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发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4.41亿人次
人民日报· 2025-08-02 00:09
客运表现 - 全国铁路暑运前31天累计发送旅客4.41亿人次,同比增长4.3%,日均发送旅客1421.3万人次 [1] - 全国铁路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416列,同比增长9.3% [1] - 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279.4万人次,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1.8万人次 [1] 运力提升 - 编制实行暑期临客运行图,利用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等新线新站能力 [1] - 开行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等特色旅游列车266列 [1] - 持续开行中蒙、中俄、中越国际旅客列车 [1] 货运保障 - 7月份国家铁路累计发送电煤1.2亿吨 [2] - 全国371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稳定在25天以上 [2] - 重点保障大秦、浩吉、瓦日等煤运通道的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疆煤外运 [2]
“两新”加码撬动下沉市场与银发经济 降息预期下红利资产与科技成长共舞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23:43
政策红利与市场动态 - A股市场震荡上行,交投活跃度提升,投资者情绪随政策预期升温持续回暖 [1] - "两新"政策扩围与"反内卷"产能出清双轮驱动,下沉市场消费升级、银发经济产业链及"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价值洼地 [1] - 四季度中美降息共振预期强化,红利资产防御属性与科技成长板块弹性或共同主导市场结构性机会 [1] 财政政策与地方债务 - 上半年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广义财政收支缺口同比增加1.6万亿元,社融口径政府债务融资达年初计划的55.2% [3] - 下半年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可能大幅放缓,特别国债增发或成为重要储备工具 [3] - 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发行进度达90%,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重点解决项目资本金和配套资金不足问题 [4] 下沉市场与银发经济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激活下沉市场消费升级,家电龙头凭借渠道和产品优势基本面有望维持韧性 [5][6] - 银发经济带动医疗健康、养老服务、老年消费及文娱旅游需求增长,可关注医疗器械、创新药、养老金融及宠物经济 [6] "反内卷"与产业格局 - "反内卷"政策加速低效产能出清,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实力和供应链优势实现市场份额提升 [7][8] - 政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竞争格局或重塑 [7] 市场配置策略 - "红利资产为盾+新赛道为矛"策略下,周期股与"专精特新"企业仍被低估 [9] - A50核心资产投资逻辑从"重估韧性"转向"重估增长",制造业估值对产能周期下行定价或较充分 [10] - 中美降息预期下,科技成长板块或吸引外资回流,房地产、消费与出口企业受益于融资成本下降 [11]
银发经济,步步是坑
虎嗅APP· 2025-08-01 14:26
银发经济现状分析 -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1%但银发经济年产值7万亿元仅占GDP5%和总消费12.5%显示老年人消费力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 [5] - 日本65岁以上老人占比超30%银发经济产值100万亿日元占GDP16.7%但消费占比仅8.5%表明银发经济并非消费主力 [6] - 中国银发经济集中于医疗保健和社交休闲领域消费选项单一缺乏多元化特征 [5][6] 中国老年人消费能力 - 2021年中国老年人年人均收入32027元中位数11400元城镇老人47270元农村老人14105元显示城乡差距显著 [10] - 城镇老人养老金分配不均7%群体月均超6000元38%企业退休职工月均2000余元主流收入中位数仅年2-3万 [11] - 50岁以上人群平均存款18.6万元但储蓄主要用于应急而非日常消费 [11] 