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科技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50家投资机构“疯抢”9大科学仪器路演项目
仪器信息网· 2025-05-06 07:07
论坛概况 - ACCSI2025科学仪器投融资论坛将于5月12日举行 聚焦前沿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已吸引70+投资机构参与[1][2] - 论坛主题为"数智驱动·新质引领" 由仪器信息网主办 旨在搭建科学仪器行业多方交流平台[15] 行业趋势 - 科学仪器行业正从科研深水区转变为科技产业链必争之地 国家队资本战略入局[2] -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 优化科技力量布局[2] - 全球贸易摩擦背景下 中国科学仪器资本市场呈现"暖春" 参会者可洞察科技投资风向[4] 投资机构分析 - 近三年25家投资机构在科学仪器领域投资额超200亿元 国科系占比最高[9] - 投资机构分为五大阵营: 1) 国家队科技资本(国科系/中芯聚源等)聚焦卡脖子领域 采用"基业+基地+基金"模式[9] 2) 专业基金(峰瑞/基石/九黎)注重技术壁垒和进口替代 跨界融合生物医药与高端制造[10] 3) 产业资本(海尔资本/上海新微)依托产业链资源[10] 4) 区域产业资本(西安东台商会等)绑定地方产业集群 侧重应用层技术[10] 5) 综合投资集团(北京乾泓)[10] 参会嘉宾 - 索继栓(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将作"国家战略引领下科学仪器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报告[12] - 张金虎(国科科仪副总经理)分享"科学仪器领域成果转化实践"[14] - 庞丽琼(国科创业执行董事)解析高端科学仪器发展趋势和投资机遇[7] 路演项目 - 聚焦科学仪器前沿创新 包括: - 自动化微纳光电芯片测试系统(杭州超材光芯)[6] - 计算光学显微成像仪器平台(曦光仪器)[6] - MEMS气相色谱仪(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7] - AI+传感器芯片(苏州德锐特)[7] - 微生物自动化检测流水线(产业化应用项目)[7] 会议信息 - 时间:2025年5月11-13日 - 地点:上海松江区 - 官网:instrument.com.cn/accsi/2025/[16]
广东:推动政府等公共服务机构率先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
快讯· 2025-04-30 12:38
产业基金体系建设 - 广东省计划整合组建总规模超万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1] - 省级基金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1] - 基金体系将涵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并购投资和S基金等多种投资形式 [1] - 投资重点方向为早期项目、小型企业、未来产业和硬科技领域 [1] 国际合作与项目引进 - 每年计划促成100个以上与海外主权基金和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的合作项目 [1] - 实施"粤投粤引"项目路演专项行动,每年导入1000个高成长项目 [1] 地方配套措施 - 允许各市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细分赛道产业基金 [1]
以丰富供给壮大耐心资本
经济网· 2025-04-30 02:21
我国耐心资本发展现状 - 近年来以股权投资为主的耐心资本发展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但私募股权机构在募投管退各环节仍存在堵点 [3] - 2024年全国机构LP共出资6863笔 认缴出资金额达1 27万亿元 政府资金LP出资金额6692亿元显著领先 [4] - 产业资本2024年披露出资金额1998亿元 占比相较2023年下滑0 4个百分点 [4] - 金融机构和社保基金LP 2024年合计出资2245亿元 占比增长0 9个百分点 其中银行业机构出资增长近一倍 [4] 股权投资市场结构变化 - 2024年创投基金和成长基金募资活跃 创业投资基金数量占比63% 募资4498亿元占31% 成长基金数量占比30% 募资6431亿元占45% [5] - 小规模基金数量占比自2018年持续提升 2023年已超募资基金总数六成 [5] - 种子期 初创期项目投资案例数占比达41% 较2021年提升4个百分点 天使轮 Pre-A轮 A轮投资案例合计占比66% [5] - IT 半导体及电子设备 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和机械制造四大产业2024年投资案例数占比74% 金额占比63% [6] 壮大耐心资本的路径建议 - 推进国有资本加大股权投资力度 优化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治理方式 引入专业管理机构 [7] - 推动QFLP试点扩容 优化外资股权投资机构准入流程 统一境内外机构监管标准 [7] - 放宽银行AIC股权投资范围限制 建立与股权投资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 [8] - 鼓励保险资金进入股权投资市场 强化行业研究能力 优化内部投资决策流程 [8] - 推进实体投资 产业投资与证券投资一体化发展 丰富耐心资本退出渠道 [8]
