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

搜索文档
科创50暴涨!业内建议→
第一财经· 2025-08-22 06:45
科创板指数表现 - 科创50指数在半导体龙头股寒武纪和中芯国际带领下放量大幅上涨 [3] - 指数相比2024年9月底部接近翻倍 但距离2020年7月历史高点1726点仍有超过500点差距 [3] 行业周期对比分析 - 科创板自2019年开板后 2020年7月见1726点高点 随后震荡回落至640点低点 [3] - 自2024年9月24日启动的行情中 科创板成为AI主线引领的核心板块 类似2013-2015年互联网牛市中的创业板 [4] - 科创板盈利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改善 行情于去年9月前后反转 与2012年底创业板盈利触底回升的历史规律相似 [4] 市场观点分歧 - 乐观观点认为科创板是2015年创业板的再现 当年创业板在政策扩容和科技新股密集上市推动下冲至4000多点 [4] - 谨慎观点指出短期资金推动和情绪发酵可能使指数进一步上涨甚至翻倍 但更偏向投机博弈而非长期价值投资 [5] - 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行情 尊重趋势但不盲从泡沫 寻找具备长期成长潜力的企业进行中长期布局 [4][5]
科创50指数暴涨,业内建议:尊重趋势,不盲从泡沫|市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8-22 06:33
科创50指数表现 - 科创50指数半天成交额超越昨日全天 在半导体龙头股寒武纪和中芯国际带领下放量大幅上涨 [1] - 相比2024年9月底部接近翻倍 但距离2020年7月1726点历史高点仍有超过500点差距 [1] 行业历史对比分析 - 科创板被对标2013-2015年创业板行情 在政策扩容和科技新股密集上市共振下 创业板当年最高冲至4000多点 [1] - 科创板2019年6月开板 近六年上市批次新股鲜明映射本轮AI产业崛起 类似创业板2009年开板后映射互联网浪潮 [2] 盈利周期特征 - 盈利拐点是行情启动关键信号 创业板盈利2012年底触底回升后开启牛市 科创板盈利自2024年下半年起陆续改善 行情于去年9月前后反转 [2] - 本轮由人工智能主线引领的牛市中 科创板成为核心引领板块 [2] 市场观点分歧 - 有观点认为科创板是2015年创业板的再现 坚定看好未来表现 建议寻找具备长期成长潜力企业进行中长期布局 [1] - 另有观点指出短期在资金与情绪推动下可能继续上涨甚至翻倍 但更偏向投机博弈 建议理性看待行情并警惕泡沫化风险 [1][2]
中国股市第三波大行情已到?
36氪· 2025-08-22 03:59
中国的银行存款正在发生异变。中国人民银行(央行)8月中旬发布的7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新增银 行贷款20年来首次下降,这一消息引发热议。实际上,在其背后,信托和证券等"非银行存款"急剧增 加,对股票投资虎视眈眈的资金大搬家已拉开序幕。像2007年、2015年的中国股市泡沫那样的事态会发 生吗? 中国A股总市值超100万亿元 中国A股的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从8月18日的中国内地市场来看,上证综合指数创出了10年来的 最高点,北京的新兴企业市场指数也创出最高点。 动力是什么?中国证券行业引人注目的是"存款搬家"现象。中国人民银行13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 示,7月份中国居民银行存款减少约1万亿元,另一方面,非银行存款增加2万亿元。这被认为非银行存 款8月开始流入股市。实际上,7月份A股证券账户的新增开户接近200万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成。 光大证券研究所的王一峰对中国媒体指出,存款利率下行趋势下存款和理财等资管产品价差持续拉大, 驱动居民存款向非银存款转移。在大型银行的1年定期存款利率低于1%的情况下,被要求加强股东回报 的国有企业等的股息率显得很有吸引力。QUICK FactSet的数据显示,大型银行 ...
