年底突破35万亿港元 同比增长13% [2] - 净资金流入大幅上升超过80%至7050亿港元 [2] 政策支持措施 - 2023年3月推出八大措施打造最具竞争力环境 包括税务优惠和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1] - 优化合资格投资金额计算范围 投资者在港连续居住七年可申请永久居民身份 [2] - 政府计划进一步优化基金 单一家办和附带权益的优惠税制 [3][4] 服务体系完善 - 投资推广署FamilyOfficeHK专责团队扩大职能 建立新的家族办公室服务提供者网络 [1] - 专责团队在全球加强宣传 在中国内地 欧洲和东盟等地区进行路演 [1] - 构建资本对接平台推动金融与科技双引擎发展 形成良性循环 [3] 行业地位优势 - 香港作为亚洲最大跨境财富管理中心 是全球第二大跨境财富管理中心 [2][3] - 拥有逾百年私人财富管理根基 是国际高净值家族理想据点 [4] - 具备发展绿色投资 艺术品及慈善事业的有利优势 [3] 未来发展方向 - 继续深化国际交往合作 扩展全球推广工作 [4] - 通过资本投入带动科研创新 吸引耐心资本为多元经济注入动能 [3] - 完善的传承规划能避免家族争产纠纷 维护企业治理与社会形象 [4]
景顺长城携手工商银行,第六届“828·工银财富季”开启
新浪基金· 2025-09-15 06:03
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 - 工商银行升级"天天盈"现金管理服务 "天天盈1号"关联货币基金扩充至106只并提供余额自动购买和自动快赎服务 "天天盈2号"关联10只优选现金管理理财产品并延长申购赎回时间至每日20:00 [2] - "天天盈"服务规模已超过1200亿元 [3] - 推出"偏债基金"栏目并创新"目标选+省心选"双维度服务 上线"心愿定投"功能支持同时选择理财、基金、存款等品种 [5] - 优化黄金资产配置服务 支持客户通过主动积存或定投方式办理黄金积存 [6] 市场研究与投资策略 - 联合基金公司每月研选"进取策略"与"稳健策略"基金产品配置方案 定期推出"数字看市 指数选基"活动 [4] 投资者教育与客户参与 - 推出"财富相伴"主题活动采用趣味游戏和知识学习形式 将"工银i豆"新权益融入投资理财知识普及 [7] - 活动已吸引超600万人次客户参与 通过展示金融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引导客户理性投资 [7]
现在到底是现金为王还是资产为王?告诉大家答案,早了解早受益
搜狐财经· 2025-09-14 23:41
现金优势 - 现金具有卓越流动性 可迅速变现[5] - 2024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43.8万亿元 年增长率7.8%[5] - 百万现金按银行三年期定存3.2%年利率计算 年利息收入3.2万元[5] 现金风险 - 2024年CPI涨幅2.4% 现金实际购买力持续缩水[6] - 银行三年期定存利率从年初3.5%降至年底3.2% 收益前景不乐观[6] - 83%家庭曾遭遇需要大笔资金的紧急情况[5] 资产配置优势 - 股票房产黄金等资产年化平均收益率跑赢通货膨胀率[7] - 近二十年全国房价平均年涨幅达8.7% 显著高于通胀率[8] - 2024年国际金价从每盎司2000美元涨至2180美元 涨幅9%[8] 资产类别表现 - 2024年A股市场个股表现分化 优质公司股价创新高[8] - 2024年黄金消费量同比增长12.3%[8] - 公募基金总规模达28.7万亿元 指数基金和主动管理型基金回报不俗[10] 配置策略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策略 核心部分配置6-12个月生活费用的现金[12] - 可参考100减去年龄法则 30岁人群可配置70%风险资产[12] - 需评估风险承受能力 包括应对20%亏损和30%市场下跌的承受力[12] 影响因素 - 不同年龄段风险偏好差异显著 年轻人倾向高风险资产[11] - 高收入人群资产配置更多元化 低收入家庭倾向保留现金[11] - 投资期限短于三年的资金不建议投入高风险资产[14] 市场时机把握 - 市场低迷期增加资产配置 市场狂热时增加现金比例能获得更优回报[13] - 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及税收政策变化会影响资产价格[15] - 通胀预期上升时应增加资产配置比例[14] 长期投资理念 - 成功投资者具备清晰财务目标和长期投资视野[16] - 移动支付、数字货币和人工智能投顾等技术正改变财富管理面貌[16] - 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的长期回报可能超越金融资产[17]
券商发力!公募代销保有增势正猛 多券商将凭“权益类保有规模增量”加分
智通财经· 2025-09-14 22:49
行业整体表现 - 前100家基金代销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51374亿元,环比增长5.89% [1][3]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101993亿元,环比增长6.95% [1][3] - 债券及其他基金保有规模50619亿元,环比增长8.05% [1][3]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19522亿元,环比增速高达14.57%,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1][3] 机构类型分化 - 券商系以57家上榜数量占据百强榜单半壁江山 [1][4] - 券商系非货币基金、权益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环比增速分别达9.43%、6.48%、9.94% [1][4] - 券商系在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占据全市场55%以上份额 [1][4] - 银行系股票型指数基金环比增长38.69%,市占率提升1.3个百分点至6.4% [1][5] - 银行在传统主动权益和固收领域根基稳固 [1][5] 头部券商竞争格局 - 中信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21亿元,非货币市场基金2397亿元,均位列行业第一 [6][10] - 华泰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266亿元,非货币市场基金1752亿元,排名第二 [6][10] - 国泰海通权益基金保有规模978亿元,环比增长78.47%,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77.15% [6][14][18] - 前十名券商非货代销规模合计超过万亿 [6] 券商排名变化 - 国泰君安排名上升11位,招商证券上升6位,中信建投上升4位,中金公司上升9位 [7][10] - 部分中小券商实现突破,如方正证券排名上升6位,华西证券上升4位 [7] - 华源证券、诚通证券、财达证券首次进入百强榜单 [7] 基金代销结构特征 - 权益类基金占比普遍超过60%,部分中小券商如诚通证券和天风证券占比超90% [8] - 银河证券权益基金代销占比达84.51%,而山西证券仅36.13% [8] - 券商股票型指数基金代销比例普遍高于主动权益基金 [8] - 部分券商如山西证券债券及其他基金占比高达63.87% [8] 规模增长分化 - 中金公司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增幅达61.04%,中信建投增幅29.45% [13][15] - 国金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增幅-2.60%,非货币市场基金增幅-7.75% [13][15] - 部分券商如长江证券、长城证券通过债券型基金增长实现非货基规模提升 [13] 政策影响与行业转型 - 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增设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专项指标 [2][17] - 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增量前10名加1分,前20名加0.5分 [17] - 国泰海通、中信建投、招商证券上半年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量居前10名 [17][18][19] - 新规引导券商从"重首发、轻保有"转向关注客户资产长期增值 [2][17]
2025H1基金销售渠道数据点评:蚂蚁、招行和零售型券商高增,行业马太效应加强
开源证券· 2025-09-14 09:04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且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基金代销市场头部集中度提升 马太效应加剧 [5][9] - 股票指数类产品增长驱动权益基金整体增长 主动权益类产品仅微增 [4] - 银行渠道在股票指数类产品上发力明显 券商渠道在权益和非货基份额上均有所提升 [4][20] - 蚂蚁基金在全品类份额上均有提升 招商银行在主动权益领域表现亮眼 [6][7] - 渠道降费改革政策预计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对依赖前端费用的银行和券商渠道影响较大 [9] 行业数据表现 - 2025H1末前100家代销机构权益和非货保有规模分别为5.14万亿元和10.20万亿元 较年初分别增长6%和7% [4] - 全市场权益和非货AUM在2025年7月末达到8.75万亿元和20.46万亿元 较年初分别增长9.9%和6.5% [5][24] - 主动权益和股票ETF的AUM在2025年7月末分别为5.65万亿元和3.10万亿元 较年初分别增长11.3%和7.5% [5] - 2025年1-7月主动权益基金单位净值上涨12% 优于股票ETF的8% [5] 渠道份额变化 - 非货基口径下 银行/三方/券商渠道份额分别为43%/35%/20% 环比变化-1.2/+0.7/+0.5个百分点 [4] - 权益口径下 银行/三方/券商渠道份额分别为42%/29%/27% 环比变化-0.2/-0.05/+0.15个百分点 [4] - 股票型指数口径下 银行/三方/券商渠道份额分别为14%/30%/55% 环比变化+2.4/+0.4/-2.3个百分点 [4] - 主动权益口径下 银行/三方/券商渠道份额分别为59%/28%/10% 环比变化+0.4/-0.4/-0.5个百分点 [4] 头部机构表现 - 权益保有规模CR5集中度为44.2% 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 [5][12] - 蚂蚁基金权益和非货保有规模分别为8229亿元和15675亿元 环比分别增长11%和8% [7][12][19] - 招商银行权益和非货保有规模分别为4920亿元和10419亿元 环比分别增长20%和10% [6][12][19] - 中信证券权益和非货保有规模分别为1421亿元和2397亿元 环比分别增长5%和15% [8][12][19] - 国泰海通权益保有规模为978亿元 环比大幅增长78% [8][12] 产品结构变化 - 银行渠道主动权益占权益比重为88% 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 [4] - 三方渠道主动权益占权益比重为60% 环比下降4个百分点 [4] - 券商渠道主动权益占权益比重为23% 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 [4] - 各渠道主动权益占比均下降 指数占比提升 显示客户从主动权益迁移至被动指数的趋势 [4] 政策影响分析 - 证监会发布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主要针对前端申赎和C类份额销售服务费整改 [9] - 新规对依赖前端申购费的银行和券商渠道影响较大 对依赖份额销售服务费的三方渠道也有一定影响 [9] - 政策旨在改变渠道"重首发 轻持营"的现象 预计将进一步重塑渠道生态和竞争格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