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

搜索文档
电造探新径 数智启华章 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平行论坛在崇礼成功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14:01
9月25日,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电力工程技术经济论坛在河北崇礼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电造探新径数智启华章"为主题,共同探讨深化 造价管理体制改革形势下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发展趋势与路径、大数据技术赋能工程技术经济等话题,为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电联党委委员、中电建协会长王思强出席论坛,中电联监事长潘跃龙、住建部标准定额司一级巡视员王玮出席论坛并致辞,17位行业专家应邀出席并作专 题报告。 潘跃龙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双碳"目标深入推进、数字技术加速迭代的关键时期,电力工程技术经济作为技术科学、 经济科学与管理科学的交叉融合学科,在能源安全、行业发展及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能源转型与数字技术为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带来了一系 列机遇与挑战,既需要我们立足当下破解难题,更需要凝聚各方智慧共谋长远。 王玮对我国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成果和难点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指出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肩负着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行 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要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数字化思维引领、标准化推进路径,奋力谱写工程造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田湾基金正式设立 国寿资产担任独家金融机构LP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3:12
核心交易 - 国寿资产作为独家金融机构有限合伙人 与中核集团共同发起设立中核田湾(北京)核电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并完成首笔出资 [1] - 田湾基金投资于中核苏能核电有限公司 资金用于支持田湾核电站7号和8号机组及江苏徐圩核能供热一期项目建设 [1] 项目战略意义 - 徐圩一期项目是全球首个第三代核电压水堆机组和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机组的双堆耦合示范工程 [1] - "华龙一号"机组是中国核电机组发展的主力堆型和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1] - 高温气冷堆作为第四代核电技术 被列为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 [1] - 项目建成后可为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大规模供应高品质低碳工业蒸汽 有效引领能源、化工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1] 投资方法论 - 国寿资产创新股权投资方法论 为田湾基金"量身定制"交易方案 [2] - 基金投资期限长达10年 交易安排充分考虑核电项目建设及运营实际 有效适配核电项目资本金投资需要 [2] - 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优势 [2] 战略定位 - 投资田湾基金是以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切实举措 [2] - 是以科技金融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实践 [2] - 是积极应对投资环境变化 以专业、创新驱动另类投资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 [2] 未来投资方向 - 公司将持续探索股权投资创新实践 深入挖掘核电、大型水电、海上风电、物流、交通运输、数据中心等具有稳定收益回报的基础设施类股权投资机会 [2] - 积极拓展存量资产盘活业务 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 -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 [2]
【新华财经调查】不锈钢产业存量博弈加剧 高端产品缺口明显
新华财经· 2025-09-26 10:59
新华财经太原9月25日电(记者 张磊)不锈钢产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关键基础材料板块,在支撑高端装备、新能源、民生消费等领域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 用。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不锈钢行业受原料、市场、技术等多重压力的叠加冲击,面临诸多梗阻,市场过度竞争进一步挤压企业生存空间。 镍铬受制于人 镍、铬是不锈钢生产中必需的原料,但这两种资源在我国相对贫乏,长期以来都需要大量进口。镍、铬近年来价格波动大,且持续高位运行,国内的不锈 钢企业备受成本飙升、无料可用甚至被迫转移产业至海外等困扰。 中国宝武集团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太钢集团")是国内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之一,其产品被用于民生与工业等高端制造业,是我国不锈钢产业 的领导者,拥有1200万吨的不锈钢产能。 即便如此,太钢集团与国内其他不锈钢生产企业一样,原材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我国镍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达95%,主要依赖印尼和菲律宾进口,而印尼近年频繁削减配额、提高税率,增加了我们供应链的不确定性。2022年镍价非理 性上涨已经对我们造成较大冲击,目前还找不到可替代的方案,外部风险不断溢出。" 太钢集团董事长吴小弟说。 不锈钢之所以不生锈,主要因为有镍、铬这两种元素。为 ...