银发经济市场表现 - 上海养老机构入住率63%空置6.2万张床位中等偏上机构月费8500元远超老人月均退休金4930元 [12] - 2023年银发旅游达11.6亿人次占国内旅游20.6%但超60%选择200元以下低价团99元199元产品长期热销 [12] - 低价旅游团通过压缩交通住宿成本及购物返佣盈利老人对服务消费轻视却热衷购买低质实体商品 [15][16][17] 老年人消费行为特征 - 老年人消费呈现极高价格敏感度偏好"吃苦型"消费模式对服务品质要求低但购物支出慷慨 [15][16] - 消费决策依赖从众心理缺乏商品鉴别能力易被营销套路引导 [17][18] - 消费观念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存在"重实体轻服务"的畸形认知 [17][18]
银发经济,步步是坑
创业邦· 2025-08-01 10:20
以下文章来源于冰川思享号 ,作者关不羽 老年人消费市场成了坑蒙拐骗的下沉市场,"银发经济"竟成了"坑老经济",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银发经济"的想象空间有限 冰川思享号 .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来源丨 冰川思享号 (ID: icereview ) 作者丨 关不羽 图源丨摄图网 自千禧年以来,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持续升温,"银发经济"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今"银发"越来越 多,"银发经济"却难言出色。目之所及,都是为老人量身定制的消费陷阱,五花八门的保健品销售、 乌烟瘴气的低价旅行团、直播间里的"养生课""专家义诊",等等。 7万亿"银发经济"在GDP中占比仅为5%,在总消费中占比仅为12.5%。显然,中国老人的消费力比 其他年龄段都要低一大截。 其实,"银发经济"这个概念被单独"拎"出来,不是因为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强,而是因为他们的消费更 集中。除了基本开支,最大的消费关注是医疗保健,其次是社交休闲。后者的选项十分有限,无非是 餐饮和旅游。没有年轻人丰富多彩的时尚娱乐,更没有中年人买房买车的大宗消费、育儿和教育的家 庭消费。 银发经济的本质是老年人消费。2024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了3.1亿,占总人口比 ...
暑运过半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4.41亿人次
央视网· 2025-08-01 09:50
客运量增长 - 全国铁路暑运前31天累计发送旅客4.41亿人次 同比增长4.3% [1] - 日均发送旅客1421.3万人次 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1] 运力供给 - 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416列 同比增长9.3% [1] - 通过新线新站提升运力 包括京哈高铁京沈段 沪昆高铁杭长段高标运行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及重庆东站 [1] 旅游消费促进 - 累计开行特色旅游列车266列 涵盖亲子游 研学游 红色游 康养游及银发专列 [1] - 跨境客运表现突出 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279.4万人次 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1.8万人次 [1] - 中蒙 中俄 中越国际旅客列车持续开行 [1] 服务优化 - 运用12306候补购票 在线选铺功能提升购票体验 [2] - 提供铁路畅行码 便捷换乘 互联网订餐等增值服务 [2] - 试点高铁宠物托运及"轻装行"业务 [2] - 重点提升老幼病残孕旅客服务品质 [2] 货运保障 - 7月国家铁路发送电煤1.2亿吨 通过主要煤运通道保障能源供应 [2] - 全国371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稳定在25天以上 [2] 运营安全 - 严格落实汛期安全措施 确保"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运输安全 [2]
宁波银行深圳分行:金融活水润泽银发经济,双轨并进书写养老金融大文章
搜狐财经· 2025-08-01 08:50
