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

搜索文档
商务部:截至今年7月,英国累计对华实际投资超过350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8-26 13:20
中英经贸合作特点 - 中英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规模达1300亿美元 日均贸易额3.6亿美元[3] - 英国累计对华实际投资超350亿美元 中国对英直接投资存量超320亿美元[3] - 英国累计在华设立企业超过1.3万家[3] 贸易投资领域覆盖 - 货物贸易涵盖机电设备 电子信息 新能源汽车 轻纺产品[3] - 服务贸易包括教育 保险 金融 证券 咨询[3] - 双向投资涉及金融 制造 汽车 医药 新能源领域[3] 合作平台与机制 - 英国积极参与中国进博会 消博会 投洽会 服贸会等展会[4] - 英国10个城市的市长及代表将参加本届投洽会[4] - 两国在清洁能源 金融服务等领域存在广阔合作前景[4]
商务部回应中英经贸合作:每天有3.6亿美元的货物和服务贸易在两国之间发生
搜狐财经· 2025-08-26 10:15
中英经贸合作规模 - 2024年中英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超过1300亿美元 日均贸易额达3.6亿美元 [1] - 截至2025年7月英国累计对华实际投资超350亿美元 中国对英直接投资存量超320亿美元 [1] - 英国累计在华设立企业超过1.3万家 [1] 中英经贸合作领域 - 货物贸易涵盖机电设备 电子信息 新能源汽车 轻纺产品等行业 [1] - 服务贸易包括教育 保险 金融 证券 咨询等领域 [1] - 双向投资涉及金融 制造 汽车 医药 新能源等广泛行业 [1] 中英合作平台与机制 - 英国积极参展中国进博会 消博会 投洽会 服贸会等展会 [2] - 英国10个城市的市长及代表将参加第二十五届投洽会 [2] - 两国在贸易投资 清洁能源 金融服务等领域存在广阔合作前景 [2]
美国国内一片哀嚎!特朗普彻底慌了,美国大豆就算烂在地里,中国也不会买,特朗普求情也没用
搜狐财经· 2025-08-24 16:31
中美大豆贸易历史与现状 - 2016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3600万吨 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42% 美国大豆凭借价格和品质优势占据中国进口市场半壁江山[3] - 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后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 导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量大幅下滑 贸易战后首年进口量降至1664万吨 同比降幅超50%[3] - 2023年美国大豆库存达15亿蒲式耳创历史新高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较2018年下跌28% 中西部农场主面临严重滞销问题[3] 中国大豆进口战略调整 - 贸易战后中国转向巴西进口大豆 2018年从巴西进口量增至7400万吨 占中国进口总量65% 全球大豆贸易流向发生显著调整[3] - 中国积极推进大豆进口多元化战略 与巴西签署长期合作协议 2023年对巴农业投资达45亿美元用于改善仓储运输设施[6] - 从阿根廷进口大豆量五年间增长70%至850万吨 2023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达1.08亿吨 满足国内90%以上加工需求[6][8] 美国大豆产业困境与应对 - 失去中国市场后美国大豆出口总额年均减少120亿美元 政府三年间累计支出300亿美元农业补贴仍难弥补市场流失损失[5] - 美国试图开拓印度市场 出口量从2018年120万吨增至2023年280万吨 但基数过低 欧盟市场受配额限制年进口量始终维持500万吨以内[5] - 大豆产业困境导致中西部1.2万农户破产 相关加工企业裁员超3万人 调整对华贸易策略被视为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8] 中美贸易关系与全球格局 - 特朗普公开呼吁中国增加美国大豆进口并承诺提供更优惠出口条件 但未获中方回应 中国强调贸易需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1][5] - 中国坚持企业采购行为由市场规律和商业利益决定而非政治因素 单边主义引发的贸易摩擦让各国意识到供应链安全重要性[5][8] - 巴西阿根廷等新兴大豆出口国崛起改变原有贸易版图 坚持自由贸易原则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期待[8]
美国贸易战的思想根源
虎嗅· 2025-08-24 03:02
贸易政策理念 - 美国贸易政策需在保护主义与全球化间寻求平衡路径 [12] - 贸易不应仅被视为实现永久和平的手段 存在局限性 [13][15] - 贸易摩擦未必破坏国家联盟关系 可同时管控风险 [17] 历史关税水平 - 美国加权平均关税在19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很少低于20% [21] - 罗斯福新政时期关税仍保持百分之十几水平 [23] - 2019年美国加权平均关税仅2.85% 低于欧盟的3.0% [24] 制造业岗位流失 - 2000-2016年美国流失500万个制造业岗位 [29] - 制造业外包导致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停滞 [29] - 未受大学教育中年白人群体死亡率显著上升 [31] 贸易赤字问题 - 长期贸易赤字需通过出售资产弥补 不可持续 [40] - 新冠疫情暴露美国医疗设备供应链过度依赖外国 [41] - 中国供应链停摆直接影响美国公司运营 [42] 就业社会价值 - 稳定高收入工作对公民尊严和社会秩序具核心作用 [45][46] - 制造业岗位流失破坏地区社会结构 [66] - 数字科技公司雇佣人数远低于传统制造业 [36] 北美贸易协定 - 新协定要求汽车75%部件价值在北美生产 [54] - 规定40-45%汽车部件需由时薪16美元以上工人制造 [55] - 预计为美国新增8万个就业岗位 [55] 产业转移影响 - 美国CEO推动制造业外迁追求效率最大化 [28][58] - 1994年以来美国汽车业流失35万岗位 墨西哥获得43万 [50] - 服务类工作如呼叫中心仍存在外包风险 [37] 对华贸易立场 - 指责中国实施出口补贴和技术转让要求 [19] - 认为中国加入WTO后军事实力增强 [22] - 通过关税手段要求中国购买更多美国产品 [56]