金风科技(002202) - 2025年9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6 09:40
2025年上半年风电行业发展 - 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5139万千瓦,同比增长98.9% [3] - 陆上风电新增装机4890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249万千瓦 [3] - 风电累计装机5.7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占电网装机容量15.7% [3] - 陆上风电累计装机5.28亿千瓦,海上风电4420万千瓦 [3] - 风电与光伏累计装机规模超过火电 [3] - 风电累计发电量58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 [3] - 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1087小时,平均利用率93.2% [3] 公司经营业绩 - 营业收入285.37亿元,综合毛利率15.35% [3] - 风机及零部件销售收入218.52亿元(占比76.58%),毛利率7.97% [3] - 风电场开发收入31.72亿元(占比11.12%),毛利率57.47% [3] - 风电服务收入28.96亿元(占比10.14%),毛利率22.48% [3] - 其他业务收入6.17亿元(占比2.16%),毛利率26.62% [3] 储能业务发展 - 国内储能新增订单量同比增长99% [4] - GoldBlock L200/L700海外产品实现规模化突破 [4] - PCS仿真建模通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审核 [4] - 获NECAS售后服务五星级认证及CTEAS七星级认证 [4] 节能降碳措施 - 2024年实施50多项节能降碳措施 [4] - 预计年减少电力消耗655万千瓦时 [4] - 预计年减少碳排放3949吨 [4] - 措施包括光伏建设、风电建设、新能源车辆替代等 [4] 风机回收技术 - 建立全国"收、转、运"回收网络 [4] - 研制GWBD-A可回收叶片,可回收材料比例超97% [4] - 完成所有功能测试及降解验证,具备量产条件 [4]
我国大型LNG运输船建造项目“绿能星”“绿能月”双船成功命名交付
新华财经· 2025-09-26 09:34
项目交付与技术成就 - 中国海油中长期FOB资源配套LNG运输船项目三号船"绿能星"和四号船"绿能月"于9月26日在上海长兴岛成功命名交付 [1] - 两艘船舶入列"绿能"船队 标志自主LNG运输船队规模与技术水平的提升 [1] - "绿能星"和"绿能月"代表当今世界17.4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最高技术水平 [4] 船舶性能与设计特点 - 采用沪东中华船厂自主研发的"长恒系列"LNG船型设计 船长299米 型宽46.4米 型深26.25米 [4] - 单船装载容量达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 可满足700万个家庭月度用气需求 [4] - 碳排放量较国际海事组织要求超前15年 配备先进主机系统及货舱再液化技术 [4] - 具备全球通航能力 可通达120个LNG岸站 船舶性能与环保指标国际领先 [4] 项目进展与行业认可 - 首制船"绿能瀛"于2024年5月交付 二号船"绿能珠"于2024年12月交付 [4] - "绿能瀛"和"绿能珠"因卓越性能分别荣获2024年及2025年新加坡海事局"绿色船舶奖" [4] 公司战略与行业影响 - 中国海油LNG业务覆盖27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2024年累计进口LNG超3.3亿吨 [5] - 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超10亿吨 公司为全球LNG贸易重要参与者及清洁能源航运主要推动者 [5] - 新船交付将增强LNG运输自主能力与国际市场议价能力 完善全球贸易网络布局 [5] - 项目助力构建安全灵活绿色低成本的中国特色LNG运输船队 支持国家能源安全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5]
中国石油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跨国经营企业
经济日报· 2025-09-26 07:36
公司历史与地位 - 公司成立75周年 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坚实顶梁柱[1] - 公司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排名前二 连续15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前6位[2] - 国际化工公司排名提升至2024年的第4位[2] 油气生产格局 - 国内油气业务形成三个1亿吨格局并持续巩固[1] -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1] - 先后发现克拉玛依 大庆 辽河等一批大油田[1] 绿色转型与新能源 - 公司构建多能互补清洁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2] - 在松嫩平原布局风光发电机组与采油机并肩矗立[2] - 在东部沿海布局集加油 加氢 加气 充电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站[2] 科技创新突破 - 科技自立自强围绕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 新材料新产品开发等领域深耕[2] - 突破两宽一高技术引领全球物探革命[2] - 开发3000亿参数的昆仑大模型行业大脑[2] - 首套国产工业级油气藏数值模拟软件HiSim投入应用[2] 国际化发展进程 - 1993年率先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1] - 早期开展海洋石油对外合作[1] - 通过国际合作写下同世界相互成就的新篇章[1]
煤电如何从“基荷电源”转向“灵活调节资源”?
