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徽创投新政“放大招”
国际金融报·2025-08-12 14:15

核心政策创新 - 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将政府出资比例上限提高至70% 远高于传统政府基金的20%-30%水平 [1][2] - 基金存续期最长可延长至20年 并采取认缴制和动态调整机制 对募投进度快、财政撬动比例高的子基金予以倾斜 [1][3] - 返投认定机制采用"五维模型" 包括企业迁移、并购整合、总部落地、子公司实缴和体系外联动等柔性化标准 [3][4] 投资聚焦标准 - 明确"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方向 被投企业须注册不满5年 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 资产总额或年销售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 [2] - 要求被投企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从业人数占比不低于30% 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3% [2] - 基金考核以整体投资核算为依据 不因单一项目损失作负面评价 并建立审计与国资监管考核互认机制 [4] 基金体系规模 - 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规模达500亿元 设立16只母基金形成"1+16+N"体系布局 [5][6] - 截至2025年1月底 引导基金体系认缴规模突破2220.13亿元 已设立142只子基金 [6] - 母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686个 投资金额达349.22亿元 覆盖全省重点产业和区域 [6] 产业发展成效 - 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3万家 是2020年的2.7倍 年均增长率约28% [6] - 2024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7533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3家 总数居全国第一方阵 [6] - 2025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3.6% 贡献率达40.2%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17.3% 工业机器人增93.3% [6] 区域竞争策略 - 通过延长存续期和优化退出条款打造"耐心资本" 与硬科技产业生命周期同步 [7] - 聚焦"四投"策略形成与深圳"20+8"产业集群、苏州生物医药基金的差异化竞争 [7] - 需进一步打通"基金-科研-产业"转化链条 通过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强化科创协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