银发经济发展背景 - 发展银发经济是应对老龄化的战略选择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中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养老产业正经历快速增长的重要转型 涵盖养老服务 老龄消费品 医疗健康和智能护理等领域 [1] 宁波银行深圳分行养老金融战略 - 宁波银行深圳分行采用"养老个人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双轨并行的创新服务模式 既为长者构筑幸福晚年 又以金融之力浇灌养老产业沃土 [1] - 该行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 持续深化"个人服务+产业赋能"双轨战略 围绕长者养老痛点与生活需求 加大对医疗健康和人工智能等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9] 科技创新企业案例 - 深圳市肯綮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能帮助使用者节省体能约30%及以上并减少运动损伤 主机自重仅1.8kg 产品注重轻量化设计 [2] - 臻络科学专注神经系统疾病领域12年 打造覆盖全周期全流程的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体系 包括智能防抖勺睿餐 冻结步态辅助设备睿行和夜间症状监测系统睿眠等创新医疗设备 [3] - 深圳德力凯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专注脑科学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形成脑卒中 癫痫 神经重症和晕厥等多种疾病诊断/监测的技术组合解决方案 客户遍布全国900余家医院 [6] 金融支持措施 - 宁波银行深圳分行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 通过成长五贷产品("人才贷" "伙伴贷" "薪资贷" "订单贷" "高管贷")和"波波知了"科创专区服务平台满足企业全方位发展需求 [2] - 截至2025年6月 该行累计服务超过3000家优质科创企业 科技贷款余额近130亿 [2] - 该行推出"数字人力3.0"服务方案 为企业提供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已完成企业路演超200家 实现签约超70家 [5] - 通过组织路演活动协助科创企业进行股权融资 精准对接头部VC/PE等资源 截至2025年6月已组织此类活动超90场 累计为科创企业对接资源渠道近260家 [8] 产业生态建设 - 宁波银行深圳分行深化"行业研究+金融创新"双轮驱动 从资金 产业 政策和管理四方面赋能科创企业 [8] - 该行作为全市8家金融机构代表之一参加深圳市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发展活动 首发"创投人才卡" 为创投机构与项目提供精准对接平台 [8] - 在2025年1月9日举办新质生产力产业融资投融资高峰论坛 邀请近200家投资方参会 为多家企业实现多元化对接 [8]
香港财库局:释放银发经济潜力 为香港长者构筑更稳健的未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07:25
人口结构变化与政策应对 - 香港65岁及以上长者人口比例预计从2021年20.5%上升至2046年36% [1] - 香港政府推广银色财务及保障措施 协助长者善用财富与理财工具 [1] - 政策目标为帮助长者有效管理财务资源 确保退休后稳定生活及经济保障 [1] 强积金制度现状与发展 - 截至去年年底 60岁及以上人士持有强积金帐户约150万个 总资产达1800亿港元 占强积金总资产14% [1] - 强积金计划引入预设投资策略 实现环球分散投资 自动调整风险水平并设收费上限 [1] - 积金易平台于去年六月推出 通过标准化、精简化和自动化行政流程提升运作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2] - 积金易降低服务提供者入行门槛 吸引更多企业参与 促进市场竞争与行业发展 [2]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 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2021年中推出"HKMC退休3宝" 包括安老按揭计划、保单逆按计划及香港年金计划 [2] - 安老按揭计划累计批出逾8400宗申请 每宗平均每月年金约16200港元 借款人平均年龄68岁 [3] - 保单逆按计划允许借款人以寿险保单作为抵押 转化身故赔偿价值为即时现金流 [3] - 香港年金计划自成立至今年六月保费申请总额达239亿港元 [3] - 今年首六个月保单数量约11500张 保费总额约54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四倍 [3]
帮主郑重:牛回头好上车!震荡是黄金试金石
搜狐财经· 2025-08-01 06:58