新材料受益多方面催化,新材料ETF指数基金(516890)涨超1.5%
新浪财经· 2025-08-22 02:11
英伟达芯片生产与市场影响 - 英伟达因H20芯片在华销售遇阻后下令停止该芯片生产 [1] - 半导体国产化替代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1] 美国战略储备采购计划 - 美国国防部与国防后勤局计划未来五年采购7480吨合金级钴用于战略储备 [1] - 采购金额最高达5亿美元 [1] 新材料ETF指数表现与成分 - 新材料ETF指数基金单日涨幅超过1.5% [1]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53%(截至2025年7月31日) [1] - 权重股包括宁德时代、华友钴业等涉及有色金属与关键战略材料的企业 [1]
研判2025!中国近场通信(NFC)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驱动下,智能家居与智能交通成未来增长新引擎[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2 01:28
行业概述 - 近场通信(NFC)是一种短距离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工作频率13.56MHz,传输距离约10厘米,支持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 [2] - 技术基于射频识别(RFID),具有操作简便、传输速率高、安全性强等特点,兼容智能卡接口和阅读器标准 [2] - 工作模式分为点对点通信模式、读写器模式和NFC卡模拟模式 [2] 技术对比 - NFC传输速率424kbps,传输距离1-20cm,功耗10mA,安全性极高,成本低 [5] - 相比其他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如RFID、蓝牙、ZigBee等),NFC在安全性、成本和短距离性能方面具有优势 [4][5]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芯片、金属材料、电子元器件、塑料材料、天线等 [7] - 产业链中游为NFC生产制造及系统集成环节 [7] - 产业链下游应用于移动支付、公共交通、智能家居、智能门禁、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7]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NFC行业市场规模约925亿元,同比增长21.72% [1][11] - 移动支付业务数量513.65亿笔(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5.86%;移动支付金额152.64万亿元,同比增长0.37% [9] - 技术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尤其在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领域 [1][11] 重点企业 - 华为海思NFC芯片支持高集成度、低功耗,集成多种安全元件如CC EAL6+芯片,确保数据传输安全 [13] - 紫光国芯NFC芯片通过国家商用密码二级、CC EAL5+认证,支持动态加密与身份验证,应用于银行卡、身份证等领域 [13][14] - 复旦微电形成NFC标签芯片、NFC双界面通道芯片等产品系列,2024年营业收入35.90亿元,同比增长1.53%;研发投入11.42亿元 [16] - 苹果、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将NFC功能深度集成到智能手机中 [13] - 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NFC技术提供支付服务,并拓展至点餐、智能货柜等场景 [13] 发展趋势 - NFC技术与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应用场景向智能化、个性化升级 [18] - 应用场景从支付向智慧城市、零售、医疗等多领域渗透,如北京、上海地铁NFC支付占比超40%,深圳试点NFC电子身份证 [19][20] - 行业标准化与产业链协同成为发展关键,中国银联NFC支付标准在28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华为、小米等技术创新提升性能 [21]
8点1氪:12306回应高铁能否加挂吸烟车厢;官方通报50升油箱被加67.96升汽油;辛巴快手账号作品清空
36氪· 2025-08-22 00:21