关税,突发!刚刚宣布:取消!特朗普,再度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8-23 06:13
加美贸易关系缓和 - 加拿大宣布取消多项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 将于9月1日生效 但对美国汽车 钢铁和铝的关税暂时维持 [2][3] - 美国对加拿大商品的实际平均关税税率约为5.6% 两国重新实现绝大多数商品自由贸易 [3] - 加拿大此前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包括对价值60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以及对美国汽车加征额外关税 [5] 美国家具行业关税调查 - 美国宣布对进入美国的家具进行重大关税调查 调查将在50天内完成 税率尚未确定 [6] - 受此影响 家具零售商股股价暴跌 Wayfair股价一度暴跌10% RH股价大跌近10% Arhaus股价大跌超7% Williams-Sonoma股价大跌超6% [2][7] - 主要在北美生产家具的La-Z-Boy股价在收盘后大涨3.7% [7] 家具行业价格动态 - 美国家具和床上用品价格在6月和7月分别上涨0.4%和0.9% 结束过去两年半的通缩趋势 [7] - 其他家具类别包括办公家具 休闲家具和庭院家具价格自5月以来持续上涨 5月上涨1.5% 6月上涨1.6% 7月上涨1.5% [7] - 美国国内家具价格持续上涨 due to 特朗普提高包括越南在内的主要进口来源国关税 [7]
加拿大宣布取消多项针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将于9月1日生效
凤凰网· 2025-08-22 23:17
贸易政策调整 - 加拿大决定自9月1日起取消多项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 但对美国汽车 钢铁和铝的关税暂时维持 [1] - 取消措施针对美方在《美墨加协定》(USMCA)范围内的商品 与美国对加拿大商品降低关税形成对应 [1] - 美国对加拿大商品的实际平均关税率约为5.6% 加拿大出口商品整体面临较低水平的美国关税 [1] 双边关系进展 - 美国已明确表示不会对符合USMCA的加拿大商品加征关税 被加拿大视为积极进展 [1] - 加美两国重新实现绝大多数商品的自由贸易 加拿大政府将加强与美国方面的接触以推动新贸易与安全关系 [1] - 白宫回应欢迎加拿大举措 期待继续就贸易和国家安全问题与加拿大展开讨论 [1] 政策背景与演变 - 加拿大总理卡尼曾暗示可能取消部分报复性关税以帮助产业渡过关税战 [2] - 卡尼政府近期采取系列温和措施:6月底取消数字服务税提案 7月放弃进一步制裁说法 [2] - 特朗普政府于7月31日签署行政命令 将部分加拿大商品关税提高至35% 但不包括USMCA覆盖产品 [2] 历史制裁情况 - 加拿大政府已三次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包括对价值60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 [2] - 对美国汽车加征额外关税的措施在历史报复性行动中持续存在 [2]
李克强抵达金边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对柬埔寨进行正式访问
新华社· 2025-08-22 08:44
新华社金边11月8日电 当地时间11月8日晚,应柬埔寨王国首相洪森邀请,国务院总理李 克强乘专机抵达金边国际机场,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对柬埔寨进行正式访问。李 克强总理夫人程虹、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等陪同人员同机抵达。 柬埔寨副首相贺南洪率政府高级官员到机场迎接。礼兵沿红地毯两侧列队致敬。当地青 年向李克强和夫人程虹献上鲜花。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王文天和驻东盟大使邓锡军也到机场迎 接。 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李克强将出席第25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 议、第25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17届东亚峰会。 访柬期间,李克强将会见西哈莫尼国王,同洪森首相举行会谈,共同见证双方合作文件 的签署,出席金边至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通车、中国援柬吴哥古迹茶胶寺修复项目实体移交 等活动。 (当地时间11月8日晚,应柬埔寨王国首相洪森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抵达金边国际机 场,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对柬埔寨进行正式访问。) 李克强表示,中国东盟互为全面战略伙伴和最大贸易伙伴。当前国际地区形势复杂深刻 演变,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方期待东亚合作领 ...