市场调整性质 - 牛市调整属于正常现象 历史数据显示2007年3600点后出现4次超5%回调 最大回调超20% 2015年58天内出现两波10%回撤[3] - 当前调整特征为成交额连续70天维持万亿规模后 近期缩量近1500亿 同时融资余额达1.97万亿 创近十年新高[3] 资金流向分析 - 资金向低估值领域转移 66.7%行业市盈率处于历史中位数水平[4] - 出海导向型企业表现突出 计算机设备与农用化工行业海外收入占比超40% 巨星科技在订单受阻情况下净利润仍增长10%[4] - 港股市场存在估值优势 恒生科技板块估值显著低于A股同类板块[4] 行业配置策略 - 硬科技领域具备投资机会 AI算力至应用落地产业链值得关注 创业板指估值分位数仅12.79%[5] - 出海相关行业展现抗波动能力 家居和通用设备企业在关税战中仍实现净利润上调[5] - 政策受益板块包括三胎概念和银发经济 影视板块暑期档票房破百亿并引发涨停潮[5] 市场监测指标 - 成交量需持续关注 万亿成交额是市场活跃度的重要基准[6] - 行业估值分化明显 银行业PE分位数达95% 农林牧渔行业仅1.91%[7] - 融资情绪指标显示两融余额逼近2万亿时需调整持仓结构[7]
银发经济,步步是坑
搜狐财经· 2025-08-01 04:37
银发经济现状 -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1%但银发经济年产值7万亿元仅占GDP5%和总消费12.5%显示消费力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 [4] - 日本65岁以上老人贡献100万亿日元银发经济占GDP16.7%但消费占比仅8.5%表明老年人消费能力弱是普遍现象 [5] - 中国银发经济集中于医疗保健和社交休闲(餐饮旅游)领域单一且低端缺乏多元化消费场景 [4] 老年人消费能力 - 2021年中国老年人年人均收入32027元中位数11400元城镇老人47270元农村14105元显示整体收入水平偏低 [7] - 城镇退休金分配不均:7%群体月均6000元38%企业退休职工月均2000元主流收入中位数仅年2-3万元 [8] - 50岁以上人群平均存款18.6万元但储蓄多用于应急而非日常消费 [8] 细分市场表现 - 上海养老机构入住率63%空置6.2万张床位因中等机构月费8500元远超老人月均退休金4930元 [9] - 2023年银发旅游11.6亿人次占国内旅游20.6%但超60%选择200元以下低价团99元特惠产品最畅销 [10] - 低价旅游团通过压缩交通住宿成本(如全程大巴)和购物返佣盈利老人对劣质商品购买意愿反常高涨 [11][12] 消费行为特征 - 老年人消费呈现极高价格敏感度偏好实体商品轻视服务消费与物质匮乏时期形成的观念相关 [13] - 对商品鉴别力弱易受从众心理影响购物决策如保健品珠宝等品类跟风购买现象普遍 [13] - 消费观念与经济现实脱节导致"花冤枉钱省小钱"的矛盾行为模式 [14]
银发经济新变量逐步清晰,投资“黑马标的”花落谁家?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01 03:57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与智慧养老趋势 - 本届WAIC大会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超3000项创新技术,智慧养老领域成为焦点[3] - 科技创新从"高精尖"领域下沉至日常生活应用,如助力外骨骼机器人、AI外卖助手、智能手语翻译系统等[3] - 深圳作为科技发布AI⁺智慧养老健康平台(aiAging),整合智能硬件与AI技术解决养老服务效率与安全问题[5][6] 中国老龄化现状与挑战 - 202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3.1亿(占总人口22%),2050年预计增至5亿[9] - 中国仅用21年完成从老龄化社会到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过渡,速度快于美国(72年)、德国(40年)[9] - 2022年中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4400万,护工配置比例1:100,远低于国际1:3标准[9] - 养老服务存在三大鸿沟:代际陪伴鸿沟、护理效率鸿沟、资源信息鸿沟[11] 作为科技的解决方案 - 构建"智能硬件+AI平台"全场景方案:硬件包括行走机器人、大小便护理机器人,软件以aiAging平台为核心[13] - aiAging平台实现三大功能突破: - 情感数字化穿透:通过AI+物联网实现远程关爱、健康评估,缓解陪伴鸿沟[13] - 服务智能化提效:机构端实现全链路可追溯管理,降低人力成本85%[18] - 资源系统化整合:政府/社区可实时监测老人健康,联动医疗资源并提供一站式服务[13] 智慧养老产业投资逻辑 - 中国银发经济企业超36.7万家,2025年上半年新增注册2.2万家,行业商业化转型加速[17] - 投资核心维度:技术创新突破性(如作为科技专利300余项)、市场需求洞察力、解决方案可行性[22] - 软硬件结合企业更受资本青睐,作为科技通过硬件终端+AI平台构建护城河,五年内实现商业模式落地与生态升级[23] 作为科技的技术与市场优势 - 技术壁垒: - AI数智中心多模态数据整合准确率超行业均值,情感识别特定场景准确率>90%[18] - AIoT智联中心设备停机时间减少85%,兼容超千类设备,边缘决策延迟50毫秒[18] - 大数据资产中心响应速度200毫秒,模型训练数据准备周期压缩至48小时[20] - 市场心智:服务覆盖50余国,客户含政府/社区/养老机构,品牌认知度领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