高铁禁烟政策 - 12306回应高铁动车因安全考虑目前不可能加挂吸烟车厢[2][4] - 绿皮火车连接处在不影响他人情况下允许吸烟 客服表示可将加挂吸烟车厢建议上报[4] - 日本新干线设有专门吸烟区域但设备费用高昂导致票价上涨[5] 永辉超市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跌20.7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1亿元 较去年同期2.75亿元减少5.16亿元[6] - 收入下滑主因战略转型关闭亏损门店及门店调改期歇业[6] 中国石化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41万亿元同比下降10.6%[17] - 净利润214.83亿元同比下降39.8%[17] 名创优品经营数据 - 第二季度总营收49.7亿元同比增长23.1%[18] - 经调整净利润6.9亿元同比增长10.6%[18] - 国内门店4305家本季度净增30家 海外门店3307家本季度净增94家[18] B站季度业绩 - 第二季度营收73.4亿元同比增长20%[16] - 广告业务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20% 游戏业务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60%[16] - 调整后净利润5.6亿元创历史新高[16] - 月均活跃用户3.63亿同比增长8% 月均付费用户3100万同比增长9%[16] 妙可蓝多盈利增长 - 上半年营业收入25.67亿元同比增长7.98%[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86.27%[15]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 - DeepSeek发布V3.1模型 将于9月6日取消API夜间优惠并执行新价格表[12] - AI玩具销量环比增长达6倍 年同比增速超200%[12] - 百度2025年第二季度AI新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23] 直播与短视频行业 - 辛巴宣布退出直播行业 将1亿粉丝账号作为公司资产移交[5][6] - 罗永浩直播带货三年赚6亿元 平均年收入2亿元[7][8] 资本市场动态 - 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持仓量从190.83亿元增至244.75亿元增长近三成[10][11] - 主要加仓对象为小米集团、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及阿里巴巴等港股[11] 企业融资活动 - 智元机器人预计年底完成C轮融资 计划引入国际产业方投资[20] - 追梦空天科技完成超亿元Pre-A++轮及战略轮融资 用于产品适航取证及量产[21] - 白犀牛完成近5亿元B轮融资 顺丰一年内三次投资[22] 跨国公司战略调整 - 麦当劳推出5美元早餐和8美元特价套餐 八款热门套餐降价15%[9] - 尼康将于9月30日关闭横滨工厂 业务转移至神奈川县及东京总部[11] - 星链服务签约法国航空、卡塔尔航空、美联航等航司 阿拉斯加航空明年起安装[10] 跨境电商促销 - TikTok Shop开启2025年全球黑五大促季 横跨美英德法等八国市场[8] - 平台提供超百亿站内外曝光资源 支持自运营与全托管商家[8]
在山姆选品问题讨论之后,沃尔玛中国的首份季度“成绩单”出炉了
36氪· 2025-08-21 23:30
沃尔玛中国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净销售额58亿美元(约4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1% [1] - 可比销售额增长23.1%,电商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9% [1] - 过去12个月山姆新开8家门店,维持每年6-7家拓店速度 [1] - 电商销售额占比超50%,受益自提、配送及第三方平台 [4] - 新开33个前置仓和云仓,总数达455个,支持1小时内配送 [10] - 门店总数335家(山姆56家,大卖场279家),较上季净增1家 [10] 国际业务与全球业绩 - 国际销售额按恒定汇率计算增长10.5%,主要由中国、Walmex和Flipkart驱动 [4] - 全球营收1774亿美元(约127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 [17] - 全球电商销售额增长25%,但营业利润72.86亿美元(约5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2% [17] - 毛利率增长4个基点 [17] 管理层战略与展望 - 上调2026财年净销售额预期至增长3.75%-4.75% [1][20] - 强调聚焦顾客需求、价格竞争力和商品组合扩充 [1][16] - 通过运营效率提升和业态调整降低费用率 [4] - 对AI应用寄予厚望,任命全球AI主管以加速技术落地 [24] 市场竞争与外部挑战 - 面临关税成本上升压力,预计影响持续至第三、四季度 [14] - 中低收入家庭受关税影响更明显 [14] - 应对亚马逊等竞争对手加码杂货外送业务,强调便利性驱动 [16] - 山姆7月选品问题引发讨论,公司称已纳入后续策略调整 [10] 财务表现与市场反应 - 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68美分,低于华尔街预期6美分 [19] - 盈利未达预期主因保险索赔、法律费用和重组成本增加 [19] - 股价下跌超4%,为2022年5月以来首次季度盈利不及预期 [17][19] - 分析师认为盈利不及预期不反映基本面放缓,对长期叙事保持乐观 [19]
