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迎来“辽宁时间”
辽宁日报· 2025-08-25 01:27
活动概况 - 2025大阪世博会中国馆辽宁活动周于8月24日至26日举办 以山海有情天辽地宁为主题 展示中华文明底蕴与现代辽宁开放姿态[1] - 活动以牛河梁红山文化为引 以非遗展演为媒 以科技创新为翼 采用女神头像 玉猪龙 龙凤玉佩等数字化展示形式[1] - 开幕式吸引中日经贸界 文化界代表等100位嘉宾参与 中国馆馆长 辽宁省贸促会会长 神奈川县产业振兴中心理事长 中国驻大阪代总领事先后致辞[2] 文化展示 - 文艺演出包含器乐合奏《茉莉花》与《世上唯一的花》 女声二重唱《辽河水从我家门前流》 非遗木偶戏《粉墨丹青》 特色旗袍秀 杂技《心手相依》等节目[2] - 演出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 展现辽宁满族传统服饰与非遗产技艺 成为文化传播的优雅媒介[2] 经贸推介 -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商务厅 生态环境厅 农业农村厅分别推介文旅 经贸 绿色发展和特色农产品发展核心优势[2] - 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 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 辽渔集团 新松机器人等重点开放平台进行专场推介[3] - 活动集中展示辽宁在生命健康 海洋经济 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实力 以及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 资源优势和综合政策[3] 参与规模 - 全省35家企业参与活动周 通过经济文化交流 非遗展演 企业对接 展示推介等活动展示科技 文化 经贸 环保领域综合实力[3] - 中国馆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 是大阪世博会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 世博会吸引全球158个国家和地区及7个国际机构参展[1]
用好政策高地、抬升价值洼地、挖掘资源宝地——金融活水润泽西藏特色经济“格桑花”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01:25
西藏GDP增长表现 - 2023年GDP增速9.5%领跑全国 [2][11] - 2024年GDP增速6.3%继续领跑全国 [2][11] - 2024年上半年GDP增速7.2% 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 [2][11] 金融业贡献 - 2024年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118.85亿元 同比增长26.7% 增速全国第一 [3][17] - 金融业直接拉动西藏GDP增长2.9个百分点 [3][17] - 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266.82亿元 同比增长15.9%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近四分之一 [17] 企业上市推进 - "格桑花行动"计划累计筛选115家上市后备企业 包括23家成熟期/46家成长期/46家初创期企业 [4][14] - 实行"六个一批"梯次推进模式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西藏板块 [7][14] - 证监会2016年起对西藏企业IPO实施"即报即审 审过即发"优惠政策 [13] 上市公司经济贡献 - 2024年22家上市公司在藏纳税24.83亿元 占西藏税收收入14% [6][13] - 上市公司新增在藏投资5.82亿元 [6][13] 特色产业发展 - 清洁能源产业重点发展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 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 [19] - 西藏矿业拥有罗布莎铬矿年产量10万吨左右及扎布耶盐湖采矿权 [21] - 自然堂在林芝投资2000多万元设立喜马拉雅研发中心 2023年营业额超1500万元 [21] 优势产业案例 - 高争民爆在高原爆破器材领域形成独特技术优势 研发高精度高原型数码电子雷管控制模块 [15] - 甘露藏药7个核心药品获准出口 预计2024年收入突破3亿元 [16] - 西藏旅游推出"旅游+康养""旅游+体育"等主题产品 林芝核心区植被覆盖率超80% [20] 金融支持政策 - 西藏执行全国最低优惠贷款利率 二季度末平均贷款利率1.46% 中小微企业利率低至1.15% [14] - 浦银大厦引入银河证券/东方财富证券/东方证券等头部金融机构 [17] - 绿茶集团通过优惠政策累计获得银行贷款约7亿元 减免税收1.38亿元 [14]
7月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新质生产力成关键支撑
工业生产总体表现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1] - 装备制造业持续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 [1]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 增速快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1]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 [3] - 智能设备制造和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3] 绿色产业表现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1% [2] - 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29.4% [2] - 碳纤维产量增长43.8% [2] - 生物基化学纤维产量增长19.8% [2]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 [2] 政策驱动行业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7% [3] - 电机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9% [3] - 电动自行车产量增长45.3% [3] - 5G智能手机产量增长8.1% [3] 新质生产力发展 - 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1] -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更加紧密 [3] - 智能化生产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系统大幅提升工业生产效率 [3]
69条生态廊道变身致富线、幸福线 句容幸福河湖建设释放生态红利
镇江日报· 2025-08-24 23:36
