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巨头难舍化石能源项目
中国化工报· 2025-08-18 03:10
一边宣传减产一边积极扩张 多年来,国际石油巨头的董事会会议室和投资者报告中充斥着"纪律性"和"资本效率"等术语。这些词汇 暗示着一种维持产量基本持平、削减高风险勘探预算、并通过分红和股票回购等方式向股东返还更多现 金的战略。不计代价追求产量增长的时代已然终结,取而代之的是将化石燃料资产视为成熟衰退资产的 管理策略。 推动化石燃料生产并不意味着石油公司完全忽视可再生能源。一些石油大公司也在海上风电场、太阳能 项目、氢气中心和生物燃料项目注入资金。壳牌持续投资欧洲和亚洲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道达尔 能源已悄然成为拥有最大太阳能资产组合的石油巨头之一,BP虽缩减可再生能源增长目标,仍在美国 和英国保有大量风电资产。关键差异在于战略定位。这些投资很少成为投资者会议的核心议题,仅被视 为业务多元化而非未来核心。多数情况下,可再生能源项目设定的回报门槛高于油气项目,使其在财务 层面缺乏吸引力,进而延缓了内部资本重新配置的步伐。 不过,市场人士表示,这种战略的表象极具迷惑性。英国石油(BP)和壳牌等欧洲巨头宣称将在未来数十 年逐步缩减石油产量。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等美国公司虽未明确提及减产,但其宣传重点已转向股东回 报而非 ...
二季度财报出炉 全球石油巨头回归核心业务
中国化工报· 2025-08-18 03:10
核心观点 - 国际石油巨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欧洲油气巨头在产量和盈利方面落后于美国同行 美国公司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实现创纪录产量但利润受价格因素影响下滑 欧洲公司BP与壳牌产量下降且利润同比下滑但超分析师预期 行业回归传统业务趋势持续 欧洲公司战略调整聚焦油气核心业务 [1][2] 产量表现 - 埃克森美孚日均产量460万桶石油当量 凭借圭亚那区块增长及对先锋自然资源公司收购实现创纪录产量 [1] - 雪佛龙日均产量340万桶 通过哈萨克斯坦 墨西哥湾和二叠纪盆地实现产量增长 [1] - BP日均产量230万桶 同比下降3.3% 路透社分析指出因近年投资缩减所致 [2] - 壳牌日均产量265万桶 同比下降4.2% 创20年新低 主因是资产剥离和替代能源投资 [2] 财务表现 - 埃克森净利润71亿美元 环比下降8% 同比下降15% [1] - 雪佛龙二季度盈利25亿美元 而去年同期盈利44亿美元 [1] - BP与壳牌二季度利润同比下滑但超分析师预期 显示表现优于市场预估 [2] 战略动向 - 欧洲石油巨头BP与壳牌重新聚焦油气传统核心业务 能源转型尝试效果欠佳 [2] - 资产出售和油气投资缩减是欧洲公司今年业绩疲软主因 [2] - 分析指出欧洲石油巨头回归核心业务后产量回升只是时间问题 [2]
澳洲跃居全球储能前三甲,市场剧烈波动催生万亿储能商机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1:41
澳大利亚电池储能市场发展 - 电池投资者大举涌入澳大利亚,通过"低买高卖"储能策略从全球波动最剧烈的电力市场中获利 [1] - 澳大利亚本月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三大大型电池储能市场,装机容量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1] - 到2035年该国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容量将较2024年激增八倍 [1] 能源转型与市场机遇 - 澳大利亚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逾一倍至82% [1] - 屋顶光伏爆发式增长导致午间电力过剩,为大型电池创造低价储电、高价返售的套利空间 [1] - 2022年光伏电力大量并网叠加煤电机组频繁故障导致供需严重失衡,午间电价常现负值而傍晚价格飙升 [4] 投资与市场表现 - 2023年澳大利亚大型电池项目投资达69亿澳元(46亿美元)创纪录,去年再获37亿澳元承诺投资 [4] - 