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航天
icon
搜索文档
长期逻辑已变?军工基金还能持有吗?
搜狐财经· 2025-08-25 07:22
行业表现 - 申万国防军工指数自5月以来累计涨幅达28.91% [1] - 军工股股价接连上扬,吸引市场高度关注 [1] 中长期成长逻辑 - 军工板块判断核心在于成长动能而非短期涨幅 [2] - 产业基本面复苏叠加订单支撑和"十五五"规划长期展望,长期稳定高收益可能性较大 [2] - 2024年全球军费开支激增9.4%,创冷战结束以来新高 [3] - 中国军费增速稳定在7%以上,但总额仅为美国1/4,装备现代化需求迫切 [3] - 国家明确"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清晰、刚性且长期的需求指引 [4] - 军贸出口全球占比仅5.8%,提升空间巨大 [4] - 军工企业在卫星互联网、高端新材料、航空航天、网络安全等新域新质领域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4] 短期催化与回调 - 4月底印巴冲突、6月底伊以冲突对板块提供短期向上动能 [5] - 冲突缓和后板块面临回调,但中长期逻辑支撑底部不断抬高 [5] - 短期资金离场可能引发回调,但"十四五"收官年订单加速释放和新订单周期开启支撑中长期走势 [7] - 已持有投资者可坚持持有,未持有投资者可关注回调时分批布局 [7][8] 指数结构 - 某军工指数中军工权重占比高达97.9% [10] - 航空装备权重占比达60.6% [10]
乔锋智能(301603.SZ):在航空航天、铝压铸等重点领域均已开展销售工作
格隆汇· 2025-08-20 08:16
业务进展 - 公司在航空航天、铝压铸等重点领域已开展销售工作 [1] - 相关数控机床及配套自动化线已实现客户交付 [1] - 经过多年培育 在这些领域的投入正逐步产生效益 [1]
华锐精密(688059):2025H1业绩点评:2025H1业绩表现亮眼,发力布局机器人精密加工刀具
上海证券· 2025-08-19 10:23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2] 业绩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5.19亿元,同比+26.48%;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18.8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18.32%[2] - 2025Q2单季度营收2.97亿元,同比+23.65%,环比+33.73%;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2.72%,环比+92.43%[2] - 主营业务收入5.13亿元,同比+25.80%,其中数控刀片/整体刀具业务板块分别实现营收4.49/0.54亿元[3] 盈利能力 - 2025H1毛利率为37.54%,同比降低5.0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6.46%,同比降1.07个百分点[3] - 数控刀片/整体刀具毛利率分别为45.36%/-23.6%,较2024年毛利率+0.32/-24.68个百分点[3] - 期间费用率为15.19%,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1.02/-1.23/-2.79/-0.36个百分点[3] 市场与产品布局 - 海外营收0.28亿元,同比增长20.62%[4] - 面向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加大刀具研发力度,完成3项刀片型号开发,其中2项已开始测试[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0.10/11.71/13.90亿元,同比+33.01%/+16.03%/+18.62%[5] - 预计归母净利润1.69/2.18/2.74亿元,同比+57.90%/+29.35%/+25.55%,对应PE 34/26/21倍[5] 财务数据 - 最新收盘价66.16元,12个月价格区间38.54-75.50元,流通市值57.67亿元[7] - 2025E营业收入10.10亿元,归母净利润1.69亿元,每股收益1.94元,市盈率34.14倍[11] - 2025E毛利率38.0%,净利率16.7%,净资产收益率11.7%[13]
阿拉丁控股集团旗下传奇科技集团被执行
齐鲁晚报· 2025-08-18 23:04
公司基本信息 - 阿拉丁传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17日,法定代表人任福英,登记机关为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2][3] - 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0万人民币,营业期限自2017年1月17日至2037年1月16日,核准日期为2023年10月25日 [3] - 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77号35层3501内01E单元,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软件开发、销售日用品、电子产品等 [3] - 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10105MA00BD539D [3] 股东信息 - 公司股东为阿拉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证件号码为110000014834110 [3] - 阿拉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16日,法定代表人阳仁强,聚焦"环保能源"、"社群经济"、"航空航天"三条产业赛道 [3] - 阿拉丁控股集团已战略投资远达环保(600292.SH)、电投产融(000958.SZ)、银星能源(000862.SZ)等30余家知名上市公司 [3] 法律执行信息 - 公司于2025年8月13日新增一条被执行信息,执行标的为173638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案号为(2025)京0105执32916号 [1]