华尔街集体看好!英伟达财报将至,九名分析师本周齐上调目标价
美股IPO· 2025-08-21 23:30
分析师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九家机构分析师上调英伟达12个月目标价 最高目标价达240美元 较周三收盘价预计反弹36.8% [1][2][6] - 平均目标价升至194美元创新高 较此前上调3% 隐含超10%上涨空间 [2][3] - 汇丰上调幅度最大达60% 目标价200美元 摩根士丹利目标价升至206美元 瑞银升至205美元 [6] - 近90%覆盖英伟达的分析师给予买入评级 [1][7]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科技巨头Meta、微软、Alphabet和亚马逊承诺数十亿美元资本支出增长 英伟达约40%收入来自这四家企业 [8] - 需求结构拓展至二级云厂商和主权客户 算力需求持续超过供给能力 [8] - 摩根士丹利将Q2收入预期从452亿美元上调至466亿美元 超出市场共识 [8] - Blackwell芯片Q1营收达240亿美元 较去年Q4的110亿美元近乎翻倍 成功弥补中国市场约80亿美元营收损失 [8] 中国市场动态影响 - 美国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 若恢复出货许可可能带来第三财季营收增量 [9] - 德银测算即使支付15%许可费 每股收益仍可能提升10% [9] - 中国市场在华尔街模型中已去风险化 任何进展均被视为积极信号 [6][9] 股价表现与市场地位 - 英伟达作为标普500最大权重股 自5月底财报发布后股价累计上涨约30% [3] - 近期股价连跌三日 主要因科技股估值高企引发获利了结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 [3] - 在AI交易中处于核心地位 承载华尔街极高期待 [3]
国巨并购芝浦三度调高价格 每股喊到1371元新台币 八度延长公开收购期限
经济日报· 2025-08-21 23:10
收购竞争态势 - 国巨与美蓓亚三美竞购芝浦电子进入白热化阶段 双方收购价均达每股6200日元 [1] - 国巨第三次提高收购价至6635日元 较前次报价6200日元加码7% [1] - 芝浦电子8月21日收盘价6480日元 单日上涨40日元涨幅0.62% [1] 收购程序动态 - 国巨第八度延长公开收购期间 新截止日设为9月4日 [1] - 国巨于5月9日启动公开收购 美蓓亚三美随后加入竞购 [1] - 美蓓亚三美曾于8月14日将收购价从5500日元提至6200日元 [1] 战略协同效应 - 双方共享全球销售通路与客户 共同拓展终端市场 [1] - 合作巩固芝浦电子技术领导地位 共享制造自动化能力 [1] - 芝浦电子参访国巨高雄厂区 了解高端制程及自动化技术 [1] 业务整合前景 - 合作有助提升芝浦电子企业价值 拓展产品应用领域 [2][3] - 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未来应用领域 [3] - 国巨提供财务与研发资源 支持产能扩充及产品开发计划 [3] 标的公司业务 - 芝浦电子主营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制造销售 [3] - 产品线涵盖温度 湿度 风速等传感元件 [3]
美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中概股涨跌不一
凤凰网财经· 2025-08-21 14:40
美股二季报成绩单来了!企业盈利增长超预期 多数集中在这两大板块 美股二季度财报季本周接近尾声,已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成份股企业营收和利润超预 期,利润同比增长12%,远高于分析师7月给出的5%的增幅预期。包含"衰退"的电话财报会议数量也下 降了84%。细分来看,其中三分之二盈利增长仅来自通信服务和信息技术两个板块,更多行业和企业则 面临艰难情况。 公司新闻 凤凰网财经讯 8月21日,美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截至发稿,道指跌0.17%,纳指涨0.04%,标普500指 数跌0.06%。 中概股方面,小鹏汽车涨超10%,蔚来、名创优品涨超8%,拼多多涨超3%;哔哩哔哩跌超6%,迅雷跌 超3%,金山云、小米(ADR)跌超2%。 全球要闻 7大理事+12位地区联储主席!特朗普真能"一统"美联储? 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战争正在"升级"——按照当前的事态发展,特朗普极有希 望"掌控"由七位理事官员组成的美联储理事会,甚至威胁到12位地区联储主席的任免……可以说,特朗 普政府正潜移默化地对美联储进行一场全面的人事"清洗",其干预手段的残酷程度和创造性——是很少 有美联储观察家能够想象的。 美国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