上季度公用事业电池通过套利获得1.208亿澳元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逾三倍 [6] - 屋顶光伏安装量创2021年以来新高,全国已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安装光伏板 [4] 商业模式转变 - 套利正取代辅助服务成为电池主要收入来源,这种趋势将持续 [6] - 特斯拉2017年在南澳建成全球首个百兆瓦级电池项目,标志着行业转折点的到来 [6] - 电池储能具备对冲风险功能,传统电力公司如Origin已投入17亿澳元开发两个大型电池项目 [6] 行业参与者动态 - AGL作为澳洲最大煤电运营商,目前运营两座电网级电池,第三座将于明年初投运 [6] - AGL预计2028年起电池收益将完全覆盖上涨的燃煤燃气采购成本 [6] - Akaysha投运的十亿澳元级超级电池容量已达特斯拉南澳项目的八倍 [7] 市场格局重构 - 电池在8%的时段成为电网定价者,其报价常达水电基准价的三倍 [7] - 市场严重低估了波动性蕴含的巨大机遇,价差空间未来五到十年将维持甚至扩大 [4] - 未来十年所需部署的电池规模将超乎想象 [6]
中期业绩高度兑现,内外部利好交织的中国宏桥(01378)看不到天花板
智通财经· 2025-08-18 00:57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收入810.39亿元、归母净利润123.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35% [1] - 铝合金产品销量同比增加2.4%至290.6万吨,均价同比上升2.7%至17853元/吨 [5] - 氧化铝产品销量同比增加15.6%至636.8万吨,销售均价同比上升10.3%至3243元/吨 [5] - 铝合金加工产品销量同比增加3.5%至39.2万吨,均价同比上升2.9%至20615元/吨 [5] 行业动态 - 上半年伦敦金属交易所三月期铝平均价2546美元/吨,同比上涨6% [4] - 上海期货交易所三月期铝平均价20226元/吨,同比上涨1.9% [4] - 全球原铝产量3659万吨,同比增1.8%;消费量3672万吨,同比增3.1% [4] - 国内原铝产量2184万吨,消费量2297万吨,同比分别增2.4%、4.3% [4] 成本与能源转型 - 山东自备电发电成本0.33元/度,同比减少31%,环比减少21% [5] - 山东外购电含税电价0.62元/度,环比减少1.1% [5] - 云南Q2含税电价0.42元/度,环比减少4.5% [5] - 加速电解铝产能向云南转移,关停滨州72.3万吨产能,置换启动云南28.2万吨产能 [6] 回购与资本运作 - 宣布新一轮股份回购计划,总金额不低于30亿港元 [3] - 上半年已斥资26.1亿港元回购1.87亿股 [3] - 宏创控股拟收购宏拓实业100%股权,推进核心资产A股上市 [8] 未来增长动力 - 电解铝供需缺口有望显现,驱动铝价中枢上移 [7] - 氧化铝新增产能受限,政策有利于改善产能过剩格局 [7] - 云南宏桥收购云南宏泰25%股权,电解铝权益产能增加45.7万吨 [7] - 参股西芒杜铁矿项目(权益21.675%),预计明年初出矿,初期年产1.2亿吨 [8]
中期业绩高度兑现,内外部利好交织的中国宏桥看不到天花板
智通财经· 2025-08-18 00:56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收入810.39亿元 同比增长10 1% 归母净利润123 61亿元 同比增长35% [1] - 铝合金产品销量290 6万吨 同比增2 4% 均价17853元/吨 同比增2 7% 氧化铝销量636 8万吨 同比增15 6% 均价3243元/吨 同比增10 3% [4] - 山东自备电成本0 33元/度 同比降31% 环比降21% 外购电价0 62元/度 环比降1 1% [4] 股份回购与市值管理 - 宣布新一轮回购计划 金额不低于30亿港元 上半年已回购26 1亿港元 涉及1 87亿股 [2] - 回购释放管理层对公司前景信心 认为增长潜能未完全释放 [2] 行业供需与价格动态 - 全球原铝产量3659万吨 同比增1 8% 消费量3672万吨 同比增3 1% 国内产量2184万吨 消费量2297万吨 同比分别增2 4%和4 3% [3] - LME三月期铝均价2546美元/吨 同比涨6% SHFE三月期铝均价20226元/吨 