中国电力报· 2025-09-26 07:02
伴随新能源大规模并网而来的,是新能源消纳问题亟待解决,灵活调节需求大幅增加。在此背景下,煤 电的"压舱石"和"调节器"作用凸显。 "煤电机组在系统中很好地发挥了灵活调节和基础保障作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委员、专职副理 事长,中电联火电分会会长于崇德指出,"据有关资料介绍,煤电机组在系统中以不到四成的容量占 比,贡献了超过五成的发电量、支撑了七成负荷调节,承担了八成的供热任务。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中,煤电机组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热力可靠保供和新能源消纳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力 地支撑了新能源快速发展。" 长期以来,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举措。 以煤电技术创新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新一代煤电技术论坛观察 9月24日,以"发挥煤电灵活调节作用,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主题的新一代煤电技术论坛于张家口 崇礼成功举办。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的当下,煤电如何从"基荷电源"转 向"灵活调节资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 年)》,煤电转型路径进一 ...
陕西榆林:煤化工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加速推进
陕西日报· 2025-09-26 06:22
陕西榆林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国家四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 近年来,榆林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主攻方向,坚持全链条、终端化布局现代煤化工产业。9月14日, 在位于榆林市榆神工业区的100万吨/年高端化学品新材料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工程车辆往来穿 梭。在环氧乙烷装置区,工人正在焊接储存反应中间产品的球罐。 100万吨/年高端化学品新材料项目是榆林市"十四五"重点项目,由陕西榆能精细化工材料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榆能精细化工公司")负责推进。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40万吨/年DMTA装置、20万吨/年环 氧乙烷装置、8万吨/年丙烯酸装置等,是榆林市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的关键布局。 "简单来说,我们这个项目就是对煤制的甲醇、甲苯、丁醇等初级产品进行精细加工,生产出更贴近下 游市场的精细化工产品,比如能做环保涂料的丙烯酸乳液、用在建筑水泥里的减水剂等。"榆能精细化 工公司分管工程项目的副总经理马少军说。 作为榆林首个精细化工项目,100万吨/年高端化学品新材料项目承担着打通榆林煤化工产业链上下游的 重任,是榆林市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在陕西单体最大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项目——榆林城投佰盛二氧化碳综合利用项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换挡提速,能源央企积极布局,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飘红冲击3连涨
新浪财经· 2025-09-26 06:05
央企现代能源ETF紧密跟踪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由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定制,主要选取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业务涉及绿色能 源、化石能源、能源输配等现代能源产业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央企现代能源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9日,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93203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长江电力、国电南瑞、中国核电、中国铝业、三峡能源、中国电 建、中国稀土、国电电力、云铝股份、中国石油,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8.28%。 截至2025年9月26日 13:26,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上涨0.52%,成分股上海电力上涨5.32%,节能风电上涨3.16%,龙源电力上涨3.09%,云南铜业上涨 2.41%,云铝股份上涨2.27%。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上涨0.35%, 冲击3连涨。最新价报1.15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25日,央企现代能源ETF近 3月累计上涨6.23%。 流动性方面,央企现代能源ETF盘中换手3.18%,成交134.47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25日,央企现代能源ETF近1年日均成交623.27万元。 消息面 ...
绿色动能稳健释放 沪市清洁能源REITs中期业绩集体亮剑
新华财经· 2025-09-26 05:12
资产运营稳中有进多维度数据印证韧性 从上半年运营成果来看,五只产品在复杂环境下仍保持发电效率提升、现金流稳健、分派率可观等共同 特征,凸显出清洁能源资产较强的抗周期能力和长期配置价值。 以中信建投明阳智能新能源REIT为例,其底层两座风电场——河北黄骅旧城和内蒙古红土井子项目, 总装机规模达15万千瓦。上半年两场合计发电量2.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5%,上网电量也同步增长 9.12%。更值得关注的是,项目全场可利用率高达99.72%和96.4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 该REIT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净利润0.40亿元,年化现金流分派率为4.13%。若将国补保理机制潜在 收益纳入考量,分派率甚至可跃升至8.87%,显示了出色的现金流管理能力。 同样依托优质风资源的中信建投国家电投新能源REIT,上半年发电量与结算电量分别达到6.87亿千瓦时 和6.7亿千瓦时,同比稳中有升。风机可利用率保持在99.55%的高位,实现营业收入4.98亿元,净利润 1.71亿元。基金还通过国补应收账款保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资金周转效率,相关可保理金额规模达5.52亿 元,为后续分派提供有力支撑。 水电资产方面,嘉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