水利工程建设进展 - 秦淮河句容河整治工程总投资1.54亿元 建设全长19.174公里 整体进度超70% 预计2025年底竣工[2] - 工程将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 圩区排水能力提升至20年一遇 保护沿线30万群众和1.1万亩农田 年均增收预计达300万元[2] - 新生排灌站作为最大单体建筑已完成机电调试 可精准调控农田灌溉与汛期排水[2]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华阳街道采用生态协同治理模式使水质稳定提升至Ⅳ类 河道成为休闲廊道[3] - 句容河岸建设压花艺术步道与文化浮雕 种植日本晚樱和垂丝海棠等景观植物[3] - 上游"鱼鳞坝"成为网红打卡地 被称作"句容月亮湾"[3] 管理机制与资金保障 - 实行三级河长制 2025年以来累计巡河超6800次 解决59项问题[4] - 创新资金保障模式 争取中央及省级水利资金超7492万元 用于幸福河湖等关键领域[4] - 资金精准投用确保实效[4] 城乡融合发展 - 葛仙湖片区融合生态休闲与文化 打造现代化城市文旅空间 配备无人机巡查与机械化清扫[5] - 乡村推进水美乡村建设 毕巷村等通过水系整治实现从"一点美"到"全域美"的跨越[5] - 水旅融合与产业升级拓宽强村富民路径[5] 项目建设成果与规划 - 已建成幸福河湖69条 另有玉清河瓜子沟河等19条正在推进[5] - 计划2035年实现全市骨干河道及镇村级河湖全域覆盖[5] - 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持续注入水动力[5]
雪域高原驶入发展快车道
人民日报· 2025-08-24 22:01
核心观点 - 西藏自治区通过发展九大产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上半年GDP达1382.72亿元同比增长7.2% [1] - 清洁能源产业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发电量占比超99% 外送电力161亿千瓦时 [3] - 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公路通车总里程12.49万公里 铁路货运量350.84万吨 [5] 产业发展 - 九大产业包括文化旅游 清洁能源 绿色工业 现代服务 高原特色农牧 藏医药 高新数字 边贸物流 通用航空 [1] - 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涵盖水 风 光 热等多种类型 [3] - 绿色产品出口表现突出 上半年羊毛羊绒 鲜苹果等绿色产品出口近3000万元 [4] - 牦牛产业技术升级 实现克隆技术突破和数字化管理 [1] - 藏鸡养殖带动20个村参与 每村年增收23万元以上 [7] 经济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 [1] -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 同比增长6.3% [4] -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58元 脱贫人口收入增12.5% [7] 基础设施 - 公路网络全覆盖 乡镇通达率100% 高等级公路1196公里 [5] - 铁路运营里程1359公里 通过青藏铁路累计运输货物9639.11万吨 [5] - 航空物流能力提升 新开拉萨-鄂州全货机航线 单班货运量23.6吨 [5] - 电力基础设施完善 建成4条"电力天路" 清洁能源占比超99% [3] 科技创新 - 农业科技应用成效显著 阿里生态农业产业园培养新型农牧民 [7] - 物流数字化升级 京东智能仓储实现当日达次日达 [7] - 牦牛产业数字化管理 通过手机APP实现实时监控 [1]
哈萨克斯坦电动汽车登记数量近1.8万辆 政府出台举措支持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8-24 14:49
电动汽车登记数量增长 - 哈萨克斯坦电动汽车登记数量达17976辆 [1] - 半年内从12000辆增长至近18000辆 增幅达50% [1] 政策支持举措 - 2024年7月通过交通和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发展修正案 [1] - 法案为电动汽车发展搭建政策框架并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1] - 出台多项鼓励措施引导民众向绿色出行转型 [1] 产业发展影响 - 电动汽车推广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1] - 带动制造、能源和服务领域协同发展 [1] - 推动国家进一步融入全球绿色发展趋势 [1]
刘宁到博爱县沁阳市调研
河南日报· 2025-08-24 10:37
产业转型与绿色发展 - 焦作市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 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技术应用推动产业变革 [2] - 博爱新开源制药有限公司加强废气处置和气体达标排放 开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品 [2] - 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4万吨烧碱和4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 将绿色发展贯穿生产全过程 推动低效产能淘汰和绿色动能培育 [2] - 河南正效新能源有限公司推进电池制造全流程改造 延伸资源循环产业链条 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2] 化工新材料产业 - 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打造具有前瞻性、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链 推动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循环发展模式 [2] - 焦作市推动先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深度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4] 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 - 博爱县磨头镇崔庄村高标准农田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协同 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 科学打造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3] - 焦作市(豫竹)方便面厂作为全国较大方便面生产厂家 产品涵盖干脆面、单包料、容器面等 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并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 -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立足本地资源禀赋 有效带动小农户融入大市场 [3] 生态环境保护 - 规范处置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4] -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4]