同比涨1 9% [3] - 电解铝供给受限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支撑 氧化铝政策严控新增产能 供需缺口或驱动铝价上行 [7] 产能布局与能源转型 - 加速电解铝产能向云南转移 关停滨州72 3万吨产能 置换启动云南宏泰24 1万吨产能 [6] - 云南宏桥收购云南宏泰25%股权 持股比例升至100% 电解铝权益产能增加45 7万吨 [7] 海外项目与资产证券化 - 参股西芒杜铁矿项目 持股21 675% 预计2025年初投产 年产能1 2亿吨 平均品位TFe65%以上 [8] - 宏创控股拟收购宏拓实业100%股权 推动核心资产A股上市 有望提升港股估值协同效应 [8]
马斯克裁掉的特斯拉充电团队在英国搞出了新名堂
搜狐财经· 2025-08-18 00:09
IT之家 8 月 18 日消息,在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去年突然解散整个充电部门后,一家名为 Hubber 的新公司应运而生。Hubber 的创始人凭借在特 斯拉超级充电站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致力于解决城市出租车和其他商用车辆缺乏高速充电设施的问题。 该公司还希望将业务拓展到英国和爱尔兰之外,但目前他们还是专注于本土市场。毕竟,公司才刚刚起步,但 Hubber 刚刚获得的 6000 万英镑(IT之家注: 现汇率约合 5.84 亿元人民币)投资,无疑是推动项目进展的一大助力。 特斯拉去年的这一决定引发了行业内的诸多疑问,同时也促使许多公司开始从这支全球顶尖的电动汽车充电团队中抢夺人才。而哈利・福克斯(Harry Fox)、康纳・塞尔伍德(Connor Selwood)和休・莱基(Hugh Leckie)三位曾在特斯拉共事的成员,选择携手创业。他们曾在英国和爱尔兰共同负责 100 个超级充电站、总计 1200 个充电桩的部署工作。在特斯拉超级充电团队经历重组后,他们决定开启自己的新事业。 Hubber 定位为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充电公司,专注于解决"城市充电缺口"问题。该公司自称为"英国领先的城区高功率电动汽车 ...
全球能源转型,中国是稳定器和动力源
中国经济网· 2025-08-17 23:59
全球能源转型趋势 - 全球能源转型投资预计2025年达2.2万亿美元 聚焦可再生能源/核能/电网/电气化领域 [1] - 2024年全球清洁电力占比达40.9% 标志能源转型进入新阶段 [4] 中国能源转型成就 - 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 占全球总投资比重三分之一 [2]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光伏/风电装机容量连续十年保持全球首位 [2] - 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新能源产业链 光伏组件供应占比超80% 风电装备供应占比达70% [2] 国际合作项目实践 - 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开展绿色能源合作 包括亚太/中东/非洲/拉美等区域 [2][3] - 雅万高铁项目预计减少碳排放33万吨 REPDO光伏项目年发电量31亿千瓦时 [3] - 沙特光伏项目年减碳310万吨/二氧化硫9.3万吨 保障75万户居民用电 [3] 技术发展与产业协作 - 需突破储能技术/政策稳定性/市场竞争/消纳问题等行业挑战 [4] - 推进绿色氢能/先进储能/新一代核能/碳捕集等技术合作与交流 [4] -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融合 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 [4] 企业合作案例 - 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法国道达尔共建清洁能源链 [5] - 通过易派客/石化易贸等平台促进清洁能源贸易规模化发展 [5]
双碳研究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可再生能源已成最廉价电力来源!