吃饭又砸锅?欧洲可不干!美国财长威胁对华加税200%,G7无人响应
搜狐财经· 2025-08-19 09:16
最近,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再次向欧洲国家发出威胁,要求他们做好准备,在未来支持对那些购买俄罗 斯能源的国家加征更高关税。事实上,这一言论并不让人意外。特别是在中美就关税问题达成"休战"协 议,暂时停火90天后,贝森特却再次提出了这项计划,显然是在为接下来的谈判作铺垫。美国对中国的 态度从未真正软化,这段时间的"休战"不过是为了下一步更有力的施压。中美双方都在努力寻找解决矛 盾的办法,然而这些方案仍需时间来达成共识。 另一方面,贝森特似乎也不甘心在今年6月的G7峰会上遭遇冷场的尴尬。当时,美国议员格雷厄姆提出 了一项法案,要求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征收所谓的"次级关税"。贝森特便趁机向在场的欧洲领导人 提出一个问题,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支持对中国加征高达200%的关税。然而,结果出乎他的预料,欧洲 各国的代表对此没有任何反应,整个会场陷入了沉默。美国过去在盟友面前的威胁,哪怕没有得到积极 回应,至少也会有些形式上的应答,可这次所有人都选择沉默。背后不仅仅是"不够准备"的简单问题, 恐怕是这些国家早已意识到,与美国一起涉足这种风险,代价太高,不能随便妥协。 回想特朗普政府时,美国曾经以"对等关税"的方式不断对盟友施压, ...
加快共建RCEP区域共同大市场(观象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5 21:29
全球地缘经济格局变化 - 经济全球化受美国优先政策冲击 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未来10年全球经济主流 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特征明显 [1] - 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推进 2022年亚洲经济体对亚洲货物贸易依存度达57.4% 服务贸易实现顺差405.52亿美元 [1] -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2024年亚洲经济体GDP规模占全球近50% [1] RCEP区域共同大市场建设 - 构建以东盟为主体的RCEP区域共同大市场是核心目标 预计将累计增加全球贸易额5000亿美元 [1] - RCEP面临规则水平不高 利用率不高 约束力不强 治理机制不完善等挑战 处于不进则退十字路口 [2] - 需推动RCEP从规模最大1.0版本向水平更高2.0版本升级 打造可实施可监测可约束可治理的区域制度平台 [2] RCEP 2.0升级具体方向 - 对标高水平经贸规则 从关税减免器转变为深度开放平台 促进区域要素高效流通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 [3] - 推动区域深度融合 加快人员跨境自由流动 实现医疗教育文旅人才资格互认 强化本币使用和完善区域金融安全网 [3] - 建立具有共同约束力的机制 推进全面机制建设 包括实施评估监测协调升级制度安排 [3] RCEP扩容与跨区域合作 - 推动中国香港 智利 斯里兰卡等经济体加入RCEP 推动与海合会对接 [4] - 成立高层次协调机构 坚持东盟中心地位 发挥中日韩等各方作用 [4] - 中日韩签署自贸协定将引领区域大市场建设 形成小多边引领大多边 大多边带动小多边的RCEP+效应 [4]
特朗普将把全球“自由贸易”变为“准入贸易”
搜狐财经· 2025-08-15 13:55
美国贸易政策转向 - 特朗普政府于8月7日实施"对等关税"政策 标志着美国从自由贸易倡导者转变为"准入贸易"主导者 要求进入美国市场的国家支付高额"入场费"[2] - 政策核心逻辑是"美国优先" 主张通过保护主义手段实现"公平贸易" 认为美国在全球化中遭受不公平待遇 包括制造业岗位流失和贸易逆差扩大[3] - 与传统自由贸易原则形成鲜明对比 自由贸易强调降低壁垒促进全球资源配置效率 而"准入贸易"通过单边手段重构贸易规则[3] 关税税率调整 - 对全球69个贸易伙伴实施分类分级关税 最低10% 最高50% 平均关税水平升至15.2% 为1934年以来最高[4] - 欧盟 日本 韩国等长期盟友被征收15%关税 印度因采购俄罗斯原油被加征50%关税 巴西 加拿大等国税率上调至35%-50%[4] - 税率标准化为5%的倍数 如10% 15% 20%等 便于海关执行与后续谈判[5] 供应链重塑 - 跨国企业为规避高额关税 将生产基地向美国本土或"低关税区"转移 丰田宣布加大在美国南部工厂投资生产电动车[7] - 全球供应链从"效率导向"向"安全导向"转型 东南亚 印度 墨西哥等新兴市场成为制造业新枢纽[9] - 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 建立"友岸外包"体系 通过25%汽车关税迫使日本 德国等汽车制造强国在美国设厂[9] 行业影响 - 中国被征收34%-60%关税 涉及半导体 新能源等关键技术领域 意在遏制中国产业升级[9] - 欧盟钢铝产品被征收25%关税 虽以报复性关税回应 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迫使其妥协[9] - 美国对零部件加征关税 抬高本土制造业成本 削弱国际竞争力 核心通胀率在2025年6月升至2.9%[12] 经济数据影响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 较年初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11] - 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0.2% 若政策升级可能萎缩1.5%[11] - 美国私人企业投资第二季度环比下降18.7% 同比下降9.7%[12] 企业应对策略 - 企业通过东南亚中转或直接开拓新市场绕过美国壁垒 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不足15% 对东盟 欧盟 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9.4% 3.9% 17.2%[13] - 区域贸易协定加速推进 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加速达成自贸协定 RCEP和CPTPP等区域协定影响力上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