蓝色经济的绿色实践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4 10:30
绿色港口建设 -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是全球一流港口的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 配备全球最大规模自动化作业设备集群 实现无人驾驶智能集装箱卡车与远控桥吊、自动化龙门吊协同作业 [5] - 港区大型设备电气化率达100% 集装箱卡车电动化率持续提升 大型装卸设备清洁能源比例达88% [6] - 作为浙江省首个绿电码头 已建成4台风力发电机与屋顶光伏并网发电 累计完成绿电发电量超2600万度 绿电消纳超1550万度 [5] 渔旅融合转型 - 象山斑斓海岸通过串联6个渔村打造多元业态旅游线路 融合渔业、农业与旅游业 形成产业多样性发展模式 [8] - 新型网箱养殖技术使抗风浪能力显著提升 养殖空间扩大 渔民年收入从约5万元增至最高30万元 [9] - 海上综合平台带动亲子游与赶海体验热潮 配套建设艺术田园综合体、海洋馆及精品民宿 乡村旅游收入逐年攀升 [9][10] 生态海岸开发 - 苍南168黄金海岸公路全长168.88千米 串联31处沙滩、1个海洋生态湿地公园及2个天然海湾 沿线80%路段可观赏海景 全年约200天呈现蓝色海水景观 [12] - 采用轻建设模式激活存量资源 改造58个网红打卡地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112.12万人次 同比增长34.88% [13] - 通过国有平台运营与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入股模式 向村民支付年秩序维护费95.8万元 周边民宿从45家增至80家 餐饮收入增长3-5倍 [13]
践行“两山”理念 促进城乡共富
中国青年报· 2025-08-23 23:11
核心观点 - "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包含统筹兼顾论、生态优先论和绿色发展观三层理论体系 [1][2] - 实践路径围绕生态保护 绿色发展和共建共享三大方向 要求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双向转型 [3][4][5] - 青年群体是践行理念的主力军 需通过环境保护 绿色经济建设和生态共富参与实现美丽中国目标 [6][7][8] 理论体系 - 统筹兼顾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批判传统经济增长观与狭隘环保主义 强调绿色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制度威力 [2] - 生态优先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批判"重经济轻环境"错误观点 确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不可突破生态阈值的科学论断 [2] - 绿色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要求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经济生态化)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经济化) [2] 实践路径 - 生态保护: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全方位治理格局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循环转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万元GDP自然资源消耗量 污染物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下降 [4] - 绿色发展:经济生态化需实现从"不绿色"向"绿色且经济" 从"不低碳"向"低碳且经济" 从"不循环"向"循环且经济"三大转变 需以绿色革命精神推动转型 [4] - 生态经济化:通过生态补偿 循环补助 低碳补贴等财政政策支持 我国已形成纵向与横向 政府与市场 输血与造血结合的生态补偿制度 太阳能光伏发电通过补贴实现从"低碳不经济"到"低碳且经济"转型 [5] 青年参与机制 - 环境保护者:内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参与战略谋划 制度设计和规划编制 加入论证会 听证会等流程 监督政府和企业生态环境行为 [6] - 绿色经济建设者:投身绿色科技创新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参与绿色创业 通过市场力量促进资源环境要素优化配置 [7] - 生态共富参与者:推动三次分配制度创新 一次分配加强土地使用权 林地使用权 碳排放权等产权变革 二次分配通过绿色财政收支政策调整收入结构 三次分配发展生态公益事业和慈善基金 [8]
外媒记者走进江苏盐城 感受“国际湿地城市”绿色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16:00
新能源与绿色技术 - 智泰新能源(东台)有限公司专注于电池技术研发 企业展厅展示创新历程并回应外媒关于研发投入和电池性能的提问 [1] - 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实践绿电进园区和绿电进企业的应用场景 成为盐城作为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的示范案例 [1] - 外媒记者关注能源循环利用方案 期待企业开展相关研究以完善绿色能源体系 [1] 科技创新与智能制造 - 江苏普渡机器人有限公司展示迎宾机器人 楼宇配送机器人 清扫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等多类产品 体现科技赋能生活的应用潜力 [1] - 巴西媒体代表称赞中国送餐机器人技术 在宾馆酒店等场景已实现广泛落地应用 [2] 文化旅游与生态保护 - 东台西溪天仙缘景区通过实景演出《寻仙缘》展现中国传统文化 吸引外媒记者打卡拍照 [1] - 建湖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以九河交汇的生态景观和鸥鹭戏水的自然环境获得外媒关注 [2] - 淮剧小镇通过淮歌演出和音舞诗画杂技剧《盐·运》展示中国传统戏曲与杂技艺术的融合创新 [2] 区域发展与产业实践 - 江苏省通过外媒采风活动展示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科技创新和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成果 [2] - 活动覆盖南京 无锡 盐城 连云港等多地 吸引日本 韩国 巴西 印度 巴基斯坦等10余家国际媒体参与报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