搜狐财经· 2025-08-17 19:50
可再生能源成本竞争力 - 2024年可再生能源成为全球最廉价电力来源,新建公用事业规模项目中91%的发电成本低于化石燃料替代方案 [1][7] - 陆上风电全球加权平均平准化度电成本最低(0.034美元/千瓦时),其次为太阳能光伏(0.043美元/千瓦时)和水电(0.057美元/千瓦时) [7] - 2010-2024年太阳能光伏总安装成本下降至691美元/千瓦,陆上风电降至1041美元/千瓦,海上风电降至2852美元/千瓦 [8] 装机容量与技术发展 - 2024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582吉瓦,同比增长19.8%,创历史纪录,光伏和陆上风电为主要驱动力 [4] - 电池储能成本2010-2024年下降93%(从2571美元/千瓦时至192美元/千瓦时),聚光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46%,地热能下降16% [9][10] - 部分技术成本短期上升:太阳能光伏+0.6%,陆上风电+3%,海上风电+4%,生物能源+13% [9] 区域成本差异 - 中国陆上风电平准化度电成本0.029美元/千瓦时,巴西0.030美元/千瓦时,均低于全球均值 [12] - 中国太阳能光伏成本0.033美元/千瓦时,印度0.038美元/千瓦时,优于平均水平 [13] - 亚洲海上风电成本0.078美元/千瓦时,略低于欧洲(0.080美元/千瓦时) [14] 长期趋势与供应链影响 - 预计2029年太阳能光伏总安装成本将降至388美元/千瓦,陆上风电861美元/千瓦,海上风电2316美元/千瓦 [15] - 技术进步与规模效应推动成本长期下降,但地缘政治风险、供应链瓶颈或导致短期波动 [15][16] - 2024年可再生能源避免4670亿美元化石燃料支出,凸显其经济与能源安全价值 [1][6]
中国电价,为何仅为德国五分之一?解码多国“居民用电”价格差异
搜狐财经· 2025-08-17 15:23
全球居民电价分析 电价最高国家/地区 - 百慕大居民电价达0.462美元/千瓦时,居全球首位,开曼群岛(0.413美元)和巴哈马(0.357美元)等岛屿国家因依赖化石燃料发电且无法进口电力导致高成本[1][7][11] - 欧洲发达国家电价普遍高于0.36美元,意大利(0.422美元)、德国(0.402美元)、比利时(0.4美元)因高税收和输配电成本推高价格[1][2][11] 电价最低国家 - 伊朗居民电价仅0.003美元/千瓦时全球最低,利比亚、伊拉克等产油国通过能源补贴维持电价低于0.05美元[2][8][11] - 埃塞俄比亚(0.006美元)、苏丹(0.007美元)等发展中国家因居民收入低实行政府补贴,但导致资源浪费和财政负担[2][8] 主要经济体电价特征 - 美国电价0.181美元接近全球均值(0.166美元),但德州(0.12美元)与加州(0.25美元)差异显著[4][10] - 中国电价0.076美元为美国40%,排全球第39名,政府管控和低成本电网分摊是主因[4] - 日本电价0.229美元受LNG进口依赖影响,德国0.402美元因脱离俄罗斯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附加费[4][11] 特殊案例国家 - 俄罗斯电价0.063美元得益于天然气发电体系,工业用电交叉补贴居民[7] - 巴西电价0.159美元高于水电预期,因干旱迫使启用高价火电补充[7] - 澳大利亚电价0.254美元高于煤炭资源禀赋,电网分散和输电成本是主因[7] 电价影响因素 资源禀赋 - 能源丰富国(伊朗、俄罗斯)通过补贴维持低价,资源匮乏岛国(百慕大)被迫高价[1][7][11] - 水电大国(巴西、巴拉圭)电价受气候条件显著影响[7][9] 政策选择 - 发达国家(德国、丹麦)通过高电价推动绿色转型,发展中国家(越南0.078美元)为经济增长压制电价[4][7][11] - 韩国0.126美元低价政策导致电力公司负债,中国台湾0.096美元反映管制市场特征[7][9] 地理条件 - 人口分散国家(澳大利亚)输电成本占比高,电网独立区域(美国各州)价格差异显著[4][7] - 岛屿国家(开曼群岛)缺乏能源进口通道推高发电成本[1][11]
方建华:SOFC在“AI能源困局”下迎来产业化临界点 “壹石通们”竞逐新赛道是必然选择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7 10:42
AI算力需求与能源供给 - AI快速发展推动算力需求飙升,能源供给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1] - 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增长一倍以上,AI是主要推动力 [1] - 传统供电方案难以匹配AI算力高密度、高稳定性的需求 [1] SOFC技术优势 - SOFC技术特性契合数据中心能源需求,发电效率与热电联供效率远超传统技术 [1] - 无燃烧的电化学反应模式可解决污染物排放问题,匹配数据中心"绿色高效"发展诉求 [1] - SOFC与SOEC将成为替代传统供电方案的关键技术 [1] SOFC产业发展现状 - 国内SOFC产业链呈现"多点开花"格局,多家上市公司有序布局 [1] - 行业处于"产业化临界点",政策、技术、市场三股力量推动加速突破 [1] - 当前发展阶段类似2008-2009年国内动力电池所处阶段 [1] - 核心任务是完善供应链、优化工艺、提升良品率、拓展应用场景并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 [1] 行业前景与标杆企业 - SOFC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能源转型方向之一,将重塑能源供给格局并为AI产业提供能源支持 [2] - 壹石通、三环集团等企业的布局为国内SOFC产业树立标杆 [1] - 这些布局有助于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抢占先发优势 [1]