海欣股份:拟投资3000万元参与产业基金
快讯· 2025-04-18 08:45
公司投资动态 - 公司或指定主体拟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认缴人民币3000万元参与安徽高新元禾璞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1] - 该投资占产业基金1.2%财产份额 [1] - 产业基金目标认缴出资额为人民币25亿元 [1] 基金投资方向 - 产业基金重点投资半导体和智能制造等硬科技领域项目 [1]
耐心资本与硬科技投资:工银投资的战略与实践
金融界· 2025-03-31 02:56
文章核心观点 - 工银投资以耐心资本为基石探索硬科技投资新路径,通过实践为硬科技企业提供支持,助力科技创新生态构建和高质量发展 [1][6] 耐心资本的四大坚持 - 长期投资需具备强大筹资和募资能力支撑长期投资计划,短期内可能无明显回报 [2] - 价值投资强调容忍短期个别项目无分红或现金流入,不影响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2] - 风险投资要求在个别项目可能失败情况下,公司整体经营保持稳健,具备抵御风险能力 [2] - 战略投资强调参与公司治理,赋能被投企业,需具备较高综合服务能力 [2] 银行系AIC的独特优势 - 践行国有大行担当,政策落实能力强 [3] - 依托母行平台,行司联动提高股权融资可得性,共享资源提供全域、全时、全面金融服务 [3] - 通过投贷联动,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产品,探索新模式,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3] - 继承和发扬银行审慎稳健风险文化,夯实长期稳健经营基础 [3] - 资本补充和资金来源渠道畅通,能为实体经济提供长周期资金支持 [3] 硬科技投资的具体实践 - 企业所在区域方面,聚焦国家重点区域战略布局,以链主企业为切入点支持重点产业链建设 [4] - 企业所在行业方面,聚焦与国家战略安全、竞争力提升有关的重点行业,加大对科创企业支持力度 [4] - 企业自身能力方面,聚焦六大维度核心竞争力,优选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投资 [4] 金融资本在新兴产业中的作用 - 针对起伏大,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平滑产业波动,维护产业发展稳定性 [5] - 针对转换快,提供全场景服务,满足科创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金融服务需求 [5] - 针对节点多,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建立平衡制约机制,强化ESG管理 [5]
事关耐心资本!专访工银投资董事长冯军伏
中国基金报· 2025-03-31 02:34
【导读】工银投资董事长冯军伏:要成为耐心资本,至少要做到四个坚持 中国基金报记者尹振茂孙晓辉 国有资本正在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耐心资本,国有大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中的工银投资 即典型代表。 要成为耐心资本,至少要做到四个坚持: 作为中国工商银行设立的AIC,工银投资围绕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发挥专业投资能力,以耐心资本 活水浇灌科创沃土。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的AIC,工银投资强化逆周期投资,探索创新业务模式,优化金融服务,为科创企 业和民营企业提供精准、稳定、持续的资本助力。"工银投资董事长冯军伏称。 在冯军伏看来,科技创新不仅是一场资本的耐力赛,更是一场产业变革的接力赛;资本不仅提供资金支 持,更塑造着科技创新生态。 那么,耐心资本青睐什么样的标的企业?未来3~5年硬科技领域的最大机遇在哪里?与传统VC/PE相 比,银行系AIC在硬科技领域有哪些独特优势?如何通过投贷联动或产融结合模式,解决科技企业"长 周期、高风险"的融资痛点? 3月30日下午,在参加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之"硬科技投资与发展论坛"期间,冯军伏接受了中国基金报 等媒体的采访。 冯军伏表示,要成为耐心资本,至少要做到四个坚持,即 ...