华尔街“大空头”做多中国
深圳商报· 2025-08-17 22:42
中概股市场表现 - 好莱坞电影《大空头》原型的对冲基金经理迈克尔·巴里在第二季度对中概股采取"空翻多"策略 买入阿里巴巴和京东的看涨期权 [1] - 今年以来中概股集体回暖 虎牙股价累计上涨2446.15% 华米科技涨1202.31% 移动财经涨638.47% 天境生物涨472.94% 悦航阳光涨468.42% [1] - 新氧 量子之歌 迅雷 玉柴国际 金融壹账通等个股涨幅超过200% 东方文化 小牛电动 云米科技 亿珑能源 嘉银科技 斗鱼 逸仙电商 日日煮 腾讯音乐 富途控股 铭腾等股价翻倍 [1] - 市值前十中概股中 网易上涨129.22% 腾讯音乐上涨128.74% 携程上涨62.37% 百济神州上涨49.79% 阿里巴巴上涨46.47% 京东上涨31.70% [1] 迈克尔·巴里投资策略变化 - 旗下Scion资产管理公司二季度卖出阿里巴巴 拼多多 京东 携程 百度看跌期权 同时买入阿里巴巴和京东看涨期权 [2] - 自2022年四季度开始布局中国资产 阿里巴巴 京东 百度和拼多多在其投资组合占比超50% [2] - 今年一季度因海外不确定因素几乎清仓组合 并买入阿里巴巴 拼多多 京东 百度等看跌期权 [2]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态度 - 高盛研报指出中国股票市场重新吸引国际投资者关注 6月和7月全球路演显示投资者兴趣升至近年高点 [2] - 资深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资产吸引力源于强大实体经济基础 研发持续投入兑现"工程师红利" [3] - 中国在AI 半导体 新能源 航空航天等科技领域长期投入 具备全球竞争潜力 [3]
华尔街“大空头”空翻多,大举买入中概股看涨期权
环球网· 2025-08-17 02:55
迈克尔·巴里投资策略逆转 - 全球知名对冲基金经理迈克尔·巴里在2025年第二季度对中概股的投资策略从"做空"转向"做多",大举买入阿里巴巴和京东的看涨期权 [1] - 巴里清空了此前持有的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百度和携程等中概股的看跌期权,转而买入阿里巴巴和京东的看涨期权,涉及金额分别达2800万美元和3260万美元 [1] - 巴里的持仓变动往往被视为市场风向标,此次"空翻多"可能进一步提振投资者对中概股的信心 [5] 巴里持仓详情 - 巴里在二季度买入京东看涨期权100万股,市值3260万美元,占投资组合的5.64% [2] - 巴里买入阿里巴巴看涨期权25万股,市值2835.25万美元,占投资组合的4.90% [2] - 巴里还持有其他公司的看涨期权,如UNH、REGN、LULU、META等,其中UNH和REGN分别占投资组合的18.88%和18.16% [2]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看法 - 高盛在最新研报中指出,中国正重新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6月和7月的市场调研显示,国际资本对中国股票的兴趣已升至近年高点 [2] - 惠理集团投资总监盛今分析称,中国资产具备三大核心竞争优势: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工程师红利"显现、科技领域突破 [3] - 部分机构如Dodge & Cox在二季度加仓京东,而此前高调"买入一切中国股票"的美国亿万富豪David Tepper则选择部分获利了结 [5] 巴里投资中概股的历史 - 自2022年四季度起,巴里开始布局中国资产,阿里巴巴和京东一度占据其投资组合的50%以上 [5] - 2024年一季度,巴里大幅加仓中概股,随后在2025年一季度转向看空,如今再度反转 [5] - 巴里因成功预测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而闻名,其投资风格以逆向思维和大胆押注著称 [5]
华锐精密(688059):半年度业绩表现靓眼 持续拓展产品系列
新浪财经· 2025-08-16 10:33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总收入5.19亿元,同比增长26.48% [1] - 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18.80% [1] - 2025H1实现扣非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18.32% [1] - 2025Q2实现总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23.65%,环比增长33.73% [1] - 2025Q2实现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2.72%,环比增长92.43% [1] - 2025Q2实现扣非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2.26%,环比增长96.97% [1] 业绩驱动因素 - 下游需求回暖,产品性能提升,品类完善带动收入增长 [2] - 前次股权激励计划结束,不再产生股权激励费用 [2] - 加速布局海外市场,2025H1海外营收同比增长20.62% [2] 研发与产品布局 - 加大航空航天、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刀具研发力度 [2] - 完成3项刀片型号开发,其中2项已开始测试 [2] - 具备数控刀片和数控刀体协同开发能力 [2] - 加大对整体硬质合金刀具的研究投入,已具备成熟开发制造能力 [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0.31/12.84/15.09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2.48/3.40亿元 [3] - 对应PE分别为31.75/23.22/16.95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