百亿基金发布、2.5亿签约!硬科技投资成果丰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3-31 01:28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3月30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硬科技投资与发展"平行论坛上,规模达100亿元的"中关村战新基金"对 外发布。中关村发展集团与9家来自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签约总额2.5亿元。 在耐心资本扩容的同时,硬科技成果也加速涌现。会上,中关村发展集团与来自清华大学的华龛生物、 来自北京大学的硅心科技、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奥卓新材料、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领涂铠盾、来自昌平 实验室的百邑无忧等9家来自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代表签约。中关村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集团瞄准科技创新源头,聚焦投资服务以"院所、院系、院士、(医院)院长"等为代表的前沿科创群 体,助力原创科技力量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论坛现场,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发布了《2025年中关村TOP20硬科技投资机构》榜单,该评选面向全国范 围内投资于中关村企业的机构进行,旨在展示中关村科技投资生态、树立硬科技投资标杆、激发创新动 能,鼓励"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耐心资本,参评机构近千家。中关村资本、启明创投、君 联资本、顺禧基金、中关村科学城公司、中金资本、红杉中国、蓝驰创投、源码资本等机构最终入榜。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据 ...
8个月内3个IPO,背后是8年暗夜长跑
投中网· 2025-03-21 03:55
华业天成的投资表现 - 8个月内3家被投企业IPO,总市值超过1000亿,2024年新增募资额20亿,新一期基金完成首关 [3] - 英诺赛科上市后市值超过500亿港币,珂玛科技市值达260亿元,汉朔科技上市首日市值冲300亿元 [3] - 三个IPO企业均为硬科技赛道稀缺的行业灯塔 [3] 投资策略与特点 - 投资阶段早、投入筹码重,三个IPO企业回报倍数非常可观 [5] - 坚守硬科技投资的产业规律和本质逻辑,募资十年期基金 [7] - 只投"领军企业"而不只是"可以上市"的公司,赛道潜在天花板高、核心竞争力优势明显 [10] 投资案例解析 - 英诺赛科采用IDM路线并量产8寸晶圆,华业天成看中其革命性、引领性 [11] - 英诺赛科后来成为全球首家实现量产8英寸硅基氮化镓IDM的领军企业,登顶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出货量全球第一 [12] 投资理念与方法论 - 宏观层面愿景驱动,中观层面对技术趋势、节奏的推敲研判,微观层面关键信息获取 [16] - 通过组合消除风险,找到能够穿越时间周期不变的变量 [16] - 投一个赛道往往是往前看三步,大致想清楚两步,然后才投出去一步 [17] 投资标准与进化 - 从投泛科技企业到现在只投科技含量高且商业前景广阔的公司 [20] - 双一流要求:一流赛道,一流创始人 [20] - 通过分析失败找到成长的改进点,相信"痛苦+反思=进步"的成长路径 [20] 行业趋势与展望 - 硬科技赛道已没有低垂的果实,剩下的只有高处的挑战与未知的风险 [23] - 未来的成功将属于那些兼具耐心与胆识的资本 [23] - 中国将有更多类似华业天成的VC脱颖而出,参与塑造下一个时代的创新者 [23]
光速光合被投企业汉朔科技上市,硬科技投资背后的光和热
36氪· 2025-03-11 08:42
文章核心观点 - 关注增量市场的新兴投资机会,光速光合作为投资机构,识别并支持硬科技企业,助力其发展 [1][16] 汉朔科技情况 - 历经12年在创业板上市,是中国A股市场“门店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第一股”,为零售行业提供软硬件一体化产品,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服务全球超50个国家和地区逾400家客户,2023年全球电子价签市场份额约28%,国内市场占有率约62%,2024年营收44.86亿元,净利润7.1亿元 [2] - 2017年主流投资机构进入,是发展关键转折点,同年光速光合投资该公司 [2] 光速光合投资汉朔科技缘由 - 2016年宓群逛盒马鲜生发现电子价签,了解到背后的汉朔科技,认为电子价签有潜力和通信协议技术壁垒 [5][6][8] - 交流中发现团队对业务发展有通盘考虑,创业团队与事业高度匹配,光速光合完成投资 [9] 汉朔科技发展历程 - 占领国内市场后全球化,2017年在法国设欧洲子公司,与欧尚合作,后在德国设子公司;2019年将欧洲总部与创新中心设在荷兰,与多家零售商合作 [11] - 2021年初在纽约成立全资子公司开拓美国市场,光速光合嫁接资源加速其业务落地 [11] - 在电子价签基础上向上游业务拓展,为客户提供新能源设备部署等服务 [11] 光速光合硬科技投资布局 - 2016年第一支人民币基金75%投资金额投向绿色科技与硬科技领域,已上市企业有中际旭创、小鹏汽车、禾赛科技、青云科技等 [12] 光速光合投资其他案例 - 2013年投资中际旭创,预判云计算发展对光电转换器要求,认为其有迭代实力和自研潜力;上市后多次进行技术讨论,建议硅光技术迭代,目前市值超千亿 [13] - 2018年起连续5轮投资禾赛科技,C轮领投并促成产业投资方注资;禾赛遇专利侵权诉讼,宓群赴美帮助应对,最终和解,2023年初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14] 光速光合投资特点 - 具备强劲硬科技识别能力和深耕下的全球化支持体系 [15] - 关注增量市场新兴投资机会,从产业链布局找投资标的,愿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16]
一级市场募资现状
投资界· 2025-02-21 08:47
募资市场概况 - 2024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新募集基金数量3,981只,同比下降43.0%,募资规模14,449.2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8%,但降幅较前三季度分别收窄6.3和5.2个百分点 [5] - 第三季度募资规模达4,243.98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升44.7%,主要受多只大额基金推动 [5] - 50亿元及以上大额基金共37只,合计募资3,053.44亿元人民币,占市场总规模比重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单只基金平均募集金额达3.63亿元,同比上升38.9% [5] 基金类型分析 - 创业投资基金数量2,511只保持领先,占比超60%,但募资规模4,498.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8% [13] - 成长基金募资规模6,430.82亿元人民币居首,占比达44.5% [13] - 债转股基金表现突出,18只基金募资751.07亿元人民币,数量和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00.0%和106.5% [13] - 并购基金35只募资608.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3.7%,早期投资基金数量和规模分别增长2.7%和27.8% [13] 募资币种结构 - 人民币基金3,942只占比99.0%,募资13,890.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0%,规模占比提升2.1个百分点至96.1% [10] - 外币基金39只募资559.12亿元人民币,数量和规模同比降幅均近50%,其中82.1%集中在第一和第三季度完成募集 [10] LP出资分布 - 政府资金LP认缴出资近6,000亿元人民币,占比44.4%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 [16][17] - 金融机构与险资LP合计出资超2,100亿元人民币,占比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 [17] - 母基金出资近1,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其中国资背景占比超90% [17] 地域募资表现 - 浙江、江苏、山东新募基金数量领先,分别为759只、602只和447只,但同比降幅均超40% [20][21] - 北京募资规模1,892.79亿元人民币居首且同比大幅增长88.2%,重庆等地规模也实现增长 [21] - 城市层面嘉兴新募基金292只保持活跃度第一,苏州、广州等地募资排名上升 [23] 投资市场动态 - 2024年投资案例8,408起同比下降10.4%,金额6,380.71亿元人民币,剔除极值后同比降幅10.3%较2023年收窄 [25] - 人民币投资案例占比96.0%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金额占比84.4%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29] - 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以1,923起案例和1,332.92亿元人民币投资持续领跑,IT行业金额同比逆势增长30.5% [32] 区域投资热点 - 江苏以1,603起案例居首,上海以1,101.45亿元人民币投资金额领先 [35] - 北京受AI大模型企业推动,投资金额达1,042.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5% [35] - 杭州、宁波等五个浙江城市进入全国投资活跃度TOP25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